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史学引入历史课堂的策略与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微观论文,课堂论文,原则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微观史学是相对于宏观史学而言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于意大利,并在法国、德国、美国等地得到发展。它“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涵盖辽阔地域、长时段和大量民众的宏观过程”[1],而是一种“着重研究历史过程中的微小群体和个人及其思想、意识、文化、习俗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来阐释个人或群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历史研究理论和方式”[2]。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贴近生活,具体细致。“人们常常忽视最微不足道的细节,然而对这些细节的研究往往可以得到从宏观的角度所得不到有价值的东西。”[3]“轻视微观研究无疑对史学有害无益,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一般只能通过个别体现出来。”[4]《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其主体内容是历史。但鉴于史学内容丰富,又限于篇幅限制,其内容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精英人物为主,叙述宏观、简洁,这给抽象思维还不是很发达的初中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因此,笔者将微观史学的理念与方法引入教学,即教师选择、运用局部区域的、叙述生动的,能体现普通群体、个人生活、情感等的微观史料作为历史课堂教学资源,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个性心理及其生活环境,从细微处感悟、探究、领会历史的深刻内涵与逻辑关系。下面笔者以“维新变法运动”一课教学的相关片段对其进行阐释说明。 一、微观史学引入历史课堂的策略 1.关注大众生活,凸显历史的多样性 从研究对象上来说,微观史学更关注普通群众、个人及其日常生活。它“对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所有居民,对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感兴趣,特别是对历史上的普通民众更加重视”[5],“从一种近距离的角度来对社会现象分析……而是接近个体生存的实际来进行研究”[6]。教科书侧重从精英人物角度展示历史,往往忽略其他普通群体。我们在重视精英人物的同时,可以转换视角,努力挖掘重大历史背景下普通大众的生活史料,用“多棱镜”观察历史,引导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历史,以期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 【片段一】 京都管理街道,有工部街道厅。管理沟渠河道司官,顺天府,大、宛两县,步军统领衡门。前三门外,又有都察院管理街道城防司汛等官,可谓严且备。究其实,无一人过问焉,以至任人践踏,粪土载道,污秽山积,风即扬尘,雨即泥泞,春夏之交,变成瘟疫,而居其中者,奔走往来宴如也。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 ——摘自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外三种)》 教师:上述史料中提到了戊戌变法时京城的哪些群体?分别有何特点? 学生1:一是官僚。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却不干实事。一是京城百姓,他们的生活环境很糟糕。 教师:不错。晚清官僚体系设置虽然严密,但办事效率异常低下。维新人士出台了什么措施进行整治? 学生2:裁并机构。 教师:京城环境糟糕,但百姓却“奔走往来宴如也”,这说明什么? 学生3:老百姓不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 学生4:老百姓比较愚昧。 学生5:老百姓权利意识淡薄。 教师:维新派主张用什么措施来增强百姓的权利意识? 学生6: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 教师:这种举措真能起到增强百姓权利意识的效果吗? 学生7:应该可以的。老百姓在上书反映问题的过程中,权利意识肯定会越来越强的。 学生8:我觉得不能。京城百姓连生活在“猪圈”“厕屋”都能忍受,要增强其权利意识的难度可想而知。 学生7:我也觉得不能。维新派是好意,但是老百姓可能很难理解他们的用意。 教师:大家的分析都有道理。虽然维新派不断努力,通过集会、办报等多种方式宣传维新思想,但是在专制帝国统治近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开发民智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维新派只是薪火相传中的“一棒”而已。由此看来,维新变法的失败,除了戊戌政变外,还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 意图: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普通群体,从官僚的不作为和百姓的愚昧麻木中展现历史的多样性,理解维新派政治主张的缘由,从另一侧面展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分析个性心理,揭示历史的复杂性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微观史学注重学科方法的融合。它“借鉴人类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对他们所描述的事物和个人进行分析……将这一事件和行为置于复杂的社会系统之中,通过社会各子系统的联系和反应来揭示其社会意义……深入地走入他们所描述的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事物表象后面的意义”[5]。但教科书因篇幅限制并不能将更多笔墨用于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单单依此教学容易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平板化和单一化。因此,教师应注重收集与运用反映相关历史事件中重要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心理描写的史料,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深层的社会内涵。 【片段二】 谭嗣同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君。”在他舍生赴死的选择中,既有信念的感召,也有君恩的感召。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教师:谭嗣同的话可以简单理解为:“没有践行的人,就没有办法谋取将来的事,没有牺牲的人,就没有办法报答贤明的君主。”这句话反映了他怎样的心声? 学生1:想要改变现状,对维新充满希望,同时又对君主忠心耿耿。 教师:谭嗣同是一个维新派人士,忠君思想却很严重,你认为矛盾吗? 学生2:我认为矛盾。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是讲究民主和平等的,这与封建的忠君思想是对立的。 学生3:我认为不矛盾。虽然谭嗣同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思想,但是他毕竟生活在清朝,受传统儒学教育多年,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也是正常的。 学生4: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希望改变中国现状,却又寄希望于皇帝。这本身是矛盾的,说明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实质,这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决定的。 教师:历史人物是带有时代烙印的,我们不能脱离他们生活的时代而看待之。谭嗣同等维新人物生活在近代中国的转型期、新旧思想的交锋期,思想的矛盾性和局限性是可以理解的。 意图:教科书的叙述塑造了谭嗣同舍身赴死,为唤起民众觉醒而牺牲自我的英雄形象。为了丰富谭嗣同的人物形象,笔者展示了谭嗣同与同仁诀别时的话,要求学生对谭嗣同的矛盾心理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分析、表达,认识到谭嗣同也和普通人一样,带有社会的深刻印记,有认识上的局限性。在这一片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还学会了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 3.描绘生动画面,重塑历史的情境性 在叙述方式上,微观史学更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情节的曲折性。“微观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传统史学的复归,简单地说,就是讲故事。因为历史学这一学科是要面向大众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满足人们对听故事的需要,这也是历史学在履行其社会功能。”[6]同时,“历史是社会科学对过去的投影”[7],具有情境性。教科书结论性语言经常把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用一句话带过,如“这次公车上书由于守旧势力的阻挠而失败”。所以,教师应该用心查阅史料,选择局部的、有代表性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重塑生动立体的历史现场,激发学生兴趣。 【片段三】 1898年5月,“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辇彀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教师: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在向皇帝上书时遇到了哪些人的阻挠?结果怎样? 学生1:官僚与举人的阻挠。结果上书失败,还挨了打。 教师:这些人为什么要阻挠维新人士上书? 学生2:举人反对,是因为维新派主张废科举,这侵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举人寒窗苦读,为的是金榜题名。如果科举废除了,他们就没有出路了。 教师:有道理。官僚为什么要反维新派人士上书? 学生3:可能是思想守旧吧。 学生4:我觉得肯定是维新派的主张也侵害了他们的利益。教科书后面提到,维新派主张裁并机构,精减人员。官位涉及官僚的切身利益,当然不愿意帮维新派呈奏章了。 教师:改革是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除旧必然要触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由此维新派所遭受的阻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意图:上述材料对维新派上书时都察院、总理衙门不代奏,被举人殴打的情况的具体生动的描绘,可以帮助学生重塑历史现场,使其“身临其境”,感受维新派人士吃闭门羹、遭殴打的窘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个小场景,学生可深切体会到改革的阻力,理解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突破了教学难点。 4.联系社会背景,展示历史的延续性 在研究目的上,微观史学讲究“以小见大”。“微观史学家并不是主张仅仅局限于对某个微观现象的孤立研究,而是主张尽可能地通过微观现象同时看到或折射出其他方面的现象。譬如,研究个人,既要研究某个个人的一切可能的具体方面,又要探讨该个人的变化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关系。”[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使学生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通过这种学习,认识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但这种宏观的历史线索与历史规律,教科书并不会直接呈现,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的生平、社会关系、爱好、愿望等方面,探究其与整个社会大背景的深层关系,以揭示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 【片段四】 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教师:严复的生平资料介绍道:1877年到1879年他被公派到英国留学。是谁派他去留学的?派他去英国学习什么? 学生1:是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军事和先进科学技术。 教师:严复是在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大潮中到英国开眼界的。但严复学到的知识远远超过了洋务派对他的要求,表现在哪里? 学生2: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了强烈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接触到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教师:严复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 学生2:他要探求救国的道路。 教师: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的救国主张有什么新变化? 学生3: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进而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等。 教师:洋务派并不赞成维新派的主张,并坚决反对。但是这些维新派人士却恰恰是他们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4:维新运动是在洋务运动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学生5:维新派与洋务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但维新派在洋务派的基础上,认识更加宽广,看问题更加深入了。 教师:历史的发展具有延续性、渐进性,新事物蕴藏在旧事物中,并存在着某些因果关系。维新派沿着洋务派救亡图存的道路奋勇前行,有所突破,尽管后来他们的主张与实践失败了,却给后人提供了经验教训,使得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明白了要靠革命救国的道理等。探索中国近代救亡图存道路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意图:笔者抓住严复早年留学英国学习海军的经历,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学生通过了解严复早年求学经历,明白其与洋务运动的联系,在解析其思想蜕变过程中,逐渐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明白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理清了历史发展脉络,真所谓“以小见大”。 二、微观史学引入历史课堂的原则 1.互补性原则 “‘没有任何理由说,一部研究广阔的社会转型的史学著作和一部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体生存上的史学著作就不能共存并且互相补充。’探究宏微观史学研究的联系和相互借鉴它们各自的理论优点才是真正将史学研究朝前推进。”[6]微观史学引入历史课堂也是如此,有助于弥补注重宏观叙事的历史课堂的不足,只有将微观与宏观两者结合,才能构筑生动立体的历史课堂。 2.真实性原则 “史学家应当不偏不倚,他的研究必须以真实为准绳。为了求真,史学家描绘的画面必须准确和完整。”[8]历史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史学研究的严谨精神,也是我们历史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与底线。因此,教师将微观史学引入历史课堂时,必须运用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首先,教科书中的资料、插图等多为微观史料,经仔细研究考证而来,可作为首选;其次,教师可通过广泛阅读,从各种相关历史著作选取微观史料,如地方史资料、人物传记等。 3.针对性原则 微观史料的选择与运用,并不单纯是为了展示细节、呈现情节以引发学生的注意,而主要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这种微观史料能给学生提供易于理解的视角,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史料,设计教学。标签:谭嗣同论文; 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严复论文; 思想史论文; 戊戌变法论文; 历史学论文; 清朝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