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小康社会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总体上的小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多远?要回答这个问题,建立反映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则是必需的。本文从概念的界定出发,探讨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构建了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小康社会由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组成,给出了其划分标准,并对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及所面临的任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小康”的内涵

国际上对小康生活或小康社会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目标。“小康水平”是中国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国的典籍中,小康指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小康生活或小康社会原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一般可用两个经济学指标来衡量:一是人均收入;二是恩格尔系数。不同的恩格尔系数直接反映了不同的消费结构,也间接反映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度日(我国称之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其中,30-40%为比较富裕,20-30%为非常富裕,20%以下为极端富裕。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因此,笔者认为,小康是我国人民用来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概念,是生活水平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种生活状态。

(二)指标选取的原则

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情况,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体系。在构建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以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人和环境为基础,并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与系统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包括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工业;从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从不太完善的民主社会过渡到较发达的民主社会;从传统文明过渡到现代文明。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指标体系,不仅强调经济因素,也要强调社会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高和文明层次的提升。因此,全面小康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小康标准必须体现这种综合性与系统性,各个指标之间要形成有机、有序的联系,从多方面反映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情况。

2.以人为本。传统的发展观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的增加、速度增长等方面,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无疑,经济增长是重要的,但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是一个无限延续的、连续的过程,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括社会、科技、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它们互相促进,互相联系。归根结底,一切发展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不仅是衣、食、住、行、学、玩等生存生理需要,而且包括生态环境需求和精神心理需求。这是新世纪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发展观。评价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情况的指标体系,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3.国际可比性。为便于进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比较研究,应尽量使指示和资料的口径、范围与国际常用的指标体系相一致。在选择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时,应尽量使用文明社会公认的准则。兼顾本地的特色是必要的,但决不应以本地特色来包装落后阴暗的东西,过分地强调这个“特色”那个“特色”,甚至严守“夷夏之防”,力图拒绝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社会等等,都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但这种特色只有在与国际的联系和比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我们进入小康的标准,即小康社会的底限,大体相当于国际通常的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走出小康的标准,即小康社会的上限,大体相当于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对此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看法。不管如何评估,作一些适当的比较是必要的,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看到我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也可以学习外国很多好的经验,为我所用,使我们的小康社会更快地向现代化的标准推进。

4.简明实用。指标的本质在于给具体的事物以明确的规定性。全面小康度量指标体系应尽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多的内容,同时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对于全面小康建设的研究、战略规划具有实用价值。构建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变为可以量度、计算、比较的数字、数据,以便为制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方针政策提供定量化的依据。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会使指标体系十分繁杂,不便操作,甚至操作失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最易出现的毛病就是指标的过多过滥,从而大大影响了指标体系的使用效率。世界上得到普遍认可与广泛使用的指标体系(如生活质量指数PQLI、人类发展指数HDI等)无一不是由几个相互独立、代表性强、最常用、同时也是最易获得、综合、信息量大的指标所构成的。因此,合理地、正确地选择有代表性、可比性、独立性、信息量大的指标是构建高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

5.独立性。反映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情况的指标较多,这些指标间彼此可能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人均GDP与人均收入间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我们在挑选一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所选指标间的相关性问题,所选择的指标间的独立性要强。这也是我们以往建构指标体系时常忽视的问题。

(三)指标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构建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应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时效性。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小康水平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处在一个由温饱向小康社会的转变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关心的主要是我国什么时间在总体上能够进入小康。因此,有关部门曾对小康标准做过研究和设定。这些标准,特别是由政府部门设定的这些标准,比较全面,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虽然现在看来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总体上对于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关于小康水平的标准体系,都是以进入小康社会为标准而设定的,实际上相当于进入小康之家的门槛。随着这一进程,指标中除了柔性指标有很大弹性外,刚性指标基本上都已达到。现在的任务是进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所设定的标准就应该更高、更全面。而且,小康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还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总结经验,吸取原有指标体系的成功精华,研究小康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新的标准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包括做全面细致的计算工作。只有在严格科学计算的基础上,才能使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更加扎实、更加稳健、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和科学规律。

2.指标的权重。综合指标的构建,可以克服单个指标信息反映零散、不能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缺陷。但综合指标的构建牵涉到各指标的权重问题。在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时要依据全面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以及各项指标反映这些本质特征的程度而给予不同的权重。

3.与现代化指标的衔接。小康社会评价指标需要注意两个衔接。今天,我们走进小康之家的大门,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明天,当我们走出小康之家的大门时,将是从小康到现代化的又一历史性转变。走进,是温饱与小康的衔接;走出,是小康与现代化的衔接。怎么衔接?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四)指标的选取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全面小康社会不能用一两个指标,而是要用若干个指标来衡量。

首先,小康是一个经济概念,而反映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较多,常用的有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劳动生产率等。在这些指标中,人均GDP无疑是最重要和常用的。除此之外,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度量小康水平的两个最常用指标。但考虑到一是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的获得相对比较困难(与人均GDP数据获得相比);二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有夸大人均纯收入的现象,而城市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三是以往构建的小康指标中人均GDP用美元计,而人均纯收入或可支配收入用人民币计,笔者认为在同一指标体系中反映同一方面内容的指标的计量单位应该统一。出于如上三个方面的考虑,这里在构建全面小康度量指标体系时不得已将其舍弃掉。由于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这样做的结果应该是可行的。

其次,小康是对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描述。而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较多,常用的有恩格尔系数,人均储蓄余额,人均居住面积,住房配套率,住房设备,获得安全饮用水人口比重,人均生活用电量,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绿化覆盖率,“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率,大气质量等级,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每千人医生数,成人识字率,文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入学率,全社会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居民家庭计算机和电话普及率,等等。

在这些指标中,恩格尔系数无疑是度量小康水平的最常用指标。人居环境是小康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人均居住面积与住房配套率分别衡量着人居环境的数量与质量,考虑到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度量上可能遇到的困难,这里选用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而反映住房质量的指标——住房成套率——在实际过程中遇到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标准不易把握;二是数据相对较难收集。因此,我们这里不得不舍弃了住房质量方面的指标,而仅使用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的变化来反映人居环境建设所取得的进展。平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人口身体素质的一个最为常用的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水平。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因而,高中入学率是不可缺少的。这里所选择的四个指标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在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生活水平与生活环境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已达到的水平。

第三,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与之对应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这方面常用的指标有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R&D占GDP比重,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城乡人口比例,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比重,非农劳动力比重,高、中、低收入人口比例,基尼系数,贫富差距等。

一定的经济结构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想象农业社会的普通民众会过上富裕的生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分工合作、发挥比较优势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寻求发展的共同选择,因此,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是十分自然的,我们不能奢望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达到上海、北京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办到的。此外,经济结构也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上间接反映出来。因此,作者认为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宜加入经济结构方面的指标,特别是对较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情况的评价时更是如此。

中产阶级比重大的社会,社会资源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分配差距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般都不会很大,从而有利于社会的长久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努力增加中等收入者的规模。这里,我们选用国际上最常用的指标——基尼系数——来反映一个社会的阶层结构。

城乡结构中使用最多的是城市人口比例。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进步的体现,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结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在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很低的情况下,以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为参照,来评判中国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进而过分强调发展第三产业,在笔者看来无疑于在沙滩上建大楼,第三产业可能最终也发展不起来。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笔者认为不宜选用从事服务业劳动者比例,而应选用非农劳动者比例这一指标。

第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有一个稳定、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正因为如此,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这方面最常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贫富差距、贫困发生率、达到小康水平人口比例、失业率、犯罪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

这里选用基尼系数,除了用来反映社会结构外,还常用于反映社会的公平程度。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绝大多数人能过上小康生活,因此,我们这里选用贫困发生率这一指标。此外,社会保障在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一项社会基本制度。鉴于此,这里选用社会保障覆盖率这一指标。基尼系数、贫困发生率和社会保障覆盖率这三个指标基本上涵盖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主要方面。

(五)全面小康的量化标准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面临的就是全面小康的量化标准——各指标全面小康标准数值的确定问题。下面是作者在这方面的初步尝试。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854美元。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据此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确定为全面小康的经济标准,这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

2.恩格尔系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全面小康标准为不高于40%。

3.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参照世界各国人均居住情况,并考虑到中国人多地少等基本国情,作者认为全面小康的人均居住标准不宜定得过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以不低于25平方米/人为宜。

4.平均预期寿命。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数字,1999年全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6.7岁,其中高收入、中等收入与低收入国家分别为78.0岁、69.5岁和59.4岁。考虑到未来20年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可能增长与目前我国的实际,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的全面小康标准定为不低于75岁为宜。

5.高中入学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因而我国高中入学率的全面小康标准定为不低于90%。

6.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比例)。“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依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可能变动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化率的全面小康标准定为不低于50%。

7.非农劳动力比例。小康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工业化不仅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改变了劳动者的职业结构,非农劳动力比例上升贯穿于现代化的全过程。劳动者职业结构的变化是更深刻的社会变迁,也更具有时代意义。同时,城市化与非农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措施。因此,根据我国目前非农化发展水平及其未来可能的变动趋势,确定我国全面小康的非农劳动力比例为不低于85%。

8.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测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对基尼系数取值的一般判断标准为:0.2以下高度均等,0.2-0.3之间相对均等,0.3-0.4差距相对合理,0.4以上差距偏大。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经济起飞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间的差异随之趋于扩大,基尼系数也随之增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收入水平的继续提高,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会随之趋于缩小,基尼系数也随之减小。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居民对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参照国际标准,确定我国全面小康的基尼系数标准为不高于0.35。

9.贫困发生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通俗地说,全面小康社会就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小康生活。因此,贫困发生率(或小康人口比例)是反映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情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在我国,贫困主要是指生存资料相对不足,也即绝对意义上的贫困。这里,全面小康标准的贫困发生率定为不高于5%。

10.社会保障覆盖率。“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据此确定我国全面小康的社会保障覆盖率为不低于90%。

将上述讨论结果罗列到一张表中,便得到中国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及其判别标准(见表1)。

表1 全面小康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

指标

全面小康标准

一、经济发展

1.人均GDP(美元)

≥3000

二、生活质量

2.恩格尔系数(%)

≤40

3.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人)

≥25

4.平均预期寿命(岁)

≥75

5.高中入学率(%)    ≥90

三、社会结构

6.城市人口比例(%)

≥50

7.非农劳动力比例(%)

≥85

四、社会公平

8.基尼系数   ≤0.35

9.贫困发生率(%)

≤5

10.社会保障覆盖率(%)

≥90

(六)小康水平指数

在表1中我们虽然从四个方面共挑选了10个指标对全面小康社会进行了具体的量化描述,但仅靠罗列这些松散的指标是难以综合反映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发展情况的。因此,有必要以这些指标为基础,构建一个综合指标来测度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发展情况。下面是作者在这方面的一个初步尝试。

1.经济发展指数。在一个经济不发达、人均GDP水平很低的国家,人均GDP每增加一个单位对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要远大于经济发达、人均GDP水平很高的国家人均GDP每增加一个单位对国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人均GDP增长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递减效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构造GDP指数时已考虑到人均GDP增长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边际效用递减因素的影响。这里,作者对GDP指数进行适当的改造,提出了经济发展指数的概念,具体定义如下(假设人均GDP最低为100美元):

2.生活质量指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标准,同时为了与人类生活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见表2)一致起来,这里将恩格尔系数为50%与40%所对应的指数值分别定为60与100,并利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由恩格尔系数转换为所对应指数的计算公式。具体形式如下:

假设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的最低居住建筑面积为5平方米,利用极值标准化法,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的指数转换公式如下:

在通常情况下,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速度与其水平的高低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当预期寿命较低时,预期寿命提高的潜力较大,提高速度一般较快,也较容易;而当预期寿命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其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就大大减小,提高速度放慢,也较为不易。例如,在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的基础上提高1岁与平均预期寿命已高达75岁的基础上提高1岁,其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作者在利用预期寿命来构造相应的指数时,吸收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预期寿命指数的构造思想,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在此提出了修正的预期寿命指数的概念。它的具体定义如下(假设人类平均预期寿命最低为25岁):

在如下各种指数的构造过程中,如无特别说明,我们将采用单个指标的实现程度作为单个指标的个体评价指数。正向指标的个体评价指数的计算公式为:(指标实际值/指标全面小康基准值)×100。若指标实际值大于全面小康的基准值,则个体评价指数按100计。逆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的个体评价指数的计算公式为:(指标全面小康基准值/指标实际值)×100。若指标实际值小于全面小康的基准值,则个体评价指数按100计。这样,高中入学率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均预期寿命与高中入学率从四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很难区分哪个更为重要。因而作者在利用这四个指标构造生活质量指数时采用了等权的处理方法。具体定义如下:

3.社会结构指数。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必然有一个起点。起点在哪里呢?我国学者习惯上认为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事实上,城市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由农村性状态向城市性状态转变,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渐进的、连续的。笔者认为,以10%作为城市化起点的一个量化标准更可操作,更具科学性。据此,作者在此构造了一个城市人口比例指数。具体定义如下:

同城市化发展有起点一样,非农劳动力比例也应有一个起点。笔者暂且将这一起点定为10%。据此,作者在此构造了一个劳动力就业结构指数。具体定义如下:

城市化与非农化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但很难区分哪个更为重要。因此,作者在此将城市化与非农化同等看待,并利用城市人口比例指数与劳动力就业结构指数构造了另一个指数——社会结构指数。具体定义如下:

4.社会公平指数。虽然,理论上的基尼系数可以达到1,但这在实际社会中是不可能达到的。除斯洛伐克、尼加拉瓜和斯威斯兰这三个小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95(1992)、0.603(1998)与0.609(1994)外,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基尼系数都介于0.2-0.6之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鉴于目前世界各国基尼系数的实际状况,笔者有理由将基尼系数的最大值确定为0.60。据此,作者在此构造了一个基尼系数指数。具体定义如下:

与高中入学率指数的构造方法完全一样,作者在此构造了贫困发生率指数与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数,并与基尼系数指数一起构造了一个社会公平指数。具体定义如下:

5.小康水平指数。在全面小康的概念确立后,需解决的即为全面小康进展情况衡量指标的构造问题。在上述的分析中,作者将全面小康具体分解为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结构与社会公平四个层面,并对每一个层面都构造了一个指数,用以衡量该层面全面小康的进展情况。据此,作者又从构成全面小康的四个层面着手构造了一个指标——小康水平指数,用以综合反映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所取得的进展情况及其实现程度。它的具体定义如下:

(七)人类生活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个社会发展到怎样的状况才算进人全面小康社会?目前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人必须回答的问题。小康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就小康水平本身而言,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为了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有必要对小康发展阶段进行必要的划分。笔者在研究与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起步、发展、成熟和过渡四个阶段,并利用已建立的小康水平指数具体地给出了小康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见表2)。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小康水平指数为60视为由温饱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而小康水平指数为100视为迈出小康、步入富裕社会的门槛。因而当小康水平指数等于100时可视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任务已经完成。

表2 人类生活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

发展阶段

小康水平指数

备注

贫困(饥寒)   ≤40

温饱

40-60

60-100

60-70

起步阶段

小康

70-80

发展阶段

80-90

成熟阶段

90-100 

 过渡阶段

富裕   =100

二、中国距离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多远?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构成全面小康度量指标体系的10个指标,参照表1给出的标准,对每一个指标单独进行考察(广州日报,2002)。

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854美元。如果今后每年的GDP年增长率达到7.18%,到2020年我国GDP将翻两番,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近1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正处于新的升级过程。200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到2010年预计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

城镇近10年住房面积年均增加0.5平方米/人,2000年达到19平方米/人,预计2012年可达到25平方米/人。如果单纯从数量上看,农村住房建筑面积在2000年可能已超过25平方米,但农村居民住房普遍存在质量差和配套程度低等特点,因此,农村今后住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住房的质量和配套程度。

2000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1.4岁,按照近年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速度以及已达到的水平,到2020年平均预期寿命要达到或接近75岁,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到2000年时我国还有部分地区没有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要在202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难度极大。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继续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

我国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为36.2%。今后20年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56%。

到2000年,我国非农劳动力比例约为50%,到2020年非农劳动力比例要达到或超过85%,难度很大。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

200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03,近年来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社会各阶层之间收入上的差距过大,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如何处理好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成为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1997年我国城镇与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为5%(李成瑞,2002)与14.3%(世界银行,2000)。这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城乡贫困人数呈增加趋势。根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截至2002年11月,中国3.2亿非农业人口中,已有1998万城市居民陷入极度贫困(世纪环球报道,2002),贫困发生率为6.24%。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在消灭贫困方面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2001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到2010时预计可达到95%。除了对军烈属与五保老人低水平的社会救济外,农村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国家应尽的责任,同时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解决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2000年,中国小康水平指数为65.21,如果考虑到因数据缺失,两项数值均较低的高中入学率与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未被计入因素的影响,2000年我国小康水平指数大约为60左右,按照表2所给出的标准,2000年时我国刚跨入小康社会的门槛,这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十六大报告对我国在2000年整体进入小康社会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2020年时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见表3)。

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指标难于经济指标

如果GDP能保持7.18%的年增长率,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在经济上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是没有问题的。更难达到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中国经济时报,2002)。全面小康社会强调的是社会的整体进步。除了经济的发展外,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表3 200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情况的评价

指标   实际值

指数值

一、经济发展   63.06

1.人均GDP(美元)

854   63.06

二、生活质量

77.37

2.恩格尔系数(%)   46.0

76.00

3.人居建筑面积(/人)

19.0(城镇)

70.00

4.平均预期寿命(岁)

71.4

86.12

5.高中入学率(%)

三、社会结构   59.28

6.城市人口比例(%)

36.1

65.23

7.非农劳动力比例(%)   50.0   53.33

四、社会公平   61.12

8.基尼系数   0.403(1998)   78.80

9.贫困发生率(%)   11.51(1997)   43.44

10.社会保障覆盖率(%)

小康水平指数   65.21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城乡交融、公正公平、谋求城乡协调发展并共享建设成果的社会,而不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也要实现小康,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惟一办法是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解决转入人口就业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大多数农村居民生活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我们就不能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已经完成。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国是否达到全面小康社会,仅有人均GDP3000美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才能深刻、本质地反映中国的整体现代化水平。

显而易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全面的发展计划,不仅涉及到经济增长问题,也涉及到民主政治问题;不仅涉及到经济效率问题,更涉及到社会公平问题;不仅涉及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问题,还涉及到人的现代化问题。这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任务比以往更加艰巨,需要比以往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单纯从指标的角度看,通过前述分析,我们看到,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指标的实现难度要大于或远远大于经济指标的实现难度。

标签:;  ;  ;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