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忱
浙江景华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海宁市 3144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技术不断进步,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加强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运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将建筑资源实现最大化使用,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为建筑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措施
一、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过去的几年中,金融危机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建筑企业要在竞争中谋求生存,谋求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建筑产品,这种产品都是在施工现场中建造出来的,因此必须靠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其质量。建筑的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决定着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2)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项目部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可以尽可能地节约工料机费和减少返工、窝工以及管理费开支,提高工程效益。同时项目部就可获得业主的各种奖励和荣誉,项目部和施工企业就能获得收益,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抓现场、抓管理来达到占领建筑市场,实现区域化经营,滚动发展的目标。3)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仅是单纯技术观点或单纯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产品使用者着想,努力实现城市规划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从现实出发考虑长远需要,从技术上解决经营方面的一些问题。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1、科学原则
在开展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进行全方位了解,确保管理质量满足现代化工程的建设要求,同时,要确保材料和设备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采取适当的方法,最大限度提升材料的有效利用率,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此外,施工流程以及施工方法也必须科学可行。
2、提质量、抓进度、控成本的原则
建筑工程的施工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提质量”的原则,严格控制好每个关键环节的施工质量,一旦发现有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必须马上停工进行整改。同时,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进度被拖延,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就必须坚持抓进度的原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规定的进度要求,严格控制好各环节施工所花费的时间。此外,还必须坚持“控成本”的原则,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工期也比较长,为了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就必须控制好施工现场的各种费用支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花费,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管理不健全
建筑行业的不断前行和发展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是日益成熟和规范化,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对当前的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过程中,受到传统根深蒂固的管理理念的影响,难免会引发一定的弊端性,比如合同纠纷,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些都是引发各种施工矛盾的根源所在。
2、现场材料管理问题频发
进行建筑施工,必然需要运用一定的建筑材料,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的采购中,相关人员忽视了对其标准和保质期等的重视,这就导致在进行材料采购中,没有一定的规范化和严格性,采购回来的建筑施工材料无法正常的投入使用;有的则是对材料的后期管理中,不能按照材料的储存标准严格进行,这些都会导致材料的损坏,在建筑施工中无法正常被使用,不仅造成了经济的损损失,也是对施工进度的严重的影响。
3、现场安全隐患众多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引起了各种的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一些建筑施工现场不注意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管理培训,这就导致各种的施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予施工人员带来众多的安全隐患,这些都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管理人员技术缺失
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管理人员技术和能力的要求就相对较高,一些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的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施工现场的技能培训,更不具备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资格,凭借一定的人脉就开始了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从而致使,在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合乎相关规定,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都给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的优化措施
1、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我国虽然近年来一直在为实现该目标而努力,但整体进度和建设依然与很多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尤其是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国家的BIM标准,且政府部门对此方面十分支持,为其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法规,以立法形式来规范此方面发展。而我国对于BIM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应用不够普遍,对其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未能够将该管理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加强物料管理
物料的管理较为繁琐,且包含了很多工作,具体如下:①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时,需要有相关人员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厂家联系,并进行挑换或退货;②在材料进入现场后应对其摆放和存储方面进行规范,避免出现胡乱摆放的情况,且在存储时应根据各个材料的特点来营造存储环境,严禁出现返潮、晒化等问题;③对材料资源进行优化配置;④做好物料成本控制工作,为施工单位减少成本投入,但在此方面应以保证材料自身质量为前提。物料的管理离不开相关人员的实际操作,因此也应针对物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掌握更多更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
3、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
3.1有效识别安全风险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有效识别安全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安全风险一直存在,由于外部现象的掩盖,安全风险经常会被忽视。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施工安全风险的特点,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建筑工程的施工风险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有效识别安全风险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或者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3.2科学的转移施工安全风险
所谓风险转移就是把风险利用一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转移到分享经济利益的其他单位或个人,以防止企业自身受到重大的经济损失。需要注意的是,风险的转移并不能把风险消除,而只是将风险因素造成的负面结果由其他企业或个人承担,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通常,风险的转移有保险和担保两种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状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投保项目。全面推行建筑行业的担保和建筑工程保险制度,是一种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的途径。
4、提升管理技术和能力
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来说,其管理现场的能力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进展和安全性,要对参与建筑现场施工的人员进行一定的能力培训,要求其管理人员持有合规的管理上岗证,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各个部门的管理力度,对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适时的教育,责任分配到人,相关的管理部门和个人,要肩负起管理施工现场的责任,对用于施工现场的图纸和文件,也要进行的质量管理,从整体上,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合理性进行一定的把握。
结束语
伴随建筑行业的日益壮大,使施工现场管理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此,建筑企业为了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予以加强,严格按照管理原则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加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构建完整管理制度等方式,以促进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升现场整体施工质量,为建筑行业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宇.探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7(20):290+294.
[2]王光财.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7(17):93~94.
论文作者:沈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风险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