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逻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社会发展论文,试论论文,逻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03)03-0003-10
这里所说的“逻辑”,不是指思维的外在形式,而是指描述事物的普遍必然关系和发 展规律的学理;也不是指思辨意义上的推演,而是指社会历史的实践的有规律的展开。 为此,我们要提到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规定的理解。马克思本人说,他的哲学 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哲学,人不但是感性的对象,尤其是感性的活动,从而, 这一哲学也就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 实践的唯物主义”。[1]在历史观上,马克思强调:“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 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 的人。”[2]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史,历史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社会的各个利 益集团、各个阶级、阶层,按照一定的主体间关系,从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活动,从而促成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人类历史的实践逻辑。资本主义社 会的逻辑,是人类在这一历史阶段上的实践逻辑。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 的观点和方法,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以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分析这一社会制度中的 社会实践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实况,探讨它的发展逻辑。
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演化的客观逻辑
需要指出:实践是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的活动性展开过程。实践的一个侧面,是客观 存在所面对的客观条件,另一侧面是人的主观价值追求,二者如果是对立的,那么,实 践必定是失败的;为了避免失败,人必须寻求二者的相对的统一性。这就造成了实践从 失败走向胜利、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变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逻辑过程。因此实践 逻辑的一个方面上客观逻辑,即客观条件系统以及它所蕴含的客观可能性的展开。分析 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逻辑,也要首先分析它的客观逻辑。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凝聚在“资本”这个特征性范畴之中。“资本”是达到一定量的货 币,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商品和劳动力商品,使之在生产过程中结合起来,生产出一个超 越本有货币量的增量即剩余价值的经济形式。“资本”的基本内涵是掌握资本的社会力 量对只掌握劳动的社会力量的剥削。每一个人所掌握的资本,即“私人资本”是原子式 的东西。从逻辑可能性上说,它的演化有两个方向:一是资本的积累,即私人资本通过 剥削日益扩展成为量上越来越大的资本;二是资本的联合,即私人资本通过联合而成为 单个私人资本无法达到的巨额资本。这就是说:“资本”是一个有巨大弹性的范畴,正 是这种弹性,使“资本”能够去适应日益扩展的社会化生产。可以说,当代资本主义社 会演变的全部奥秘就包含在这个“资本”的弹性之中。
“资本”的可能性的演变转化成为资本的现实运动,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 科学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实现的。当资本的积累和集中难以适应现代生产发展的要求时, 资本走上了联合的道路。这就是“资本社会化”。它已经和正在经历着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这是私人资本联合地组成社 会资本的阶段。马克思在世时已经看到了刚刚开始的“资本社会化”过程,并做出了具 有远见卓识的分析。他的论点虽为中国经济学界所熟知,但仍有必要在这里转述,因为 它所包含的深远蕴义仍在等待人们去解读。马克思论述的要点有二:一是指明,资本社 会化是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因为它变成了社会地组合 起来的资本即“社会资本”,而不是原来的原子式的私人占有的资本。[3]二是指明, 上述局部质变性质的“扬弃”将在具备必要条件之后变成根本质变式的“扬弃”,即扬 弃资本主义本身。马克思用明确的语言写道:“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 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4]马克 思去世之后,从前一个“扬弃”到后一个“扬弃”的转换的趋势果然显现出来了。首先 出现的是具有较高收入的一部分劳动者,通过买进股票而介入了“社会资本”。介入的 方式,或者是个人直接购进股票,或者是投资到法人机构,再由法人机构持有企业股份 。这使“社会资本”本身发生局部性质变,由一元性结构变成二元性结构(资本家一元 、劳动者一元)。这构成“资本社会化”的第二个历史阶段。然后出现的是某些企业, 其股东数量众多、股权高度分散、单个股额比重下降,直到成为“没有资本家控股的资 本主义企业”。这将构成“资本社会化”进程中的第三个历史阶段。可以说,到达这样 的阶段,资本主义制度被根本上扬弃就成为直接的前景了。
“资本社会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演化逻辑中的基础部分。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 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最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范畴的中性化。“市场经济”这个范畴,本 来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说市场经济姓“资”是并不错的。但 是“社会资本”的出现使这种规定性开始改变。资本社会化导致资本主义企业、企业集 团中产生所有权多元化而法人财产处分权又必须一元化的矛盾。这个矛盾西方经济学称 为“委托代理问题”,主要的内容是委托者(最终所有者)和代理人(法人财产处分者)的 利益冲突,它只有通过最终所有权派生和有效控制法人财产处分权,而法人财产处分权 障最终所有权及其资本增殖的又分(对立)又合(同一)的方法才能解决。一旦形成这种机 制,就为社会主义公有企业与市场接轨创造了前提。就是说:只要社会主义公有企业建 构并处理好最终所有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它们同样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 而建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样的经济演化,导致“市场经济”范畴成为中性 的经济范畴,架起了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之桥。在我国,正 在进行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验和实践。其努力 方向,一是用所有权分割为多元主体、吸收民间资本、外来资本进入资本组合等方式, 实现出资者到位;二是建立强有力的法人治理结构,赋予充分的财产处分权;三是处理 好二重所有者之间的关系,用监督与奖励的“两手”实现最终所有者对法人治理结构的 控制和激励。这些办法,确实是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学来的,但建构起来的企业制度 确实又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生动地显现了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历史之桥”。
同“资本社会化”和“经济范畴中性化”相联系的还有“经济管理的自觉化”。自由 资本主义历史阶段中的西方经济学家几乎个个都是市场神圣论者。亚当·斯密宣称:每 一个介入市场的人,“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 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会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 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根据亚当·斯密的理念,从古典派到新古 典派的传统经济学始终坚信并宣扬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自由竞争总会实现自动调节, 自然地达到充分就业和经济均衡,不可能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和 社会震荡,但是,定期到来的严重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1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 ,否证了亚当·斯密式的乐观主义。
此后,西方经济学普遍认同“市场失灵”概念,如萨缪尔森所概括的:“市场失灵的 一种情况是垄断以及其他形式的不完全竞争。看不见的手的第二种不灵表现为市场的外 溢效果或外部性——正面的外部性如科学发现,而负面的外溢效果如环境污染。对市场 的最后一种指责是:其收入分配的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是无法接受的。”他在另一处 又指明:“缺乏效率”、“不平等”、“宏观经济问题(商业周期、高通货膨胀和失业 、低经济增长)是“政府能够纠正的市场缺陷”。[5]“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制定自觉政 策来干预经济,以作如此主张的凯恩斯主义为代表,西方开始自觉地管理经济。此后, 西方经济学又提出“政府失灵”的概念,要求用法律、道德各种手段来规范经济。这是 经济管理自觉化的第二个表现。以上两个“失灵”,要求把市场调节的规范性与政府行 为的合理性尽可能好地结合起来。
二、资本主义社会改革的主观逻辑
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进程呈现出特有的客观逻辑,如前所述。这种客观逻辑,是从“ 资本”作为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所包含的客观可能性逐步变成特定现实性的过程。这种 “变成”是资本主义国家内所有人都参与、最终由资产阶级及其国家来实现的主体性社 会实践过程。这里,又有它的主观逻辑。在我们看来,主观逻辑是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认 知逻辑,是客观与主观在实践中从对立走向同一的“实践逻辑”的又一个方面。那么,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中,资产阶级的主观逻辑有怎样的特点呢?
第一、在实践客观出发点把握上的被迫性。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阶级,他在从事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时,必须从自己 所面对的既成现实出发,否则是不能成功的。把握实践的客观出发点,是实践中的主观 逻辑的首要之点。从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对社会制度所进行的 自我调节,都是在客观环境的逼迫下进行的。恩格斯说:“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 资本属性的这种反作用力,要求承认生产力的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迫使 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 ”[6]当代西方学者依据恩格斯之后的事实所作的判断证明了恩格斯的观点的正确性。 莱斯特·瑟罗写道:“从历史上看,外部的军事威胁、内部的社会动乱和可以替代的不 同意识形态用来作为否定社会既得利益的理由”,使资本主义制度陷入危机,富人看到 ,马克思所预言的革命,来源于内部的对抗,“他们明白自己的长久生存取决于消灭产 生革命的条件”。于是,“德国的贵族保守派俾斯麦在19世纪80年代创立了公共老年退 休金和医疗保险制度。英国公爵之子温斯顿·丘吉尔在1911年怂恿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公 共失业保险制度。出生高贵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设计了社会福利国家从而在美 国经济崩溃后重新拯救了资本主义。如果资本主义制度没有遭到威胁,这些事情都不会 发生。”[7]是啊,如果没有受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强烈反抗,他们干吗要调节劳资关系? 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他们干吗要选择国家干预?如果没有新建立的社会主义 国家以及它们在一个长时期内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成就从外面提出挑战,他们干吗要吸收 社会主义经验?客观的情势是如此地严重,俾斯麦、丘吉尔、罗斯福们是不得不这样做 了!
第二、在价值原则确立上的自利性。
一切人类实践在其实践观念的形成上都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如何正确反映实践的 客观条件,这是真理问题;二是如何正确把握实践主体的价值要求,这是价值问题。前 者是实践的主观中的客观方面,后者是实践的客观中的主观方面。二者在实践初始状态 中是对立的,而实践观念则要实现二者在思想上的统一,实践效果则是实现二者在现实 中的统一。如前所述: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自我调节的实践中,对其所处的客 观环境是在连遭败绩之后才相对合理地认识到的;而对于自身的价值要求则既要保证自 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实现这些利益的必具条件。或者说,单个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是贪 得无厌的;但资产阶级整体却不能这样地“贪得无厌”,它要维护社会的相对稳定,它 甚至通过立法来限制单个资本家剥削的强度。如果前者是单一资本家的“自私自利”, 后者则是资产阶级的“阶级自利”;前者是单纯的经济,后者则是以经济为基础并服务 于经济的政治。西方各国所建构的立法(议会)、行政(总统)、司法(法官)三权分立、互 相制衡的政治制度,就是为了从政治上来考虑他们的价值原则,贯彻他们的“阶级自利 ”的要求。
第三、在体制、制度选择上的分异性。
实践的主观逻辑,也就是在把握住客观条件和主观价值要求基础上的选择的逻辑。大 家知道,从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来,对它的经济学研究日趋发达。到了现在,可以说流 派纷呈,理论纷呈,争论不断,新论不断。大而别之,分为两种: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它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揭示这一经济制度所包含的深刻矛盾,阐 明它从产生到发展到灭亡的规律。这一经济学说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主体选择 提供理论基础。另一种是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它以资本主义制度的天然合理性和不容 置疑的永恒性为前提,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以绝对抽象的自由、平等、人权为理论基 础的辩护,尤其强调“私有制神圣”的逻辑。在此前提和基础之上他们集中注意力于经 济的体制、机制、运行的研究,为个别资本微观运作和全社会资本的客观管理提供决策 选择的依据。因此,我们总称之为“西方经济学”的这种经济学虽然学派众多,但他们 却有共同认可的学科界定。“经济学是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合理地配置资源,有效 地生产商品,并将它们分配到不同的个人的学科”。在这个界定中,“资源稀缺”是前 提,如果资源是丰裕的,那就用不着研究经济的运作;“效率”是关键,因为人的欲望 是无限的,重要的是要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如果不讲“效率”那也没有经济学的全 部理论;“公平”则是现代经济学的重大问题,由此产生了与“实证经济学”相对应的 “规范经济学”。[8]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为资本主义社会冶理者们的主体选择提供 理论根据。
西方经济学各学派之间的争论,首先是围绕着自由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干预的问题展 开的。在凯恩斯之前,西方古典经济学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确认自由市场经济的绝对优 势性;20世纪30年代针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失灵,出现了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凯恩斯 主义;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滞胀”问题,高失业与持续通货膨胀并存, 凯恩斯主义被批判为无从解决此类问题的过时经济学,作为对立面兴起的,是以弗里德 曼等人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动态上是稳定的,在 受到外部扰乱时,它能够借助于自身的价格和产量变动的机制而恢复平衡。他们指出: 经济波动之所以发生,大都是由于政府的干预,采取了错误的政策。新自由主义并不完 全否定政府干预,但大大降低它的地位,并且认为,只有货币政策才对经济活动的协调 产生积极的效果,所以,他们被称为“货币主义者”。可以看出,以上各个学派共同关
注着市场自由同政府干预的关系,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于是,在他们之后,又产生 了综合性经济学主张。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的各个新版,正是力主综合各方 意见、全面解决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著作。他们指出: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和绝对的国 家指令经济都不能立足于当代。“当代社会中没有一个社会完全属于上述两种极端中的 一个。相反,所有的社会都是既带有市场成分也带有指令成分的混合经济(
MixedEconomy)。”即使自由主义传统强劲的英美,也是如此。“今天,美国的大多数
决策都是在市场中进行的。但是政府在监督市场运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制定 法律来监管经济生活,提供教育和治安服务,并管制污染。”[9]除了自由市场与国家 干预这个矛盾性主题以外,还有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市场运作与企业制度这样一些重 大的矛盾性主题。围绕这两个主题,同样产生不同的学派。前一方面引入注目地产生了 “福利经济学”,而后一方面则产生“制度经济学”。因为篇幅的关系,我们无法作进 一步的考察。
第四、通过效用来调节选择的反馈性。
实践中的主观逻辑的归结点在于对实践的观念作出抉择。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过 程是以国家、企业为主体,在经济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决策并实施决策的过程。如果以 图式来表示的话就是:
决策1 + 决策2 + 决策3 + …… + 决策n
实践1 + 实践2 + …… + 实践n
其间的决定性环节是N·维纳所说的“反馈”,他界定说:“以机器的实际演绩(
Actualperformance)而非其预期演绩(Expectedperformance)为依据的控制就是反馈。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功利计算使英美的经验主义哲学传统获得了确定的经济内涵。在 市场经济最为发达和完整的美国,更升华为“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念。我们从实用主义 大师詹姆斯的一段论述中,可以看到实用主义哲学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联系。他认为 真理就是一种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真理大部分是靠一种信用制度而存在下去的。我 们的思想和信念,只要没什么东西反对它们就可以让它们成立,正好象银行钞票,只要 没谁拒绝接受它们,它们就可以流通。”[10]这就是说:真理是能实现功利、并被具有 普遍使用价值的道理。
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主观逻辑是一种自利的规范逻辑,它在试错过程 中展现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但是,它始终是不承认自我扬弃、不考虑人类社会前程的 经验主义逻辑。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立足于人类社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批判逻辑。
三、资本主义社会当代实践的矛盾逻辑
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的活动中的统一,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逻辑 。而实践逻辑的展开,表现为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实践中,由于有 “实践客观出发点把握上的被迫性”、“主体价值准则确立上的自利性”,这个过程只 能是、实际上也是不断地致力于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但又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这 个矛盾的过程。这就造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的矛盾态势。西方资产阶级在二战以 后的50多年间,似乎不时地宣告自己的胜利,但又在新的矛盾面前焦虑、恐惧、没有信 心。
资本主义只能有限地缓解自己的矛盾却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矛盾,使这一社会的基本矛 盾在当代呈现出新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生的生产社会性和占有的资本主义私人性的矛盾,在上述“ 资本社会化”的发展中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生产社会性的进展是无限的,而占有私 人性的调整却是有限的。这样,生产社会化的彻底性与资本社会化的不彻底性之间,就 构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形式。
——由上一矛盾所派生的个别企业的生产有组织性和全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在上述“经济范畴中性化”和“经济管理科学化”的进展中,同样得到了缓解。这一点 ,恩格斯在生前就已经见到了并且按照新的情况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演进作了 理论概括。他写道:“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由 许多人联合负责的生产。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 的托拉斯,那么,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11]20世纪30年代 之后,计划方式全面进入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活动中,以至邓小平取消了传统社会主义 关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根本界限的观念,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观念,并在中国致力于这一新经济体制的创构。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方面 的进步同样是不可能彻底的,只要市场经济的自由性、自发性继续存在,那么社会某种 无政府状态就不会消失。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组织程度的提高,同市场经济固有的自 发性和波动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形态。
——由上述两个矛盾所决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严重阶级对抗的矛盾,在资本主义 生产总量的大规模扩张、迫于这种反抗对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生存威胁而采取的钝化劳 资矛盾的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有了和缓和改善,但这并没有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的状况, 也没有从根本上消解劳资之间的对立。相反,出现了新的情况:其一,随着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资本积累和集中的趋势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更加强化。 资本集中的可能性和资本联合的可能性,同时变成现实展开过程,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的 极其重要的特征。近年来财富进一步向少数资本家集中。有资料表明:美国最富有的10 %的家庭,1986年所拥有的财富占全国财富的61.1%,到1999年年底达到66.8%;而最穷 的10%家庭,1989年,平均负债超出财产4744美元,1994年平均负债超过财产7075美元 。其二,“资本社会化”只有有限的进展。1992年,美国最富有的10%家庭拥有股票财 产的80%,其余20%也归中等收入家庭所有,半数左右的家庭则仍是“无产者”。金融市 场价格的上涨,往往使财富不均进一步扩大。[12]其三,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白 领阶层”和“蓝领阶层”的分化。掌握知识的“白领”,不但有较高的工资收入,而且 其中的一些人通过知识创新,迅速成为当代新富翁;而“蓝领阶层”的劳动岗位减少, 失业压力增大,收入相对下降。他们是贫困的后备军。因此可以作出结论:劳资关系总 体上的相对缓和同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是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的一个新现实。
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需要指出:经济全球化既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全 球的扩张和力求泛化的过程,那就确定无疑地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各国内部所呈现的基本 矛盾在全球的展开和深化的过程。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性的占有私人性的矛盾在全球展开和深化成为全球的生 产社会性和占有的国际私人性(国际资本的大部分集中在国际资产阶级的手中)的矛盾。 主要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所组合而成的大规模跨国公司,是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 占有的私人性的集中表现。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到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的数量至少 已达6.3万家,其国外分公司多达70万家,其中15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的数量 ,由60年代末的700家增加到90年代末的4万家。跨国公司的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25%。[ 13]跨国公司把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配置起来,实行国际生产分工和协作,这 是同生产社会性在全球扩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同时跨国公司这种占有形式也造成了许多 前所未有的新矛盾。如发展中各国欢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金的投入,以便发展本国经 济,但同时必须承受后者的剥削。跨国公司间资本的国际流动和重组,同工人的利益发 生冲突,加深了贫富分化现象。跨国公司对经济的操纵和控制,还同各国主权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的主权发生越来越多的冲突。
——资本主义社会的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和全社会生产的一定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 全球展开为跨国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全球经济活动严重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跨国企业 、企业集团都是纵横交错的庞大有机网络,它的运作完全掌握在企业、企业集团的总部 手中。但是,并不由此带来全球经济的有序化。虽然由于缓解矛盾的需要,组合成为许 多地区性跨国家经济组织,尤其是西欧已成为统一使用欧元的关系紧密的经济区。但是 ,地区性经济组织,不但是自利而非利它的,而且其影响力不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的协调 发展。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也有广泛影响,但是,它 们都在西方“七国集团”的控制之下,而“七国集团”各国关注的只是自身的利益,这 样,这些组织就无法真正起到协调世界经济的作用。在金融资本在全球内广泛迅速流动 过程中,势必导致所涉领域和地区的经济的震荡。1997年以来席卷亚洲、波及欧美的金 融危机,破坏力极大而持续性很强,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其影响至今尚未平复,这是资本 主义经济整体性无政府状态在经济全球化之后的一次大发作。
——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剥削和统治工人阶级的矛盾在全球展开为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剥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并转移其国内阶级紧张状态的矛盾。谁都知道,发展中 国家为了实现发展,其主要困难是资金短缺。因为贫困而缺乏积累能力、而缺少资金, 因为缺乏积累能力、缺少资金而更加贫困:发展中国家陷入到这个恶性循环之中。在这 个环链中打开一个缺口,必须依赖外来资本,而输出资本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本性 。这就注定了发展中国家成为债务国而受制于债权国。据统计,1975年,发展中国家的 长期债务额为1620.3亿美元,到1980年,猛增到4372.3亿多元,1982年更增加到7522.5 亿美元,当年偿债率平均为21%,到1988年更啬到10200亿美元。[14]目前,发展中国家 的债务总额已达到1.78万亿美元,每年向西方债权国支付巨额的利息。另一方面,发达 国家用其高技术产品同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初级产品进行不等价交换,从中获得了亿万美 元的利益。当今世界真的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世界啊!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历过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的演 变,它确实通过最近半个世纪的自我调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在同时,又在经 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一系列矛盾。它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缓解,是 以经济全球化并从中得到巨大利益为条件的,而在同时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不能不面 对世界性的各种矛盾。我们将在后面指出:这些世界性矛盾的进一步演变,将对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的前途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资本主义社会今后实践的中介逻辑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今后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在既成条件制约下的实践过程。显然,它面 对着一个广阔的选择空间。就资本所有制形式说,它可以在从私人资本到社会资本以至 高级形式的社会资本的空间中选择;就经济管理与运作的方式说,它可以在从自由市场 经济到计划性国家干预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空间中选择;就社会分配的方式说,它可以在 从完全“按资分配”到高度化社会保障的“福利国家”的空间中选择;在经济制度的整 体规定上,它可以在从“自由”经济制度到“平等”经济制度的空间中选择。
那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究竟在作怎样的选择呢?这根本上决定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具有 的弹性与刚性以及二者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的各个基本经济范畴是有弹性的,即是说 它是存在着一个自身变动的可能性空间的。“资本”范畴就有弹性,本文在前面已经作 了分析。相应地,“市场”、“管理”、“分配”诸范畴也有弹性。正因为有弹性,资 本的航船早已驶离自由资本主义的私人资本、自由市场、占有绝对剩余价值的码头,进 入了社会资本、宏观管理、相对公平分配的大海。这是它能够并在实践上进行了自我调 节的根基之所在。但在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个基本经济范畴又是有刚性的。即是说 ,作为弹性之根据的客观可能性空间是有边际的。“资本”范畴就有这种刚性。资本主 义无论如何演变,就它本身说,它不可能超过资本的基本部分由少数资本家占有的界限 。假如资本主义的“资本”不是这样的“资本”,它就不是资本主义了。“自由”的范 畴也有这种刚性。资本主义无论如何演变,它的“自由”总是市场经济的“自由”,并 且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同生产资料社会占 有、社会分配完全平等、劳动者成为企业和社会主人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存在着根本的 区别。
由此可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今后的选择,决不可能是上述选择空间的任何一个极端 ,而只能是“亦此亦彼”的“中介”。这就是本文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今后走向的“中 介逻辑”。这一“中介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逻辑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具体 特征。这一“中介逻辑”不仅有“只能如此”的质的方面,还有可以在两极点之间作不 同割取的量的方面。如私人资本多一点还是社会资本多一点,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 点,按资分配多一点还是社会保障多一点,法人管理者权多一点,还是工人参与管理多 一点,这些都是可斟酌、可变动的,也可以说是在量上“振荡”的。历史地看,19世纪 末兴盛起来的“社会民主主义”是中介选择的第一个形态。这一“主义”,不赞成搞社 会主义,也不赞成自由资本主义原封不动,而主张对后者予以改良,所以,它是接近于 社会主义一极而又与之保持距离的中介选择。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国家干预主义”是 中介选择的第二个形态。这一“主义”不赞成计划经济也不赞成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 而主张予以调节,所以,它是接近于自由资本主义一极而又与之保持距离的中介选择。 中介选择的第三个形态是“新自由主义”,它从凯恩斯主义向右摆,强调维护“自由” 的重要。中介选择的第四个形态是在“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间作出亦此 亦彼的选择。亦即试图实现“自由”与“民主”的平衡。一方面,它仍然是资本主义的 自由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又要实行工人持股、参与管理和决策、享受社会保障、福利的 平等待遇。这就是西方正在流行的所谓“第三条道路”。哈拉尔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自 由资本主义是“由资本家设计和为资本家服务的‘旧资本主义’”,它“正在缓慢地但 肯定无疑地逐步没落”;“现在出现的新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完全超出资本主义范畴的民 主的自由企业,这一点在一二十年内必然会明朗起来。”[15]照我们看,这里明朗起来 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中介化,而不是它让位给了新体制。这里发生的“振荡”也不是任 意的,它取决于各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条件,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程度这个条件。 平民购买股票,进行投资,手里得有较大量的货币,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有较高的收入 。而较高的收入,一是联系着生产力的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创造巨 大价值的手段,这部分人就会有较高的收入;二是联系着生产力的量,当今欧美各发达 国家的人均GDP达到2万—3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显然有较多的富余,这成为投资之 源。国家搞社会保障制度,也要有大量的投入,这意味着税收要有巨大增长。这也是以 国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础的。西方各国中,社会保障费用占GDP的比重,英美为18- 20%,法德为20%左右,瑞典最高,达35%。现在,瑞典式的高福利政策遇到严重挫折, 难以为继。除了其他的原因之外,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产品总量不够大,仍是根本 性的原因。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今后发展的中介逻辑,具体化到各个国家还具有个性化特征。瑞典 不同于德国,德国不同于日本,日本不同于美国。在共性上,它们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在个性上,它们又有各自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民族质征。它们都遵循我们在上 面所说的中介逻辑,但中介化的方法与程度有很大的区别。瑞典是北欧国家,受阶级斗 争、世界战争的影响比较小,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传统深厚,社会民主党人及其政策在选 民中有大量拥护者,这使它在社会福利政策方面迈出比别国更大的步子。德国是后起的 资本主义国家,在它兴旺的时候,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已经较多地表现出来,它较早地 采取社会公平的举措。德国人在文化上更强调统一性。这样,德国就采取了“社会市场 经济”或“莱茵模式”。日本又不同于德国,它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传统,强调人际关 系,实行所谓“集体资本主义”。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以及当代采取的弱化凯恩斯主义 的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这与美国是历史短暂、移民国家具有自由放任传统 相联系。但美国仍遵守着中介逻辑,在当代,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了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实施中介逻辑的过程,是各自内部不同社会阶级、阶层及其政治代 表(各政党)发生矛盾、进行斗争的过程。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中介逻辑具有二重性:既 顾及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又受到左右两极的吸引而有所侧重,不可能使所有人满意 。
在21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会有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必定贯彻中介逻辑,既不可能照 搬自由资本主义的一套,也不可能达到完全平等的新制度,而只有在这样的“自由”和 “平等”之间选择第三条道路,才能实现。哈拉尔写道:资本主义存在着这样一个“文 化矛盾”,这就是“由自由企业赋予动力的市场,需要技术和资金,与民主的理想包含 人类的福利和合作之间的矛盾”。哈拉尔认为:“自由企业与民主理想作为两极都是通 过一个历史进程逐渐形成的,大体上相当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辩证模式。用他的 述语来说,自由企业这一极代表产生于‘旧资本主义’,力求像在新保守主义革命中那 样永远保持现状的‘命题’。民主的价值理念构成60年代的造反向‘旧资本主义’挑战 期间出现的‘反命题’。因此,这两种意识形态看来都在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尽管是 在先强调其中的一种再强调另一种的周期性摇摆中发展。”[16]这里,“周期性摇摆” 一语用得准确,同义于我们在上面所说的“振荡”,活画出资本主义中介逻辑的近期走 势。这里,绝不是辩证法的把戏,也不是黑格尔式的思辨,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 有逻辑。
五、资本主义社会未来变革的扬弃逻辑
资本主义社会今后发展的中介逻辑说明:由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调 整和发展的实践,只能局部地克服它所形成的矛盾。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矛盾,必须寄希 望于新的实践主体,进行扬弃这一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想变也得变,它把 非资本主义本性的事素带入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之中,使自己变成是资本主义、又不完全 是资本主义的“亦此亦彼”的中介物;又说明资本主义想变又变不了,它仍然是资本主 义而不是社会主义。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消亡,必定会遵循或贯彻新的逻辑 ,这就是本节所要讨论的“扬弃逻辑”。如果说“中介逻辑”属于量变,那么“扬弃逻 辑”则属于根本质变。歌德的名言:“凡是被产生的,都一定要灭亡”,在封建主义娘 胎里孕育然后出生的该物,没有权利宣称自己是永恒不灭的。
马克思在其学说的创立与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先后提出过资本主义制度被扬弃而代之以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的两条逻辑思路。第一条思路: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贫困的积 累和财富的积累同时展开,造成了日益尖锐的阶级对抗,终于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 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建立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的第二条思路是在《资本论》第3卷中提出来的。这就是,当私人资本组合成为 社会资本的时候,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被扬弃;而当社会资本到达更高阶段 的时候,资本将“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并且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而资 本主义社会也将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社会。[17]如果说上面所说的第 一条思路是马克思对“资本积累”所作分析的结果,那么,这里的第二条思路则是马克 思对“资本联合”所作分析的产物。
马克思的两条思路是有其历史联系的。19世纪资本积累和集中所造成的劳资对立,引 发了尖锐的阶级对抗,受剥削的各国工人阶级组成为革命的政党,实现了这些政党的国 际联合,开展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运动,构成对资本统治的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资产阶级利用“资本联合”的自发趋势,有意识地开展了“工人持 有股票”、工人参加管理的活动,辅之以提高工人工资、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等措 施,逐步使资本主义制度中加入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因素,亦即使这制度中介化,可以说 ,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实践,迫使资产阶级进行改革和调整的被动性实 践。这两种实践的矛盾关系的展开,为资本主义制度将来向未来社会制度转化创造着条 件。
我们对遥远未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质变和扬弃不可能作进一步具体的论述,可以肯定 的一点是,既为质变和扬弃,它仍然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这就能使我们在新的理论 之光照耀下去重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一切都取决于社会生产力首先是科学技 术生产力在未来若干世纪内的发展,因为社会生产力在质上和量上决定着生产关系和全 部社会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条根本原理,已经被实践证明、而且将由人类今后的 发展进一步证明,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就生产力的质而言,知识经济和新经济时代 的到来向我们显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日益加强的第一地位,将不断提升智能的价值 ,降低货币资本的意义,而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扩展,将使知识劳动者成为劳动者主体 。这是劳动者将真正成为社会主人的根本原因。就生产力的量而言,生产力未可限量的 未来发展,带来经济总量的巨大增长。人均GDP的空前提高,劳动者将普遍取得投资者 的地位,中国现在实行的社会主义政策——按劳分配加按生产要素分配也将在资本主义 国家内高强度地实现。这时,“资本社会化”将进入以劳动者所掌握资本为主体的阶段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大进步将要实现。
在考察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逻辑时,不能不研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因素。原则 上说,“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是全体人类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这项实践在未来20、 30年内,将使欧盟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中国的经济在总量上赶上一系列发达国家,再 付之以更长的时间,则广大发展中国家先后摆脱经济落后状态,不再受经济殖民主义的 摆布。亨廷顿最近发出浩叹:未来15年内,“欧盟和中国将是主角。俄罗斯将东山再起 ,印度可能会崛起成为一个有影响的角色。长期趋势无疑是朝着这几个大国的力量进一 步平衡、美国优势下降的方向发展。”[18]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这种大变动如果发生, 必然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再能从发展中国家获得超额利润,其国内的社会矛盾也 会相应激化,迫使各该国家强化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革。我们坚信,人类社会数百年来 造成而今天仍在继续的“东西、南北”严重不平衡状态一定会在将来发生根本的改变。 美国Hermankahn等学者在美国建国200周年时著书总结并预言:1776年以前,地球上所 有社会都是前工业社会;1776-1995的200年间,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世界的状 态严重不平衡;此后,后工业经济在欧洲、中国、俄国勃兴,并造成“超工业社会及文 化在各先进国家全面发展”;而在2026-2175年的150年间,“后工业经济在全球几乎每 一个地方勃兴”,“一个独立动态的太阳系社会”在全球建立。这样的预见是大胆的, 又是有根据的。因为,印度人民、中国人民、俄罗斯人民所进行的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正 使这些大国崛起,而发展中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改革和发展实践也将使人类社会的严重不 平衡状态转化为相对平衡状态,这个历史辩证法是不可阻挡的。相对平衡的全球后工业 时代,正是现代资本主义让位给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的世界。
收稿日期:2003-3-20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西方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