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建筑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多年来,尽管做了很大努力,但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建筑业的人数仅次于交通、煤矿等行业,而且,其中超过60%的原因是由于管理松懈、违章作业所致。因此,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不仅对国家同时对建筑企业尤为重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要结合实际,针对问题所在,积极探索改进措施,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积极努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主要问题
一是人员素质问题:一方面,从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来看,仍有待加强和提高。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的确有一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甚至是项目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淡薄,他们对行业规范和标准不学习、不掌握,知之甚少,或者是一知半解,因而,在项目施工中,安全操作规程遵守的就不太严格,对一些制度要求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不能很好地落实在行动上,这就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从操作工人的素质来看,存在的问题相对更大。目前,在建筑工地施工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欠缺,加之,他们中许多人未经任何培训就上岗操作,安全规程知之甚少,因而违章操作、冒险蛮干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无疑就给重大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二是管理不规范问题:现阶段,不少建筑企业一切“向钱看”,为了赶进度、抢工期,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往往就忽略了安全生产,抓安全的主动性、持久性明显不足。有的企业为了应付检查,对于安全生产知识做做表面文章,虽然也有安全制度,但基本形同虚设,根本不去抓落实,施工现场的管理可谓混乱不堪。还有的一些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甚至施工现场根本就不设立安全机构。还有的现场管理员既是技术员又是安全员,身兼多职,做做样子而已,因而处处出漏洞。由此,必然造成安全生产保障不到位的问题发生。
三是安全投入不足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要搞好安全生产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问题上“偷工减料”。必要的安全设施、防护用品欠缺,员工的意外伤害保险不落实等问题也不是个别现象。由于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加上历史欠账太多等原因,目前的建筑施工工地上可谓严重堪忧。还有的一些地方,不能按规定和要求,将安全生产费用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一些业主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因而造成施工单位资金紧张,安全投入自然就被“克扣”、“忽略”,埋下安全隐患。
四是主体责任不明问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很难保证有效的落实。目前,此类问题依旧令人堪忧。现在大多数的建设工程项目,往往都涉及很多单位,如建设、设计、勘察、监理等单位,同时,还牵涉到材料供应等一些辅助单位。这样一来,参建各方其中的任何一方如果出现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都有可能致使整个工程出现安全事故。而且,现阶段的大多数情况是,大家都有责任,可是大家都有推卸责任的“理由”。主体安全责任不够明确,最后造成“多头负责、谁也不负责”现象的发生,“踢皮球”成了推卸责任的法宝。
五是恶性竞争问题:尽管国家加强了管理,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和制度,目前的项目建设招投标制度正在逐渐规范,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着建筑施工企业为承揽工程,压级压价、不择手段恶性竞争等问题。还有个别“暗箱操作”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极个别不符合规定的越级(不够资质)承包、违法分包等行为,这些无不成为施工安全的最大隐患。
2.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员工培训,提升人员素质: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参加政府组织和企业自行开展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上岗前培训。尤其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开展针对不同工种的业务技能训练,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教育,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不定期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考核。总之,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不合格的不上岗、上岗也要经常教育和提醒。
二是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制度:一方面,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实行层级责任管理,层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责任到岗、责任到人,确保安全责任有效实施。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制度。各级均要成立安全小组,集体会商,防止出现纰漏,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扎实开展安全宣传和教育。
三是强化现场管理,提高防护水平:全面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加强现场防护,努力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安全指导,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现场施工规范的要求,确保每一环节都能按照操作规程严格行事。
四是确保资金投入,严防越级承包:要出台“铁”的安全投入制度,对于安全生产资金,每一个工程、每一个项目都要按要求保证资金足额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加强资质审核,对所有建设工程严格执行资质审验标准,坚决防止超越资质承揽工程,坚决打击违法分包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筑施工安全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绝不能存在半点侥幸心理。要结合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责任,强化监管,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2.1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总称。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如项目设计、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可以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同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的一点差异,施工环境的丝毫变化,操作工序的细微变化,机械设备的丁点磨损,都可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造成不可避免的质量事故。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发生质量问题后可以对其更换配件、改进性能,更不可以进行产品置换,或者是退款给业主。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尤显重要。对于现代建筑施工,特别是一些规模大、涉及面广的公共建筑施工,由于各类关系错综复杂,涉及项目质量的设计、施工单位众多,不是仅仅靠施工企业就能完全保证整个项目工程全部功能的质量。所以,必须从设计开始,将质量管理纳入视野,将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众多单位有机组织起来,建立覆盖全面、协调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有效保证建筑产品的全部功能质量,同时,进一步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要全面贯彻实施目标计划,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建筑产品的关键部门和环节的质量关。
3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的组织管理必须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突出抓好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预防阶段,做到“未雨绸缪”,从建章立制人手,制订安全管理措施、增强安全意识教育,引导教育施工者按照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操作。同时,施工管理者也要切实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重点是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3.1 基础施工
对于不能采取放收的深基础,应根据土质情况,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每项措施都要进行设计计算。在雨后、解冻或复工前,要对已挖完成部分基坑仔细观察土的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排除险情才可施工。利用大直径钻孔对底桩进行人工扩孔时,机械成孔后应及时安放钢筋笼。人工下孔前,注意要及时排出孔内有害气体。灌注桩做好孔后、浇筑混凝土以前,必须在洞口明显位置设立标志,或者加盖板、防护栏。
3.2 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应根据需要划定禁区,设置围栏,挂牌示警。高空作业的外沿必须在行人处支搭防护棚。建筑物的预留洞、电梯井口、楼梯口、阳台口等均要设置防护围栏。脚手架必须先经设计计算,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搭设。比如,使用钢脚手架超过15m高时,夏季必须装备避雷针,严禁在脚手架上敷设各类电线;同时,对安全网使用材料必须做出明确规定,不得用丙纶网做平网,已经发霉、有洞的安全网不得使用。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必须在工作面外侧搭设安全网,宽度应在3m以上;施工层与首层之间每隔3个~4个楼层必须支搭挑出安全网。施工工人的安全帽必须耐低温、耐烧、耐冲击、耐穿透、耐侧压,同时具有绝缘性能,在穿戴时严禁取掉帽垫衬;安全带必须有合格证,磨损、断股、变质的严禁使用。 4 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指建筑工程项目从开始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回访保修全过程的组织管理。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主要的部分。建筑企业管理的其他工作要围绕它展开,共同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施工管理的核心就是对工程项目进行中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的控制。建筑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的施工管理,能促进高层建筑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高层建筑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创造出一条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媵建成 《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 今日科苑.2009(13).
[2]岳志文 郭金富《住宅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科技信息.2011(11).
[3]踪勇《浅谈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
[4]罗倍增.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应注意的事项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0,(06).
[5]全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杨艳娟.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两项措施[J].建筑,2010(8).
[7]郑永彦.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控制措施的几点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
论文作者:张润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措施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