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国高铁正以令世界惊奇的速度迅速崛起,不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正在影响世界。本文对中国高铁进入非洲的方式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铁;发展历程;中非合作
一、中非高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技术研究和建设经过了近20 年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从1990 年至2007 年,经历了全国铁路五次大提速和德、日、法高速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吸收;第二阶段从2008 年至今,是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
(二)非洲铁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非洲铁路经过殖民者修建、中国的援助,以及自己地区国家的修建,形成了轨距不一致,铁路线路老化,行车组织混乱的铁路网。目前,非洲既有铁路总里程大概只有8万公里左右,而其中大部分还是100年前殖民统治期间兴建的,不少已经瘫痪或废弃不用。而随着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的运输需求越来越迫切。
二、中非高铁合作背景分析
(一)中国高铁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1.中国高铁的优势:
⑴安全性能更高
中国高铁相对更安全可靠。中国高铁采用了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能保证前后两列车必要的安全距离,防止列车追尾及正面冲撞事故。
⑵运行速度更快
中国高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速度快,国际上通行的定义为时速在200km以上, 中国高铁时速可达350km。例如,京沪高铁运行以后,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半天时间,大大节约了人们的旅行时间。
(3)资源优势更广
中国高铁基础建设占地少,耗能少而效率高,中国高铁使用电力,并且能利用可更新的能源,如核电、太阳能或水力发电。
(4)运输能力更大
中国高铁运输能力大,一列高速列车可乘坐800-1000人,年均单向输送能力能达到82000万人。
(5)经济优势
中国高铁外交有优势成本一直是中国的巨大优势。有数据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相差三分之一。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的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1/2。比如,国内高铁的造价一般是1.5亿元/公里,德国法兰克福-科隆线约合3亿元/公里,韩国2004年通车的高铁路基部分造价为2.5亿元/公里。
(二)中国在非洲修建高铁的投资环境分析
1.政治因素
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推动下,目前,尽管仍有一些非洲国家的部分地区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但非洲大陆整体已形成“摒弃暴力,寻求和平”的势头。政治趋向稳定是非洲投资环境趋好的一个前提条件
2.经济因素
在过去10年中,非洲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而且非洲的政治和金融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为今后非洲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非洲地区各国经济仍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3.技术因素
2014年,非洲大陆科技发展硕果累累。许多国家网络使用率逐步提高,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机会。正在非洲大陆进行的技术发展变革于2014年给非洲的商业模式、政府管理和公众娱乐方式等带来极大改变。
综上所述,非洲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情况逐渐转好。在非洲所有基础设施项目中,高铁将成为投资新宠,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中非高铁合作给非洲带来的效益分析
中非高铁合作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给非洲带来效益
1.交通运输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
非洲现有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修建高铁会很大程度的提高非洲交通运输能力。
2.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同城化效益
区域经济协调及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高速铁路的发展大大缩小了各地之间的距离,加快了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效益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4.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效益
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跟进,因此就会直接推动电子产业、冶金产业、建筑产业、机械产业、信息产业等高新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中国新一代高速列车零部件数量达到10万多个,独立成子系统有260余个,生产这些零部件涉及的核心层企业100余家,紧密层企业达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条。
5.低碳环保效益
高速铁路节省建设用地,1条复线铁路与具有16车道公路有同等的运输能力,而其所需的土地宽度仅为公路的1/8。高速铁路大量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而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电力牵引铁路耗能量明显低于其它运输方式。
6.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交通运输行业是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业,发展高速铁路,推动交通方式转型,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节约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减少碳排放,进而带动非洲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型。
三、中非高铁合作的方式研究
(一)技术置换资源模式
非洲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集中、便于开采,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与日俱增,非洲作为地球上“最后一块未开垦的土地”无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资金合作等方式修建高铁
中国对非投资,拓宽了非洲发展的资金来源,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欢迎。中国企业在实现自身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带去了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当地的税收和就业,为当地培养了经营管理人员。
(四)通过增加双边贸易促进中非高铁合作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成果显著,表现出贸易额增长趋稳、贸易结构稳定、投资规模增长、投资领域拓宽、经济技术领域合作成果显著等特征。
(五)非洲国家通过优惠政策支持中非高铁合作
中国高铁真正走进非洲,不是传统的“交钥匙”式工程建设或简单的劳务和物品输出,而是包括发展理念、技术标准、运营服务、组织管理、金融保障等在内的“一揽子”整体输出。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中方力量难以实质推动,必须充分发挥非方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统筹考虑,既要保证规划设计符合时代趋势并有效契合非洲实际,也要保证工程质量过硬,更要保障建成后能够为其提供长期可靠的运营、维护和管理等系统支持。
(六)中国宏观政策支持中非高铁合作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这为双方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伴随中非经贸合作的不断加强,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政策和措施,并加以持续扶植,成为我企业走向非洲的强力后盾。
四、结论
中非高铁发展的方式将向多元化发展,通过技术置换资源模式资金合作方式、双边及多边贸易形势、双方政策支持多多种方式促使中非高铁的合作,双方政府以及机构应该从政治方面进行加强高层交往、立法机构交往、政党交往,并增加彼此的磋商机制以及国际事务的合作,在经济贸易方面、投融资方面、金融合作方面、资源合作方面、经济援助等方面加强彼此合作。并同时要进行科技合作、文化交流、医疗卫生合作、新闻合作、行政合作、领事合作、民间交往、环保合作、减灾、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和平与安全方面、军事合作、司法和警务合作进行多纬度,多层次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张菲:《中非经贸合作区建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13.03。
[2] 中华铁道网,《中非高铁合作搭建友谊之桥》,2014.05。
[3] 高铁网,《高铁助推中非友谊驶向美好明天》,2014.05。
论文作者:张清,尹锦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非洲论文; 中非论文; 高铁论文; 中国论文; 方式论文; 经济论文; 发展历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