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大量出现,其中,房屋建筑工程占到了相当的比重,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提速,房屋建筑工程更是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安全是第一位的,在人民群众对房屋建筑多元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当下,抓好质量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对策
1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1.1混凝土的选材和配比不合理
先来说一说裂缝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混凝土的材料选择上,如果选择不到,期限或者没有按照要求去调配,这样的不符合规定的混凝土材料都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我国大多数混凝土桥梁,都是采用C40-C50混凝土,减水剂等添加剂制备性混凝土,并发展了泵送混凝土工艺。现如今混凝土逐渐向高强,轻质方向发展,可整体提高桥梁的质量,免振混凝土,密筋和混凝土可能在结构中试用。在施工材料上,一定要加关注力度,预先测量要在机器的精密度上,自然,环境因素上下足功夫,过后也要加大检查管理力度,定期检查,定期维修,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和质量。
1.2具体施工方式不当
如果说材料没有问题,那么归根到底就是在施工过程当中的操作不到,这样也是引起混凝土裂缝很重要的一项原因之一。比如说:(1)人:施工中的人为原因,比如使用的施工材料不合格,水泥安定性不足,强度较低,含碱量较高,操作不当,施工与图纸不符,含有违规操作等等,都会导致问题出现。(2)机:施工中的机械因素,有的机械设备通过人为的改装,未经相关部门的检验,就匆促盲目的“带病上阵”,“欲速则不达”,结果在施工过程中,总是故障百出,反而耽误了工程的进度。(3)料:施工过程是一个不断建设,又不断创新的漫长过程,其最终的产品是影响力较大且不可逆转的建筑物,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新型材料,在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和监管。混凝土的加工粗糙,反复性太强,造成接缝密封处出现漏浆少浆无浆现象,这种操作会导致局部出现漏洞,凝固了以后就会出现蜂窝现象。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激发工程建设者与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能影响工程建设者与管理者的工作意识形态。只有在保证工作意识形态不发生偏差时,才能使其尽最大的努力去保证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的最优化,由此可见,工作环境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人”。
1.3因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收缩裂缝是最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主要分为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以及自生收缩裂缝三种形式。其中塑性收缩裂缝主要发生与混凝土浇捣后的凝结阶段,由于混凝土中的水泥具有水热化作用,可以加快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速度,当内部水分蒸发完毕,混凝土的可塑性也就会降低为0,最终导致其出现裂缝;干燥裂缝主要出现于凝结阶段,受到外界环境、作用力等各方面的因素,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不断蒸发,此时其表面的体积也就会降低,而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速度明显低于外部蒸发速度,此时混凝土的外部也就会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这一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混凝土也就会出现裂缝;自生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的硬化阶段,在混凝土中,由于水泥具有水化作用,导致混凝土的体积逐渐变小,最终出现收缩裂缝。
2混凝土裂缝常见补救措施
2.1压力注浆法
压力注浆法通常是借助于空气机提供的压力将一些裂缝修补液输送到混凝土表层或内部的裂缝,该方法多用于修补0.3mm左右的混凝土裂缝,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裂缝的进一步扩大。该方法有以下五个施工环节:(1)利用工具将混凝土裂缝四周的杂物清理干净,并通过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注入到混凝土内部裂缝,彻底清理内部裂缝的杂物,最后使用乙醇擦拭一下裂缝四周,保证宽度不小于5cm。(2)将灌胶嘴布设在裂缝方向上的节点处,通过在工业胶水将灌胶嘴牢牢固定住。(3)利用环氧胶泥或是胶布将混凝土裂缝开口封闭起来,然后用空气压缩机注入空气检验是否完全封闭。(4)接着向裂缝内注入环氧树脂浆液,将灌注的压力控制在0.3MPa左右,灌注工作直至裂缝不再吸入浆液,再延续4min,即刻停止注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等待一段时间,当浆液已成固态时,撤离注浆设备,处理注浆嘴部位时,可以使用快速固化胶进行封闭处理。最后检测可以向裂缝注入空气或是清水,也可钻芯抽样检查灌浆工作是否合格。
2.2充填法
充填法其实就是将混凝土裂缝扩大,形成一个U型的槽,然后将修补材料填进U型的开口裂缝内进行封闭处理。该方法多用于混凝土裂缝不小于0.5mm的情况,修补材料多为环氧树脂或是水泥与砂的混合料。此外,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丙酮进行稀释,以便能够及时供给。充填法缺点明显,就是成本高,耗时多,但不可否认该法能够较好的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如下列出了该方法的三个施工步骤:(1)将裂缝四周的杂物清除,遇到钢筋外露情况,及时进行除锈处理。(2)制备修补材料,及时填充U型槽,待修补液呈固态时,上覆保温材料,并按时洒水养护。(3)抽样检查,如果发现某部位遗漏,应及时采取修补措施进行二次回补。
2.3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修补方法适用于混凝土裂缝在不影响结构安全下的使用。没有渗漏裂缝发展。表面的修理不影响外观,更加经济实用。
2.4结构加固法
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或在建筑施工后期进行材料施工时,往往会出现集中堆放现象,超载情况频繁发生,超过正常的极限状态构件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钢筋外露、锈蚀,影响结构耐久性。应尽快采取结构加固措施,包括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外包刚箍等方法。
3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3.1优化选材和配合比
在选择房屋建筑材料时,一定要选择优质的、适宜房屋建筑的原材料,例如,应选用水化热较低、,减少水泥用量,有利于防裂;选用减水率较高的高效减水剂,以及性能优越的膨胀剂,最好选用复合型外加剂,既能满足多种性能要求,又方便施工。与此同时,还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将其尽量控制在0.50以下,同时应控制水的总量,若采用泵送混凝土,水的用应控制在190kg/m3以内,如果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应采用高效减水剂解决。水灰比的降低,将会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提高其抗裂性能,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砂含量,提高石子用量。
3.2加强施工人员专题培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需要结合施工需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施工培训,帮助他们全面认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阵地这方面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同时,在关键环节、流程上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适时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便全面掌握他们的实际施工专业技术情况。
3.3加强施工管理
不仅在施工过程当中的施工技术,和混凝土的材料质量,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监督管理也同样十分重要。①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隐患,责任心。②对于参与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加强日常的保养与维护。③材料的管理程序基本上是:实地考察并在采购前查验并索取相关合格证明→材料进场后进行取样复试→监理、业主单位要进行抽检→确认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裂缝是结构中常见的现象,裂缝可能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使施工质量得到全面提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裂缝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不仅要严格保证混凝土结构满足强度要求,还要保证温度的稳定性,还应加强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对绝热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以及实时维护,以确保混凝土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从而为整个建设项目奠定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 生,朱明峰.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控温及养护[J].混凝土,2017(5):46~47.
[2]郑祖光.对冬季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3):128~129.
论文作者:张晓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就会论文; 材料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水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