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论文_陈小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论文_陈小芳

联创新锐设计顾问(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当今时代,我国城市化发展逐渐与国家接轨。随之而来的是以经济增长为基调的城市规划发展路线,主要规划类型变成了增量型与蓝图型,当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以后,我国社会面临着从粗放式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差距不断增加,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资源的日益枯竭,不同地方的转型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无法再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转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

?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市场化而出现的,发展至今却面临着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当前城乡规划的发展趋势并不良好,有关人员没能够站在新的背景环境下对其进行思考,因此,如果要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的有关工作,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有行之有效的举措。面对转型思考时需要重视转型的重点以及当前转型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要求以及策略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1城乡规划的转型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城镇化对与于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一直是一个历史现象。城镇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在规模和复杂性方面是前所未有的。在经济增长迅速的沿海地区,许多农村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作为两个快速城市化的集群为例。据有关数据表明,市区内有两种类型的城市化空间混合。一是城市国家管理的城市项目向外扩张;二是村集体发起并限制在内的农村工业化和非农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经济改革以来,已建立工业和市场网络的地区附近城市的村庄逐渐多样化经济多为非农业经济,但较不发达地区和村庄仍主要从事农业耕作。因此,城镇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划不合理等促进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自2012年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以来,城镇化的发展就要以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发展,传统的导向式、片面式发展已经不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城乡规划的转型是实际发展的需要。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要求

2.1改变城乡规划的思考方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展城乡规划转型,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价值观方面。通过这种思考方式的转变,能够推动城乡规划转型更好的进行。城乡规划在实践中需要围绕群众,基于人们的生活基础,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主要目的。这种做法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新形势下,价值观的转变,更加适合城乡规划的新方向,并在规划中将环境与文化等方面融入其中,实现城乡规划转变的多元性。

2.2合理调整城乡内部结构

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现有发展模式与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需求,以及空间的需求。人们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关注城市功能的多样性,由此城乡规划转型的重要性得到突显。合理调整城乡内部结构,促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对日益发展的城市需求,如果不能及时改善,那么会威胁城市功能的发挥,所以人们要认识到城乡内部结构合理调整的重要意义。

2.3做好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发展

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要关注城乡规划与区域之间的联系,基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目前,重点目标是大中小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此改变传统的发展方案。传统的城乡规划中,过于关注城市发展情况,忽视农村发展。为了更好的协调城乡与区域的联系,要注重一体化发展,根据各自的实际需求,做好协调工作与差异化发展。这种方法能够在产业上体现互利共赢,空间上实现合理分配。通过城乡协调与区域协调发展,还要促使城市功能的有效应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策略

3.1促进城乡协调的差异化发展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规划的前期是空间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所以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保护城镇中现有的生态与农业资源,避免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环境,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所以,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最终乡村的生态文明,城乡规划制定管制措施的时候,应当把保护环境列为重点,在经济中,也要强调区域层面的生态管制与协调。在发展中明确城镇中的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资源地等,禁止在这些地区进行建设,在区域的规划中进行详细的规划与落实,按照调控、监管、协调和指引分类落实部门,制定统一的管制措施,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尽量减小发展对环境的冲击,一边加强生态建设,一边协调发展文明与环境的关系,对空间环境进行友好利用,建立生态与人居环境的空间联系,把人的休闲活动引入生态空间,带动居民的积极性,加强对生态的保护。

3.2将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

快速的城镇化和城市扩张在中国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农村社区,其中两种典型的范例是城市边缘村(成边村)和城市村(城中村)。这个城市化的农村社区通常是一个非正式住区,住房质量低,缺乏与城市边界相邻或融合的规划监管。同时,成边村正在转变着传统的农村社会经济特征。在没有规划准则的情况下,成边村的演变在于积极拆迁,面对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拆迁重建模式将不再是中国城市化农村社区的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但后生产主义倡导的文化驱动创造力下的替代反应将在新的城市化时代产生积极的再生战略。由于缺乏正式的规章和规划,成边村和城中村的建设和维护是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举措缺乏改善其建筑社区的动力。与城市社区相比,大多数成边村和城中村远离现代化的城市性质,伴随着相对低质量的建筑,严重的基础设施缺陷,城市环境恶化,未能有效地融入城市化进程,无法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对城市的形象有严重的影响。

3.3分类推进村庄的发展规划

类型不同的村庄进行分类发展,将半城镇化的地区与农业重点发展地区进行分离,分别规划。不同类型的城镇差异化发展,对于一些村民容易聚集而且有意愿按照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村庄,可以按照城镇化发展的模式进行改造,对于农业重点的村庄可以有序推进,因地制宜,推动农村的社区服务功能。在此基础应当保持乡村的生态特色,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引导人口的集聚,促进城镇有限生态空间的进一步整合与利用。

3.4实施以人为本,坚持低碳环保

新型城镇化的城乡转型发展离不开人,由此以人为本是整个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要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并在实际转型中,注重低碳环保,通过降低碳排放,优化周边环境。低碳社会是记录城市中的碳排放量,测试生态环境,然后通过有效的改善手段,减少碳量排放。这种能源节约利用的方法,能够促进转型目标的实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结语

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概念,而且核心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进行转型与明确,所以随着核心观念的不同,相关的技术与方法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转变。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已经从基本规模的改变转变为经济化转型的提高,统筹发展城镇的经济与环境并优化城镇的内部结构。

参考文献:

[1]赵佩佩,顾浩,孙加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规划师,2014(4):95-100.

[2]王璐瑶.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5(7):58-59.

[3]朱满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江西建材,2016(21):43-43.

[4]董娟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的思考[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10):69-69.

论文作者:陈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论文_陈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