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结构理论与人力资本集中型企业权威分配的研究

融资结构理论与人力资本集中型企业权威分配的研究

李井奎[1]2003年在《融资结构理论与人力资本集中型企业权威分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融资结构理论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的起点就是发表于1958年的关于资本结构无关论的着名论文。此后,对于资本结构(在本文中,资本结构与融资结构不再做细致的区分,大体上通用)的讨论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1958年的文章之所以指明了以后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方向,主要是因为它采取了一般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是财务学上的一个突破。 对融资结构理论的考察丝毫也离不开对企业理论的研究。在本文中,笔者一直强调两条线索,一是以MM定理为起点的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进程,一是讨论以新古典厂商为起点的企业理论。MM定理的提出以及其严格的假设前提是与新古典厂商模型相一致的,之后,代理理论揭示出企业内部存在的激励问题,证明了激励与融资结构之间紧密的联系。然而,代理理论却无法解释企业内部权威的来源问题,这不但是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融资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根源。以哈特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发展出了建立在控制权基础上的融资结构模型,这些模型的基础是企业权威来源于对物质资本的所有权。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在企业发展中地位开始下降,尤其是一些以人力资本为主要特征的企业,企业家对市场机会的敏锐洞察力和组织才能常常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以Rajah和Zingales为代表的企业权力理论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对企业权威来源的新解释。 本文的一个创新就在于笔者率先以企业权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融资结构模型,这一模型不但吸收了控制权模型的概念,也吸收了代理理论提出的激励问题,同时,它的基础又建立在权力理论之上的。从某种角度上看,本文的模型得出了在人力资本集中型企业劳动雇佣资本的结论。

惠祥[2]2018年在《基于夹层融资契约设计的技术创业型企业股权动态配置研究》文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旨在鼓励技术成果持有者运用民间可投资资本创立技术创业型企业,孵化转化位列世界前茅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达到民间资本稳态升值、创业者事业发展的双赢目的,实现增强我国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然而,绝大多数技术持有者因自有资本困扰,而不能独立进行原创技术的孵化转化,资本持有者又因专业技术知识的局限,而无法辨识成果转化可能产生的利益空间和风险所在,导致技术持有者与资金资本持有者难以形成“技术+资本”的持久稳固合作。即使参照国家多次修订颁发的技术入股指导性文件,促成技术创业团队与原始出资人合作创办技术创业型企业,由于此类企业“先小资本大风险孵化、后大资本小风险发展”的自有特点,在技术创业型企业良性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一方面因技术入股的股权静态配置无法体现资金风险逐渐降低、技术创业团队能动贡献愈显重要的客观事实,而诱发技术创业团队“患不均”的心理状态,难以促使技术创业团队积极进行差异性产品的持续研发;另一方面,技术创业型企业快速发展阶段的大规模再融资,在技术入股静态股权配置的基础上直接稀释了技术创业团队的持股比例,致使创业者因难以实现“创自己事业”的心理失衡而无法保证团队的长久稳定,甚至由于核心技术人员的离职引发企业夭折,造成技术创业团队和出资人两败俱伤的不堪局面。针对上述制约技术创业型企业成立和发展的资金融通与股权配置问题,本文以满足创业者资金需求和投资人资本升值为目标,比对决策参与的股权融资、固定收益的债权融资等融资工具与契约保证收益、决策过程参与的夹层契约模式在运作机理方面的差异,以技术创业型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股权动态配置与夹层融资设计展开了深入研究:(1)基于融资契约理论和证券设计理论,论证了融资契约设计和企业股权配置的影响关系;结合技术创业团队和原始出资人的股权配置需求及资本收益期望,分析了不同融资工具对技术创业型企业创始资金融资的适用性;依据夹层原理兼顾股东权益与资本收益的运作特点,和技术创业型企业收益的产出规律、资金的风险变化,提出了技术创业型企业夹层融资契约的设计原理。(2)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引入资本风险承担、可抵押性以及专用性和专有性等概念,理论分析资本参与企业股权配置的前提和股权在资本间配置的依据,得到人力资本主导企业的股权配置分析框架;从技术创业团队的创业需求、技术领先性保持的客观需要、资本快速增值的心理期望等方面切入,分析技术创业团队获得控制股权的必然趋势;将企业股权配置的分析框架与技术创业团队获得控制股权的必然趋势相结合,构建出技术创业型企业股权动态配置的理论体系。(3)基于技术创业型企业夹层融资契约设计和股权动态配置的理论体系,定义可分配收益和剩余可分配收益,构建技术创业型企业的股权动态配置时序模型,确定合理的可分配收益和剩余可分配收益的分配比例,运用算例演示股权动态变化趋势,推演出“收益分配与持股比例分离量化、优先分配与剩余分配比例倒挂”的股权动态配置模型。(4)明确民间资本增值途径的创新需求、资本与技术成功对接的待突破难点,分析创业保障平台与一般企业孵化器的本质差异;运用扎根理论展开多案例对比,梳理国内外创业平台成功运营的共性要素,设计创业保障平台的运营模式;结合夹层融资契约设计,构建创业保障平台的夹层收益分配和资本退出方式,最终形成促进股权动态配置和夹层融资契约顺利实现的保障平台。本文的贡献与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叁点:第一,以满足原始出资人的资本增值期望和技术创业团队的创业心理愿景为目标,以融资契约设计和企业股权配置的紧密联系为依据,通过夹层融资契约设计,实现技术创业型企业与收益相关的股权动态配置运作体系,充实了创业企业融资契约与股权配置关系的理论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技术创业型企业通过事前融资契约设计融得创始资金并实现股权动态配置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针对技术入股类股权静态配置模式在稳定技术创业团队与发展创业型企业等方面显现出的诸多缺憾,本文构建了“收益分配与持股比例分离量化、优先分配与剩余分配比例倒挂”的股权动态配置模型,使技术创业型企业股权配置处于随剩余可分配收益变化的连续状态,以体现原创技术和创始资金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专有性贡献变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为技术创业型企业股权动态配置提供实践指导。第叁,针对民间资本与技术创业团队自由对接存在的专业辨识、信息不对称等客观问题,以及民间资本持有者在资本与技术一对一对接模式下的资金风险完全承担,以促进夹层融资契约和股权动态配置的顺利实现为目标,提出创业保障平台建设的学术构想,对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技术创业型企业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实现民间资本稳态升值、技术创业发展经济的双赢。

李强[3]2005年在《中小家族企业融资结构:一个企业家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到近几年,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中小家族企业融资难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有一些问题:而且由于研究的视角、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的差异,众多研究都仅限于问题的一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统一和深化。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找出一条可以逼近中小家族企业本质和内核的研究视角线索,从而对该问题加以较为深入的研究。第一章考察主流融资理论对中小家族企业融资问题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笔者通过对主流融资理论适用性加以分析,发现直接运用主流融资理论会导致一些错误的结论,也难以深刻理解家族企业融资问题。因此,笔者沿着主流融资理论发展的脉络,从这些理论的前提假设、逻辑方法等方面对其在中小家族企业融资领域的适用性加以分析,并针对其各自的局限和进步性加以说明和分析,并在这些理论合理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第二章考察中小家族企业融资的特殊性。笔者进一步深入到家族企业内部,研究中小家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的特殊性,并指出,家族目标的影响,企业家主导企业融资安排是中小家族融资行为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融资行为的关键,由此,中小家族企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内源融资偏好。此外,本章还是对第一章的进一步解释和深化。由于家族企业是家族和企业两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家族与企业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家族在企业中有着较为重要的非货币收益:例如家族成员获得就业机会;通过干中学提高自身能力;家族可以通过与企业间的双向资金流动而获得收益;家族可以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得声誉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等。因此家族与企业各自拥有不同的目标,两者的目标常常存在冲突,而这种冲突会通过影响企业家的决策对家族企业融资安排产生重要影响。而企业家在企业中也有自己的非货币收益,首先,家族利益是企业家效用的重要组成,家族企业家的利他主义会对家族企业融资安排产生较强的影响,企业家不仅仅只关心自身效用而且还要考虑家族的利益;其次,企业家还可以从企业发展中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并且获取成就感和实现自身的社会地位;此外,企业家营造帝国并传递给子孙后代的愿望也是家族企业家较为重要的目标。与主流融资理论的假设不同,由于在现实中企业家是家族企业融资安排的主导者,因此出于维护家族及其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家会在不同融资安排中寻求对自身和家族最为有利的融资方式。由于不同的融资安排对应着不同的治理结构和权利(尤其是控制权)配置,从而对家族和企业家的利益产生不同的

商海岩[4]2006年在《企业家融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篇基于“企业家的企业”理论的论文,企业家的企业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企业家的融资问题,企业家的融资理论与“企业的融资理论”和“经理的融资理论”不同之处在于,它建立在企业家理论的基础上的,本文就是以企业家理论作为一个逻辑起点,通过对以往融资理论的考察,以企业家与资本家的融资谈判为解决方法,初步构建出一个关于企业家融资的理论框架。在理论的回顾中,该研究发现古典的经济学过分强调企业的同质性以及物质资本的作用,从而忽略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质,因此,将企业家融资问题的重点放在物质资本对于不确定性的承担上,认为按照对于不确定性的承担来分配剩余,却没有深入考察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对于不确定性抵御的贡献。建立在古典理论上的“企业的融资理论”忽略了企业家的存在,主要研究融资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现代委托代理理论虽然注意到了人力资本的特性,如人力资本的不可分性等,并且建立在委托代理基础上的“经理的融资理论”,主张用激励和监督解决经理与资本家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代理问题,但是,代理成本问题在企业家的企业中并不是重要的,不能反映企业家融资的核心问题。该研究认为,现代企业被认为是一个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组成的特别合约,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对于企业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企业家的企业融资问题上,应该采用企业家与资本家谈判的方法来解决。本文吸收了以往的一些经济学理论,认为双方谈判的对象是由企业家人力资本以及企业的物质资本(来源于企业家本身的自有资本和向资本家融资的资本)抵御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组织租金(这里我们忽略了工人的人力资本问题),双方分割的对象也是这种组织租金。其中,资本家的资本承担了来自市场里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里被套牢的不确定性(如果存在着抵押的话这种不确定性将降低),资本是资本家谈判的权利所在。企业家的谈判权利来源于企业家特殊的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在奥地利学派中有着详细地论述,熊比特将其称为“创新”,Kirzner将它定义为一种企业家的敏感性,卡森将它归结为一种企业家判断。这种企业家才能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地组织资源,从而形成了企业的特质,降低了不确定性,成为了形成组织租金的源泉之一。企业家与资本家对组织租金的分割形式主要是基于双方的风险态度,如果资本家是风险规避的,企业家是风险中性的,则出现“企业雇佣资本”的情况,企业家

刘彦平[5]2004年在《中小股权保护的制度基础》文中认为本文中心论述的是如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好中小股东的权益是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公司制企业得以生存、贯彻要素分配政策和利用虚拟经济的前提,所以研究股权保护问题意义重大。首先第一章探寻股东权利的来源,描述股权的遭遇。第二章分析股权弱势及其必然性。然后转向各种股权保护的具体措施,分析其作用及其机理,落脚到其局限性,为股权保护根本措施的提出埋下伏笔,包括6 章,从3 章到 8章。第 9章正面解剖股权结构对股权保护的根本性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最后第 10章阐明了股权保护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全文收尾。具体如下:第一章,股东的权利及其来源。对股东权利进行了界定,主要探究股东权利的来源。本文主张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这样股东的剩余财产分配权就是顺理成章的了。第二章,股权弱势。归纳了股东所遭遇损害的主要途径及原因。股东权益之所以屡遭关联交易、虚构利润、股价操纵、重大隐瞒和内幕交易等的侵犯,原因在于“货币的无能”、“理论的误导”和“初始制度的偏差”。第叁章,机构投资者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给出了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分析了它的作用及其机理,把它的局限性概括为双层委托代理关系。它使机构投资者在面临与所投资公司的特殊关系时、在处理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之间的选择时,往往对中小股东具有侵害性。第四章,独立董事利益的相关性及制度建设的长期性。进行了独立董事的概念界定,分析了它产生的背景、作用和机理,认为独立董事制度最根本的局限性还是在于它的“代理”性质。独立董事制度自始至终就是以代理利益与直接利益相抗衡,先天的不平等决定了独立董事不可能与其监督对象势均力敌。第五章,事后性的控制权市场。分析了控制权市场的作用与机理、控制权市场对股权保护的利与弊和中外控制权市场绩效,说明控制权市场作用的有限性主要在于其事后性。第六章,融资结构对股权保护的状态依存性。对国内外融资理论进行了述评,<WP=4>厘清了融资结构与股权保护的关系,分析了我国融资结构的现状及其效应。“状态依存性”使债务融资对股权保护具有较大的作用,同时公司控制权的状态依存性也就是融资结构对股权保护作用的局限性,这种状态依存性使股权只有在企业能够偿债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实现,而股权在董事会中的直接监督才能够对债务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不断地保证自己的权益。第七章,外在约束性质的监管和法律机制。分析了我国股权保护的监管和法制环境以及监管和法律在股权保护中的作用,指出其外在于利益主体的性质,这也是监管和法律机制对股权保护作用的弱点所在。第八章,契约的不完全性与德治。剖析了契约的不完全性,说明这种不完全性为德治提供了作用空间,并提炼了德治的特点。这一章承前启后,既是前面章节的总结,也是下面第九章的序言:要维护代理性的契约关系,必须以德治来弥补法规等的缺陷,当然最根本的措施还是尽量减少代理层次,使委托人自己直接进行监督。第九章,银行和自然人相对控股模式及政策建议。这是全文的高潮和归宿。通过反面论证各种股权保护措施的局限性,正面得出了股权结构是股权保护的根本性措施的结论,并具体分析设计了“银行和自然人相对控股模式”。针对此模式和全文论述,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银行分享证券业务、提高民营经济力量、进一步明确政府经济权利的合理限度、且慢发展机构投资者和独立董事和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的品德考核等。第十章,如何看待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强调了“股权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根本问题。是对公司治理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论”的照应。研究方法:在方法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核心,注重对问题实质的分析和把握,数量关系等的分析必须服务于性质分析。具体方法可归纳为: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在股权保护具体措施分析过程中,运用实证方法考察它的实际运作,从逻辑上推导事物之间的联系,力求探究一个较深的实质,即“是什么”的问题。运用规范方法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如探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股权结构。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理论的根基,理论来自实践、归于实践,只有坚持这一点,才能找到理论的意义之所在。<WP=5> 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基础,定量是对定性的进一步说明和应用。 4.综合分析方法。从文化、政治和历史等多方面对股权保护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力求达到全面和一定的深度。5.比较方法。以发达国家的制度为参照,这样做并不是要放弃自己的特色,而是为了使对问题的探索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创新思想和观点:选题新,股保是趋于热点和难点问题。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于货币领域,提出了“无能货币理论”,用来解释股权弱势的成因。企业利润最大化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相区别的思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但利润最大化不等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其中有个总量和分配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问题也是股权保护问题产生的一个前提。4.主张激励的根据应当是被激励者在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而不是其贡献、风险等等。应分析激励问题?

张荣武[6]2007年在《财务治理效率论》文中提出财务治理是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交叉渗透的产物,肩负着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赋予的双重使命,成为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萌芽于西方理论界并在我国得以明确提出和逐步深化的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正沿着“财权流理论”这盏“指示灯”正确前行。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对财务治理问题的研究远未成熟,诸如财务治理效率等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十分匮乏。然而,效率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线,财务治理效率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没有对效率的深入考量,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真正成熟。因此,若要深化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研究,效率问题就是绕不过的坎。响应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财务治理效率”问题深入研究的诉求,构成本文选题的基本背景和原动力。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理论,以“契约理论”和“财权流理论”为学术硬核,以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为明线,以“财务治理效率”为暗线,对财务治理效率问题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六章。第1章,导论。在对选题背景、意义、基本约定、国内外公司治理及其效率和财务治理及其效率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第2章,财务治理效率理论基础。在分别介绍企业契约理论、财权流理论、激励机制理论和博弈论之后,结合研究主题,阐述了上述理论基础与财务治理效率的逻辑关系。第3章,财务治理效率论说的逻辑框架。首先,对效率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提出并论证了财务治理效率论说;最后,构建了由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组成的效率释放的互动框架,并将其与财务治理效率共同嵌入财务治理体系,进而形成一个涵盖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财务治理效率四大板块的财务治理体系。第4章,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环境与治理效率研究。财务治理环境是财务治理体系效率释放的基石。本章分别论证了政府行为、法律制度、产权保护、市场化水平、信用体系、契约文化与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第5章,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与治理效率研究。财务治理结构是财务治理体系效率释放的基础与内核。本章将“财务治理结构”又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财务资本结构;二是财务组织结构。对于财务资本结构而言,本文分别系统阐述了资本结构(狭义)、股权结构、负债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财务组织结构而言,本文则分别深入剖析了股东大会(控股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与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第6章,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与治理效率研究。财务治理机制是财务治理体系效率释放的引擎。首先阐述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财务监督制衡机制与财务治理效率的关系,这叁大机制是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核心机制。但是,仅有核心机制还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本文建构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作为动态协调机制,为前叁大机制服务。由于各种财务治理机制的运作需要信息,也由于财务治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本文又提出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使之在财务治理机制体系中发挥“后勤保障”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提出并论证了“财务治理效率论说”。基于企业契约理论,本文认为,公司的本质(性质)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社会资本所有者之间缔约形成的合作收益大于合作成本的契约联结体;公司契约的本质是公司产权契约;公司产权契约的核心是公司财权契约,公司财权契约的学术硬核是财权;财权契约不完备与代理问题的存在导致财务治理问题的产生;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财务治理的本质是剩余财权(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配置;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借助于剩余财权配置,通过由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共同组成的效率释放互动框架,实现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核心是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对应,即剩余财权配置效率最大化;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基本衡量标准是财务治理收益与财务治理成本对比;财务治理收益是指财务治理主体效用或共同剩余总和;财务治理成本包括财务治理主体交易成本、第一类代理成本、第二类代理成本、财务治理结构组织成本、市场治理成本、服从成本、政府治理成本以及制度摩擦成本等。2.明确界定了财务治理、财务治理主体、财务治理客体。本文认为,财务治理是指在股东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基础上,通过财权合理配置和财务冲突协调,形成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环境良性互动,实现财务决策科学化和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制度安排。财务治理主体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上的财务治理主体是有资格有能力对财权合理配置和财务冲突协调、财务决策科学化和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具有重要影响的机构、法人和个体,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股东、债权人、雇员。广义的财务治理主体除狭义的财务治理主体之外,还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社会资本提供者。财务治理客体也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财务治理客体是指“财权”,狭义的财务治理客体特指“财权”中的“权力”。虽然“财权”包括通用财权和剩余财权两个方面,“权力”也包括通用财权中的“权力”和剩余财权中的“权力”,但广义财务治理客体的核心是指剩余财权,狭义财务治理客体的核心则是剩余财权中的“权力”。3.重新定义并深化了“财务机制”的内涵。所谓“财务机制”是指财务体系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用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财务体系内在的本质的调节形式、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运行规律。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财务机制是一个动态人造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律自动发生作用并导致一定的财务经济结果;(2)财务机制既不是最终结果,也不是初始原因,它是把财务期望转化为财务行为、原因转化为结果的一种中介;(3)财务机制制约并决定着财务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的财务体系中,财务机制是客观存在的,它所反映的是财务内在的、本质的作用方式和规律,是财务体系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4)财务机制的优劣是以其作用于财务体系而导致的机能强弱来评价的;(5)财务机制主要由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财务监督机制构成,其中,决策机制是“方向盘”,激励机制是“发动机”,监督机制是“刹车”,叁者共同呵护财务机制体系的健康运行。4.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并解构其效率释放机理。本文认为,财务治理效率的核心是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对称;共同治理机制体现了常态下利益相关者之间为实现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而进行的合作,而相机治理机制则是在特殊情况下客观面对利益相关者财务冲突的基础上,保证这一合作状态持续稳定的机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是利益相关者在常态和异态下尽可能长期合作的有力保障和公司财务治理效率释放的源泉。5.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效率导向的财务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1)财务治理环境是基石,财务治理结构是基础和内核,财务治理机制是引擎,财务治理效率是根本目标;(2)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效率四者共同构成财务治理体系,在财务治理体系中是一种上下游关系;(3)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均包含效率释放问题,叁者形成上下游关系,组成一个效率释放的良性互动框架,是财务治理效率产生的源泉;(4)财务治理效率在财务治理理论研究中处于后续理论研究的位置,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起着方向与指引的作用。

吕洪霞[7]2005年在《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族企业是出现最早的企业形式,也是当代企业群体中数量最为庞大、内部结构与关系最为复杂、规模差异最大的一种企业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崛起、已经表现出强大活力的民营企业,其中的大多数在形式上就是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不仅在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也将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企业群体,也关系着我国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的进步。由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家族企业的发展历史短暂,规模不大,技术落后,“富不过叁代”的现象表现得格外突出,尤其是加入WTO 给家族企业带来更为严峻的竞争态势。家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定条件,生存具有很多的困惑,壮大有着很多的“瓶颈”,发展面临众多的矛盾,它们期待着理论上的探讨、解答和指导。正如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所说,家庭和血缘有一切理由能构成研究现代中国的第一主题。因此对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考察我国家族企业内部和外部制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借鉴国外经验,探寻适宜中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思路,为家族企业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更有力地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和家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从上述研究目的出发,本文以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分析工具,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在全面考察和分析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产权制度、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和效率等角度对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合理取向和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构想和可行方案。第一章,导论,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家族企业与制度创新,在综合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什么是家族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界定:它是以家庭(或家族)契约关系为基本纽带,以家庭(或家族)成员掌握企业所有权或经营控制权为基本手段的经济组织。它包括从所有权与控制权不

陈善昂[8]2003年在《股份信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股份信用问题。内容主要包括股份为何为信用、股份信用因何及如何演进、股份信用缺失状况及其原因等方面。 传统理论强调信用即借贷,否定股份的信用特征。这种传统观点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迫切需要理论创新。虽然国内学者曾有过股份信用的表述,但从未见到系统的研究。虽然股票市场在世界各国都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出现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股票市场失信甚至是欺诈事件,美国的安然、中国的银广夏等就是典型,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主题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提出股份信用并进行系统论证。(2)提出“股权悖论”,并运用现代企业理论分析了“股权空心化”趋势与股份信用特征的显化。(3)首次对股份信用进行了界定,并把它区分为基本的和派生的股份信用关系这两类。(4)首次对股份的偿还性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5)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圈钱”游戏模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等等。 论文的主要观点有:(1)信用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以契约为保障且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产权交易行为,其基本特征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2)股份信用是投资者基于对公司管理层(包括董事和经理)和控股股东的信任,与股份公司进行的以契约为保障且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产权交易行为。股东与股份公司之间的关系就是股份信用关系,投资者是授信人,股份公司是受信人。(3)股份具有偿还性,必须摒弃“股份是不需要偿还的,因而是可以不讲信用的”的错误认识。(4)在股份信用维护即投资者保护方面,法律是重要的,而且,法律的执行更为重要。等等。

张正国[9]2006年在《融资契约论》文中认为融资是公司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资本运作活动的起点,也是投资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财务学理论中,对融资理论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本文引入财务契约概念,从契约理论角度对财务学中的融资问题展开研究。财务契约是企业契约集合中的一个子集,而融资契约是财务契约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对融资契约的研究,首先从企业契约理论开始,在分析了财务的契约属性基础上,探讨了融资契约的运行与效率,然后考察了融资契约的财权配置和财务治理功能,最后对融资契约的两种特殊形式以及融资契约的制度环境进行了拓展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企业契约理论与财务的契约属性。本章在阐述了企业契约理论之后,分析了财务的契约属性,并引入财务契约概念,随后探讨了财务契约的内涵、构成和性质,最后对财务本质进行了重构。主要内容和观点有:(1)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通过对企业属性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不仅具有生产属性而且具有契约属性,前者体现企业的自然属性,后者体现企业的社会属性。契约是契约当事人之间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有意识地建立的一系列行为规则。契约是一种正式化的内在制度,是一种操作性规则,即制度安排;(2)财务与契约产生的前提是交易,没有交易行为,就不会产生财务问题,也不会产生契约这种制度安排,财务契约是基于交易关系的一种有机藕合,它是企业契约集合中的一个子集;(3)财务契约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有关财产权利流转的协议或约定,它包括融资契约、投资契约和收益分配契约。由于有限理性、交易成本和机会主义等因素的存在,财务契约具有不完全性;(4)财务资源配置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功能,而财务契约是财务资源配置的工具。通过对财务契约属性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财务本质在于它的契约属性,即财务契约论。这一结论拓展了对财务本质的认识,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章的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苗淑娟[10]2006年在《融资方式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资本是新创企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创业者是新创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创业者是影响创业企业融资选择的关键要素。本文以创业者特征、融资方式和新创企业绩效为基本研究要素,构建叁个要素间的概念模型,对要素本身及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与论述,通过规范的实证分析验证概念模型及所提出的假设,并对假设结果进行讨论,揭示其理论价值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首先,阐述企业理论、融资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等本文研究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创业者特征、融资方式和新创企业绩效及叁者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本文的研究要素;第叁,对研究要素进行界定,提出要素的研究维度;第四,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构建创业者特征、融资方式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出12个假设;主要以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新创企业为样本开展问卷调研,利用其中的28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其中10个通过;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讨论,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融资结构理论与人力资本集中型企业权威分配的研究[D]. 李井奎. 浙江大学. 2003

[2]. 基于夹层融资契约设计的技术创业型企业股权动态配置研究[D]. 惠祥. 西安理工大学. 2018

[3]. 中小家族企业融资结构:一个企业家的视角[D]. 李强. 中国人民大学. 2005

[4]. 企业家融资理论研究[D]. 商海岩. 辽宁大学. 2006

[5]. 中小股权保护的制度基础[D]. 刘彦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04

[6]. 财务治理效率论[D]. 张荣武. 湖南大学. 2007

[7]. 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 吕洪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8]. 股份信用研究[D]. 陈善昂. 厦门大学. 2003

[9]. 融资契约论[D]. 张正国.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10]. 融资方式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苗淑娟. 吉林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融资结构理论与人力资本集中型企业权威分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