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学平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人民医院 溆浦县 419300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运用心血管内科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且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心功能转化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运用心血管内科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引言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基础性疾病的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使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率相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多是因个体的冠状动脉发生了血栓,从而使得其存在堵塞或者狭窄现象所致[1]。如果没有及时对这种状况进行干预,患者不仅会出现心肌缺血的现象,随着堵塞时间的延长,还可能会出现血管破裂等不良事件,这些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且治疗难度较大[2]。在以往,心血管内科采取的干预措施并不能有效地保证治疗效果,不符合现代医疗条件下患者的具体需求。基于此,我院结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具体状况,就心血管内科的不同治疗方案与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且每组42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4~72岁,平均年龄(46.29±4.3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25~73岁,平均年龄(46.83±4.72)岁。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2)患者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缺失;(3)患者以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需要及时对其临床症状进行了解,且采取常规检查方式,确定患者的具体状况。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以冠状动脉扩张、抗凝、心肌营养补充等措施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运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将20~100mL的参麦注射液治疗加入到浓度为5%的250~500mL葡萄糖注射液之中。为其进行静脉滴注给药;或者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次即可。
1.3 评价指标
根据《心血管疾病疗效评价方法》来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中,ST段超过了0.15mV,T波呈现直立;有效: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下,ST-T缓解明显,且病情发展得到控制;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其发生突然,死亡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大,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4]。在临床调查中指出,这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且患者存在基础性疾病的可能性较高。在这种状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左心室收缩以及进行性舒张功能不全,进而表现为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与粥样硬化等现象,心肌功能存在明显的缺失[5]。当然,在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肯定。多数研究或者文献中,都认为炎性细胞因子是心肌梗死发病的关键。而在目前,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时,必须要及时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状况以及凝血功能进行改善。这就很容易使得患者心肌细胞中的氧自由基得不到改善,炎性因子的反复性较强,心肌功能得不到改善,治疗效果欠佳。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心血管内科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了参麦注射液治疗。其以尿激酶给药、扩张冠状动脉、抗凝等治疗措施为主,这类型的干预措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持续效果相对较差。在这种状况下,对患者运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和收缩能力,使之微循环状况得到优化。这主要是因为,参麦注射液中包含了红参、麦冬、聚山梨酯80等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物质,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上看,红参、麦冬具有抗氧化、活血的作用,还能够对细胞膜结构进行稳定,使之细胞内的氧自由基得以清除,保护缺血心肌的相关功能,使得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下所引起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得到及时的缓解,降低其复发的可能性[6]。在研究结果中,以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来评估其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也就证明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运用心血管内科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唐琦,谢广宇,张犇,韩雪,白玥.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16):38.
[2]闫灵.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9):30-31.
[3]张孝春,刘秀华,张杰俊.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1):50.
[4]邹建伟.急性心肌梗死在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4):35.
[5]武玉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名医,2018(06):45.
[6]王培书.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7):81+83.
论文作者:覃学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肌论文; 内科论文; 心血管论文; 对照组论文; 注射液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