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唐小强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唐小强

唐小强

身份证号码:6226211985****0011 甘肃陇南 746000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桥梁建设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而影响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对桥梁地基处理技术的科学运用。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也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桥梁建成后是否能够经得起高速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因此而造成的桥梁负荷的不断增加,所以说,地基处理技术也成为了当前困扰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高速公路桥梁地基常用处理技术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提高桥梁地基建设的有效对策,旨在确保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进而确保交通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发展也越来越快。众所周知,在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桥梁地基处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桥梁的建设质量和安全,会在以后的应用中关系到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一定要重视高速公路桥梁地基处理工作,要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应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运用当前最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在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中严格把关,做到这些,才能确保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促进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稳定发展。

1 高速公路桥梁地基常用处理技术

1.1换填法

这种地基处理方法是针对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现场地基不符合施工要求,且需处理土层厚度不大的情况,在处理过程中以机械设备为主并辅以人工施工,主要将不符合要求的土层清除,然后用承载能力好、土体性质优良的土换填,并经过压实处理。处理后的地基能够满足桥梁基础的承载要求,且地基的稳定性得到提升。这种方法要求处理的桥梁地基深度小于3m,因为深度如果过大,需要换填的工作量大,经济性较差。所用的换填材料为二灰土或者碎石等,这些材料自身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且基本不影响周围土体。在桥梁地基处理时,要有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换填深度、宽度,并注意对换填层四周的边坡处理。这种方法的施工操作简单,其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于后期对填土的压实,要控制换填后土层的压实度以及工后沉降满足规定要求。

1.2排水固结法

(1)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施工中借助真空泵的负压抽出地基土体中空气以及水分,进而增加土体的密实度,相应降低了土体的含水量,桥梁地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提高。在高速公路桥梁位于水量丰富的河流位置时,地基处理可以考虑这种方法,但是该法耗费资金较多,施工工期也比较长,大约为180d。但是,这种方法主要是用到了负压的作用,不用进行填料堆载,节省了大量的物力、人力,整个处理的地基受力比较均匀,最终的沉降量也比较大。经过处理后的桥梁地基,有较大的密实度,地基的整体稳定性以及抗剪切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相对来说这种处理技术比较先进、对周期环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施工质量较好,同时也有较好的安全性。

(2)砂井预压法。相对于真空预压法,砂井预压法在处理桥梁地基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该法主要是将袋装砂井通过机械设备打入到处理地基中,利用砂袋的良好排水性来形成一个人工排水通道,并且在地基上部进行砂垫层的铺设,使其与砂井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整体排水体系,并通过堆载预压来实现快速排出地基中水分的目的,从而达到地基排水固结的目标。

该法对砂袋质量要求较高,不仅其耐久性较好,而且其渗透性也要符合要求,一般其直径选择为10cm左右,布设过程中砂井按照等边三角形方式来实施,相邻的砂井间距为1m~1.5m左右。并且砂井的整个布设范围要比所需处理地基范围略大3m~5m。整个施工工期约为180d~360d,其中砂井的布设时间较短,而堆载预压时间占整个处理过程的大部分时间。这种方法在处理高速公路桥梁地基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施工工艺也相对成熟,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简单,经过处理能较好的控制地基的沉降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其不足之处就是堆载需要大量的土体,整个施工周期比较长,同时对于处理过程中的监控要求严格,实时观测处理地基的变形、强度情况,防止施工中地基出现失稳。

1.3复合式地基法

(1)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对桥梁地基的处理是将水泥或者水泥砂浆搅拌到要处理的地基土体中,通过水泥的固化来使其与土体颗粒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强度高、整体性强、水稳定性优良的复合式地基,提升桥梁地基的承载能力。该法可以对10m~15m的地基进行处理,对于高含水量、低强度以及低渗透性的土体比较适用,也要考虑周围结构物对桥梁地基的影响。这种方法有60d~90d的施工周期,对于那些工期比较紧的桥梁工程项目,可以辅助堆载预压来加快施工周期。相对来说,水泥搅拌桩法在处理桥梁地基过程中对施工现场周围影响不大,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原有土体,但是施工耗费资金较多,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也较困难。

(2)CFG桩。这种处理技术跟水泥搅拌桩的区别在于用二灰、碎石以及石屑等替代了水泥或者水泥浆,施工过程中主要控制不同原材料间的配比。主要适用于桥梁地基的土体是粉粘土、砂土的情况,其可以处置15m~25m的地基,其桩体布设一般按照正方形或者等边三角形布设。该法处理地基的工期不长,所形成的桩体强度较高、承载能力大,而且与周围土体形成的复合桩整体性较好,控制施工质量也比较容易,缺点是经济性差。

2 提高桥梁地基建设的有效对策

2.1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

针对上述笔者提出的问题,应当通过设计方案的合理制定来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对设计方案进行指定时,首要满足的条件就是与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以及环境等相适应。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其所处的地区所具有独特的地质和水文条件,会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因粗,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要求设计人员应当不断的学习地基处理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应当具备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设计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针对影响地基处理的各种客观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规范进行深刻的理解,对以往地基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全面的地基处理技术。同时,应当注重对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施工的低地基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土壤条件进行科学的评价,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层和地质条件,设计科学的处理方案。如果不能将这些客观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则无法为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无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因而,进行桥梁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处理时,应当对此类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探究,以施工地区的具体条件为依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预案,设计出科学有效的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方案。

2.2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质量的监控力度

在提高桥梁地基处理技术的时候,最基本的就是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因为,就算设计出的方案非常好,但如果在施工时出现了质量的问题,桥梁建设依旧会存在着安全隐患。在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时,最重要的是建设单位要择优招聘施工人员,而且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够得到不断更新,施工的观念得到改变,尽量创新施工,使我国的桥梁地基处理技术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此外,国家的相关部门还要建立健全桥梁建设的质量监督机制,加强质量的监控力度,宏观地掌控公路的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的桥梁地基建设对桥梁的质量及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关系到交通的安全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桥梁建设者们必须重视地基处理,在设计阶段做好实际调查,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因地制宜设计出优化方案,在施工中注意质量的监控和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施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只有做到这些,我国的公路才具有安全性,建设单位才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海峰.提升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7).

[2]周志华.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城市地理,2014,(12).

论文作者:唐小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唐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