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访罗义淮长子罗小兵论文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访罗义淮长子罗小兵

记者/李园慧 文/黄婷

罗义淮,1918年1月3日出生,重庆市荣昌区西北复兴场人。1935年开始在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群众组织抗日活动。1937年底,七名爱国学生(罗义淮、李新、王方名、李成之、胡其谦、陈寄宇、周极明)从万县步行奔赴延安。1938年3月10日到达,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6月30日成为正式党员。12月参军,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曾任抗大胶东支校宣传股长,山东5师宣传科长,27军宣传部长,军事学院、高等军事学院秘书长,昆明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55年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大校。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胡志明金质奖章,病故后授烈士称号。

罗小兵,原解放军报理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大校军衔,2009年退休。

罗义淮

1978年,时任昆明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的罗义淮积劳成疾,患了胆管癌,转到北京就医。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他专门让大儿子罗小兵准备了一张中国地图,将儿子喊到病床边,给他画出了当年自己和其它六人一起从家乡四川万县(现在的重庆万州)徒步到延安参加抗战的路线图。说起这段经历,罗义淮很激动,记忆一帧帧往回倒,40年前七位热血青年放弃安逸生活,不顾艰难险阻,毅然投奔延安圣地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七人舍家奔延安

1937年,时任四川省粮食厅驻万县专员的荣昌老乡陈寄宇33岁,之前因到多处发起农民运动,被抓捕后关押了20个月,出狱后坚持寻找共产党组织。

26岁的王方名从重庆川东师范学校(即川东师范学堂,西南大学的前身,下文简称川师)毕业,到万县民众教育馆办民众学校。他出生于四川渠县的一个商人家庭,家境殷实,少年时考入川北嘉陵高中。在校期间,他因擅自到中共领导的苏维埃根据地参观,并发表了同情革命的言论,被学校开除,随后转学到川师。

英格曼神甫说:“还有坏下去的余地吗?”他绝不会放这群穿黄军服的疯狗们从正门进来。让他们从正门进来,就把他们抬举成人类了。

同样从川师毕业,积极从事进步学生运动和救亡活动的19岁的李新(原名李忠慎),来到万县找初中同学罗义淮。

19岁的周极明,在川师深造时与王方名、李新有交往。1935年他积极响应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发动学校师生参加反日侵略示威游行,1937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罗义淮从万县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在电报路小学当教员。另有从川师毕业的胡其谦,以及万县师范毕业的蒋忠槐等人,十几个爱国青年以电报路小学为中心,定期研讨分析国内外形势。

那时,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百姓四处逃难,据海关统计,当时从江浙一带跑到大后方四川的人,每月有约40万,每天到处都能看到大批难民。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看到这种情形,这七人越来越感到,中国要抗日,只有靠中国共产党。于是他们决定逆潮流而动,到延安投奔共产党,到第一线去抗日。

大家筹备了半年,其中五人于1938年2月1日出发,踏上了奔赴延安的路程。家人均表示不理解,国民党也在抗日,为什么一定要投奔共产党?罗义淮还记得出发那天,天上飘着小雪。其实他在电报路小学的报酬是每月5个大洋,衣食无忧。陈寄宇是个小官,家里也有三个孩子要抚养。周极明的孩子,出生只有百天。李新、胡其谦家中有老母需要照顾,王方名家人催着结婚。但几人毅然抛弃了这些,在家国之间,放弃小家,选择了抗日救国。

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为契机,中央电视台自9月份以来联合多家媒体推出大型公益活动“我的父亲母亲”,呼吁中国人关注全国高达1000万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其中,央视在全国范围内为该病征名的活动最为引人注目。2012年10月10日,卫生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回应说,1995年审定公布的“神经病学医学名词表”中没有“老年痴呆症”这个名词。医学术语对其严格的表述是:阿尔茨海默病(曾称老年早期痴呆症)。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志平汇报了厅组建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盛乐山代表厅作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汇报,从测绘与地理信息为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确权登记颁证提供服务保障,为“五水共治”及剿灭劣Ⅴ类水专项行动提供重要基础,为建设工程项目“竣工测验合一”“联合测绘”改革提供系统支持,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及时准确地提供数据支撑,为数字浙江建设和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的基础平台等五个方面作了具体介绍,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大建设工程“竣工测验合一”改革力度、深化测绘与地理信息成果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以及在自然资源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提出工作建议。

五人从万县出发,当抵达王方名的故乡渠县时,从合川老家赶来的周极民,也与大家合聚在一起。随后,六位年轻人沿着嘉陵江北上,每到一处,都要宣传演出。抵达阆中古城,演出引起了轰动,当地政府对他们产生怀疑,幸好同伴中有人从亲戚那里得到消息,他们便赶快离开了。

5月12日,七位先辈后人代表们启程重走先辈革命路。罗小兵在博客中写到:“一路上,大家沿着先辈们走过的路认真寻根,凡是与先辈们当年有关的事情、处所,大家都仔细讯问,抢着拍照,生怕遗漏每一细微线索,唯恐丢失每一真实记录。”

罗义淮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多年来他一直想再回一次家乡,但这个心愿实现不了了,于是希望儿子将来能代他回去,代他看看美丽富饶的四川老家。

烈士遗骨留太行

罗小兵至此便记下了父亲的遗愿,但因为忙于工作,直到2009年退休,才有时间把这件事提上日程。2010年,接连传来两个消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周极明烈士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陈寄宇烈士的遗骨、坟茔先后被找到。

采用10G EPON升级改造,利旧现有ODN、分光比、用户配线光缆等,只需新增10G EPON PON口,用户终端两块费用,小区渗透率按60%考虑,初期10G EPON终端按用户20%替换,合计51台,估列费用如下;

表1中,第一维度“交互性/信息性”反应的是语篇的交际特征和信息传达两个功能的强弱程度。一般认为,语篇的交际性和信息性是用来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重要指标之一,交际性强的语篇通常往往伴随着信息性的不足,反之亦然,二者成互补趋势。观察表1中《政府工作报告》的数值,发现其水平介于政府文件,和新闻报道之间,负值-16.78说明其呈现极强的信息性,交互性欠缺。从内容上看,我国的政府报告不仅包含对前一年的工作情况的总结,也包括对当年工作任务的归纳,以及对未来国家建设的规划。其较高的信息性与政府文件的特征相匹配,符合研究预期。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美国国情咨文》显示出较强的交互性,维度分值接近备稿演说。

周极明到延安后就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青年音乐家。1939年他奔赴太行山抗日前线,到晋东南长治民族革命艺术学校和晋东南鲁艺分院音乐系担任音乐教员,不久又调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鲁迅实验剧团负责音乐工作,曾在组织各种宣传演出之余,编辑出版《太行歌声》刊物,创作《新妇女》《我们要武装》等歌曲。他经常教村民们唱革命歌曲,在村中很是活跃。

1942年2月21日,周极明牺牲在太行山左权县上口村。李新在回忆录中写到这段经过:“从村干部和群众中知道‘二月扫荡’时他没有随学校转移,而是留在村里和民兵一起打游击。一次敌人来村,他掩护群众撤离,等群众都走完了他才走。敌人追赶他,他先是利用有利地形射击,等敌人逼近了,他便掷手榴弹,手榴弹掷完了,便和敌人拼刺刀。他虽然身体强壮,又经过训练,但敌人多,他一个人孤身奋斗,怎能敌得过呢?最后死在敌人的刺刀下面。敌人为了解恨,死后还捅了他好几刀,以致尸体残缺,血肉模糊。我听后非常愤慨,在他的坟前鞠躬致敬,默哀了许久许久才回麻田。”

战后,八路军把周极明烈士埋在村里的一颗大花椒树下,有一年山洪暴发,墓地被冲走,不知道冲到了何处。

3月23日,晋东南鲁艺分院为周极明和一起牺牲的3位艺术家烈士开了追悼会,朱德亲题挽联。28日,新华日报刊登了“艺术家的国殇”,记述了周极明等烈士的生平和壮烈牺牲的事迹。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获悉后,亲笔致函周极明的父亲周奉章,希望他节哀。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向周极明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S主要是作为集尘面积而存在,而ω则是粉尘在电场中的理论驱进速度,理论驱进速度是能够直接将粉尘在电晕场中运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反映出来。在设计烟气量一定的前提下,集尘面积S是由除尘器的结构所决定的,且与阳极管的长度、电场有效截面积和电场风速相关。因此,在一体式湿电选型设计时,电场有效截面积受到吸收塔截面积的制约,从而影响电场风速的选取。

新中国成立后,周极明的亲人一直在寻找他的遗骨。1994年,上口村的农民赵亚飞修房挖地基时,在屋下挖出了一具遗骨,遗骨胸前有一块怀表。经村里曾参与埋葬周极明烈士的老红军来仔细查看后,确认是周极明烈士的遗骨。于是他郑重将遗骨重新埋葬在后山坡上,一边主动守墓,一边寻找烈士家人。他先后与左权县民政局、党史办、统战部,以及寻亲组织等联系,也曾在网上发帖,但一直没有线索。这一守一找就是16年。

罗小兵在博客中写到:“难能可贵的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一个从未经历过战争的30岁普通农民,能够怀着一颗朴素的感恩之心真诚地为烈士尽寻亲义务,恰恰说明这个民族自有后来人、大有希望,一个不忘本的民族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2010年,重庆电视台和《重庆商报》均报道了赵亚飞的事迹,一起为周极明烈士遗骨寻亲。烈士的3位亲人很快就有了回声。周极明参加革命时,女儿周传慧才100天,对父亲根本没有印象。她曾听母亲说过,父亲到了延安以后,有时会写信回家问候。她四岁那年还记得出去照了张相寄给了父亲,却再没有回音。

周传慧很快到了左权县,拿着父亲的照片给当地老人看,老人更加确定。赵亚飞戴着白手套将烈士遗骨用红布包裹好,小心翼翼地将那块锈迹斑斑的怀表交给她,她泪流不止。在赵亚飞家门口,村民们按当地习俗自发组成锣鼓队,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为烈士送行。遗骨在巍巍太行滞留了68年后,终于回到了家乡重庆。合川区民政局组织了迎接英烈回家的仪式,市民们纷纷自发赶到合川殡仪馆,拉起横幅,胸戴小白花,手捧百合花,静静地迎接烈士归来。当地人民政府正式为周极明修建烈士墓,并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

天文小知识:恒星因明暗不同,可分为6等。肉眼刚刚能看到的为6等星,比6等星亮一些的为5等星,依次类推,亮星为1等,更亮的星为0等。

儿孙共寻烈士墓

同一年,陈寄宇的墓地被发现。和周极明情况不同的是,直到墓地被找到前,陈寄宇家人不知道他的生死和去处。

陈寄宇烈士三子84岁的陈明德(右二)

陈寄宇到达延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于1939年转赴山西参加“抗日决死队”,后又转战到山东解放区。他于1948年3月担任刚成立的安徽阜南县柴集区委书记,同月底又调至赵集区担任区委书记、区队指导员。6月,国民党阜阳清剿部队突然窜到刚解放不久的赵集镇,挨家挨户搜查共产党员。由于叛徒出卖,陈寄宇在撤退时被敌人打成重伤,壮烈牺牲。国民党军队撤走后,阜南县委为陈寄宇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新中国成立后,建起了烈士陵园。

“俺是个土八路!”这是罗小兵母亲衣向璞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1923年出生于山东蓬莱的母亲,未满15岁就背着家人,偷偷参加了八路军,进入胶东军校学习,1939年入党。

有报道写到:“2009年清明节期间,陈源波的侄女在网上搜索“祭奠革命先烈”文章时,猛然间发现一个和曾祖父“陈寄宇”只有一字之差的先烈名字出现在安徽阜南某网站的一篇文章里。该文章介绍说,‘清明节期间,阜南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群众给陈继宇等革命烈士扫墓’”。

抱着一丝希望,陈源波随后与阜南党史办取得联系,带着爷爷早年的照片、同事的回忆和家信等珍贵资料,从重庆出发前往阜南。党史办根据大量档案材料综合分析,调查走访了当年见过陈继宇本人、现在仍健在的老同志,确定了革命烈士陈继宇就是陈源波等人一直在寻找的祖父陈寄宇。

“当陈源波一行终于来到祖父的墓碑前,他们噙着泪水,终于圆了全家60多年的祭拜心愿。在陈继宇的墓前,陈源波用手机给远在重庆的老父亲打了电话,告知找到爷爷的消息,电话那边传来阵阵抽泣声,并表示明年清明节如果他还活着,无论如何都要来扫墓,不然死不瞑目,陈源波哽咽回应。

得知陈继宇烈士的后代来寻亲,赵集镇的乡亲们围拢上来,不断议论着烈士当年牺牲的经过。‘虽然陈指导员已经牺牲60多年了,但他的事迹在我们这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

这一路,国民党设了重重关卡,严查试图去往延安的可疑人物。为掩护真实身份,陈寄宇装扮成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其余人装扮成学生,以抗敌后援会的名义组成华北川军慰问团,陈寄宇任团长,李新任副团长,对外声称是上前方考察川陕公路。

重走先辈革命路

罗小兵一直关注着寻找两位先辈遗骨、坟茔的过程,他写到:“读到这些消息,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岂止是感动,简直是一种震撼!”他觉得是时候完成父亲的遗愿了。

2011年,罗小兵与李新后人一起发起“重走先辈革命路”的活动,并给此次活动定下了“永远不能忘记过去”的目的。他拜访了七位先辈中,唯一一位还在世的王方名的遗孀宋华。时年88岁的宋华得知这个活动,很是高兴,还让照顾自己的女儿女婿都去参加。

模型(Ⅰ)使用信息熵做约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分散化投资的效果,但是其未考虑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程度以及投资过程中对单个资产投资比例控制的因素,不利于投资者在收益与风险中做权衡以及单个资产投资比例的控制,因此我们在模型中加入风险厌恶因子λ,同时考虑单个资产投资比例控制最低限和最高限,建立不确定性均值—方差—熵投资组合模型如下:

纪念会后,他们祭拜了周极明烈士,寻访了烈士老家。后罗小兵和陈寄宇的后人回到父辈的故乡荣昌,寻访父辈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纪念会上,二代们按着年龄大小发言,回顾过去,激动不已。虽然大多是第一次见面,但因为父辈们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彼此都觉得亲切,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其实在1957年,七位先辈中剩下的五人在北京重聚过一次,多年未见,物是人非,感慨颇深,他们一面怀念两位牺牲的烈士,一面感慨国家的解放。虽然五人的际遇各自不同,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却始终未减。

活动开始前,在重庆举办了一次纪念会,来自北京、重庆、太原、昆明等地的28位七先烈的后人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大聚会。其中年纪最大的是84岁高龄陈寄宇三子陈明德。

走了一个月,六人终于在千里跋涉后到达西安,与先期从成都到达的李成之会合在一起,经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进入延安边区,接着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队,投入到前线的战斗。此后,七个人再没有聚齐过,因为周极明和陈寄宇牺牲在了战斗中。

他们过嘉陵江、古阆中、剑门关、秦岭留坝等地,路过朱德总司令的故乡仪陇、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等。这一路现都已修好公路,自驾重走只花了几天,但当年七位先辈发挥红军长征精神,徒步奔行,翻山越岭,克服种种困难,花了月余时间。“永远不能忘记过去”,这一路他们始终记着此行的目的。走着当年先辈走过的路,想到正是由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一行人心潮澎湃,无法自已。

父母从不主动讲自己的故事,有时躲不过孩子们的死缠硬磨,父亲会把这项“重要任务”推给母亲,说母亲在基层做过指导员,故事多。一次,学校要求学生回家听革命故事,罗小兵追着问母亲,母亲才讲了参加马石山战斗的亲身经历。

母亲的抗战往事

但是陈寄宇家里人并不知情,1946年2月11日,陈寄宇从山东临沂寄给长子陈体均最后一封信后,再无音讯。家人一直试图找到他,曾给民政部写过信,也辗转奔赴多省打探,却一直毫无音讯。几十年寻亲未果,妻子和两个儿子带着遗憾,接连去世。三儿子已经白发苍苍,寻亲的重任落在了孙辈陈源波身上。

2)分景点的内部AR导航。利用AR精细化的导航特点,开展景点内部的虚拟化导游导航服务,设计合适的卡通或人物形象带领游客“逛”景点,大大提高游玩的乐趣性。

对于小时候的家庭生活,罗小兵印象最深的是家里每个月开一次的家庭晚会,五个孩子都要在家庭晚会上表演节目,父亲也会吹箫助演,家里氛围其乐融融。因为父母工作忙,他们从小被送到幼儿园和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每个星期回家一次。父母总是要求他们不要有特权,因为都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孩子。

父母与满周岁的长子罗小兵的合影

根据任务要求,首先进行航线设计,设计完成后将航线信息以及拍照点坐标信息导入无人机导航和控制系统。其次在测区内架设一台GPS基准站,设置1s的数据更新间隔对GPS星座进行观测,航飞摄影时,无人机机载GPS接收机在摄像机拍照瞬间进行GPS定位。最后通过配套后处理软件进行解算,得到无人机拍照瞬间机载GPS的高精度坐标信息。

由于病情的进展、化疗的毒副作用和巨额的医疗费等多种因素,不仅使AL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亦造成了强大的心理上压力。此时,仅以症状、体征为评价指标的传统模式已显得局限,亟需综合性的、全面的健康状况指标来评价疗效,而生存质量评价恰好符合这一要求。

1942年11月,日军对胶东地区根据地发起大扫荡,母亲时任抗大一分校三支校卫生队副指导员。村子被围剿,母亲和战友们分散躲了起来。敌人烧起一堆堆篝火,把八路军往山里赶。看到许多战友冲向暗处,才十六岁的母亲,冷静分析,觉得敌人肯定会躲在暗处,趁机射杀,于是她决定往明处跑。她带着两个比她还小的战友,一人一个手榴弹,在下半夜敌人稍有松懈的时候冲到了明亮的地方。果然,一些往暗处突围的战友不幸倒在敌人的枪口下,罗小兵的二姨在战斗中腿部也中了枪,而母亲凭借自己的智慧幸运存活下来,这场战斗遇难群众及牺牲战友近千人。

父亲对母亲有一句“一心干革命”的评价,罗小兵随着对母亲的故事了解愈多,也越发认同这句话。与外表文静老实的形象不同,母亲在抗战这件事上很是坚定。

罗小兵原本还有个大姐。他在书中写到:“我心里最明白母亲为何不流泪。早在1943年冬,她刚生下第一个孩子,就遇上日本鬼子扫荡,她只得和孩子躺在担架上随部队紧急转移,路上怕孩子啼哭引来敌人,就用棉被死死捂住孩子的嘴,到了宿营地,我那可怜的大姐早已断了气。我父亲当时在前线作战竟未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罗小兵说:“战争年代其实这种意外是很多的,以前电影里演的也都是真事,确实也没有办法。但是这件事在我们家不能提,一提父母都撕心裂肺。”

综上所述,在发展土木工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利用,还需要明确其未来发展情况。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分析以及对创新的探究,为未来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也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1949年5月23日,罗小兵出生在共产党攻打上海的浓浓炮声中,他的出生也费了一番周折,甚至差点没能出生。原来,自长女夭折后,母亲接连流产,父亲要去淮海战役前线之前,母亲怀上了罗小兵,但是她“不想当‘半截子革命派’”,便打算把孩子打掉跟着去前线。但是医生说如果这个孩子再打掉,就不会再有孩子。副军长贺敏学(贺子珍的哥哥)及夫人李立英知道此事后,对母亲下了留守养胎的死命令,母亲只得听命。陈毅听闻了此事,赞许说:“贺副军长做得对头,不要孩子,不要后代,我们革命为了啥子嘛!”

李红在菜站卖鸡蛋,性格泼辣,平时爱咋咋呼呼,和很多来买菜的老太太都吵过架。齐海峰挺害怕她,对她的印象也就停留在这个点上。

“其实说起来,我二姨也是被我母亲‘拐’去抗战的。母亲参加抗战后就很少回家,好不容易回家一次,还把二姨也带走了。当时家里让二姨嫁人,二姨不同意,就跟着妹妹走了。”罗小兵的姥姥也是位很了不起的老人,有汉奸听说她的两个女儿去当八路了,便把老太太抓起来,残忍地灌辣椒水,严刑拷打,但老太太始终没有开口。敌人没有确凿证据,只得放人。

罗义淮因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去蓬莱探望丈母娘,未能让老太太见见“南蛮子”女婿,也成为他的一大遗憾。

宝贵的精神财富

罗义淮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在胶东抗大长期担任宣传股长,解放战争初调入山东军区第5师任政治部宣传科长,因而家里留存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2018年,罗小兵在父亲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根据家里的照片,出版了《感悟父亲老照片》一书。书中分类整理和描述了一些老照片的来历,记叙了父母亲战争年代的故事,还有一些是罗小兵根据一些照片背后的题字,寻访父母当年参加革命战争的地方。

罗义淮之子罗小兵

罗小兵说,刚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照片的价值。照片一直被母亲很好地保存着,他只当做一般的家庭照片,加上不认识照片里的人,便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其实战争年代能够在前线拍照的机会很少。有一次,原第27集团军军史馆馆长打听到我们家有很多老照片,便上门借走一百多张去翻拍和布展。后来,我多次在山东一些纪念馆见到这些照片,大多是去27军翻拍的。我才意识到家里这些看似平常的老照片,记录的不只是父母年轻时的抗战生活,它们同样记录了一段历史。”罗小兵说。此后,他便开始着手整理起这些老照片。

他将整理照片和寻找照片人物的过程,不定时在博客上更新,受到读者欢迎,反响很好。许多照片上人物的后代,或者父亲当年战友的后人纷纷主动联系到罗小兵来认领照片,不仅如此,这些照片还原了一些烈士的身份……这都在他意料之外。

罗小兵不断探寻照片里出现的地方和人物。找到一个地方,他会拍对比图,一边是几十年前的黑白照片,一边是变化极大的当今场景。有时循着照片去找当年的地方,还能看到一些断垣残壁上留有子弹的痕迹,这些地方如今都已经归于平静,如果不是有心找来的人,都不会知道这些地方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惊险战斗,他因此更能体会这些照片的意义。

事实上,如果照片背后有题字,地方和人物会比较好找。没有题字的往往需要下苦功深入寻访老前辈和革命老区人民群众,不断发现新线索,挖掘出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编辑图书历时了8年,这个过程罗小兵付诸了许多心血,也得到了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的支持。迟副主席认为,这本书真实记载了27军的部分历史,对继承传统,教育后人很有意义。罗小兵对这本书的出版也颇自豪,他觉得这是对父母最好的纪念。“我们这一辈人,没有经历过那一代的历史,也不够了解,可是通过这些照片,能够感悟出很多东西,好像父母亲还活在我们身边。这是一种精神财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的革命传统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早日实现!”罗小兵说。

标签:;  ;  ;  ;  ;  ;  ;  ;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访罗义淮长子罗小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