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民间的道派——上清灵宝东华派略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灵宝论文,东华论文,上清论文,民间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道教学界对宫观道派研究较多,对民间道派研究较为缺乏;对道教哲学关注较多,对与百姓日用生活关系密切的仪式关注不多。本文所叙述的南宋上清灵宝东华派是一个新兴符箓道派,它最初兴起于浙江民间,后对中国道教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在补充部分新材料的基础上概略阐述东华派在北宋末、南宋、元朝及明代的情况及其对南宋之后道教的影响。
一、两则材料的考证
东华派始于北宋。关于该派发展源流最重要的文献有三则:一为《道法会元》①卷244之《灵宝源流》载有东华派的谱系及宁全真和林灵真的传记;另一则是《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宁全真和林灵真的两篇传记;第三则是明张宇初在《砚泉集》中的叙述。三者互相应证,能够窥见东华派的发展脉络。
首先,考察《灵宝源流》记载东华派谱系如下:
祖师虚无自然玉清元始上帝
玉晨大道太上道君灵宝天尊
紫宸太华天帝
东华上相青童道君
西灵龟金真梵气祖母元君
太玄玄一鬰罗翘真人
太玄玄二真定光真人
太玄玄三妙音真人
洞玄太极太虚灵应徐真人讳来勒
太极左仙翁冲应常道葛真君讳玄字孝先
朱阳郑真人讳思远
抱朴子葛真人讳洪字稚川
湖洲高真人讳钦之
玉清总仙上真简寂先生陆真人讳修静字景真
上清东华太皇道君
洞灵上卿青玄府下教司命三官保命司主簿丹元姚真人讳圆字耀灵
司命神盖宝惠尚书王真人讳古字贤孙
灵虚诚应紫极田真君讳思真字清夫
洞微高士赞化先生开光救苦宁真人讳全真名本立字道立
上清宝川王真人讳谼字光宝坚
领教真师玉田赵真人讳德真字义夫
云林先生宋真人讳存真
玉虚先生张真人讳洞真
太玄先生孔真人讳敬真
丹霞先生卢真人讳谌真
东华先生薛真人讳熙真
灵宝通玄弘教法师水南先生林真人讳灵真
太极高闲先生董真人讳处谦字□吉
三十九代天师太玄张真人讳嗣成
考察该谱系所载神灵,第一位祖师虚无自然玉清元始上帝即《真灵位业图》上第一中位,玉清境元始天尊。第二位玉晨大道太上道君灵宝天尊,《真灵位业图》中为第二中位主神,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这一阶位还包括东华上相青童道君,该神在图中称为“九微太真玉保王金阙上相大司命高晨师东海王青华小童君”。另外,西灵龟金真梵炁祖母元君为女真位“紫微元灵白玉龟台九灵太真元君”。以上几位均为上清派大神。东华派把上清派几位主要神灵列为自己的祖师,显然认为该派源自上清派。
接下来为灵宝派神灵,包括太玄玄一鬰罗翘真人、太玄玄二真定光真人、太玄玄三妙音真人、洞玄太极太虚灵应徐真人讳来勒、太极左仙翁冲应常道葛真君讳玄字孝先五位。刘宋《真一自然经》就提到这些神真。据东华派经典,这几位灵宝派神的主要职能主要是传授灵宝经典,宣扬《度人经》和度人积功累德对成仙的重要作用。②这些神灵的出现表明东华派在谱系上试图承接上清,又秉持灵宝度人济世的大乘思想,也体现了它试图综合两者的意图。该材料中神灵与东华派经典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中所奉神灵及祖师基本一致,可以确定确属东华派留下的材料。
该材料最后一位人物是正一派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他是在延祐四年(1317)袭位,可知这份材料的形成时间不早于延祐四年。在该谱系之下,还保留了宁全真与林灵真的两则传记。
第二则材料是《灵宝领教济度金书》③之《嗣教录》中所载宁全真和林灵真的传记,保留了创教之初的一些史料。宁氏传记引用《夷坚志》材料,洪迈是1123-1202年间人,传记成书迟于这个时间。另外,传记最后说“其墓迄今林木郁秀,呼为宁仙冢”,显然该文在宁氏死后很久才成书。林水南传记中并无林氏撰写宁氏传记的记录,宁氏传记的作者可能是林天任或林水南。应该成书于元大德六年。与《道法会元》卷244所载传记比较,《嗣教录》中林灵真传记有确切的时间和署名“大德六年(1302)十月七日,门人凝和通妙观明法师玄学讲师林天任状。”。而《道法会元》传记则无,可判断,《嗣教录》成书时间早,《道法会元》内容可能录自该书。谱系张嗣成袭天师位的时间也表明其时间迟于《嗣教录》。另外,谱系内容基本和宁、林二氏传记所载材料吻合。据此可断定,《道法会元》中材料基本是根据《嗣教录》而来。
另外,张宇初《砚泉集》,卷一《玄问》所载:“灵宝始于玉宸,本之《度人经》法,而玄一三真人阐之。次而太虚徐君,朱阳郑君,简寂陆君。倡其宗者田紫极、宁洞微、杜达真、项德谦、王清简、金允中、高紫元、杜光庭、寇谦之、镏冲靖。而赵、林、白、陈而下,派益衍矣,是有东华、南昌之异焉。”④张宇初(1359-1410)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代人,该材料成于明,时间最迟,但可补证田、宁等人确实为东华派的重要人物。
二、各时期代表人物与东华派的发展
据东华派谱系,自“丹元姚真人”以上显系依托。所谓“上清东华太皇道君”可能指宋徽宗,他有“教主道君皇帝”的称呼,但不是东华派创始人。“丹元姚真人”不知是何许人,极可能是创教者之一。宁氏传记载:“会尚书王古入朝,雅知先生有道,檄充史掾。尚书嗣丹元真人东华嫡传,又闻田灵虚遇陆简寂于卢山,玄受三洞经教,与东华丹元玄旨会合。”⑤对照两处材料,丹元真人是已知最早的传教者,尚书王古是第二任继承者,田灵虚也对该派有所贡献,这三人是东华派初期的重要人物。王古是姚元之后有史可咨的重要传承者。
(一)北宋东华派的代表——王古
东华派源于何时已无确切记载,成其为一独立道派的最早记载出自宁氏传记,文曰:“尚书嗣丹元真人东华嫡传”。另有“一日灵虚言于尚书曰:裴氏子根器探重,骨相合仙,异日当负大名,然振起吾东华教者,必此人也”。这两句话表明,王古继承东华派时,该派已经建立,老师为丹元真人姚元。王古身为尚书,地位显赫,继承区区一不知名的道派,的确耐人寻味。考察宋代有关王古尚书的史料,或许有助于我们了解王古的身份之谜。
清人陆心源《宋史翼》中有王古传记一篇云:“王古字敏仲……建中靖国元年,复拜户部侍郎,迁尚书”。⑥传记中王古的字与谱系中不一致,称尚书则符合史实。传记载“崇宁元年,降授朝散大夫,管勾崇道观。……五年(1106),叙复朝请郎,管勾明道宫。”⑦除了这与道教有些联系外,几乎看不出他与道教有何更密切的关系。然而,宋代的一些文人文集却为我们揭开王古人生的另一面。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载:
《诗寄太原学士》:风灯泡沫两相悲,未肯遗荣自保持。颔下藏珠当猛取,身中有道更求谁。才高雅称神仙骨,智照灵如大宝龟。一半青山无买处,与君携手话希夷。元祐七年(1092)九月九日,锺离权书。颍川庄绰跋云:昔维扬有何仙姑者,世以为谪仙,能与其灵接。一日锺离过之,使治黄素,乃书此诗。吕公亦跋其后:令俟王学士至而授之。后数日,王古敏仲自贰卿出守会稽,至维扬访姑,即以与之,王秘不以示人。宣和丙午(1126),其子诚为西京留司御史,绰有中外之好,得其临本,后王氏家残于兵。⑧
宋晁公武撰《艺芸书舍本郡斋读书志》卷十六言:
《天隐子》一卷:右唐司马子微为之序,云天隐子不知何许人,著书八篇,修錬形气,养和心灵,归根契于伯阳,遗照齐乎庄叟,殆非人间所能力学者也。王古以天隐子即子微也,一本有三宫法附于后。⑨
明周王朱橚撰《普济方》卷一百十六记:
何首乌为丸:治风活血大补益。……何首乌久服颇作欲念,更宜慎之,王古尚书云。⑩
上述三条材料中,王古寻访道姑,读道书,懂方剂且与道家人物钟离权等唱和,全然是一副道者的形象。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卷二十二载:
文士儒流博通二典者,汉淮南王、东方朔、魏伯阳、……宋杨亿、杨杰、王古、王随、晁迥、井度、苏轼、李邴、王安石、黄庭坚、张方平、李遵最、张商英、张九成诸人,皆覃研释教者也。(11)
胡应麟则把王古和几乎同一时期的杨杰等人并列,也证明王古确与道教关系密切。如此,王古作为一个道派继承者的面目逐渐清晰,在崇道成风的宋王朝,一个官员崇道,也属正常。
与王古同时的东华派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田灵虚,字紫极。田氏是一个道士,关于他的资料不多,但东华派经典经常提到他的名字,在道法方面田氏对东华派的影响显然在王古之上,极可能是东华派道法的实际传授者。
(二)宁全真、刘能真与两宋之际东华派的发展
1、宁全真
东华派在王古、田灵虚之后的继承人是宁全真。据《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之《嗣教录》载,宁氏生于建中靖国之辛巳(1101),王古传中最后有时间记载的是崇宁五年“管勾崇道观”,但当时宁氏才5岁。据此可推测,所谓“会尚书王古入朝,雅知先生有道,檄充史掾”(12)当为溢美之词,实际情况可能是,时年约十多岁的宁氏为王古所雇的一个书童而已。当时的王古大概已经赋闲在家,请来田灵虚共同研究道典。这个禀赋极佳的书童引起田灵虚的注意,极力向王古推荐,在得到王古认可之后,王、田二人把东华派道法传授给宁氏,并期望他能发扬光大。得到真传的宁氏凭其道法在开封就已经小有名气。靖康之难,年仅27岁的宁氏便护送母亲,漂泊南来,逃难到江南。在江南,宁氏遇到另一个重要的传道者—仕子仙,得到《灵宝玄范四十九品》。宁氏传记至此,均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接下来的内容在时间上有些矛盾。
宁氏南渡之后,可能在杭州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传记云:“(绍兴)十六年十一月,高宗皇帝将有事于南郊,及致斋,雨雪交作,上忧形于色,或奏请先生致祷焉。”绍兴十六(1146)年,宁氏46岁,经别人推荐,成为御前道士,此时距靖康元年已经近20年了。此后,他一度迁居天台,南宋洪迈《夷坚志》中有他的事迹。
……宁先生名全真,字立之,京师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七月也,赤城赵彦成亲见其事,作《飞猴传》记之。(13)
材料中错把宁氏的字记成立之。记述者为天台(赤城)人赵彦成,转述者是洪迈。记述者就是当时在现场的人,转述者比宁氏小22岁,《夷坚志》是其晚年所著。(14)所记内容时隔不久,且有具体时间,即使事迹有扩张,但人物应该不会有误。宁氏传记既然引用《夷坚志》内容,自然成于此后。宁氏传记中也说他因此事致目盲,时间是绍兴二十一年(1151),宁氏在即将飞升之时,说他没见身边的侍女30年,是时为1181年,时间刚好符合。这表明宁氏对侍女所说的话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他在1151年到1162年之间不可能在宫廷服务。如果这个推断正确,宁氏不过是一个普通道士而已。但他留居天台期间,可能和另一位弟子王契真有接触,王氏所编《上清灵宝大法》自称得自宁氏。
然而,如果抛开时间上的矛盾,则传记所载的宁氏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宁氏在46岁成为御用道士之后,就一直住在杭州直到孝宗继位的1162年。宁氏被推荐为御用道士之后,凭借精深的道法,他被赐予“洞微高士”、“赞化先生”的称号。按南宋元丰年制定的道阶规定,(15)先生和法师各有六字、四字、二字三级,共六级,“洞微高士”为二字先生,是先生最低一级。但先生地位在道録之上,可以说是高级道阶。孝宗继位,宁氏因反对张浚北伐,成为政治牺牲品,被捕下狱,宁氏的御用道士生涯结束。宁氏晚年归隐弟子兰溪何淳真家,教务主要由赵义夫负责。南宋建中靖国辛丑(1181)七月,81岁的宁氏在何家逝世。(16)以上矛盾之处尚待进一步考察。
2、刘能真
在宁氏传记中提到他受迫害与其弟子刘能真有关。从时间顺序看,刘能真是宁氏第一位弟子,《两浙金石志》卷九保留了三份与刘氏有关的碑刻。第一通碑是刘氏亲笔所作的《创建通元观(17)碑记》:
夫通元观之肇创也,原敖丱角时辄迺净阙身,遣阙欲,慕阙道,冀求真全元氏之门,憾世弗容,宥进事内廷,固荷天渥,授以内侍官,锡食玉食,衣锦衣,掌宫禁,相玉宸,攸与富贵亦极矣。虽然讵敖志哉,盖叹曰:富贵岑通也,真全身宝也,脱羁富贵而匪求真全,是惜岑通而捐身宝者,敖宁弗致于审耶。因学观心养性,炼质守形,……绍兴庚午,顶激皇衷,命出主吴山宁寿观,手赐法名能真。……
皇宋绍兴三十二年龙集壬午年七月中元日,奉敕左右街大都道録少师赐紫衣真人法名能真,鹿泉刘敖撰并书篆。(18)
第二通碑是《宋高宗赐刘能真诗》云:
简易高人道崇元,性自真常居太极,心已远凡尘,玉陛辞荣禄,瑶台役鬼神,辛勤三十载,羡尔道心淳。……
赐能真 御宝 臣何宗亮抚刻
右在吴山通元观摩崖,正书十三行,行十五字,径一寸。是刻无年月日,在观后石壁上。按敖观记,讫程壬午之申,石壁襄于月望,是高宗三十二年七月之十五日。高宗六月内禅,刻石应在孝宗时,此七月不改元,故不书年月,仍附绍兴末。(19)
该碑显然是刘氏建观之后,宋高宗赐他,并派官员何宗亮负责刻于观后石壁上。
第三通碑《宋刘能真创建观记》载:
皇宋绍兴壬午岁(1162年)中元节日,都录少师鹿泉真人刘能真开山建观,请赐额曰通元,奉安元始天尊,三茆真君,香火朝元,礼圣福国。太平能真谨题。
右在通元观后摩崖,隶书七行,行十一字,径一寸五分。后有正德戊辰本观徐道彰跋云:右石壁记乃开山刘真人手笔也。距今四百余年,两经兵□,旧刻不伤,字角微刓。道彰虞后愈昏,艰于辨认,故少加抉剔。庶祖师之文不泯而嗣观者有所鉴云。(20)
该碑文后还有明正德年间,本观徐道彰所作跋。
以上三通碑刻记录刘氏生平。他出身内侍宦官,得高宗宠幸,开创通元观,供奉三茅真君,高宗赐名能真。绍兴庚午(1150)年出主宁寿观,三十二年(1162)开创通玄观,该年是金完颜亮南侵失败之后一年,高宗在这一年禅位孝宗,这都与宁氏传记所载一致。宁氏于绍兴十六年(1146)被推荐进宫,当时刘氏身为内廷掌权的宦官,对道家修炼之术有浓厚的兴趣,两者同在宫内的时间大约有四年,完全可能成为师徒。刘氏官至两街都录,封少师。按碑刻载,如果刘氏也传承东华派,则这一支派到明朝都应该有明确的传承谱系,宦官出身的刘氏凭借宋高宗的宠幸,可能发扬光大东华派。但他亲笔自述的碑文中只字未提师承,这与一般道士重师承不同,盖刘氏身份不低,亦或真的与其师有过节而不便提及,其中缘由不得而知。但他崇奉三茅真君,强调“观心养性,炼质守形”,可见刘氏注重上清派的内炼之术。按碑文后阮元所考,刘氏在嘉定(1208-1224)时还主持上虞明德观(21),宁氏传记说“未几,能真以谴死。斯人也,开山御前三茅观,内渡以来,传道最先。”(22)其中所言“未几,能真以谴死”显然不对,他比宁氏活得更久。如果刘氏承宁氏,估计也只对他内炼一套感兴趣,而非东华派的仪式。按上文对宁氏传记的分析,如果宁氏未入宫中,刘能真自然不是他的弟子,则王契真是宁氏弟子中较早的一个。
(三)南宋天台王契真
刘氏的背叛对宁氏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他发誓:“东华灵宝,上道宗派,真真相授,不许传黄冠。”(23)此后,宁氏所传弟子几乎都是在家人,形成一个在家道士团体。然而,据谱系载,宁氏之下还有一位“上清宝川王真人,讳谼,字光宝坚”,位序排在赵义夫之前。按宁氏传记,宁晚年就已经把衣钵传给赵义夫,此二人之间插入王谼,至少意味着王氏地位不低。东华派经典《上清灵宝大法》的作者为王契真,契真一般为法名,王契真很有可能就是王谼。
《天台方外志》卷九《道士》云:
宋王茂端,行上清大洞法,通真达灵事验甚着。养母至百岁,自年九十八,清健不衰,人呼为灵宝。其弟契真,亦行大洞法,号小灵宝,所著灵宝教法秘箓十卷留桐柏观。(24)
同书卷九《神仙》:“商伯夷叔齐:道书称二子死为九天仆射,治桐柏山。今桐柏观有二石像镌制奇古,体色温润。或云王灵宝请之徽宗宫中,然无所据。”(25)
以上两条材料提供了王茂端兄弟的来历:北宋末浙江天台人,姑且不论二石像是否为王灵宝所得,他在徽宗年间就有活动应该无疑,王氏兄弟为王灵宝与王契真(26)。兄弟两均行持上清灵宝法,颇有影响,人称“灵宝”。如前文所述,天台历来就有上清灵宝的传统,只是入宋以后传承不见记载。王氏兄弟的法统符合天台传统,应该比较可信。此外,南宋著名诗人,号称“永嘉四灵”之一赵师秀在《清苑斋诗钞》(27)中也提到王灵宝,诗云:
桐柏观
山深地忽平,缥缈见珠庭。
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清。
石坛遗鹤羽,粉壁剥龙形。
道士王灵宝,轻强满百龄。
查赵师秀生平,《两浙名贤录·列传》(28),卷四十六,《文苑》赵师秀条云:
赵紫芝师秀:赵师秀字紫芝,永嘉人,登绍熙第,浮沉州县,改秩而卒。自乾淳来,濂洛之学方行,诸老类以穷经相尚,诗或言志,取足而止,故不暇如昔人体验声病,俾律吕相宣也。至潘柽出,始创为唐诗,而师秀与徐照、翁卷、徐玑绎寻遗绪,日锻月练,一字不苟下,由是唐体盛行,其诗清新圆美。若: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青,等句人传诵之。
赵师秀的《桐柏观》一诗最后一句显示,他亲眼见到的王灵宝已近百岁高龄,身体仍很矫健。上文说赵师秀登绍熙(1190-1194年)第,又言“自乾淳来,濂洛之学方行,诸儒类以穷经相尚”而“潘柽出,始创为唐诗,而师秀与徐照、翁卷、徐玑寻遗绪,日锻月炼,一字不苟下,由是唐体盛行,着有乐天集。”文中提到自南宋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以来,濂洛之学兴盛,文人写诗不如前人,直到潘柽才开始提倡唐诗,而在赵诗秀等人努力下,唐体得以盛行。这段文字说明赵诗秀一直活到光宗甚至宁宗时。按上文提到王灵宝活动在徽宗(1101-1124年在位)时,或当时就有名声,赵师秀见到他时已近百龄,时间上基本吻合。
元朝著名文人袁桷(1266-1327)在《桐柏山赋》(29)中也提到王灵宝。他在小序中提到“近为庐真人作《桐柏山赋》,以旧贤四咏,复令赋诗次韵。”诗中写道:
远瞰神山接海潮,群峰匝匝翠周遭。
添书旧字开苍藓,金鼎寒光暎碧桃。
瀑溅花香疑过雨,风回松吹佀惊涛。
昔年曾说王灵宝,冷笑人间有二毛。
袁桷提到王灵宝,这进一步证实赵师秀在桐柏观见到王灵宝之事。南宋两位著名文人都提到王灵宝也意味着王氏亦非籍籍无名之辈,在当时的浙东当有一定影响。据王灵宝在桐柏观活动的证据,也可推断出他的活动时间大致在宋徽宗到宋光宗,甚至宁宗年间。明确了王灵宝的时间就可以确定他弟弟王契真的活动时间也该在这一时段之内。
(四)元朝温州林灵真一系
宋末元初,东华派在温州形成另一个中心,主要人物是林灵真。他的著作《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存有弟子林天任所作传记《水南林先生》。据传记载,林灵真宋嘉熙己亥(1239)九月二十八日生于浙江平阳林坳,讳伟夫,字君昭,法讳灵真。因母梦洪水自南来而孕,遂自号水南。林灵真的的度师是“虚一先生林公,东华先生薛公”。前文东华谱系中只提到“东华先生薛真人讳熙真”,但没有虚一先生的记载。明代朱东华所修《平阳县志》载:
林升真,仁乐之孙,能神游上清,知人祸福,祷雨阳辄应,年八十余一,冠裳端坐而化。以其教授虚一,虚一传水南。故荪水有道乡之称。(30)
按东华派谱系只载东华先生薛公,表明在林氏一系,东华派乃是其道法的主要来源。林氏在其著作上提“宁全真授,林灵真撰”也足以证明。
林升真一条说“荪水有道乡之称”,表明林升真、林虚一、林水南都在荪水一带活动过,或就是荪水人,而且这几位道士都有很大的影响。
东华派在林灵真时再次发扬光大,门下弟子众多,其传记曰:
凡弟子受道于公之门者,在州里不下百余人。在方外则天师门下高闲董公,宗师堂下闲闲吴公,金华谢公,括苍两峰周公,武林盘隐王公,吴门静境周公。派孙有庐山锺岳于公,赤诚天乐赵公,武林廛隐方公,练溪巗谷周公,虚舟平公,竹林外张公。此玄门之表表尤著者,其从游叅妙,肩摩肿接,未可一一记之。
董处谦、吴全节等著名道士都曾跟从林氏受教,可见当时东华派影响之巨。
这样,可知林水南的部分师承如下:
图1 林水南师承图
谱系把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列于东华谱系,可能这位天师与懂处谦、吴全节一样也曾受教于林氏。
元、明时期,东华林灵真一系仍然活跃于民间,地方志书中时有记载。《平阳县志》卷47载:
林任真字器之(旧志)号横舟(霁山集)幼从刘敬堂学,涉猎经史,仕宋为修职郎,兴化司尹参军。宋亡,归隐荪水,遂参水南家学。(31)
林任真字器之,号横舟。估计年龄和林水南相差不太大,原是南宋官员,宋亡后归隐荪水,死于元泰定甲子(1324),比林水南多活了22年。一个隐居官员也以道教东华派为其归宿,也说明东华派在当地的影响不小。其同乡林景熙《龙源普度纪胜诗序》赞扬林任真主持的道场云:
横舟真人名注丹台,神游碧落,乃甲辰下元,主龙源普度大斋。……世荒幻之说兴,普度所以有功,而吾道之不行于世,其亦重可慨也。故为并序。(32)
林任真还有弟子刘修真也传承东华道法。《平阳县志》记:
刘修真,号静趣,自幼通涉经史诸子百家,年二十始慕入道,师事横舟、虚白二真人,受东华上道,游江淮,又从霞隐张真人参全真内功,谒孤绝禅师,问竺干意,俱得其传。(旧志)(33)
刘修真是横舟林任真的弟子,坐化于至元己卯(1339),他不仅继承林任真东华派道法,还博采全真甚至佛理为一体,也善为斋事。
元末明初,平阳又出了一位东华派高道。《平阳县志》载:
陈镐,字德高,号玄逸子(平仲集偈铭)。……遂以丁酉(1357)入东华道院为道士。师事镜水周先生,受洞玄法箓,黄白变化之术。……密修大洞回风混合之道。……洪武七年春,示微疾,谓诸子曰:天地无物不归于尽,吾将休矣,虽然人而不学,何以通古今,识道理。我死后,汝等勉之。□然而逝,三月五日也,春秋五十有八。(34)
陈镐于元至正丁酉(1357)入东华道院,修炼上清灵宝派大洞回风混合之法,这表明他属东华派无疑。
(五)明代周思得
周思得讳养真,字思得,是永乐帝御前得宠的道士。他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也是在秉承宁全真、林灵真道法思想的基础上修订。他在该书序中提到:
吾少从学于月庵丘先生,一日窥其披阅水南林真人所集田、宁二真人灵宝法书,……余沉潜反复于其间迨今二十余年,朝夕拳拳,不敢自逸,深愧躬行不力,老大无成,不能仰副当日期待之意,将无以见先师于洞府。遂访求于演法吴公大节,提点杨公震宗,复得真集。间尝窃附己意,补其散失,订其讹谬,参以简箓,佐以符章,通为四十卷,名之曰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35)
周思得也是浙江人,据明代《浙江通志》载:
周思得,钱塘人,少颖悟,从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读道家书。本朝永乐初召至京,扈从北征,宠赉优厚。宣德正统间,累封崇教弘道高士,领道箓司事,卒年九十二,赠通灵真人。(36)
《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作者自序署名为“宣德七年岁在壬子(1432年)春正月望日,诰授履和养素崇教高士周养真”。同书北京神乐观提点杨震宗所作跋云:
制授履和养素崇教高士周先生法讳养真,字思得者,……暇日乃以所传灵虚田宗师符章奥旨,集为全书三卷,散施四方,与同志者共,犹虑未广,复以水南林先生修撰济度之书,参以平昔所用诸品科范,校雠成帙,命之曰《上清灵宝大成金书》,凡四十卷。(37)
上述三则材料清楚介绍了周思得大致生平及著作《大成金书》的师承来历。他对东华派的崇奉也足以说明该派在明朝的影响不绝如缕。
(六)东华派的现代余绪
入清以后,东华派几乎未见文献记载,但在民间仍然继续流传。浙江苍南仍有东华水南(林灵真)派在活动,据徐宏图等人调查,水南派高功陈孟育,坛名“守真”能做该派法事。(38)据汪桂平调查,周氏《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至今仍在湖北等地民间广为传播。(39)台湾学者谢聪辉在调查台南“无上九幽放赦告下真科”仪式后,认为该仪式所用颁赦文检与配合所用咒语均来自东华派经典。(40)此外,丸山宏在台南调查放赦科仪时所记载的符与章奏也多来自东华派。(41)
四、结论
东华派是在南宋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对整个中国道教史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就经典而言,东华派经典在道藏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该派思想对宋以后道派有很大的影响。林灵真《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完成之后,“礼谒当代教主真人,情懀语契,凡所譔集遂彻慈览,喜命掌笺记者录藏之,复命本路玄司长贰,为倡锓梓,以永其传。”(42)正一天师的支持,使东华派经典得以刻版流传,不仅使该派权威得以确认,而且扩大了影响范围。明代周思得“暇日乃以所传灵虚田宗师符章奥旨,集为全书三卷,散施四方,与同志者共,犹虑未广,复以水南林先生修撰济度之书,参以平昔所用诸品科范,校雠成帙,命之曰《上清灵宝大成金书》,凡四十卷。”(43)周氏不遗余力的宣传,加上自身的威望,东华派道法自然得以广为传播。现存台湾、湖北、浙江等地的东华派道法也证明周氏等人的努力卓有成效。
其次,东华派作为宋浙东一个地域性道派有它特别之处。该派在南宋宁全真时已大部分弟子都是在家弟子,这个现象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道教在南宋时的存在形态既出家与在家两种存在形态,主观上,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非常重大的区别,在家弟也一样能传承道法体系。客观上,出家道士受国家承认,更具备权威性。这两者的存在也为理解民间道教的存在与传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元代,林灵真向以正一派为代表的官方道教的靠拢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道派从官方到民间,又从民间上升,回归正统的一个轨迹。向正一的回归,促进各派之间的融合,东华派作为一个独立道派逐渐消失,而同时,该派民间仍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流传。东华派的历史显示,对道教历史的理解不能仅限于官方道派,也要关注民间存在的道派。“礼失求诸野”,这些民间的道派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更为本真的原生态道教,这无疑将促进我们对道教实际形态的理解。基于此,东华派的意义也就更见一斑。
注释:
①《正统道藏》第30册。
②参见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一。
③《正统道藏》第7册。
④《砚泉集》卷一《玄问》,《道藏》第33册,第187页。
⑤《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之《嗣教录》,《正统道藏》第7册。
⑥(清)陆心源辑撰《宋史翼》卷五,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⑦同上。
⑧《文津阁四库全书》286册,第240页。
⑨《艺芸书舍本郡斋读书志》卷十六,载《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第二册,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88页。
⑩《文津阁四库全书》249册,商务印书馆,第196页。
(11)《文津阁四库全书》293册,商务印书馆,第590页。
(12)《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之《嗣教录》,《正统道藏》第7册。
(13)(宋)洪迈著、何卓点校《夷坚志》,夷坚志补卷第二十二《侯将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50—1751页。
(14)(宋)洪迈著,何卓点校《夷坚志》,点校说明,中华书局,2006年二版。
(15)《宋大诏令集》卷二二四,《改定道阶等御笔手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16)《灵宝领救济度金书》之《嗣教录》,《正统道藏》第7册。
(17)“通元观”又称“通玄观”,文渊阁四库本所收《浙江通志》卷二百二十六和《西湖游览志》卷十二同有“玄”,应是避讳之故。
(18)(清)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九,载《续修四库全书》9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9)同上,第8页。
(20)(清)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九,第十七,载《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1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第10398页。
(21)(清)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九,载《续修四库全书》9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22)《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之《赞化宁先生》
(23)《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之《嗣教录》,《正统道藏》第7册。
(24)(明)释无尽撰《天台方外志三十卷》卷九,道士。
(25)同上,卷九,神仙。
(26)Judith M.Boltz在《十列十七世纪道经通考》一书中认为王契真身平无从可考(第43页)。
(27)(明)潘瑊:《天台胜迹录》卷三,第260页,缺题目。中国方志丛书,华中第540号,据明嘉靖二十五年刊本影印。《宋代传记资料丛刊》第39册313页,把王字写成玉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卷四十三。
(28)(明)徐象梅撰《两浙名贤录》卷四十六,文苑,《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传记类》,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316页。(清)陆心源:《宋史翼·列传》,卷二八,中华书局,1991年12月版。该书第305页亦载赵氏传,内容大体相同,但认为赵氏“登绍兴第”,徐象梅本则是“绍熙第”,本文以徐本为据。
(29)(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第六册,卷16,《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发行,“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版,第300页。
(30)(明)《平阳县志·隐逸》,朱东光原修,万民华补遗,(清)石金和等增补,明隆庆五年刻本,清康熙增补钞本。
(31)(明)朱东光原修,万民华补遗。(清)石金和等增补,《平阳县志·神教志》。明隆庆五年刻本,康熙增补钞本。
(32)陈增杰校注《林景熙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44页。转引自徐宏图,薛成火《浙江苍县南道教正一派普度科范》,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52页。
(33)(明)《平阳县志·神教志》,朱东光原修,万民华补遗,(清)石金和等增补,明隆庆五年刻本,清康熙增补钞本。
(34)(明)朱东光原修,万民华补遗,(清)石金和等增补,《平阳县志·神教志》,明隆庆五年刻本,清康熙增补钞本。
(35)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序》,《藏外道书》第17册。
(36)(明)薛应旗撰《浙江通志》卷六十八,仙释志,嘉靖四十年刊本。
(37)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后序》,第626页。《藏外道书》第17册。
(38)参见徐宏图、薛成火:《浙江苍县南道教正一派普度科范》,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版,第53-54页。
(39)参见汪桂平:《鄂东地区民间道士所用度亡科书的研究——兼论〈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的流传地域》,载《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40)谢聪辉:《台南地区灵宝道坛〈无上九幽放赦告下真科〉文检初探》,载《2006道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第21—23页。
(41)[日]丸山宏:《台南道教の符篆につぃて——放赦科仪の九龙符命とその历史を中心に》。
(42)《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嗣教录》之《水南林先生》。
(43)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后序》,第626页。《藏外道书》第17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