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论文_施梅英

施梅英

福建省立医院南院 350028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6例应用PICC的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同期我院接诊的55例条件相似患者,即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应用PICC肿瘤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通过对应用PICC的肿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肿瘤;PICC;感染因素;护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静脉导管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和使用[1]。本研究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临床护理对策,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56例应用PICC的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我院接诊的55例条件相似患者作为对比,即对照组,对照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在3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82±1.63)岁。观察组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在33—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1±1.65)岁。2组应用PICC的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综合护理,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具体如下(1)减少放置导管的时间。如果患者在短期内插管部位已经出现化脓情况,可将其立刻拔出。对于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者,可考虑其是否发生相关性血流性感染,可立即更换导管,避免由于导致留置时间情况带来相关性血流感染问题。(2)合理选择穿刺的部位和导管。尽量避免选择股静脉、颈内静脉等感染率较高的部位,避免选择开放性伤口处。要合理选择导管的材料,一般选择不易引起血栓和感染的材质,同时要求导管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3)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要求在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安置过程中需要进行无菌操作,插管前,要落实手卫生制度,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在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提高无菌技术操作水平。(4)加强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方面的培训,包括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因素、护理规范、专业技术知识等,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中心静脉置管的技术水平,降低医院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临床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患者感染发生率,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应用PICC的肿瘤患者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 1 。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深静脉留置导管,可有效减少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患者长期接受治疗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2]。在当前临床中,深静脉留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中心静脉压监测、输血补液及肠外营养的通路。但随着而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大大增加了相关性感染的机会,在医院感染中造成了致命的威胁。

3.1.1 导管留置时间

研究显示置管时间越长,其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即使定期更换导管,并不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一般导管置入48 h后,在导管周围将出现纤维蛋白鞘。

3.1.2 插管的部位

报道显示插管的位置影响感染的发生率,通常其与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率和局部皮肤群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众多插管部位中,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发生率最高,其中发生感染率较低的部位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因此,建议对于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最好选择锁骨下进行插管[3]。

3.1.3 导管的材质和主要类型

当前导管材质有很多,如、聚氯乙烯、聚酯、硅胶、聚乙烯类,其中硅胶类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聚氯乙烯[4]。双腔导管的发生率高于单腔导管发生率。

3.1.4 敷料的应用

对于无菌透明粘膜,其具有一定的可视性,其使用比较方便,且防水性较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透气性较差,在长期时间情况下,将引起局部潮湿,对微生物繁殖起到促进作用,大大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导管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需要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如合理放置导管时间、合理选择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临床操作水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贾永红,马玲,贺振民,边艳梅,孟天霞,孙思伶. 癌症化疗患者发生PICC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肿瘤药学,2013,16(03):236-240.

[2]李欢云,伍爱民,林金香. 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5(09):1074-1076.

[3]徐妍,陈彦红,冯佳,焦进,朱小伟,李芳. 肿瘤内科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感染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207-2208.

[4]葛利越,叶海瑛,李娟.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6(21):1960-1962.

论文作者:施梅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  ;  ;  ;  ;  ;  ;  ;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论文_施梅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