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墩柱的翻模与滑模施工技术论文_吴官钦

刍议高墩柱的翻模与滑模施工技术论文_吴官钦

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桥梁施工中高墩柱的高度较高,在施工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为了保障高实心墩与薄壁空心墩的质量能够满足施工需要,需要对高墩柱施工的细节以及施工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与考量,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纰漏,提升桥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此,文章以云南澄江至江川高速公路兰田2号桥为例,对高墩柱的翻模与滑膜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高墩柱;翻模;滑膜;施工技术

高墩柱是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承载上部结构的作用,墩柱的外形丰富,如椭圆形、曲线形等都在桥梁施工中有所影响,而高墩柱主要是从高度上对墩柱的外型进行描述。高墩柱因高度过高,施工难度较大,但其稳定性高、承载力强,所以在施工中应用的频率较高。文章主要论述了高墩柱翻模与滑膜施工技术以便为施工单位提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

云南澄江至江川高速公路兰田2号桥(K49+758 4-40mT形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为跨越沟谷而设,孔跨布置及结构形式为:4孔40米预制预应力T形梁。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本桥纵面位于坡i=1.75%(坡长703.971米)的单向坡上。本桥采用4孔一联的结构连续,0号、4号桥台处设80型伸缩缝各一道。拟建桥位区地质构造位处黑丫山向斜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140~152°∠22~26°,据初设阶段1:2000工程地质测绘及本次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桥位区的地制裁补充调查、钻孔揭露,桥位区岩体构造裂发育。桥位区内无常年性的溪沟,西侧分布的地表水体为星云湖,勘查时星云湖水位为1722m左右[1]。桥梁跨越南东北西向发育的冲沟,平时无地表径流,在雨季有少量的地表径流存在。桥位区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岩溶。桥位区岩溶发育程度中等,岩溶主要表现为溶芽、溶沟,施工钻孔未揭露溶洞及溶隙。但桥位区分布的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的可溶性相对较弱,所以桥位区现状稳定。

二、主桥空心薄壁墩翻升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一)模板设计分析

为了保障主桥墩上断面与下断面保持一致,空中模板发挥支撑作用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可以使用自身刚度较强的定型钢模板,这种模板可以有效减少拆拼次数,避免了循环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能有效控制施工表面的平整度,降低了模板缝的出现,有利于保障施工的外观质量。

此次施工共使用了六套模板,模板的高度为6.75m,翻模过程中将模板分成3个部分,保障每部分高度为2.25m,顺桥与横桥利用四块模板组合而成,这两项施工会使用到12块模板,由内到外通过翻模,并利用围带、拉杆、外膜板与固定支架共同构建作业平台[2]。模板使用型号为M12×30的螺栓进行连接,并使用型号为14#槽钢作为围带,将围带之间的距离控制在0.5m,拉杆的型号为φ14圆钢,拉杆内外部模板使用硬塑料管进行连结,方便使用时抽拔。

第一次施工浇筑混凝土6.75米高,以后每次翻模板从下往上两部分,每次浇筑混凝土4.5米高。

(二)翻升模板施工分析

此次翻模施工中使用的4部分组合模板需要利用手动葫芦、塔式起重机等设备组合成套模具。施工中先将第一部分模板放置于墩身的混凝土上,而第二部分的模板放置于第一部分模板上,以此类推,第三部分模板放置在第二部分模板上,第四部分模板放置在第二部分模板上,模板放置后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中,保障混凝土强度达到20MPa的水平,然后将第一部分模板拆模,完成后利用塔式起重机等设备进行模板翻升,四层模板全部翻升[3]。翻升过程中模板荷载会逐步由最上层传入到底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依据荷载传递方向与循环规律进行拆模、翻升、立模等操作,保障第三部分模板固定在墩身上,并由墩身承载模板荷载后,在利用泵送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直至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的高度。

如果其它工程施工中,内膜施工采用的是木模,那么最好选择现场加工方式,并在空心薄壁墩施工中利用脚手架与拉杆对内膜进行固定。

三、实心墩滑膜施工技术分析

(一)外模板设计分析

在此次施工中,为了保障实心墩上断面与下断面保持一致,施工设计中确定横桥的宽度为6.5m,顺桥的宽度确定了四种尺寸:一是1.6m、二是1.9m、三是2.2m、四是2.4m。外模板施工需要使用六套模板,但其还需要使用空心薄壁墩使用的6套模板,所以外模板施工共需要12套模板。设定模板的高度为6.75m,同样将模板分为三个部分,保障每个部分的高度为2.25m,利用四块模板组成顺桥与横桥。模板之前的连接使用的是型号为M12×30的螺栓,围带使用的是型号为14#的双层槽钢,围带之间的距离控制在0.5m,使用型号为φ14的圆钢拉杆作为外围连接媒介,使其连接为一个整体[4]。

施工中利用槽钢焊接而成作业操作平台,并在平台内部设施安全网,方便施工人员行走以及小型机械设备的使用。

(二)滑膜装置设计分析

滑膜装置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支撑杆、二是,14#加固槽钢、三是,液压拉杆、四是,液压油泵、五是,25T液压千斤顶。其中液压拉杆主要的组成部分的型号为φ32的精轧螺纹钢。

(三)滑膜施工分析

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的压力达到15MPa时,利用钢筋与长墩相接,并在混凝土顶面防止液压装置,在外膜位置上固定装置的液压拉杆,方便在外膜将拉杆抽出,这样通过外膜围带中的拉杆螺母即可对液压装置进行控制,释放螺母后液压装置会缓慢施压,这样将外膜从下之上拉动,移动4.5m后,对底部模板进行加固,使其固定在墩身上,再通过模板调节、涂油、固定、打磨等多项操作,完成最终的混凝土浇筑[5]。以循环的方式利用混凝土浇筑整个墩身,每一套滑膜必须一次完成浇筑施工,模板安装的实践应控制在2小时至3小时范围内。

(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是,在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表面与模板表面以及模板口位置必须齐平,不能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而且要对施工缝进行控制,不能出现明显的水平施工缝。二是,施工中,利用外围拉杆螺母进行液压装置控制时,应将螺母确定在横桥的两端位置上,这样不仅方便施工操作,而且也能保障位置固定,避免对模板形状造成影响。三是,每套模板完成滑膜施工后,必须在其顶部位置进行测量放样,避免上下结构出现较大的误差。四是,由于实心墩施工会使用到大体积混凝土,所以在浇筑后要注意对混凝土结构稳定的控制,避免水化反应导致结构内部温差较大,使结构出现裂缝。同时,也可以在结构中安装U型循环水冷却管,对结构内外部温度进行控制;并在结构表面通过洒水进行养护,始终保持表面湿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工程中,高墩柱是保障桥梁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关键部位,为了保障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探究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严格规范施工行为。现阶段,高墩柱滑膜与翻模施工技术在我国桥梁施工中广泛应用,但因其难度大必须做好全方位的布控,从模板加工、加固、支护等所有施工环节上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以便高墩柱在我国桥梁工程中得到科学、合理应用,促进我国桥梁施工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贵洪.谈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高墩滑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4,23(12):172-174.

[2]苏伟业.高墩柱道岔梁拼装式钢管柱贝雷梁支架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7,29(7):62-65,70.

[3]谢文,孙利民.基于结构“保险丝”概念的双柱式高墩地震损伤控制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6,31(3):420-428.

[4]周雁群,张晔芝,叶梅新,等.铁路桥梁新型柱板式高墩双柱模型的抗震性能[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0(6):2506-2514.

[5]高飞虎.高墩柱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支架的选择与施工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8(10):2180-2181.

论文作者:吴官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7

标签:;  ;  ;  ;  ;  ;  ;  ;  

刍议高墩柱的翻模与滑模施工技术论文_吴官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