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_经济特区论文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_经济特区论文

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政策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产业结构论文,特区论文,后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5年来,我国经济特区依据国际产业结构的趋势,选择了劳动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发展出口为主或加工出口为主的轻型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外向型、城市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最后几年,应通过实施以“产业倾斜”为中心的特区产业政策,推动目前的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粗加工型产业结构向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的精加工型产业结构的转换。

陈其林,1956年生,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经济问题》副主编。

经过15年高速增长的经济特区,在改革整体推进和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形势下,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在下一轮的发展中,经济特区要保持其原有的增长势头以及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原有“特”的观念中走出来,在从原先的区域特殊政策优势向现有的自身优势和再创自身优势的转变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

一、经济特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所谓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境内划出一定范围,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实行某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吸引外商到该地投资办厂或从事其他业务活动,以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设备等,促进本地区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开放性经济区域。①

经济特区的区域优势因特区获得或采取特殊措施所产生的政策优势大大强化。这一区域优势使得特区在国际分工和与内地间的双向支撑下,在资本、技术、行业选择和发展以及人才和劳动力供应等方面,获得了相对广阔的活动空间,其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受其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制约和影响就要小得多。因此,在特区经济呈跳跃性高速发展的同时,那种被产业结构理论所描述的区域工业化过程中的典型的演变特征或发展阶段,在特区工业化过程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中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本着工业投资以吸收外资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的基本原则,特区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外向型、城市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产业结构。

1.三次产业高速发展。除海南外,其他4个特区已经形成第一次产业比重较小,第二次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次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的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1992年深圳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比重为3.6:50:46.4;珠海为12.7:45:42.3;汕头经1991年调整特区面积后,因其所辖农村区域相对较大,第一次产业产值比重稍高,为21.3:46.7:32;厦门为9.6:53.1:37.3。海南特区建设起步较晚,又是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基础上发展的,因而在产业结构上尚未完成以农业为主体向工业为主体的转换。但是,自1991年之后,其结构转换速度开始加快。1992年海南省第二次产业产值比重增加,比1991年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而第一次产业产值比重则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次产业内部,特区农业生产正逐步朝着集约化经营和外向型方向发展。深圳特区兴办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禽畜、水产和水果4大鲜活生产基地150多个,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设备、技术。农副鲜活产品除供应特区市场外,1990年出口达10.4亿港元,农业商品率达到90%以上。汕头经济特区重点发展果蔬、禽畜和水产养殖及农、水产品的出口工加工生产,逐步形成从种养到加工出口的“一条龙”生产体系,加强农、水产品的加工增值。由于在发展创汇农业的同时,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城市型的、以鲜活农副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部门,4个特区的产业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城市型经济特征。

2.形成了含有支柱行业群、门类比较齐全、技术比较先进、外向型的轻型工业结构。1992年,在各特区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主导地位,其产值比重均占65%以上。与此相联系,形成了以“小型、轻巧、新颖”为基本特征的产品结构。在工业结构中,三资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992年深圳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9.58%,珠海为69.2%,厦门为55.7%。十多年来,通过外引内联,引进一批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深圳目前已形成电子、轻纺为主,食品、机械、仪器仪表、化工等35个行业,技术较为先进、外向型的轻型工业结构。珠海建成了以电子、轻纺、食品、建材、机械为主,有30多个行业的工业体系。厦门市在原有的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基础上,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改造,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食品、纺织、建材6大支柱行业群。其中以彩电、录相机、电话机、收录机为龙头的电子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产值居各行业之首,成为全国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

3.外贸出口额不断增长,出口产品结构逐步改善,产业结构的外向化程度明显提高。其中,深圳特区的发展最快。有些年份其出口依存度因代理出口的原因,出现出口贸易总额超过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的现象。由此可看出深圳在促进内地同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方面所起的桥梁作用。同时,统计数据显示各特区产业结构在其外向化演变中,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区域出口商品构成中,工矿产品的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出口比重迅速下降。1986年深圳特区的工矿产品占出口比重60.1%,1992年上升到85.34%;1986年珠海、汕头农副产品的出口比重分别为40.1%和43.1%,1992年大幅度下降,分别为8.27%和14.78%。农副产品出口比重从1987年的53.24%下降到28.64%,工矿产品出口比重则从45.22%上升到58.84%。第二,在各区出口的工矿产品中,轻工纺织产品占绝对比重。1991~1992年,珠海的出口商品构成中,轻工纺织产品分别占86.04%、83.64%。以上两方面较为确切地反映了特区工业结构的形成以及外向化的演变程度,同时,也验证了各区均为轻型的工业结构这一判断。第三,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即区域出口市场中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和构成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特区与国际市场供需结构间的联系程度。国际市场的供需结构,其中包括区域出口市场的构成和分布,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区域出口市场的构成越多,分布面越广,国际市场价格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作用就会增大,从而区域产业结构对国际市场变动状况的反应和调整能力就会相应地增强,它与国际产业结构体系的联系程度就会不断提高。因此,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外向化程度。1986年深圳出口的国家和地区19个,1992年增至122个;1987年珠海出口的国家和地区16个,1992年增至48个;1987年,厦门市属外贸企业出口27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增至102个。直接远洋贸易的发展和出口市场分布多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步改变了以往特区出口市场以港澳为主的局面。

以上3方面的分析表明,在产业结构外向化的演变过程中,我国经济特区依据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选择劳动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相结合产业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优势,形成了以电子、轻纺、食品、机械、化工、建材、仪器仪表等为主的出口支柱行业群。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发展出口为主或加工出口为主的轻型工业,逐步改变出口商品的构成,以工业制成品替代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一些初级产品的出口,以增加出口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外向化发展。初步改变了以往那种产业结构基本以国内市场供需状况为发展依据的局面。目前从总体上看,早先成立的4个经济特区的三次产业的发展是基本协调的,各特区在实现总量和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经济素质的提高。

二、经济特区所面临的问题

依据以上我们对特区产业结构发展阶段所作的判断,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特区所面临的任务可简要地概括为:更大规模地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扩大出口。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经济特区在其经济的外向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两个基本方面:

1.在更大规模地吸收和利用外资方面,较之以往其国际环境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然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低加工型产业结构开始转型为背景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来特区投资的外资投向和外资的技术含量。而就国内环境而言,特区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均发生了变化。在外部环境方面,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实际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加速建设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同时,通过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和东北、西北、西南等沿边城市,原有的开放格局有了变化,形成了一个由沿海、沿江、沿边三大开放地带构成的由外及内、内外纵横发展的全方位开发格局。在开放层次上,享受特区政策的地区陆续增加,开办保税区的政策已在几个地区相继实施,比如上海浦东、天津港口保税区和大连保税区等。这些都说明了原有的开放层次结构有了新的变化。这反映了吸引外商投资战略思想的变化即由以往的地区倾斜转变为以产业倾斜为主、地区倾斜为辅的两者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特区原有的外部政策环境,或者说削弱了因特殊政策而产生的区域相对优势,以致引发了一场关于“特区不特”的讨论。就我们的研究而言,这一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对外商投资的流向必然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下一阶段特区吸收和利用外资的规模。目前,投资重点虽仍然相对集中在沿海,但对内地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92年沿海省市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7437个,协议外资金额50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倍和4.1倍;内地省区批准项目10688个,协议外资金额7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倍和6.2倍,增长速度超过沿海省市。②

就特区内部环境而言,至少两个方面的变化会影响到特区下一步吸收和利用外商投资的规模:其一,相对而言,特区原有的静态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已有的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外商投资的选择是以特区各生产要素组合的相对优势即静态比较优势或者以占有市场份额为基本导向的。在我国经济特区起步发展阶段,低廉的劳动力和较低的工业用地价格是特区十分明显的静态比较优势,尤其是劳动力的低工资成为外资投向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特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国际产业结构转换和特区劳动力低工资这一静态比较优势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特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改善,劳动力工资的这一静态比较优势正逐渐丧失。加之近几年来特区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工业用地价格的相对提高,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而在自1992年以来遍布全国的“开发区热”中,各地区竞相减免所得税,压低外资用地价格,掀起了一场“外商投资优惠”的恶性竞争。相形之下无论在工业用地价格还是在劳动力低工资方面,特区这一静态比较优势丧失的趋势显得十分明显。这自然会影响特区进一步扩大吸收和利用外资的规模。应当指出,吸收和利用外资规模往往是与区域的相对优势紧密相关的。但相对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和劣势之间也会发生相互转换。因而在下一阶段,特区必须抓住区域相对优势转换的契机,寻求和利用区域内动态的潜在优势,将其作为进一步扩大吸收和利用外资规模的基础条件。其二,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基础设施功能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基础设施是特区基础投资环境中的硬件部分。自创办特区以来,特区政府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努力改善特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在水、电、通讯、交通、运输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虽然为特区经济的起步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但由于原有的基础差、底子薄,致使基础设施的建设赶不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尤其是近年来特区经济总量规模急剧扩张,外资大量投向加工工业,以及特区人口的急剧增长,特区基础设施的功能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间的不平衡状况更趋明显。观察表明,有些特区因近期基础设施功能比如水、电、交通运输等的不断弱化,不仅成为特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基础设施功能的相对弱化,极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特区扩大吸收和利用外资规模的制约因素。

2.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1)在总体上,各特区间的发展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距。而各特区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其产业结构的差距更大,表现为第二、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比值R偏低。以深圳为例,其目前的R值仅为0.37,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R值一般都大于1.0。③另外,第三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还表现为劳动就业比重低,产业内层次发展不平衡。低层次部门的发展快于高层次部门的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行业发展相对迟缓。(2)在区域经济增长与国际市场区域出口生产体系与国际分工交换之间,尚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稳定的依赖关系。这一方面固然与各区域相对较小的生产总量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各种人为措施刺激的结果。这种人为措施的负效应,不仅会造成区域出口生产体系与区域内生产体系某种程度上的割裂,而且也夸大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出口间的真正关系。在各特区经济总量急剧扩张的同时,其出口增长率呈递减趋势或上下起伏不定,这一情况表明,区域生产扩张实际上还是以国内市场而不是国际市场循环为基础的,区域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平衡还不能完全通过国际交换来实现。因此,区域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托关系尚不稳固,从而区域产业结构与国际产业结构尚没有形成一种稳定的、积极的分工交换关系。(3)至关重要的是,在各特区普遍存在着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④一是现有工业结构档次较低;二是工业外延发展未能与内涵的提高同步。具体表现为:第一,产品档次总体水平不高。拳头产品、优势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品中的比重较低,而技术含量少,附加价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相对较高。在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工业的产值低;第二,整体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进步尚没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测算,深圳市全市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金的大量投入;第三,工业企业专业化协作程度低,行业企业间的联系松散,生产专业化程度不高,且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在总体上影响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等等。

以上问题有些是因国家宏观政策变化所引起的,而大部分则是特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特区产业结构的演变或调整,成为特区政策选择的基本约束条件。

三、90年代后期经济特区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选择

(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及其依据

我们认为,在90年代的最后几年,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特区仍应坚持大力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以建立和强化综合性经济特区的功能。

在这一阶段,特区经济之所以仍然要选择以工业为主而不是以贸易为主的发展战略,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或者指的是第二、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重的变化,或者指的是速度效益型增长转向结构效益型增长。但无论如何,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是以发达的第二产业为基础。它不仅要求在产值比重上第二次产业产值构成占主导地位,而且要以工业结构的高度化为条件。特区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即从结构上完成目前的“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基本的途径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来推动商贸和第三次产业其他部门的发展,从而使得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有一个相对稳固基础。但是,包括深圳在内的早先成立的4个经济特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尚没达到这一要求,不仅没有完成工业化的进程,甚至还没走出“劳动密集型”阶段。也就是说,现有工业结构档次较低,尚不能直接成为产业结构升级和实施“以贸易为主”发展战略的坚实、稳固的基础。因此下一步的任务仍然是发展工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其二,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正是特区动态的潜在优势之所在。在全方位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特区不“特”的成份在逐渐上升。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比如“复关”等加快的因素,特区的特殊政策优势丧失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在这一新形势下,特区只有抓住自身的动态的潜在优势,通过发展和调整业已形成的外向型工业经济结构,积极稳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造成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利用国际资源和占领市场方面领先一步的动态优势。其三,走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发展道路,正是综合性经济特区实现多目标、多功能,发挥其“四个窗口”作用的基本途径。特区通过吸收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仅为广大内地在改革和开放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也带动和促进特区以外的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早先成立的4个经济特区都是按原有的区位优势形成地域分工的:深圳、珠海面向港澳,背靠珠江三角洲;汕头毗邻港、澳、台,以潮汕地区为发展依托和腹地;厦门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以闽南金三角为发展依托。因此,只有大力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才能使每个特区成为各自区域中具有多项功能的增长极,对周边地区产生强有力的辐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随着特区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通过特区的中介和传导作用,带动这些区域不断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逐步实现由区位优势形成的地域分工向以国际市场为依据的区域分工的转换。其四,走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发展道路,并不否认第三次产业的相对超前发展。在下一阶段,要更大规模地吸收和利用外资,不仅基础设施产业比如供电、供水、通讯、运输和其他公共设施要超前发展,而且为生产服务的商业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行业或部门也必须尽快发展。

由上可见,90年代的最后几年对于早先成立的4个经济特区而言,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仍应以建立轻型、外向和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工业结构为主要方向,同时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应注意其产业内部的层次调整。具体说来,就是要通过更大规模地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适用技术,推动目前的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粗加工型产业结构向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精加工型产业结构的转换,以此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以出口粗加工产品为主向以出口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通过扩大生产要素和产品的国际交换,使区域产业结构成为国际产业结构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实现特区外向型经济由速度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的转变。

海南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十分明显,农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高,工业结构表现出依附于农业的性质。由于原有经济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一部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依靠内陆供给,同时,海南的资源优势却十分明显,如高品位的铁矿、橡胶、丰富的南海油气资源、热带旅游资源及农副产品资源等。在过去的传统体制下,对这些资源已有一定规模的开发,并形成了与大陆特定的分工关系,即海南原料,大陆加工;运出原料,运进成品。由此导致以农业原料供给和矿产资源开采与初级加工为主的低技术、粗加工型工业结构。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采用“成片开发”这一有别于其他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其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大规模吸收和利用外资,实现政策、资源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今后几年海南要建以工业为主,工农贸旅并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外向型的、综合性的经济特区,首要的任务是围绕着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重点产业部门构造本省的产业结构,在实施“成片开发”的战略中,采取产业倾斜与区域倾斜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即通过大规模吸收和利用外资与内资,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技术设备,大力发展以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制造业。近期应突出内陆市场导向的战略地位,即面向大陆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分工和交换,开发和制造销往大陆地区的资源和制成品如富铁矿、橡胶、药材、热带时鲜水果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工业的积累能力和工业结构的加工度化,以迅速生成一批以资源优势为基础的战略重点产业,为现有产业结构向未来的以工业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和转换创造必备的基础条件。

(二)与特区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相配套的特区产业政策

特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升级需要政策推动。概括地说,下一阶段特区产业政策必须围绕着产业倾斜这一中心来制订实施。

在总体上,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要逐步完成由目前的“二、三、一”向“三、二、一”的结构转换。而海南经济特区则要实现由基本以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体,三次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的转换。就前4个经济特区而言,目前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首先在于各次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转换,即运用产业倾斜发展政策,依靠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造三次产业,将结构调整和规模扩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不断提高产业素质来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第一产业的发展要以现有的创汇农业和城郊农业为基础,依靠优惠政策和技术进步,特别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使其结构从以往的种植业为主转向多业并举,多种经营,推动特区农业朝着现代化、集约化和外向型方面不断迅速地发展。

第二次产业或工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是特区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的关键所在。要大力实行倾斜的调整政策,第一,把发展拳头产品和优势产品当作调整整个工业结构突破口。对已经是或将被列为拳头产品和优势产品的扩建和技改项目应从投资、贷款、税收、用汇、建设用地等方面向其倾斜;第二,除继续实施以税收优惠为基本手段的特区外资产业导向政策,对技术先进型、产品出口型的三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外,还应进一步采取税收优惠和市场优惠即进一步向外资让出部份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特区外资政策对外资技术构成的导向力度;第三,特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布点有机地协调起来,以其得到国家在人才、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除此而外,特区地方政府应在诸项政策方面向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倾斜;第四,采用优惠的倾斜政策鼓励企业间的兼并或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以特区出口战略重点企业或产业为核心,企业协作配套,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第五,对现有的产业布局作适当调整,逐步向腹地或周边地区疏散一部分耗水电量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严格把好审批关,此类项目一般不应再在特区内立项上马。

第三次产业继续实行基础设施产业包括供水、供电、运输、通讯、公共交通和其他社会公共设施超前发展的倾斜政策。同时应大力扶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先导性行业,加快其现代化的步伐。人们已经从特区开办以来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产业超前发展的重要性。因而这里的问题不是如何认识其重要性,而是怎样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吸引外商投资于这些基础设施部门,以缓解特区建设资金缺口的压力。在这方面,除了相应增加内资的投入外,重要的是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扩大吸收和利用外资的规模。比如特区可以利用“自借自还外债”的特殊政策,在某一时期内以银行贷款、商业贷款或证券筹资等形式来间接利用外资。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例子,如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的建设;亦可借鉴海南“成片承包,综合开发”的经验,允许外商投资建设某个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给予其特许的经营权限,让其在此经营期内独享其利。待经营期满后再转让给特区地方政府管理运营。

在目前海南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中,产业倾斜发展政策应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产业相对超前发展,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为更大规模地吸收和利用外资创造较好的硬环境。考虑到海南自身的积累能力较弱,而投资环境对外资引进的制约因素较大,国家应适当地增大在海南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役入,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促进海南参与国内分工,使海南目前的内陆市场导向战略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向工业倾斜。通过增加投入和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扩大工业规模和门类,加快工业发展,尽快确立工业在海南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使之成为海南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主导性因素。在目前情况下,强调向以出口创汇、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倾斜发展是不太现实的。在引进外资或内资发展中,现实的、合理的选择是向以本地原材料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以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为主的加工制造业的倾斜。在将“成片开发”战略与产业结构演变有机地协调起来的同时,注重岛内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和产业的合理布局。

最后需要指出两点:第一,关于外资政策。不论是早先成立的4个特区还是海南省,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缺乏资金仍然是个十分现实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在特区诸项产业政策中,外资政策仍然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它不仅涉及到特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而且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都必须通过相关的外资政策得以体现和落实。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根据特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外资立法;第二,关于特区产业技术政策。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报告都从不同方面强调每个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强调外资引进中的高技术层次。但是,(1)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熟练工人,还需要一定的高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目前唯有深圳特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诸方面较之其他特区,情况稍好一些。(2)在吸收外资中引进高科技更是单方面的主观愿望,因为高科技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再生之本,外资一般不全轻易地转让高科技。(3)我国经济特区目前正处于“劳动密集型”这一发展阶段,预计在今后几年尚不会也不可能步出这一阶段。以上三方面因素决定了下一阶段特区产业技术政策宜以吸收、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适用技术为主。当然,这不是说特区不需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是说区域内高科技开发要量力而行,逐步展开,切忌一哄而起。

注释:

①范恒山:《体制转轨中的经济特区出路》,《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

②参见焦素芬:《1992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获得重大进展》,《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3)》第56页。

③参阅胡汝银:《深圳市产业结构实证分析》,《特区经济》1993年第11期,第16页。

④胡汝银:《深圳市产业结构实证分析》,《特区经济》1993年第11期;余杨:《深圳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港澳经济》1992年第2期。

标签:;  ;  ;  ;  ;  ;  ;  ;  ;  ;  ;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