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冯家萍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为患者治疗期间的教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采用相同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诊疗及护理,观察组患在此基础上进行者健康教育。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文(HAMD)、中文(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患者对病症的系统化认识,提高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改善心态,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依从性;负性情绪

慢性乙肝炎作为目前最常见得传染病之一,我国患者数量高达3000多万,该病病程长、发病慢,临床表现多为恶心、畏食、腹胀及肝区有痛感等,严重者极易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1]。干扰素属于国际上公认的有效药物之一,具有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的双重功能,但由于治疗过程中费用较高,且需肌肉注射、疗程较长等原因,患者易发生注射部位无菌性炎症、皮疹、脱发等不同程度副作用,导致患者在不耐受情况下,依从性较差,甚至发生擅自中断治疗情况,最终疗效下降[2]。目前,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心理、用药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疗效尚存在一定争议[3]。因此,本院旨在探究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患者的依从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乙肝炎诊断标准,②符合干扰素临床用药指导意见;排除标准:①患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感染;②患心理、精神类疾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18-49(40.15±2.37)岁,病程2-8(5.85±1.74)年;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年龄18-50(41.03±2.14)岁,病程2-8(5.97±1.68)年。两组患者及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药物、相同剂量治疗方案:皮下注射IFN500*104U,1次/日,2周后改为隔日注射一次,疗程均为6~12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教育。

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药物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出院随访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该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以及饮食作息、身体锻炼、心理情绪等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于入院当天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环境、医院对应的管理制度,同时介绍相关医护人员,并预先告知患者该病治疗过程,以便及时调整作息,配合治疗;入院至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该病的临床表现,干扰素治疗方案的效果、费用、副作用、对应措施及各项检查的意义;治疗当天,告知患者及家属副作用是可逆的、暂时的,及时消除患者的恐惧;治疗后的一周内,着重于患者心理干预及药物护理,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明白健康作息、良好心态对于减轻副作用的效果,针对性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调适;出院至结束前,详细告知患者干扰素的保存及正确注射方法,使患者明确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建立档案,提醒患者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治疗依从性检测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包括规则用药、合理饮食、自我调节、运动及定期复查五个方面,每项最高4分,最低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依从性越好;心态情况检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D含自卑感、绝望感、能力减退感、疑心病等24项,得分<7分,提示无抑郁;得分≥17分,则轻度或中度抑郁,得分≥24分,可能为严重抑郁。HAMA总分<7分,无焦虑症状;总分≥14分,则有焦虑症状;总分≥21分,则明显焦虑;总分≥29分,则严重焦虑[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包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规则用药、合理饮食、自我调节、运动及定期复查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乙肝炎主要由于肝受到了病毒感染而引发的,是转变为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病因,属于具有传染性的肝部疾病。目前,多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干扰素通过与细胞表面手提进行结合,促进多种抗病毒蛋白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内病毒的繁殖,但该治疗方案周期长,患者治疗依从性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一旦病情好转即停止用药,而依从性的好坏对病情发展和治疗均具有直接影响[5]。治疗依从性指患者治疗后谨遵医嘱,在服药、复查及生活方式方面符合医嘱,但遵医行为不仅需要患者在院治疗期间严格执行,出院后也需要坚持[6]。健康教育作为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对患者治疗过程实施连续、针对性教育,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健康教育中,通过对患者建立个人病历档案,收集整理其疾病信息,取得患者信任,告知注射、复诊等相关信息,及时了解患者自身感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由于干扰素治疗期间需做到的血常规、肝功等一系列检查,患者会对检测结果产生恐惧,故及时了解检测结果,为其提供相应指导,同时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了解其适应症、副作用,加强治疗的心理准备,消除患者顾虑尤为必要,与此同时,可与患者讲述一些效果显著的病历,提高患者治疗信心[6]。大多数患者在首次注射治疗时会表现出寒战、发热、机体酸痛等症状,且因机体免疫应答状态和免疫力的增强,还易出现转氨酶升高、脱发、精神症状等副作用,改善该症状,对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7]。健康教育中,医护人员在整个治疗周期需详细告知患者药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加强巡视,对体温发生变化的患者进行密切关注,并采取冰袋降温、温水拭身等物理方法进行降温等相应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并及时向患者对应症状进行解释,以免影响治疗[8]。因该病具有传染性,且治疗过程中费用较高,社会对该病患者的偏见及家庭经济负担极易造成患者负疚感加重,对治疗失去信心[9]。医护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对患者具有权威感和信任感,通过采取理解、同情、疏导等沟通技巧,利用疗效较好的病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指导,使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日常生活导致传染的几率很小,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促使患者得到家庭的支持。

本研究中,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无论是治疗依从性还是心理情绪均优于常规教育患者,也表明了健康教育对于慢性乙肝炎患者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提升依从性及心理健康,使药物发挥最佳治疗效果,有利于控制病情,抑制肝细胞纤维化,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遵医用药的重视及自护能力,并且在实施延续性护理中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与关爱,有利于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患者提高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霁.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胀病人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22):3614-3616.

[2]肖芷琪,周福元,周彬,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9,39(02):150-155.

[3]邱思瑜,华丽群,姚美燕.护理专案行动提高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J].护理学杂志,2019,34(10):49-51.

[4]张晶巧,李苗苗,祁兴顺,等.《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乙型肝炎指引声明意见: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摘译[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12):2563-2567.

[5]陈婧,张天洪,万雪梅,等.分阶段辨证联合针灸、心理干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07):1687-1690.

[6]区淑华,李媛,石梅彬,等.微信群联合系统化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06):564-567.

[7]胡承光,袁国盛,黄华萍,等.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发的精神心理异常及干预治疗效果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09):1201-1205.

[8]黄兰,彭双林.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中的效果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33(02):167-170.

[9]洪凌燕,倪正仙,胡志芳,等.门诊乙肝患者对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08):1445-1448.

论文作者:冯家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冯家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