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苏嘴镇中心卫生院 223235
【摘要】目的:剖析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按照数字抽签法,分组我院近期接收的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者: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取腹腔镜术,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进展,比较切口感染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为(36.5±16.4)min、住院时间为(4.5±1.3)d,对照组分别为(90.7±28.1)min、(8.7±1.4)d。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5.0%,对照组为25.0%。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住院费用以及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这两方面上看,试验组比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用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切口感染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腹腔镜术;切口感染;老年急性胆囊炎;术中出血量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1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接收的老年急性胆囊炎者,共40例。以数字抽签法原理为依据,分组40例患者:试验与对照,各20例。试验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70.3±2.6)岁;轻度黄疸者,3例;胆囊腔内出现结石影者,13例;胆总管轻度扩张者,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70.4±2.8)岁;轻度黄疸者,1例;胆囊腔内出现结石影者,14例;胆总管轻度扩张者,3例。两组病情、民族与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都于入院后的0.5~3日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具体为:硬膜外麻醉,于右肋缘下位置处做斜切口。剥离胆囊,冲洗腹腔。无需对胆囊床进行缝合,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留置肝下引流管。试验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即: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利用“三孔法”,对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根据患者病情状况,于肝下留置引流管。术后,两组都给予抗菌素辅助治疗,当WBC恢复正常且体温正常超过2日时,即可停用抗菌素。
1.3 临床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即,切皮至切口缝合的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2)统计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者例数,计算切口感染率。(3)记录两组住院费用,并作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调查的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感染率的分析
经统计,试验组切口感染者仅1例,所占百分比5.0%;对照组切口感染者共5例,所占百分比为25.0%。试验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的分析
据观察,试验组早期下床活动的时间为(9.1±4.4)h,对照组为(34.6±8.7)h。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其它临床指标的分析
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住院费用为(297.3±605.4)元、住院时间为(4.5±1.3)d,对照组分别为(6342.7±681.3)元、(8.7±1.4)d。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因发病隐匿,且无典型症状,所以临床诊断时易发生漏诊亦或者是误诊等问题,使得患者病情恶化,引发穿孔以及坏疽等病症,严重危及性命[3]。过去,开腹胆囊切除术是该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因此法具有创伤大、术后易感染以及治疗费用高等缺点,故我们还应另择更安全、更有效的手段对老年急性胆囊炎者进行治疗。现阶段,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腹腔镜术成为了诸多医学专家关注的对象。研究发现[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除了能弥补传统开腹术的缺点之外,还具备如下几方面的应用优势,即:(1)切口小,机体组织损伤相对较轻;(2)术后恢复快,疼痛轻;(3)利于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可因腹腔镜在某些病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坏疽性胆囊炎等,所以医师在诊治该类患者时,还应优先考虑开腹术。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5.0%,对照组为25.0%。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早期下床活动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之比为:(9.1±4.4)h vs.(34.6±8.7)h,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其它临床指标,无论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还是住院费用,试验组都比对照组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切口感染率低,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李柏文,邹向明,李婧婷等.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8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 832-833.
[2]王利祥,苏志勤,康鑫等.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10,22(2):285-286.
[3]王庚壮,李霆,石利国等.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272-1274.
[4]滕廷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2):250-252.
论文作者:蒋志飞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胆囊炎论文; 切口论文; 两组论文; 胆囊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老年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