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997年试题分析及1998年备考指导_高考论文

高考语文:1997年试题分析和1998年备考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题论文,高考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总评

1997年高考语文试题与1996年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试题相对稳定,略有变化

1997年高考试题,除了个别题略有变化(如在第一大题中增设了标点符号题、句子衔接题,在第五大题中增加了病句毛病标识题)、部分题难度略有增加(如第一大题中第2、3、6、7、10、11题等)外,从内容、题型、题量到试卷的结构、长度以及总体难度等,都接近1996年高考试题。高考试题连续几年的延续和稳定,对中学语文教学和备考是十分有利的。

(二)继续突出语文是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的特点

全卷从字词句到文言文、科技说明文及现代文阅读,从文学、文化常识的填空、新闻报道文字的修改到大小作文的写作,都强化了对考生掌握工具、正确使用工具的要求。

考卷还特别强调注意发挥语文科思想性强这一特点,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文化常识填空中涉及的“五岳”为我国五大名山,“经史子集”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又如大小作文,作为命题材料出现的“乐于助人”的品德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等。高考命题把语文学科文化载体功能放在突出位置给予考虑的做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继续坚持知能并重,以考核能力为主的精神

《考纲》中的30多个知识点,试卷几乎都有涉及,其覆盖面之广、之大,都是历年高考所不多见的。全卷既考查了识记、理解等基本语文能力,又考查了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应用等较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对学生平时注重知识、注重阅读、注重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试题的不足

第一大题中的第6小题,C项答案的确定,明显地看出命题者考虑不周,命题者不该拿金融界的一些术语来考学生。第六大题作文题中所给“材料1”让两个一般大的孩子一个背另一个,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其间看不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关心,看不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材料的编造痕迹显而易见,而命题者却要让考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的小作文写作,本身就是很滑稽的。但尽管如此,瑕不掩瑜,1997年高考试题仍不失为一份优秀的高考试题。

1997年高考试题分析

(一)语文知识题分析

第1题考查词语中字的读音,能力层级A级(下列各题省略“能力层级”四字)。正确选项为A。BCD三项中音误的分别是旖(qǐ)、 与(yù)、束(shù)。 本题涉及到现代汉语易误读音中的两种类型:一是多音字,如泥、识、与、度、轧等;二是形声字受声旁影响,如殄与诊、轸、疹的区分,束与速、涑的区分,还有谑、旖、劾、杞等。学生平时应多查工具书,注重积累,加强对常见汉字尤其是多音多义字、形声字、俗读读错的字的读音的掌握。做生活的有心人便知道“束”与以其作声旁的形声字读音的不同。另外如常见的以“宣”作为声旁的形声字只有“渲”读xuān,其他皆读xuàn。在复习中,针对常见的读音错误,作一些必要的练习,选材方面注意“常见”的原则,同时紧扣教材,风光旖旎、拘泥、戏谑、倾轧等皆出自于教材。

第2题考查错别字的辨识,A级。正确选项是D。四项都有错别字, ABC项都是两个错别字,分别是贬(砭)、脏(赃)、颍(颖)、 径(胫)、踏(沓)、消(销),只有D项是一个汇(荟)。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分辨力和基本功,考生不能分辨正误往往是由于不明字义,他们必须知道“脱颖而出”中的“颖”本是芒尖义,是形声字,“禾末也,从禾顷声”(《说文解字》),与表示水名的“颍”无关;“胫”的意思是“小腿”,“不胫而走”是没有腿却能跑的意思。只有这样,方能准确判断出B项是两个错别字。本题的16 个词语主要来自于课本和日常生活,如:浑浑噩噩、繁文缛节、风声鹤唳、积毁销骨和针砭时弊、贪赃枉法、脱颖而出,人才荟萃等。可见,必须重视教材特别是“现代汉语词语表”,关心生活,读报、看电视、做作文时注意纠正错别字。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不写繁体字、异体字、《第二次汉字简化字方案》(草案)的“简化字”和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简体字。第1、2两题从实际生活出发,同时又紧扣教材,切中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弊端,导向正确。

第3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D级。正确选项是A。 本题涉及到逗号、顿号、括号等标点。B 项中跟“海尔——波普”彗星相比的只是水星,这是一层意思,应将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从而清楚地标明不同的层次关系,使得表意清晰。C项,应给“1997 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加上书名号,这比较明显;括号内的内容并非补充说明,书名、册数与姓名、详细地址并列,同样是“提醒”的内容,可以去掉括号,在前面加上逗号。D项,三个并列短语停顿较大,应用逗号。

对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的掌握,贵在平时,教师可将1990年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中常见的标点的用法明确无误地告诉学生,让他们知道几种常见的错误类型,并且要求他们在平时的作文中正确使用标点,注意教材和常见报刊中的标点错误,懂得如何修改。

第4题考查成语的准确运用,D级。正确选项是B。 涉及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A项的“莘莘学子”意思是“众多的学生”, 与限制语“一位”相矛盾;D 项“万人空巷”的意思是“家家户户都从巷里出来了”,用在这句话中,显然讲不通。也涉及到成语的感情色彩,C 项的“趋之若鹜”是一个贬义词。粗心的考生往往会把“不孚众望”等同于“不负众望”而误选其他项。

第5题考查词语的辨析选择能力,D级。本题提供了具体的语境,便于考查学生在正确理解词语意思基础上的词语选用能力。 正确选项是B。“延续”与“沿用”使用范围不同,“延续”往往用于时间,“沿用”往往用于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语境提供的是“标点符号系统”,即一种体系,应该选填“沿用”;“考察”与“考查”词义不同,“考察”指实地观察、调查,“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检查某种行为、活动,显然句中应填“考察”;“进行”、“提供”都可与“咨询”搭配,但动作的主体不同,结合语境,当选用“提供”。三组词语的区分,只要能准确区分其中的两组,即可完成此题。

对词语和成语的理解、辨析、选用,是中学生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方面,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在复习中,教师不要过于从理性上分析、辨别、讲解,应让学生知道可以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词语搭配、语义侧重、适用范围等方面去思考,结合具体的语境考虑词语的具体运用,着眼于表达效果的比较,在比较中求异,在比较中选择最恰当的,这样的题目也是对修辞能力的考查。

第6题考查语病的辨识,B级。正确选项是C。 辨析病句的重要方法是语法紧缩分析法,先看A项,句子主干无语病, 但对其状语细加分析便知,“推广”的宾语残缺了,应当补为“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的技术(经验)”。B项用词错误,误用介词“在”, 应是“从”;“关怀”往往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在此句中,可以改为“关心”;“树立”不能与“信心”合理搭配,应该改为“增强”。 D项的语病在于用词重复,“只要”、“一”都可与“就”组成固定的关联词语,表示一样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宜去掉“只要”;“健谈”本已表示程度,应去掉“多”。

本题提供的四个句子,内容丰富,病句的病因各异,须认真思考并依靠恰当的解题方法,才能找到正确答案。高考试题考查的语病恰恰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病句类型,要进行语病的分类辨析训练,使学生通过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常见病因的掌握,形成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很快辨析出病句。而且,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不仅要让学生辨识语病,更要让他们修改病句。如果不会修改,则辨识没有意义,也往往辨识不准,写作中的语病同样不能减少。

第7题考查虚词的正确使用,D级。正确选项是C。 本题提供了具体的句子,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体现了能力的考查。A项,根据前后分句间的关系,应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因而”; “无论”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B 项中只提供了“从创作到演出”一种情况,因此“无论”使用不当,应删去;D 项由于滥用了介词“对”,从而造成“引起”残缺主语。由于虚词的使用正确与否往往可以凭语感直接判断,所以,对虚词包括关联词语的掌握在语文复习中容易被忽视,1996、1997两年对关联词、虚词的考查应当引起师生们的重视。

第8题考查句子的衔接,D级。正确选项是B。 本题涉及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陈述对象一致性即话题统一的角度看,语段的第一句的陈述对象是“南天门”,只有B 项提供的是“门外两侧”和“门两旁”;从陈述内容的关联性角度看,B 项提供的第二个分句的宾语是“石刻对联一副”,恰好又可作为题干中下一句的“如”的主语,前后相承,自然连贯,因此,可推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理该是B。

语言的连贯性要求中学生必须有准确的逻辑思维流程。在复习中,教师可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衔接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把握所表述的事物之间及事物各局部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序、逻辑顺序等几方面去思考,把握不同类型题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做到内容正确,语言连贯,文脉清晰,句式合理,角度一致,风格谐调,培养他们组织语句、推敲表达效果的能力。

第9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体常识,A级。正确选项是C。 涉及古今中外,包括作家作品、文学运动和文体常识,覆盖面不小,但难度不大,考生只要牢固掌握中学阶段应重点掌握的有关知识,不难解决此题。虽然说钱钟书及其《围城》在中学教材中并未提及,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几年前又曾经有过“《围城》热”,199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是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节选。中学生总该知道其人其作品,应该了解《围城》的内容是“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描绘了一群远离烽烟的知识分子的特殊心态。当然,在解题中,如能准确地判断出ABD三项内容均准确无误,也不难选出C。中学生应对中外文学名著、有关文体知识、文学运动等有较多的了解。在复习中,须本着“四名”原则,即名家、名篇、名人(作品的主人公)、名言,进行系统的复习。

(二)诗歌鉴赏题分析

今年高考的两道诗歌鉴赏题,题咏对象都跟洞庭湖有关。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它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阔大壮盛气势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题咏,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名篇。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诗句将洞庭湖的博大气势说到了极点,令后人难以超越了,就连宋代大文豪范仲淹也感叹“前人之述备矣”。当然,这里所说的“备”只是就某一角度而言的,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你若别开蹊径从另一角度切入,照样可以留下不朽的作品。惯写民歌、以通俗清新著称的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轻描淡写别具一格地再现了洞庭湖的美景。

诗篇开首“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表现了水天一色、玉宇澄清的融和的意境,使画面显得空灵,缥缈,宁静而和谐。接下来用“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个形象的比喻对此加以补充说明,正因为洞庭湖风平浪静,安宁温柔,才显出湖光秋月的两相和悦。这两句着力写洞庭湖的水面,给人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的感觉,清新自然,耐人寻味。望完湖面,诗人的视线又由面到点,集中在湖中的君山上了。君山又称洞庭山,座落在洞庭湖中,“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许棠《过君山》),地理位置极佳。传说它是湘君曾游之地,故名君山,或称湘山。其来历不可考,正因如此,它激发了许多诗人的灵感,如唐代诗人方干《题君山》诗:“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入洞庭湖。”运用奇特的想象,神话了君山的来历,写出了它的奇美。刘禹锡在诗中也用奇特的想象,把君山比作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与银盘互相映衬,把整个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给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整首诗设喻精辟,气度不凡。在诗人眼里,“八百里洞庭”不过是梳妆镜、白银盘罢了,用语举重若轻,与杜甫的“乾坤日夜浮”的气象相辅相成,唱出了洞庭山水的高旷脱俗之美,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志趣。

与刘禹锡一样,唐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也是走轻灵的路子来题咏洞庭山水的。诗的开篇很别致,名为《题君山》,实际上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起,而是先写君山的倒影,“烟波不动影沉沉”,在风平浪静的湖面,君山的倒影显得那样的凝重,接下来通过水色浅碧与山色浓翠的比较,衬出了君山倒影的鲜明亮丽,这两句诗构成了一幅色彩浓重的山水画,画面意境神秘宁静,撩人情思,也自然而然地引起作者的遐想。“疑是水仙梳妆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这两句作者将笔锋转到湘君的神话传说中——这里大概是水中仙女的居处吧?你看君山在水中的倒影多么像镜中仙女的青色螺髻呀,这里的水中仙女当然是指跟君山传说有关的娥皇、女英了。传说她们是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据刘向《列女传》载:“舜陟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其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这首诗格调同样清新自然,与刘诗不同的是,它先浓墨重彩地写君山的倒影,接下来将神话传说附会在君山的倒影上,突出了君山的秀美。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所列的两道试题:

第10题要求考生选出对这两首诗字句解说不当的项,答案为B。 这里ACD项是对单项诗的词语、典故的分析,说“潭面无风”、 “烟波不动”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推敲画线的词,我们可知它们分别是两首诗的特色描写,不能兼容,明显分析不当。这里的“都”就是命题人设置的陷阱,明眼的考生只要在读题时敏锐地捉住了它,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第11题要求考生选择对这两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答案为D。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AB项从各自特点分析了二诗的艺术特色,符合诗歌的内容,正确。CD两项皆出现了“都”字,对两首诗的共同点进行分析,是否都正确呢?这正是命题者设置的陷阱,用来迷惑考生的。对照C 项再看二诗,的确都以“螺”比君山,但由于陪衬物不同,其具体含义亦有差别,刘诗的陪衬物是白银盘,只有青螺与之相辅相成,共成佳物,而雍诗的陪衬是镜子,因此,这里的“螺”应是仙女对镜梳妆的螺髻的省称。螺髻是形似螺壳的发髻,唐人多喜欢用它比喻山峰的形状,如皮日休《缥缈峰》里说:“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由此断定C项正确。 那么答案只能是D项了,细细分析二诗的写景,并非都是高旷超俗的, 雍诗的浓墨重彩及神秘传说虽然想象丰富,却也未能脱俗。

(三)文言文阅读题分析

本段文言选文所叙之事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均有记载。选文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典故较多,补充注释如下:1.高宗:唐太宗第九子李治。2.中郎将:秦开始设置的武官,位次于将军。元代始废。3.昭陵:唐太宗李世民之陵墓,在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4.大理丞:《唐书·百官志》:大理寺,丞六人,从六品上,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孔雀东南飞》中“寻遣丞请还”的“丞”指辅佐太守的郡丞)5.狄仁杰:字怀英,高宗时历任大理丞、侍御史等。武则天执政,转文昌右丞,后被来俊臣诬陷下狱,神功元年复相位。为武则天晚年最敬信的大臣。6.侍中:汉代为宫中掌乘舆饰服的官员,魏晋后为门下省长官,掌献纳谏正及司进御之职。7.笏:君臣朝见时所执手板,记事指画用。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大夫用竹板。《项脊轩志》:执一象笏至。课后有注。8.张释之高庙:张释之字季,西汉文帝时历任公车令、廷尉等。时人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汉书·张冯汲郑列传》记:有人盗高祖庙玉环,文帝怒,欲灭其族。张据法力争,以为罪止弃市(处死闹市,暴尸街头)。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9.辛毗牵裙:辛毗字佐治,三国魏人。《三国志·魏志·辛毗传》记:魏文帝曹丕将徙冀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北一带)十万户充实河南。时连年蝗灾民饥,辛毗拉文帝衣袖苦谏,终使文帝只徙其半。

第12题,考文言实词的语义。“绳”本义是绳子。《劝学》:木直中绳。指木匠用墨线,可引申为按一定标准衡量,矫正、纠正。如《病梅馆记》:以绳天下之梅也。《尚书》:绳愆纠谬。此处据上下文意不应直解为用绳捆绑,而应取其引申义,是依法纠正、处置之意。“胜”是多义词,课文已学的义项有:①胜利。《六国论》:犹有不赂而胜之之势。②超过。《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③能忍住、承受。《鸿门宴》:沛公不胜 杓。④尽。《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⑤好、优美。《岳阳楼记》:巴陵胜状。此处据上下文意应为忍住。“恨”据文意,高宗恨善才斫陵柏,使之陷于不孝,因此不能解为“遗憾”,而应为怨恨、忿恨。D项解释正确,答案为D。

第13题,考文言虚词的语义。“因”和“乃”在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或时间上相承时,都可译为“于是”“就”。如《赤壁之战》:因拔刀斫前奏案。《曹刿论战》:乃入见。“止”“仅”都可表示对范围的限制,译为“只”、“只是”。如《五人墓碑记》: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项脊轩志》:室仅方丈。因此答案为B。

第14题,考指代义。据文中仁杰与高宗对话的上下文因果关系,用代入法推断,“是”应指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答案为C。

第15题,考古代文化常识。“臣”古代也可用于百姓,如《孟子》: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卿”古代是对人尊称,适用范围广,如《孔雀东南飞》:卿但暂回家。“朕”是古人自称无贵贱之分,如屈原《离骚》:朕皇考(父亲)曰伯庸。秦始皇始用作皇帝自称,《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史记》:天子自称曰朕。《谭嗣同》:有朕位几不保……之语。但不能作诸侯王的自称。答案为D。

以下第16—19题考对句意的理解。

第16题,“徒”与“流及死”并列,据文意不指囚徒而是古代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即监禁而令服法定之劳役。故先可排除AB项。再看“等”,据上下文不应译为“相等”而是等级。“差”应读Cī,分别等级次第,如《荀子》:列官职,差爵禄。答案为D。

第17题,“诛”虽可作“指斥”解,如成语“口诛笔伐”,但文中引纣王杀比干例,只能解作“遭受杀害”。先排除AB项。再看题目中的第②句,“意”联系原文应指高宗须法外杀之的主意。所以答案为C。

第18题,①②句前后分句间都是转折关系。可译为:自古以来都以为抗君命难,我却以为不难。难道有罪不该死,却特令赐死的吗?③句是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陛下一定要改变法制,那么请从今天开始。④是因果关系,可译为:你能坚持依法办事,我就有了好法官。答案为A。

第19题,仁杰赞高宗为尧舜,是说高宗像尧舜那样圣明,不必担心受比干之诛,这样说更有利于消除高宗怒气,使他乐于听取采纳谏劝。所以说高宗为难,不得不接受谏劝为错。答案为C。

附:参考译文

权善才在唐高宗时任武卫大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在昭陵值宿警卫,有侍卫军士犯法,权善才依法处置了他。军士就一次次请求皇上接见,见皇上后不曾开口就忍不住哭起来,说权善才等人斫掉了昭陵的柏树,是对太祖的大不恭敬。高宗禁不住痛哭,命令杀掉善才。大理寺丞狄仁杰却依法断定善才的罪只够得上罢免官职。高宗大怒,命令赶快执行死刑。仁杰说:“法律是陛下亲自制订的,我只是遵守它。为什么因为几株小柏树而杀掉大臣?请允许我不奉行您的诏示。”高宗流着泪说:“善才斫我父亲陵上的柏树,我做儿子的不孝,以至于为这几株小柏树而杀掉大臣。知道您是个好法官,但善才等人终必须处死。”仁杰坚决地谏劝,侍中张文瑾挥动手板叫他出去。仁杰就引用汉朝张释之依法谏劝汉文帝对盗高祖庙玉环的人由灭族而改判死刑,以及三国时辛毗拉着衣袖苦谏魏文帝不要迁移冀州之民的例子,说:“我听说违抗君命自古以来都以为是很难的,我却以为不难。在桀纣时是难的,在尧舜时就不难。我现在幸逢像尧舜一样的君主,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陛下如果不采纳我的话,我死后在地下就没脸见张释之和辛毗。”高宗说:“善才的事按亲情不可宽容,按法律虽不够死罪,但我的怨恨太深了,必须按特殊情况在法律之外杀死他。”仁杰说:“陛下您制订的法律,张榜公布在宫门上,徒刑、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难道可以有罪不该处死,却特别下令赐死的吗?法令既然没有固定的标准,天下将何以适从呢?如果陛下一定要改变法制,请从今天开始。”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说:“你能坚持执法,我就有了好法官。”命令将这件事载入史册。

(四)科技说明文阅读题分析

这是段有关肠脑的科技说明文。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选文共四个自然段,各段大意是:①提出问题。②肠脑的位置、功能与构成物质。③颅脑对肠胃的影响。④肠脑的形成。第20—23题都是判断正误的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方法是选项与原文核对比较、分析推断。要特别注意:1.与选项有关的语句可能分散在文中各处,有的还是隐含信息,都必须准确找出来不能遗漏。2.仔细辨析近义词,注意语序的变化,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判断的程度范围等。

第20题,考对文意的准确理解。A 据④段原文:“自然法则就保存了有独立功能的肠神经系统。”“神经脊,一部分进入了中枢神经系统,另一部分变成肠神经系统。”理解正确。B 据②段原文:“肠脑……含有神经细胞……此外,肠脑中还存在……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理解正确。D 据④段原文:“最初的脑神经系统起始于管形动物……重要的肠神经系统不能进入头颅……另一部分变成肠神经系统。”理解正确。C据③段原文,可知颅脑能释出应激素而使肠胃产生多种疾 病,但查遍全文,找不到肠脑也有此同样的独立功能的叙述,因此C 项为错。答案为C。

第21题,考对文意的准确把握。A.颅脑中绝大部分物质只能存在于颅脑,不可能都进入肠脑,因此错。B.颅脑主要只能依赖自身的物质进行运转,所以错。D.题干原句说“几乎能找到”,说明还有一小部分找不到,所以不能说“所有物质”“几乎相同”,理解也不正确。C.理解正确,选C。

第22题,考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A.据原文,应激素能引起肠胃疾病胃痉挛、吞咽困难等,不是“化学物质的改变”。错。B.惊恐、压抑等情绪变化能引起肠胃疾病,但据④段原文:“通过迷走神经连接两者——颅脑和肠脑。”可知联系的重要通道是迷走神经,不是情绪变化。错。C据④段原文:为了适应高级动物进食和消化需要, 自然法则就保存了有独立功能的脑神经系统。”“保存”是原来就有的加以保留不变,“形成”是从无到有的变化,两者不同,错。D.解说正确, 答案为D。

第23题,考对文意的准确把握。“提出了新见解”应原来有旧见解,但脑神经的位置功能问题文中并没有提到过去有什么旧见解,这是美国科学家的新发现,所以B项错。ACD正确,选B。

(五)现代文阅读题分析

第四大题是现代文阅读理解(包括第24—28小题)。选文是郁达夫先生《〈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的节选部分。这段文字分析了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的“两重械梏”,指出中国新文学的散文创作应该反对封建教条,着力表现作者的个性。从题干的设计来看,考题主要是通过对文意的理解来把握这一中心,其中包括了对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的理解,对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别,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的把握,特别是对全篇文章的整体理解;同时,考题还从多方面考查了考生的概括表达能力,这种导向是很好的。

第24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选文第一段中对“散文的内容”的表述有多处,其中题干要求指出三处“内容”的含义所指是否相同。此题不要求表述,只需作出判断即可。第①处,“它的内容”中的“它”是承前所指《古文辞类纂》,前后句联系起来看,“内容”所指含义是指《古文辞类纂》所包括的散文文体种类;第②处,“能以一个类别来决定内容”中的“内容”和下句“但言为心声……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进行联系思考,其含义是指散文的思想内容;第③处“本体的内容”中的“内容”依据上下句的关系看,显然是指散文的表达方式。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内容”一词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而不要把三处“内容”单独抽出来比较,就词论词,是找不准答案的。

第25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从此题的题干设计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郁达夫先生《〈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的原文中是这样表述的:“……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 在外国修辞学里, 或称作主题(Subject)或叫它要旨(Theme)的,就是这‘散文的心’了”。而标准答案设定的是“主题”。那么,考察一下我们现在通常的说法又有很多,例如“主旨”、“要旨”、“中心思想”、“主题思想”等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散文理论界的“神”“形”之说,“神聚形散”的理论对广大师生影响甚大,尽管“神”“形”是借鉴古代文论中的术语,但在当代散文创作和散文理论研究方面都已成为常用术语。所以,在此题的答案中,许多考生填写为“神”“形”,这和题干设计本身不够严谨是有关系的。

第26题主要考查考生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并加以概括阐释的能力。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是指封建的正统思想和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第一重“械梏”作者在文中表达得比较明显:“三大厚柱”,“尊君、卫道与孝亲”,“三种教条”,“古圣昔贤的明训”等都是封建正统思想的具体表现,考生较易从中辨别筛选出来,但概括表述仍不简洁、不准确,有照搬原句或寻章摘句的现象出现。而对于第二重“械梏”就不那么简单了。作者在文中对从前散文的“体”加以分解评说,从字词句起承转合到文法章法都列举出来,考生无从摘抄,又不会筛选,更缺乏高度的概括表述能力,所以,答案是五花八门,不着边际。其实,第二重“械梏”作者所指的关键就在这一自然段的段首语中:“……从前散文的体也是一样。”句中的“体”就是“表现形式”。“心”是教条的、死板的、陈旧的,“体”也一样,两段的段意岂不就是作者所指出的“两重械梏”吗?

第27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并加以概括表述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作者对《古文辞类纂》的看法。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统观全文,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在阅读时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所论说的事物的观点和态度,是赞颂或是批评,是完全支持或是有一定的保留。作者的态度、观点,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只有辨别、筛选后方能掌握。就郁达夫先生对《古文辞类纂》一书的看法,虽然没有完全予以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作者认为它材料丰富并作了分门别类,这是比较明显的肯定态度,而对此书的批评观点却散见于文章之中,需要读者加以辨别、筛选。通读全文,作者的中心论点是反对封建教条,倡导个性解放的,而《古文辞类纂》中的选文原则严守着封建的“古圣昔贤的明训”,承袭了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这是郁达夫先生着力反对的东西,所以他认为尽管其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教条的,虽然也作分门别类,但其分类是不够合理的。

第28题主要考查考生把握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能力。此题已给出五个选项,只要求考生从中选出两个正确答案来,并且BD两个选项离选文内容相去较远,很容易筛选掉,此题的干扰选项主要是“E ”。选文中对“两重械梏”论述得很具体,也很突出,好像整篇文章就是围绕着它们展开的,作者的观点也很鲜明,坚决反对“两重械梏”,因此,它极易造成考生的认知偏差,加上时间紧迫,考生来不及或者不注意弄清题干限制就匆忙选择AE两项。此题的关键在题干的限制上“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强调的是散文的“心”,而“两重械梏”分别指古代散文创作的“心”和“体”。

(六)语文知识及运用题分析

第五大题,语文知识及运用题,所涉及的3道题兼考文学、 文化常识、语法、修辞及标点符号,实为不可多得的佳题。

第29题考名句的默写。这类题继续坚持兼考课内外的作法,难度适宜,得分率高。答案为:①(故)不积跬步;②学然后知不足;③停车坐爱枫林晚;④我以我血荐轩辕。

第30题考文化常识。答案为:①泰山 华山 嵩山;②经 史 子集;③旦 净 丑。

第31题考新闻报道中语病的辨识。这道题跟以往不同的是,以往文中的毛病都有序号标识,由考生来分辨;而今年的这道题则让考生自己找出文中的毛病,再作标记,难度显然增大了。

(2 )形成这七处错误的原因是:①处是“到会者”与“与会者”语义重复;②处是成分残缺,“共青团员……为……建设”干什么,缺少相应的谓语动词,应改为“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的问题”。③处“当……前”,使用不当,应为“说话做事前”或“在说话做事前”。④处“提高”与“意识”动宾搭配不当,应为“加强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或“提高团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⑤处是补语使用不当,可将“好”改为“起来”,或是删去“好”将原句改为动宾句(不重视这一点)。⑥处是对“不尽如人意”这个习惯用语的误省;⑦处宜用逗号,不宜用分号;如保留分号,可在“……的事”和“……地方”后分别加上逗号。

(七)作文试题分析

1997年高考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题目提供了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它们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从所供材料来看,含意显豁,学生把握题意并不困难,体现了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不在审题上过分难为考生”的一贯原则。

然而,考生要真正写好也非易事,因为它综合考查学生的诸多能力。小作文命题意图在于,通过设置合理的情景和对人物的行动描写,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它侧重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描写能力(兼及其他)。大作文提供的两则材料,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人们对待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心态: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当别人遇到麻烦时,则漠然置之,“悄悄走开”。考题要求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如果考生缺乏对事物较强的分析认识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就很难看出两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结合起来思考”,写出观点辩证说理透彻的好文章。所以,对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学生普遍反映:下手易,写好难。这是不无道理的。从试卷评阅情况来看,也正是这样。

小作文虽有不少考生能根据题干要求,较生动形象地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材料提供的三个信息(背,1 公里,1000多个日子)在文中得不到准确、完整的体现,与动作描写不能有机结合起来;“背”前的准备工作铺叙过多,生动、细腻的行动描写显得单薄;片断描写就变成对小新的“操行鉴定”,记叙语言变成评论语言;分不清应该重点写谁,小新和小牧在他们的笔下平分秋色;想象欠合理,如“大雨滂沱”与“飞沙走石”在文中同时出现,小新让小牧“站得高点”等等。除此而外,也有少数考生,由于审题不清,匆忙下笔,误将“上学”写成“下学”,将背人者写成被背者。凡此种种,都提醒我们,写好应试作文,除了要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上多下功夫之外,还要在日常生活和写作训练中扎扎实实地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并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大作文,当然不乏能将“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并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对社会现象和人们心态作出深刻分析的佳作。但就多数考生而言,只能就一则材料发表议论,对另一则材料或只字未提,根本不去涉及;或虽有涉及,却不能从内在联系上进行分析、说理。因而写出的文章普遍流于空泛、肤浅,缺少应有的深度和毋庸置辩的说服力。概括起来,考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拟题方面:围绕“乐于助人”拟题的多,围绕“悄悄走开”拟题的少。也有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拟题的,如“为人与为己”、“走近与走开”、“助人为乐,从我做起”、“说与做”、“奉献与索取”等;但在行文过程中却有不少考生与拟题不符,只注重于“材料2”,对“材料 3”或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有些题目大而不当,如“论当代青年” 、“论学校教育”、“谈精神文明建设”、“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还有些题目较为怪僻,如“再谈‘君子动口不动手’”;有的题目甚至出现原则性错误,如“助人为乐未必好”。

联系实际方面显得单一。考生举例,大多是围绕雷锋一类英雄人物,而时代感强的新鲜事例则不多见。议论“乐于助人”成了“好人好事赞”、“精神文明颂”,还有的考生大谈政治课上的内容,甚至牵强附会,硬套当前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由材料牵扯到香港回归,小平逝世等等。

对材料的综合分析方面: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从材料列举的两个现象中看到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而上升到理性高度加以分析,而只是在材料本身兜圈子,导致文章缺乏深度、力度,没有层次感。更有甚者,有的考生把生活中“助人遭误解”的事例作为文章的论据出现,进而得出“走开也不无道理”的错误结论。在这类文章里,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混淆,是非不清,正误颠倒,这就与命题者的意图大相径庭了。“材料2”、“材料3”本来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不少考生在行文中不能鲜明地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主流,认识上存在片面性;要不就是单纯地歌颂或指责某一方面,不能辩证分析,充分说理。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还十分薄弱,亟待进行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1998年备考指导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保持了相当大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1998年的试题,在考试内容范围的确定、知识能力安排、各种题型的分量、全卷及各部分的题量、全卷的难度控制等方面都将遵循1997年试题模式,而且局部的难度(如Ⅰ卷中部分题)很有可能有稳中略降的趋势。根据对1997年试题的分析,我们认为:

(一)基础知识应以抓字词句及文学、文化常识为主

综观1997年试题,不难发现,字词句题在全卷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题解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卷的答题质量。

今年高考试题,得分率低的几道题还是出现在字词句题中,可见这方面的漏洞还很多。建议在以后的备考中把多音字的辨认,纠正习惯误读,汉字的正确书写,词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规范、连贯和得体当作重点来抓。

文学、文化常识依然是1997年试题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卷一、二、五大题均有这方面知识的涉猎,这是历年高考中不多见的。这再次提醒我们,不可忽视对文学、文化知识的识记。这类题备考和教学时,应兼顾课内外,要重视知识的重要性、基础性和常见性。

(二)阅读应以抓基本方法和能力训练为主

1.文言文阅读重在迁移能力的培养

很多考生说起课本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常见语法现象,头头是道;可做起高考的文言文题则如坠云里雾中,不知所措。这并不是高考题有多难,历年来的高考文言文命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知识的结合点,关键在于这些考生缺乏知识的迁移能力,说白了,就是不会将知识搬家。在今后的备考和教学中,必须花大气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阅读陌生而浅易的文言文段落,在阅读实践中强化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2.科技说明文重在培养准确把握、合理筛选信息的能力

科技说明文不以它本身所包含的较为陌生的信息作为命题材料,而是从语文的角度,考考生准确地把握、合理地筛选信息的能力。解这类题的技巧是,一看概念是否误用,二看文意是否相符,三看意思是否添加,四看提法是否超前。

3.现代文阅读重在分析、综合、概括、提炼能力的培养

备考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现代文阅读时遵循“三步走”的原则。第一步,确定阅读范围(或叫阅读的有效区间),范围不能大,也不能小(如今年试题第25、26、27三小题对阅读范围就有严格的限制);第二步,对所给材料分析、综合、概括、提炼,找出解答的要点;第三步,用恰当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分析综合结果。

分析、综合、概括、提炼,要求考生对阅读材料作二次加工,善于根据命题的要求,准确地抓取筛选信息。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要把对语境的理解,对中心句、关键句的领会,对段落层次及文章思路的把握综合起来考虑。

(三)作文应以抓基本技能训练为主

1.抓审题

1997年作文弱化了历年高考材料作文中阅读理解的作用,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都能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地构思成文。但尽管如此,作文中审题的好坏还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考生在进行大作文写作时,不会将“材料2”和“材料3”对照使用,破立结合地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单单批评“悄悄走开”的现象,或是单单歌颂“助人为乐”的品质等。有的考生虽然也有材料的对照,但立论失之偏颇,如据“材料2”、“材料3”得出“学生的素质高于社会上青少年素质”等片面的观点。

审题的另一个失误表现在小作文的写作不会按要求去做。不少考生把小新背小牧当作偶发事件来写,不会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因此,备考和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审题的强化训练,要引导学生审查题目的确切含义,审清题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审定作文的体裁和方法等。

2.抓语言

今年作文的好坏,关键还是反映在语言上。虽然语言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要求学生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求得语言准确、流畅,也并不是太难的事。要告诉学生根据表述者的身份、表达的语境及表达方式,恰当使用语言。

3.抓文体

连续几年的作文命题,均采用一大一小两种形式,目的就在于更大范围地全面考查考生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力。高考再次向我们昭示,要加强对作文基本表达方式的强化训练,要使考生明确地掌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各自特点和要求,做到什么文体,就恰当地使用什么表达方式。

标签:;  ;  ;  ;  

高考语文:1997年试题分析及1998年备考指导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