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6例报告论文_张红梅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6例报告论文_张红梅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医院妇科门诊 张红梅 131500

卵巢巧克力囊肿,又称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是因子宫内膜“飘洋过海”,“移民”到卵巢内引发的一种疾病,它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常见的一类,与肿瘤性质的卵巢囊肿有本质的区别。子宫内膜“移民”到卵巢内后,仍受卵巢性激素的周期性影响。当月经来潮时,“侨居”卵巢内的异位内膜也会发生“月经”样出血,“经血”无法排出体外,只得潴留在卵巢内。脱落于“经血”中的异位内膜像种子一样,继续种植于卵巢内,就是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潴留于卵巢内的“经血”越积越多,就形成了由小到大的囊包,医学上称为“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由于囊肿内的血是长期潴留的陈旧血,外观呈巧克力糊状,故又称为“卵巢巧克力囊肿”。

卵巢巧克力囊肿随着病程的延长,囊肿内积血的不断增加,囊肿体积也随之增大。当囊腔内积血过多、压力过高时,可撑破囊壁薄弱部分,发生囊肿自发性破裂,囊内流出部分积血,压力降低后,囊壁破口常可自行愈合。经过若干时间后,囊内积血再次增多、压力再次增大时,又可发生自发性破裂。囊肿破裂后流至盆腔内的积血,刺激腹膜,引起剧烈腹痛,并可造成盆腔器官的粘连。卵巢巧克力囊肿可以在没有诱因情况下自发破裂,粗暴或剧烈的性生活,尤其是经前期性生活,常是常见的导致囊肿破裂的重要诱因。

较小的卵巢巧克力囊肿,通常不易发生破裂。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药物治疗效果差,难以消除巧克力囊肿,当囊肿增大到3厘米以上,自发破裂的风险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它长到一定大小,自发破裂常难以避免。因此,它的确是藏在盆腔内的“za弹”,说不定何时会发生“爆炸”。

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流至盆腔内的是陈旧积血,并非大量新鲜出血,除腹痛外,通常不会影响生命体征,不会出现休克。有人认为,既然不会危及生命,能否采取不手术的保守治疗,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其实不然,保守治疗后,囊壁破口愈合了,症状消失了,但不久又有可能发生自发破裂。如此反复发作、受苦,且发作次数越多,引起的盆腔粘连越重,盆腔粘连引起的腹痛等症状,更会使她“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因此确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达到或超过3厘米者,应接受手术,清除“炸弹”爆炸的危险。此时手术多采取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的卵巢组织,传统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都能达到治疗目的。术后还需要服用药物巩固疗效,这对防止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复发有着重要意义。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粘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这种囊肿可以逐渐增大,有时会在经期或经后发生破裂,但很少发生恶变。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已成为妇科门诊较常见急腹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06-2011年我院收治卵巢巧克力囊肿自发破裂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6例,占同时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53例之11.32%,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6例均为急诊住院病人,年龄22~40岁,平均31岁,30岁者3例;未婚1例,已婚5例,其中1例妊娠38周。、

1.2 诊断入院诊断卵巢囊肿扭转3例,阑尾炎2例,胎盘早期剥离1例。无1例术前确诊。

1.3 破裂与月经周期关系,破裂多在经期与黄体期,经期2例,月经周期18~21天2例,周期11天1例。

2临床表现特征

2.1 均有突发性持续性腹痛,后可延至全腹或一侧下腹,当发生于右下腹时,极易于阑尾炎混淆。本文2例误诊为阑尾炎施术,术中方得确认。

2.2 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但冷汗、昏厥等休克及失血症状少见,血压正常,移动性浊音不明显。

2.3 术中所见 双侧卵巢受累3例,左侧卵巢3例。4例巧克力囊肿在5~8厘米,2例》10厘米,破口在0.5~2厘米。术中均见陈旧性凝血块附于大网膜之上及腹腔内暗红色血液,量约50~100毫升,囊肿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2.4 腹膜刺激症状 有于巧克力囊肿破裂后囊内容无溢出所致,出现肌胀痛,反跳痛,同时伴有发热、血白细胞增高等,是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之一。

2.5 当发生在妊娠期时,症状酷似胎盘早器剥离。本文1例孕38周,无外伤史及妊高症,突发性腹部胀痛,建厂腹部张力大,敏感宫缩,轻度板样腹,无阴道出血,疑胎盘早期剥离,经B超检查未见胎盘早期剥离征象,胎心胎位正常,经观察腹痛不缓解,行剖宫产术。术中间腹腔内暗红色腹水80毫升,左卵巢巧克力囊肿6厘米*5厘米*5厘米,外观呈深褐色,破裂口2厘米。

2.6 6例中2例既往有类似腹痛发作史,因症状不重,保守治疗。

3手术方式

根据病变程度、年龄、生育要求采取不同手术。对年轻未生育者尽量保留部分卵巢组织,维持正常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年龄较大者可行根治术。3例行单侧附件切除,2例行囊肿剥除、卵巢在建,1例行双侧卵巢楔状切除。术中要充分清理腹腔内积血,宋洁粘连,尽量切除病灶,放置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庆大霉素。

4讨论

4.1 破裂原因 临床观察其破裂时间多在经期及黄体期,囊肿在5~8厘米大小。结合以往妇科手术所见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壁质脆弱弹性差,且病灶接近卵巢表面时局部壁薄,在手术剥离过程中常发生破裂,推测其有自发破裂的倾向。多发生在经期及黄体期与本症病理特点有关,异位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作用同样有周期性变化,黄体期子宫内膜高度增生充血,月经期时囊壁内膜脱落出血,经血聚积,致使囊内压力逐渐增高,最终导致薄弱处自发破裂。又因卵巢巧克力囊肿大小以5~10厘米最多,占48.3%,考虑中等大小囊肿易发生破裂。妊娠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罕见,本文1例发生在孕38周,则属孕前卵巢巧克力囊肿已形成,但无临床症状,经受孕并达足月,随妊娠子宫增大,压迫已形成位于子宫后盆腔的囊肿,造成破裂。

4.2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由已卵巢发病最多,占80.7%。由此发生的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已成为一种新型妇科急腹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术前确诊率不高。复习以往文献术前确诊分别为1/7和2/5.本文6例术前均未确诊。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前误诊率100%,1980年后由于提高了对本症的认识及经验积累,诊断率上升为73%(11/15),充分说明诊断的关键在于认识本症的重要性。对以往有类似腹痛发作史及可疑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当遇有急腹痛时,要高度警惕此症的可能。临床中便简易行,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检查方法是后窟窿穿刺,当获得暗褐色咖啡样液体时诊断基本可以确立。若穿刺结果阴性必要时可重复或行腹腔穿刺。本文6例却忽略了这一基本检查方法,而是偏重B型超声波检查,缺乏一定临床经验,也是误诊原因之一。本症是多在经期和黄体期发生的急腹症,常有不孕,有痛经,无闭经史及阴道出血,查血尿hCG阴性,因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所溢液体粘稠,不引起明显内出血,移动性浊音常阴性,无休克及血压下降,患者情况一般良好,故可与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破裂相鉴别,防止误诊。

论文作者:张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6例报告论文_张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