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解析论文_罗楠

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解析论文_罗楠

身份证号码:12010119810701XXXX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阶段,城市化建设的深入使得建筑施工技术愈发成熟。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设计的规范化实施至关重要;新时期,实现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已成为其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此,本文对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解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方法

现代化建筑已经远远不止是一项公共产品,更是一项融入大量科技手段的艺术作品。新形势下的建筑企业一方面需要更大规模的投入新型建筑材料,有更高技术含量的施工工艺。同时也要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建筑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既要坚持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道路,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人与人之间、人与建筑之间、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筑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建筑设计概述

建筑设计指的是用各种建筑构成要素构成建筑的过程,具体涉及材料、技术、文化艺术以及现实功能等方面。然而,资源的有限性和建筑物功能与艺术造诣的无限性一直是一对主要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新材料和新技术。也就是说,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是未来我国房屋建筑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具有核心地位的两种手段

2建筑设计中新技术的应用

2.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逐渐完善和进步,在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方式包括: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知识经济技术以及信息层面的技术方式等,在当前实际应用阶段,考虑到设计形式和建筑设计水平等可知,在后续预设阶段,进行生活品质的合理预设。此外楼宇智能化设计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主流方向,整个阶段对数字化的支撑有严格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求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化的和建筑设计的理念有效结合后,能提升工作质量,保证智能化生活的追求,实现对建筑设计的有效控制。在数字化技术设计中,局域网预设是重点,移动覆盖以及信息广播等服务项目的种类多,在园区预设的过程中,实现办公、科研以及环境等融合,达到理想的设计要求。

2.2结构新技术应用

建筑结构是其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确保结构新技术的高质量应用,不仅有助于建筑结构整体功能的满足,更对其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和美观性具有重大影响。本综合楼建设以旧建筑为基础,在设计中,原有建筑为常规的砖土、砂石承重结构,其结构单一,且与现代化商业园区的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楼体结构改造中,工程建设人员以合成二苄基甲苯材料为基础,进行了现代砖镂结构的应用。一方面,新材料的应用充分保证了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镂空工艺应用,综合楼视觉延伸、光线补充和装饰肌理搭建得以满足,实现了建筑设计质量的有效提升。此外,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建设人员还注重结构布局与功能应用的统筹,具体而言,鉴于楼体综合性质的影响,其部分区间建成后将作为商业办公区,故在结构上,设计人员进行了大跨度房屋结构的应用,并在分区布置下,确保了办公面积的扩大,实现了楼体功能应用的满足。

2.3生态技术的应用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乡居民以及工业生产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量正处于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而大量的建筑需求直接冲击了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重点加强生态技术的开发力度,以生态设计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处理好自然、建筑、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生态设计指的是,建筑企业在这是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新型材料来降低房屋建筑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具体功能上,要求建筑企业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必须符合降低建筑使用费用、控制建筑造价、节约能源三个方面的要求,既要维持建筑物应有的实用性,同时也要避免新型材料的化学特性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在能源环保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对于太阳能、风能以及自然热能的使用能力,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日照光能。于屋顶设置具备储能性能的太阳能电池装备,在无外部供电或外部供电处于低峰的状态下,能够做到短时间的能量自给。另外,为了节约电力能源消耗,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建筑物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方面的性能。

2.4防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建筑领域内的防渗设计是关键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从新技术入手,解决建筑防水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裂缝或者其他异常反应,在预设的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可以提前预设多个防水层,全程进行节点分析,充分设计防水方案后,实现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合理应用。在当前发展领域,隔热材料的应用很关键,能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3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在保温材料方面

传统的保温材料主要为保温层复合结构,虽然具有良好的保温功效,但材料厚度较大,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建筑物的有效使用空间,同时也伴随存在层间距减少等方面的问题。真空隔热板作为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该材料的碳排放量相对较低,厚度较小,填充有压缩的硅酸盐以及多孔的泡沫塑料及纤维。若有隔音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填充惰性气体。以往200mm厚的常规矿物棉保温材料,只需要50mm厚的真空隔热板材料就可以替代。

3.2通风新材料的应用

通风新材料应用是本建设项目新材料应用的重要内容。在综合楼设计中,其不仅可通过镂空结构进行室内通风换气;还可在通风材料的应用下,进行室内通风。具体而言,在合成二苄基甲苯墙体材料应用时,设计人员对固体酸催化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墙体与窗框之间拥有合理的通风孔隙,此时外界的空气汇从窗户框底部进入,然后再从窗户框的顶部进入室内。与直接通风相比,其降低了空气中的风流速度,避免了人体的不适感。

3.3新型钢筋混凝土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城市对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城市土地资源却日益紧缺,而高层建筑则同时解决了这两项问题,因此现代城市中的新建建筑大多都是高层建筑。而随着高层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对新型钢筋混凝土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新型钢筋混凝土比传统混凝土的强度高了约2倍,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稳定性,满足高层建筑的设计需求。再者,在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往往需要先对混凝土与砂浆进行搅拌,若在搅拌过程中适当添加上一些粉煤灰,不但可以有效节约水泥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应当要遵循节能性、环保性、宜居性、经济性、美观性以及因地制宜等原则。目前常用的新技术主要有门窗节能技术、外墙保温技术、顶面节能技术、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等,而常用的新材料则主要有新型隔热材料、新型通风材料、新型围护结构材料、节能照明系统、新型钢筋混凝土等。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新技术与新材料来进行建筑设计,大大提升建筑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涛乐.浅谈建筑设计过程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08):20-21.

[2]林金辉.浅析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研究[J].居舍, 2018(18):9.

[3]陈鹏.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97.

[4]秦宁.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8(15):119.

[5]刘钰.浅谈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8(02):108.

论文作者:罗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解析论文_罗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