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威胁分析及我防御装备发展启示论文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威胁分析及我防御装备发展启示

刘 杰,鲍 然,宋振中,吴 凯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上海 201109)

摘 要: 针对美国退出中导条约(INF)事件开展研究,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导条约的意义和美国退出中导的主要原因;然后根据公开报道整理了美国新型中程导弹计划及其主要发展项目,对美国新型中程导弹产生的威胁进行了分析;最后形成了对我防御装备的发展启示,为未来装备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 中导条约;新型中程导弹;威胁分析;防御装备

0 引 言

2018年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1987年签订的中导条约(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INF),理由是俄方违反了条约规定,并将在其出访俄罗斯时向俄方表明该计划。

根据1987年美国与苏联签订的《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5 500 km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该条约的签署是冷战时期的一大转折点,后来成为冷战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础性条约。

在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原因方面,俄罗斯只是幌子,中国才是目标。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在2014年就提出部分废除INF,即在欧洲依然禁止INF武器,而在亚太地区取消限制[1]。换言之,一旦美国选择废除中导条约,则可放开手脚开发进攻性极强的中程导弹武器,大大加强其远程快速打击力量,这将对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重要军事目标形成极大威胁。对此,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并积极应对。

1 中导条约简介及美国退出原因分析

1.1 中导条约简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以大规模核战争为目的,开始了新一轮核升级。苏联开始部署机动发射且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SS-20等新一代中程核弹道导弹,北约则开始部署新一代“潘兴II”中程核弹道导弹(见图1)和陆基BGM-109G“狮鹫”核巡航导弹。到20世纪80年代,两大军事集团的战役战术核打击能力大幅增强,核战威胁等级急剧上升。

图1 潘兴-II中程弹道导弹
Fig.1 Pershing-II medium-range ballistic missiles

新一代中程导弹具备较强的精确核打击能力,极大地降低了核门槛,破坏了核时代超级大国之间避战的惯例,使得美苏核军备竞赛陷入困境。为了降低核大战的风险,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签订了一系列核裁军协议,其中包括1987年12月8日签订的中导条约。该条约规定:美苏停止研发和部署所有射程在500~5 500 km 的中程弹道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已经部署的则需全部拆除[2]。根据条约,美苏双方将销毁2 611枚中程导弹,其中美国859枚,苏联1 752枚。

中导条约可称作军控史上的里程碑。受其制约,美俄两国至今都未重启中程弹道导弹的研制。但是,美国成功保留了海基“战斧”系列巡航导弹与空基AGM-86系列巡航导弹,将其发展为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主力型号,并在海湾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争中大量使用,维持了对苏联/俄罗斯二十多年的单方面远程精打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在军事战略层面上毫不隐晦地将中国定位为首要对手,在“亚太再平衡”战略思想指导下,积极拉拢我周边国家及地区对我构建封锁,集中力量对我实施围堵,企图遏制我国崛起。

1.2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原因分析

文献[9-12]中研究的矩阵左半张量乘法是矩阵研究中新定义的矩阵乘法规则,它克服了普通矩阵乘法对矩阵行列的限制。具有比较强的应用价值的内容是在相应乘法中,关于前一普通矩阵的列和后面普通矩阵的行具有倍数或者因数的左半张量乘法的定义。本节要说明,这种乘法是多边矩阵剖面广义交叉乘法的特殊情况。

对于我国公民而言,有权利参与社会的公共管理,对于居住的小区可以参与小区的公共管理,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对于生活的城市,包括公共设施以及一系列的公共设施,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来为美好城市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历史演进及其客观规律是为了更加科学地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住房供给侧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住房供给制度。笔者认为,这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明晰新时代住房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思路,二是提出新时代民生改善的基本方略,三是提出防范新时代住房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美国拥有现成的海基和空射巡航导弹力量,但美军现役的“战斧”等亚声速巡航导弹在本质上是一次性使用的低空突防飞机,对高度设防和技术对等的对手已经不能确保可靠突防。同时,巡航导弹的发射平台主要为宙斯盾战舰和重型轰炸机,这些平台成本昂贵、数量有限,且战时生存力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作战效能日趋下降。

自美国2011年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起,美国军方和智库重点针对中国的中程导弹威胁开展了大量论证研究,其中一个较受认可的方案就是发展对等的武器以抵消中国在中程导弹领域的单方面优势。对美国而言,中导条约已日益成为阻止美国提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枷锁,与其依靠条约有限地遏制俄罗斯,不如主动退出以获取对抗中国的主动权。

早在2013年,美国五角大楼就开始规划退出中导条约后中远程武器发展的方案,目前美国正在发展的新型中导计划包括美国陆军精确打击导弹项目、“标准”弹道导弹改进型计划、先进中程导弹等。

同时,中导条约的失效意味着俄罗斯能用更低的成本发展性价比更高的中程导弹,可有效增强其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从地理位置分析,俄罗斯的中程导弹并不能对美国本土构成威胁,但足以覆盖整个欧洲,这意味着西欧将重新面对俄罗斯导弹压力,不可避免要向美国提供更多的利益以换取美国的保护。可见,“让利俄罗斯打压欧洲,集中精力在亚太与中国对抗”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本质。

2 美国新型中导发展计划分析

4)对装置容易出现硫化亚铁自燃的部位,提前做好识别,在停工吹扫后进行化学清洗,降低设备打开后发生自燃的风险。

2.1 美国陆军精确打击导弹项目

图2 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Fig.2 Army tactical missile system (ATACMS)

美国正在发展的“常规快速打击导弹”是一种射程为3 000~6 000 km,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弹道导弹[5]。该项目是已下马的“全球快速打击”导弹的发展型,具备陆基、舰载和潜艇发射能力,可搭载高超滑翔弹头实施精确打击。

2.2 “标准”弹道导弹改型

在2017年8月举办的美国航天和导弹防御会议上,雷神公司展出了“标准”弹道导弹(见图3)的概念,计划利用库存的400枚“标准”防空导弹弹体,采取标准-4对陆攻击导弹的技术,将其改造为海基战术弹道导弹,提升美军海基快速打击能力。“标准”弹道导弹可搭载500 kg弹头,成为射程500 km的短程弹道导弹,也可改进为一种使用轻型常规弹头,对机动目标进行快速打击的1 000 km射程中程弹道导弹。

图3 “标准”导弹
Fig.3 Standard missile

2.3 先进中程导弹

美国陆军精确打击导弹项目是美国陆军“远程精确火力”项目的延伸,旨在发展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rmy tactical missile system, ATACMS,见图2)的替代型号[4]。目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分别展示了自己用于竞标美国陆军“精确打击导弹”项目的方案,其射程都是距离中导条约门槛一步之遥的499 km。美军官员曾多次表示,“精确打击导弹”项目将最大射程定为499 km,并非技术能力所限,而是受中导条约的桎梏。显然,一旦中导条约作废,“精确打击导弹”的射程很可能将成倍提高。

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将中程导弹与助推-滑翔式武器载荷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突防打击能力,以达到与我东风-21/26系列中程弹道导弹相抗衡的局面。以“海龙”导弹为例,其射程可达3 000~6 000 km,若美军依托第二岛链的关岛基地和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基地部署,则其打击范围将几乎覆盖我国全境,对我国陆地和海上的高价值目标构成严重威胁。

图4 AHW高超声速武器
Fig.4 Advanced hypersonic weapon

3 美国新中导威胁分析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常规军力与核军力尚有一定差距,但中国不受《中导条约》的限制,通过大力发展以中程弹道导弹为代表的远程精确打击装备体系,对美国的亚太军力,尤其是美军作战体系高度依赖的指挥中心、前沿空军基地、预警指挥通信设施等高价值节点,具备强大毁伤能力,对美国盟国更是形成了巨大压力,成功打乱了美国对中国的战争构想[3]

中导武器可以采用隐蔽性好、机动能力强的陆基发射车和潜艇平台进行机动发射,对导弹的尺寸和重量不敏感,能够有效降低研发和部署成本,增加战时生存力。相对于巡航导弹,中程弹道导弹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可将打击周期由“战斧”巡航导弹的小时级降低至五至十分钟量级,大幅提升对舰船、发射车等机动时敏目标的打击能力。

2017年10月,美国海军进行了海基型“常规快速打击导弹”的发射试验,本次试验采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中陆基中段反导拦截弹助推器——“猎户座”火箭作为第一级,其搭载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载荷则是经过改装的先进高超声速武器(advanced hypersonic weapon,AHW,见图4)弹头。本次试验飞行距离达3 500 km,平均飞行速度大于5Ma 。美军计划在其基础上发展“海龙”高超声速导弹,在AHW的基础上拓展对海打击能力,增强未来远程制海能力。

但笔者认为: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位于我国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的甲骨文收藏遗址,应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图书馆遗址。它的存在比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要早800多年。

4 我防御装备发展启示

随着美国中程导弹研发工作的解禁,以中程弹道导弹和临近空间武器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速打击武器将成为美军空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军将利用其射程远、速度快、威力大等特点进行精确突击,对目标核心节点进行首轮突袭,削弱或摧毁对手反击作战能力。为有效应对未来空袭作战的高速打击武器威胁,综合美国国家反导系统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防空作战装备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4.1 构建一体化防御体系

为适应未来防空反导体系化作战需求,首先应借鉴美国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发展思路,构建具备一体化作战能力、可实现多层拦截的防御体系。在体系组成上,由陆基、海基和天基传感器形成预警网络,由中段拦截武器、末段高层拦截武器和末段低层拦截武器实现多层拦截,并将各单元的指挥控制、作战管理和通信系统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整个防御系统能够共享来自陆、海、空中和空间传感器的信息。各型拦截武器由一个统一的指控系统进行综合控制,形成多重杀伤链,实现对来袭弹道导弹等远程高速目标的高效拦截。

(2)天然气中的重组分i-C5、C6、C7、C8 和 C10对MDEA溶液吸收能力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均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有效输入信号。

4.2 强化远程预警能力

中程弹道导弹和临近空间武器的平均飞行速度可达6Ma ~14Ma ,飞行时间短,且具备一定机动能力,对防御体系的预警探测距离和覆盖范围提出了极高要求。可参考美国“天基红外系统”和“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的发展思路,构建由静止轨道卫星、极地覆盖大椭圆轨道卫星和近地轨道卫星组成的天基预警探测网络。发展天基预警卫星,可以发挥其探测距离远、部署阵位不受国界限制的优势,实现对大面积敏感区域的实时预警探测,对来袭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临近空间武器进行早期预警。在能力发展上,要实现天、地、空、海多平台协同预警探测和信息融合,资源统筹使用,信息高效共享,形成天地一体的预警和空间目标监视体系,对弹道导弹具备早期预警能力,对临近空间目标具备远程探测跟踪能力。

4.3 形成多层次反导反临防御配系

在拦截装备发展上,综合美国反导武器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实际需求,构建由中段反导反临武器、末段高层反导反临武器和末段低层拦截武器构成的多层次防御配系,实现对来袭高速目标的多段拦截。

在中段拦截领域,随着我“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发展,我海上力量已具备相当的第一岛链以内海域机动部署能力。考虑到美国一旦退出中导条约,其新研的中程弹道导弹/临近空间武器将主要依托第二岛链部署,而我首都和东南沿海地区则缺乏陆上防御纵深,故需优先发展海基中段反导反临武器系统,战时在海上方向前出部署,对来袭的弹道导弹和高超声速目标实现中段拦截,提供中段反导反临防护。

在末段高层领域,由于临近空间武器相对于弹道导弹拦截难度更高,可通过发展高层反临武器兼容高层反导能力。装备上可参考美国在研的THAAD-ER、“高超破坏者”等高超声速拦截武器概念以提升大气层外高机动目标拦截能力,实现对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武器和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末段高层拦截。

在末段低层领域,考虑到美国在研的“标准”弹道导弹和先进中程导弹均具备对海上移动目标的快速打击能力,应研制具备海基末段低层反导反临防御能力的新型防空导弹,满足对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声速目标的末段自卫拦截需求,提升我海上舰艇编队的生存能力,并与陆基型号统型发展,降低装备成本。

第五,加强肝肾脏的调理。肝脏作为最大的消化器官,在饲料营养的消化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胆汁的形成,多种酶和激素的分泌都离不开肝脏,甚至蛋鸡最重要的产蛋性能都和肝脏存在着重要的联系,而在当前的情况下,不合理的饲料营养结构,饲料毒素的存在以及药物的不规范使用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造成脂肪肝、肝硬化、肝出血等疾病。而肾为先天之本,对于代谢和生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肾脏的损伤会造成成活率和产蛋率的下降,因此需要定期使用保肝护肾的中药予以调理。

5 结束语

随着美国摆脱中导条约的限制,其发展的新一代中程导弹将与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相结合,成为未来空袭作战的主要威胁之一。为应对美军新型中程导弹的威胁,应借鉴国外防空反导体系的发展经验,建设完善的防御装备体系,强化预警探测能力和网络化作战能力,形成多层次反导反临防御配系,才能有效维护我国的空天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齐建根, 译. 中导条约的现状和未来[J]. 外刊选译, 2014, 30(3): 15-20.

[2] 张冬青, 朱爱平, 苏鑫鑫, 等. 美俄围绕《中导条约》的争议及其未来走向[J]. 战术导弹技术, 2015(1): 1-6.

[3] 米格. 美国的新中导危机[J]. 舰船知识, 2016(1): 38-42.

[4] 魏毅寅. 世界导弹大全[M]. 3版.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1.

[5] 武战国. 美军全球常规快速打击能力发展分析[J]. 外军导弹装备发展动态, 2017(1): 26-32.

Threat Analysis of US Withdrawal from INF Treaty and Inspiration to Development of Air Defense Equipment

LIU Jie, BAO Ran, SONG Zhenzhong, WU Kai

(Shanghai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Shanghai 201109, China)

Abstract :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issue that US pulled out of 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 (INF Treaty) and briefs the significance of INF Treaty and the main reason of the US withdrawal. According to public reports, it addresses the US new intermediate-range missile plan and main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analyzes the threat resulted from the new intermediate-range missile. Finally, the paper provides th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ir defense equipment and the suppor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

Keywords : INF Treaty; new intermediate-range missile; threat analysis; air defense equipment

收稿日期: 2018-12-21;修订日期: 2019- 05- 10

作者简介: 刘杰(1988—),男,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战略。E-mail:ljbison@126.com

中图分类号: E8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 4641( 2019) 03- 0073- 04

标签:;  ;  ;  ;  ;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威胁分析及我防御装备发展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