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干预;肺结核;护理影响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的传染性疾病,具有潜伏期长和治疗周期长的特点,并且伴有许多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健康质量[1],本文选取了2018年1月~12月在某市城区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100例确诊为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行常规护理干预以及综合护理干预,以期实现临床推广,现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某市城区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年龄在区间23~78之间,平均年龄为45.77岁;实验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年龄在区间24~77之间,平均年龄为46.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在其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住院指导、常规体检以及院后复查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并且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和治疗期,所以患者容易出现孤独、恐惧、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另外,肺结核患者容易受到其他人的疏远,总之,健康的心理疏导是必不可少的。定期的心理疏导结合科学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健康状况,建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第二,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时间,结合科学的饮食搭配,加快患者的治疗进程。最后综合对比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合SF_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应用SPSS24.0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比
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实验数据,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的实验数据,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结语
肺结核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人们对于肺结核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可能会导致歧视远离肺结核患者的现象出现,所以,护理人员在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时需要将重点放在患者的心理干预层面,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家属需要及时疏导患者心理,同时也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配合科学的临床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4]。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指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排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
本文分析探究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是通过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某市城区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综合对比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实验数据,实验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也同样优于对照组的实验数据,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出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裴未平.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感染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6(7):213-214.
[2] 刘颖绘,方越,刘凡平等.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7,36(1):51-53.
[3] 章箐芬,郭净.配偶同步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7):81-83,87.
[4] 马淑琴.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护理有效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1):219-220.
论文作者:李艳萍,,郭秋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论文; 自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