“一例贯穿始终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教学法论文,一例论文,高中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课程资源之一,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最基本的教学依据。“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长青。”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解决教材天然的滞后性与理论发展前进性的矛盾,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政治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有深入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层面,研究教学过程中素材性教学资源选用的时候,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才能真正的体现,才能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以及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的统一,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良性互动。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是为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种教学资源对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它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性质和特点,以保证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针对性及其实效性。另外,教学资源本身具有多质性,因此,开发和选用教学资源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关教学资源的优势,就是要特别注意课堂教学实例和教学情境的集约化运作,杜绝课堂教学例证满天飞的状况。
为此,我采取了“一例贯穿始终教学法”,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资源的集约化。而对于一“例”的“例”,我的理解是,这个一“例”可是以一段具体的材料,也可以是一次旅行,甚至还可以是一个人的一次创业、一次求职经历等。现分别以人教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为例,谈谈“一例贯穿始终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以“一次旅行”贯穿整课堂的教学
例如,在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中,我把教师旅行作为这节课的主线,把各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图片作为背景,然后,在这个背景下设计问题,引导探究。
首先,我以今年暑假我们很多老师外出旅行拍摄的一些照片作为情景引入。多媒体展示幻灯(高一年级都是外出四川、新疆旅行,着少数民族服装或与少数民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同时配有背景歌曲《爱我中华》)。
设问:你在刚才的图片中看到了哪些民族的服装?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你又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名字?
同学们回答,教师总结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再设问:从刚才的图片中,你能感受到各民族之间是怎样的一种民族关系?
同学们回答,教师总结出,是友好的和谐的融洽的民族关系。
教师设问:在历史上各民族是这样的关系吗?接下来,让我们在座的同学发挥想象,假设同学们乘着时空穿梭机到我国的元、明、清三代去旅行,同学们会看到什么呢?多媒体上立刻打出相应图片,并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看到的以及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并思考原因。
接下来,我又问同学们,今年是我校建校50周年,前不久,我们刚刚举办了校庆,同学们至今还记忆犹新吧!很巧的是,今年也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50年,同学们知道吗?
同学们齐声回答:宁夏回族自治区。
教师提议:那么,我们去宁夏看看,好不好?
同学们:好。
展示一段视频:中央政府赠宁夏宝鼎。
探究1:宁夏50年来为什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探究2:党和国家为什么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繁荣?
探究3:少数民族怎样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同学通过分组讨论、思考,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我又提示同学:如果我们不坚持这一原则,会怎么样?
教师提议:下面让我们来一次国外游,到南联盟去看看,好吗?
同学们都齐声赞成。
多媒体打出一系列图片,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民族不团结的恶果,加深了对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三个原则关系的理解。
不仅如此,我还提醒大家,走了这么多地方后,有人可能会认为少数民族离我们太遥远,与我们关系不大,那么,真的离我们很远吗?下面,我们再回到自己的家乡——江阴走走,我们会发现什么呢?其实少数民族就在我们身边,江阴市现在的常住人口有37个少数民族,说不定哪天,走在江阴大街上你就会碰到一个少数民族同胞。再来看山观镇,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可能大家不清楚,但至少知道一个少数民族。
同学们齐声回答:回族。
教师:为什么?
同学们回答:拉面馆。
最后,再看我们校园,有没有少数民族同胞?有的,我们学校不少老师和同学也是少数民族同胞,所以,处理好民族关系,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不可小觑。
这样,通过“一次旅行”这条主线,整堂课都被贯串起来了。我觉得,在设计一堂课时,一定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样才能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这样才能既大气磅礴,真实自然,又落到实处,熠熠生辉。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资源的集约化,教师就要充当这样一名高明的导演。
2.以“一次创业经历”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面对特定学生采用特定的方式来讲解教材文本。比如,在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公司的经营》中我以一名大学毕业生小李的“一次创业经历”为主线展开教学,小李大学毕业后想自主创业:自己开公司。那么,在开公司前,他需要对公司有一个了解,从而引出:公司的特点、公司的种类、公司的组织机构。我让同学们以自学的方式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为小李出谋划策,他该选择什么公司呢?
小李在比较了我国两种法定的公司形式的异同之后,从自身的经济实力出发,他选择了有限责任公司。
接下来,他要思考的又是什么?当然是如何经营?我又把全班同学发动起来,开展大讨论,同学提出了很多好点子,我再进行汇总,得出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由于初次经营,他没有经验,加上技术落后,不讲诚信,小李的公司经营不下去了,怎么办?同学们又纷纷建言献策,我再进行小结,引出:企业兼并与破产。
这堂课,通过小李的“一次创业经历”把公司的特点、种类、组织机构和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以及企业兼并与破产这三大块的知识点串连起来,使整堂课的教学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集约化。
3.以“一次求职经历”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紧接着,在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中,我继续以小李为例,在创业失败后,他是呆在家里呢?还是去找工作呢?不劳动、不工作行不行?同学们谈了劳动、就业的重要,教师总结劳动的意义、就业的作用。
小李也觉得应该去工作,请同学们帮小李分析分析:现在的工作好不好找?引出:我国的就业形势。
既然就业形势这么严峻,我就请同学们帮小李支招:如何去找?怎样才能找到工作。同学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好建议,教师总结:①党和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对于小李本人来说,则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听了同学的建议,小李端正了态度,不久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可谁想到,工作半年之后,小李的苦恼又来了,老板老是拖欠员工工资、节假日老让员工加班加点、一开始答应给小李办的社会保险也一拖再拖,为此,小李一筹莫展,我请同学们再帮小李想办法,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为小李出气。为了平息同学们的愤怒,我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商量对策。慢慢地同学们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此基础上作了总结: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国家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本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前提、依据、途径)。
通过这堂课“一次求职经历”的教学,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体验了一回找工作的艰辛,不仅为将来的求职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储备,而且在情感上,也经历了一次洗礼,懂得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权。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新课改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
4.以“一段材料”贯彻整堂课的教学
由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需要教师角色的有效转换,由原来的“教教材”到现在的“用教材教”。但问题是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堂情境的科学选材时,要把握好一个“度”,力求做到精当适度。否则,可能会使师生在走进教材的同时又淹没了教材,从而影响到对教材意义的充分揭示和教材价值的深刻挖掘。
在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中,我在讲解了实践的含义与特点以后,运用了如下典型材料: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教师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通过对这段材料的分析,同学们加深了对实践特点的理解,进而我又运用这段材料引出了另一个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让同学们作进一步深入分析,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同学们经过讨论、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的成功救活病人的个案,要求医学界科学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于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却屡次失败,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这样,通过对这段典型材料的解读,学生既理解了所学的内容,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大化。
再比如,在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教学中,我着力创设了一个背景材料,并通过几个探究性问题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始终。其教学片断如下:
首先,我让同学们先闭上眼睛畅想:60年后,面对怎样的人生你会说:“我这辈子活得值了?”同学们经过思考之后,纷纷畅所欲言。我在对他们的选择作了中肯的评价之后,推出了如下材料:
孟二冬老师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骨干教师。他在1991年考取袁行霈先生博士生,1994年毕业后留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两年。2004年3月至4月底,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支教期间,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仍坚持为中文系的学生和教师授课。经诊断,他患了食管恶性肿瘤。在先后经历三次大手术后,仍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2006年4月22日凌晨1时20分在北京病逝,享年49岁。日前,教育部党组决定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活动,北京大学党委决定授予他“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师标兵”称号,并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向他学习。
孟老师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吗?从孟老师的事迹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同学们在了解孟老师的事迹之后,纷纷表示钦佩他的为人,希望向他学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我接下来又问,那我们大家应该向他学什么?为此,我又推出了孟老师的四段材料:
材料一:新疆石河子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生杜晓华说:我觉得他面对疾病始终保持乐观、上进的态度,而且非常镇定,从不把病痛的情绪感染给周围的人。
材料二:孟二冬曾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足球队的主力,第一次手术后不久,同学们在操场上看到了他的身影。这本驾驶证是孟二冬第二次手术后考取的。而孟二冬正在起草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传统文化》建议书是第三次手术后给自己确定的新课题。
材料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更是共产党员孟二冬治学育人的原则。
材料四:孟老师说,“沉舟侧衅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也是一个病树,我要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去迎接新的春天,拥抱新的春天。
教师设问:孟老师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这四段材料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回答:
材料一表明:他乐观向上,永不放弃的信念支撑着他与病魔顽强斗争。
材料二体现:他生命不熄、奋斗不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材料三表明:他一直坚持着正确的价值观。
材料四体现:他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这样,通过有关孟老师的这段材料的贯穿,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应该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砥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而且还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懂得了应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去创造价值。
由此可见,紧扣教材文本内容,辅之以集约化的教学实例并将其贯穿于整课堂教学的始终,有利于促进学生多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理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发挥了有效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