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机安装错误2例

X光机安装错误2例

一、X光机安装失误2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余庆[1](2019)在《直接前侧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研究直接前侧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分别在髋部疾患及股骨颈骨折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从2016年09月至2018年06月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77例,其中髋部疾患43例,股骨颈骨折34例。按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分组: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共40例患者:髋关节疾患22例,股骨颈骨折18例;改良Hardinge入路(modified Hardinge approach)共37例患者:髋关节疾患21例,股骨颈骨折16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显性失血量,术前、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of pain,VAS)之间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术后影像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1.对于髋部疾患、股骨颈骨折的患者:①DAA入路手术时间比改良Hardinge入路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显性失血量比较,DAA入路较改良Hardinge入路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ESR、CRP、VSA值,DAA入路低于改良Hardinge入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髋关节Harris评分在术后前3月DAA入路患者优于改良Hardinge入路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种入路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第1、3、5天测定的Hb、HCT数值方面,DAA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患者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术后影像学指标DAA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髋部疾患病人:DAA入路术后CK测定值比改良Hardinge入路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患者:DAA入路较改良Hardinge入路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方面:髋部疾患病人DAA入路有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至末次随访,完全恢复,改良Hardinge入路有1例患者腹股沟区疼痛,3周后症状缓解;股骨颈骨折患者两种入路无早期并发症。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预期愈合,无关节脱位。结论:对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无论髋部疾患还是股骨颈骨折,DAA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均能达到较好的功能恢复。在早期的随访中,DAA入路较改良Hardinge入路在术后早期的疼痛、功能恢复较有优势,6月后,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患者功能恢复无显着差异。对于髋部疾患病人,不同入路的手术中肌肉损伤程度,DAA入路较改良Hardinge入路并无明显优势,而股骨颈骨折患者DAA入路则优势明显。对处于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学习曲线中的关节外科医师,股骨颈骨折患者优先选择DAA入路,可为其带来更好的临床收益。

马宇龙[2](2019)在《经第2骶椎髂骨螺钉置钉技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大体解剖的方法了解成人骨盆结构中第2骶椎及髂骨毗邻的重要血管、神经结构,为第2骶椎髂骨螺钉(以下简称S2AI)置钉技术提供解剖学依据。2.通过利用数字骨科技术,对骨盆结构进行数字化解剖研究,寻找S2AI置钉技术的理想钉道并测量置钉参数,为依赖于数字化骨科的辅助置钉技术提供数据参考及方法。3.通过模拟X线透视的方法,对骨盆的透视进行影像学解剖研究,提出S2AI置钉的术中透视影像学成像判断方法,为S2AI螺钉术中透视提供方法参考。4.设计并制作S2AI置钉技术的3D打印导航模板,结合大体、数字化、影像解剖学研究的成果,通过临床实际应用以验证导航模板辅助置钉的可行性。方法:1.选取由福尔马林浸泡的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骨盆防腐标本8例(男4例,女4例),在灌注标本上移除盆腔内脏器结构以便于观察测量,沿血管神经走行依次暴露骨盆周围血管神经结构,寻找并确认第1、第2骶后孔所在位置。以第1、第2骶后孔连线中点所在区域为S2AI螺钉进钉区域,观察并描述S2AI螺钉周围的血管神经结构,对结构进行区域划分并进行解剖关系的描述,依照分区测量S2AI螺钉的进钉点到该区域的最近距离,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影像科的成人骨盆CT数据30例(男15例女15例),所有数据以DICOM格式录入Mimics19.0进行三维重建,最后获得30个STL格式的全骨盆三维模型;将三维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7,对模型进行填补、修复等图像处理。所得骨盆以第一骶骨上终板所在平面为水平面,骨盆左右对称,建立新的立体坐标系。平行于冠状面创作一组切割平面,平面间距3mm,将整个骨盆分为若干平面,平面选择自骶骨背侧皮质开始,直至髂前上棘皮质结束。分别于第二骶椎、骶髂关节部分以及髂骨所获得的截面的外形轮廓(目标区域),拟合最大内切圆,并标记圆心所在位置同一侧骶椎、骶髂关节部分以及髂骨所截得的最大内切圆在冠状面上的排列共同围成了一条安全的骨性通道,该通道认为是S2AI螺钉的安全置钉区域。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中自带的直线拟合功能,对通道内所有平面内切圆,利用散布在空间的圆心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所得的直线,定义为安全通道的轴心线,也是安全域内最长的理想钉道所在的路径。对同一侧骶椎、骶髂关节部分以及髂骨所截得的最大内切圆的圆心,分别在90mm、70mm长度内再次进行拟合,分别得到90mm、70mm钉道理想钉道。90mm理想钉道、70mm理想钉道分别与第二骶椎背侧骨皮质的交点,作为该长度钉道的理想进钉点。测量不同的理想钉道进钉点中心与第1骶孔的位置关系以及钉道的方向。对拟合的90mm、70mm理想钉道直径进行扩大,直至所得的以该长度理想钉道为轴心的圆柱体刚好接触到内切圆的边界,分别记录此时最大圆柱体的直径d,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长度的理想钉道进钉点位置、钉道方向的变化以及拟合最大直径的差异。3.对30例完成三维重建的骨盆模型透明化,沿轴心将模型骨盆正位逐渐向闭孔斜位及骨盆出口位每5°旋转1次,直至透明骨盆呈现“泪滴”样透明区域;利用Mimics19.0软件的X线模拟功能,模拟拍摄此时骨盆的成像情况,验证骨盆透明化透视区域与X线成像的关系。沿80mm的S2AI螺钉理想钉道虚拟置入长度为80mm、直径为8mm的螺钉。继续以5°为单位旋转骨盆,直至模拟拍摄时所得到的“泪滴”面积最大,所得的成像称为标准像,记录此时的骨盆在不同平面的旋转角度。S2AI螺钉螺钉的头部方向进行调整,直至刚好破出周围骨皮质,分别模拟螺钉破出髂骨内侧壁、髂骨外侧壁、坐骨切迹部位的骨皮质,观察在标准像上螺钉发生皮质穿破的情况。通过观察模拟结果以判断“泪滴”像对于S2AI螺钉安全置钉的价值,对比性别之间旋转角度的差异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4.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7例采用S2AI置钉的患者,依据患者所采取的置入S2AI螺钉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导航模板组5例,徒手置钉组12例,导航模板组术前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对不同个体理想钉道的术前规划设计导航模板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成实物,并在术中使用导航模板辅助S2AI螺钉的置入;徒手置钉组通过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徒手技术置入S2AI螺钉;术中通过对标准“泪滴”像的透视以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单枚螺钉一次性置钉成功率、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查患者骨盆CT,Mimics重建后观察图像中螺钉与骶骨及髂骨骨皮质的位置关系,对导航模板组术前模拟及术后的钉道的位置及方向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比较术前术后钉道位置及方向的差异。结果:1.依据骨盆周围血管神经与S2AI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关系,主要分为4个区域:骶前区,髂骨内壁区,坐骨大切迹区,髂骨外壁区。骶前区主要包括骶丛神经以及骶正中动静脉、骶外侧动静脉。髂骨内壁区主要包括髂内动静脉、髂外动静脉、髂腰动静脉、闭孔动静脉、旋髂深动静脉、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等。坐骨大切迹区包括臀上动静脉、臀下动静脉、部分骶丛、坐骨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髂骨外壁区主要为臀上动静脉、臀上神经在臀部的行走分支。螺钉进钉点与各区域的最近距离为:骶前区为22.69±2.54mm;髂骨内壁区为49.15±3.84mm;坐骨大切迹区为45.79±2.65mm;髂骨外壁区为50.55±2.73mm。其中,男性骶前区为24.17±2.32mm,女性为21.22±1.94mm;男性髂骨内壁区为51.09±3.32mm,女性为47.21±3.68mm;男性坐骨大切迹区为46.73±2.97mm,女性为44.84±2.22mm;男性髂骨外壁区为51.82±2.12mm,女性为49.29±2.19mm。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同一侧骶椎、骶髂关节部分以及髂骨所截平面的最大内切圆围成了一条走行不规则的骨性通道,即S2AI置钉安全区域。对安全域内所有平面所截得的最大内切圆的圆心拟合得到安全域的轴心线,即最长理想钉道路径。分别在90mm范围内、70mm范围内对圆心拟合得到90mm、70mm理想钉道路径。安全域的轴心线,即最长钉道长度平均为111.79±9.48mm,与骶骨背侧皮质的交点,最长钉道的进钉点a值为4.16±1.97mm,b值为3.85±1.49mm;90mm的理想钉道a值为0.73±2.57mm,b值为3.78±1.42mm,70mm的理想钉道a值为-3.14±2.58mm,b值为3.87±1.51mm,其中,水平距离远离中心轴为正数,反之为负;垂直距离以第一骶孔下为正,上为负;三组钉道的水平距离a值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随着钉道长度的减小,进钉点的位置逐渐从骶孔向骶正中棘靠近;而垂直距离b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钉道长度的改变并不影响理想的进钉点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最长理想钉道α值为34.81±3.70°,β值为38.96±3.73°,90mm理想钉道α值为31.16±3.33°,β值为42.20±3.66°,70mm理想钉道α值为25.96±3.63°,β值为47.55±4.55°。三组钉道矢状面上钉道和水平线成角α及横断截面上钉道和中线之间的成角β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随着钉道长度的减小,α值均值逐渐减小,β值逐渐增大。随着拟合长度的改变,理想钉道的位置与安全域的轴心线进钉点与钉道方向均发生偏离,理想钉道越短,偏离程度越大。90mm的钉道中可拟合的最大圆柱体直径为13.22±1.81mm,而70mm的钉道为16.95±1.57mm,两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较短的S2AI螺钉可以拟合直径更大的圆柱体。3.通过Mimics的X线模拟功能,可以观察到骨盆透明化后由髂骨内侧壁、外侧壁及坐骨切迹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与X线模拟时“泪滴”像成像一致。在标准像上,以80mm长度理想钉道为置钉路径置入长80mm、直径8mm的虚拟圆柱体,可观察到圆柱体的头端即钉头部位投影落于“泪滴”的三角形区域内;测量所得沿人体冠状轴旋转的角度α为24.58±4.15°,沿人体垂直轴旋转的角度β为27.75±3.95°,其中,男性α为23.67±4.10°,女性为25.50±3.91°,男性β为26.83±3.83°,女性为28.67±3.99°;对性别之间进行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所有结果男女之间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模拟螺钉发生皮质穿破情况下,螺钉发生髂骨内侧壁、外侧壁及坐骨切迹穿破的情况时可以观察到,螺钉的头端与泪滴的三角形的边缘发生交叠或穿透,即螺钉的头端投影不再位于“泪滴”三角线区域的内部;从临床实用价值考虑,标准像有助于于判断S2AI螺钉的置入情况。4.导航模板组:5例患者总共设计了10枚S2AI螺钉的个体化辅助导航模板,所有病例经骶2髂骨螺钉均利用个体化导航模板进行辅助置钉,术中透视记录一次性置钉成功10枚,成功率100%,单枚螺钉置钉所需平均时间为184.90±68.79s,术中出血量1064.0±383.70ml,术后复查CT显示,10枚螺钉均穿透骶髂关节并位于髂骨内,髂骨骨皮质完整无破坏,与术中透视结果相符;术前模拟置钉设定进钉角度SA(32.22±5.57°),TA(42.59±4.55°),HD(5.04±0.40mm),VD(19.58±1.49mm),与术后复查CT后测量的SA(31.95±5.78°)、TA(42.21±5.29°)、HD(5.00±0.41mm)、VD(19.54±1.12mm)进行作配对样本均数比较的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徒手置钉组:12例患者总共置入了22枚螺钉(其中2例患者为单侧置钉,其余为双侧置钉),术中透视记录一次性置钉成功19枚,成功率86%,单枚螺钉置钉所需平均时间为246.50±86.82s,术中出血量1030.0±284.0ml。徒手组与导航模板组置入单枚螺钉所需时间有统计学差异,一次性置钉成功率一次性置钉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依据骨盆周围血管神经与S2AI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关系,可以将骨盆周围的血管神经分为骶前区,髂骨内壁区,坐骨大切迹区,髂骨外壁区。传统长度的S2AI螺钉的错误置入可能对各分区内的血管神经结构造成损伤,通过分区可以将螺钉发生错误置钉后穿出皮质骨的关系与相应的周围解剖结构联系起来,为置钉过程中合适的螺钉长度的选择及可能发生穿破所导致的风险提供参考。2.通过对骨盆模型的数字化设计,获得S2AI螺钉的安全置钉区域,并计算拟合出S2AI的理想钉道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不同长度的螺钉理想钉道的进钉点、进钉角度不同,通过将螺钉长度与相应的置钉参数匹配以获得最安全的一种置钉方式。3.通过软件对术中透视情况模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在透明化骨盆模型上观察到的由髂骨内外侧壁和坐骨切迹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与骨盆在X线下透视所形成的的“泪滴”像具有一致性。骨盆标准“泪滴”像可以在术中评估S2AI螺钉置入的准确性。4.在成人骨盆固定术中,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经S2AI螺钉置钉技术是一种可行的置钉技术,通过理想钉道的计算可为导航模板的钉道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袁翠华[3](2016)在《计算机导航经皮微创空心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的尸体解剖及影像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成人胸腰椎椎弓根尸体解剖及影像学研究,明确椎弓根解剖学和影像学特点,为微创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凭据。方法:(l)通过对成人胸腰椎椎弓根尸体解剖及影像学研究了解椎弓根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特点:(1)选取6具胸、腰椎骨骼标本,用超薄电锯对椎弓根进行连续的冠状位切片,研究椎弓根冠状面的解剖形态;选取6具胸、腰椎骨骼标本我们将整个椎弓根切除游离进行失状位切片,观察椎弓根的失状位的解剖形态。(2)我们在12具胸腰腰椎骨骼标本上用钢丝紧紧缠绕在椎弓根最狭窄处的皮质上,用C臂机进行透视,了解椎弓根在X线透视下的影像学形态。(2)研究胸腰椎经椎弓根置钉时X透视下的最佳进钉点:在胸、腰椎骨格标本(T6-L5)上进行解剖研究,将直视下的最佳进钉位置用微型螺钉固定予以进行X线透视,分析最佳进针点在X透视下与椎弓根显影的位置关系,从而寻找X透视下的最佳进钉点。(3)研究胸腰椎经椎弓根置钉时的最佳进针角度:对成人胸、腰椎骨格标本(T6-L5)用尸体解剖和CT扫描方两种方法测得椎弓根中轴线和椎体失状线的夹角的平均值。将实验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l3.0分析。从而寻找行胸腰椎置钉的最佳进钉角度。结果:(l)椎弓根的解剖形态冠状为类圆形,整体为类管状结构;椎弓根放射下的体表投影为类圆形结构。(2)胸腰椎经椎弓根置钉时X射线透视下的最佳进钉点:左侧椎弓根投影9点区域,右侧椎弓根投影3点区域。(3)胸腰椎经椎弓根置钉时的最佳进针角度:胸椎T6-T12为5°左右。腰椎:L1一L4为5°-10°之间,而L5一般为20°-25°。结论:椎弓根自身解剖特点为类管状结构,其冠状面在放射投影下为类圆形结构;胸腰椎经椎弓根置钉时X射线透视下的最佳进钉点:左侧椎弓根投影9点区域,右侧椎弓根投影3点区域;胸腰椎经椎弓根置钉时最理想佳进钉的角度:胸椎T6-T12为5°左右。腰椎:L1一L4为5°-10°之间,而L5一般为20°-25°。研究这些解剖结构特点为胸腰椎骨折经皮微创放置椎弓根钉经提供了解剖学基础。第二部分:计算机导航下经皮设计空心椎弓根螺钉置钉轨道的基础研究目的:分别从尸体解剖学和影像学角度去研究导航设计下的置钉轨道的精确性,从而证明计算机导航下经皮设计椎弓根钉轨道的可行性。方法:⑴随机抽取10具骨骼标本T10-L3共120个椎弓根,在计算机导航下参考最佳进钉点和最佳进钉角度设计来设计椎弓根钉的初步轨道。测量并记录置钉轨道与椎弓根中轴线之间的最长距离。我们将置钉轨道为优良的例数设为阳性,差的设为阴性。统计实验中胸、腰椎的阳性、阴性的椎弓根例数,分析导航下置钉轨道的精确性;统计胸腰椎左、右椎弓根的阳性、阴性的例数。用统计学的方法去分析胸、腰椎置钉轨道阳性率及左右侧胸腰椎置钉轨道阳性率差别有无差异性,⑵随机抽取10具脊柱骨骼T10-L3共40个椎体。我们将计算机导航下经皮置钉的方法设定为实验组。将肉眼直视下的置钉方法设定为对照组。分别统计和分析两组方法在尸体骨骼标本中统计置钉的优良率。结果⑴胸椎组测量60个椎弓根,椎弓根轨道设计:优52例,良3例,差5例;阳性率为91.67‰。腰椎组测量60个椎弓根:55例优,2例良,3例差;阳性率为95.00‰。胸腰椎间阳性率的比较,p(29)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胸腰椎左右侧阳性率差别比较p(29)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⑵导航实验组行CT扫描共扫描了30个椎弓根,置钉优良率96.67%;对照组共扫描了30椎弓根,置钉优良率90.00%。两组间比较p(29)0.05,导航组与对照组优良率间的差异无显着意义,导航下置钉和肉眼直视下置钉置钉优良率差别无显着意义。结论:⑴计算机导航下经皮设计的胸腰椎置钉轨道极其靠近椎弓根中轴线或在椎弓根中轴线上,导航下设计的椎弓根置钉通道位置理想。⑵在尸体骨骼标本上导航下置钉的优良率与肉眼直视下置钉的优良率无明显差别。从而我们可以推断出计算机导航下经皮设计椎弓根钉轨道是具有可行性的。第三部分导航微创置钉与常规经皮微创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目的:比较和评估导航微创和常规经皮微创术式两组方法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5年8月经筛选共41例病人纳入研究,分试验组(计算机导航引导下经皮长尾空心椎弓根螺钉技术组)与对照组(常规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组)。记录两平均组手术时间、出血、置钉优良率;平均透视X线的次数;术后观察两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结果:试验组的术中照射X线的次数明显小于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置钉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与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航下经皮微创空心椎弓根螺钉技术与常规X线透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曝光X线次数少,置钉优良率好的优点。导航下的微创置钉手术方法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第四部分计算机导航微创与传统开放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目的:比较和评估导航微创和传统开放术式两组方法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经筛选共38例病人纳入研究。入选病人随机分为微创组及切开组。微创组采用计算机导航下经皮微创置入可折长尾空心椎弓根钉,经皮复位内固定;而切开组采用经传统的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记录平均两组平均接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置钉优良率;平均透视X线的次数术后观察两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观察两组术前术后Cobbs角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照射X射线次数、手术切口长度:微创组均小于切开组,统计分析结果,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钉优良率:导航微创组与切开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VAS评分:导航微创组与切开组术后疼痛之间比较,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着意义,所有微创组术后疼痛症状恢复较切开组明显好转。两组术前、术后Cobbs角变化,通过配对t检验,p<0.05,两组术前术后Cobbs角变化存在显着差异,手术治疗有显着意义;微创组与切开组术前术后Cobbs角的变化情况相比较,经过t检验,p>0.05,两组间Cobbs角改善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计算机导航下的微创空心椎弓根螺钉技术创伤小,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置钉准确性较好,在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上有很好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微创手术带来的放射性医源性损害,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

李国强,林勇祥[4](2012)在《椎弓根钉系统联合椎间植骨或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42例》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或椎间单纯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或椎间单纯植骨治疗。结果: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66个月;术后4~6个月可见植骨灶骨性融合征象,无螺钉断裂,患者腰痛、下肢痛均明显缓解。优31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2%。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加椎间融合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方法。

郑龙坡[5](2010)在《射频消融联合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背景转移性肿瘤在脊柱肿瘤中最常见,往往会伴有病理性骨折和难以忍受的疼痛感,其中大部分患者都不适合常规手术治疗而只能采取姑息性治疗。医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各种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寄希望于在微创条件下尽可能的杀灭转移病灶、又可以尽量避免病理性骨折、脊髓受压等相关并发症,以减轻肿瘤病灶引起的难以忍受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等。实时影像学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近年开展的肿瘤微创治疗新技术。在影像学精确定位引导下经皮将射频电极插入病灶,以最小的创伤最大程度地局部杀灭瘤细胞,可以缓解肿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办法。目前RFA已成熟应用于病灶局限的良性肿瘤如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等的治疗,对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治疗脊柱转移性病灶时,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RFA射频电极和调整进针角度和长度、射频时间等方式达到最大化杀灭转移性病灶、减轻患者疼痛。然而,应用RFA也存在着自身的先天性缺陷,其无法保证患者在经过RFA治疗后防止病变椎体病理性骨折、加固椎体强度以利于患者早期下地活动的目的。随着射频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也不断出现,主要有:一、增强RFA单次治疗有效消融范围的研究;二、人体组织内部无损测温方式的研究;三、治疗过程中对坏死和残余癌组织的实时区分;四、病灶内残留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等。在研究这些课题的同时,为弥补自身的缺陷,联合其他方式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成为一种技术革新的必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法国出现了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broplasty, PVP),并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转移瘤、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压缩性椎体骨折等。近年来,在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Garfin等首先提出了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设计构想,该产品于1998年通过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在北美等发达国家逐渐开展并获得令人鼓舞的效果。PKP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PVP技术的不足,能够恢复椎体高度,提高了椎体的力学稳定性,并且降低了骨水泥外渗漏率等。然而无论是PVP还是由PVP改进衍生出来的PKP技术,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首先,脊柱转移性病灶本身是不规则的,且肿瘤本身占有一定的体积,很难保证根据肿瘤病灶破坏范围将骨水泥均匀分布到每一个角落,尤其对于椎体后壁皮质不完整的病灶,骨水泥分布范围更有局限性;其次,骨水泥自身产热能力有限,且其传热方式是通过直接和肿瘤接触面传导热量,因肿瘤形状的不规则性及骨组织自身的热阻抗特性,很难保证将肿瘤组织尽可能的杀死;第三,在一定瘤荷压力状态下,肿瘤细胞或瘤拴会脱落并通过周围丰富的静脉血管网发生远处转移或和浸润周围正常组织,因此在撑开病灶和注入骨水泥的过程中,理论上会存在因为增加肿瘤病灶内压力而发生肿瘤细胞扩散的可能;第四,因为肿瘤血管网的广泛分布,骨水泥在注入后发热期之前会通过血管网漏出,因而更容易出现毒性反应和对周围正常脏器的损伤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试想如果PVP先进行RFA,可以起到如下作用:一、RFA通过自身产热原理和术中调整进针角度,可以更大范围杀死肿瘤细胞;二、RFA后肿瘤体积变小,为骨水泥的填充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三、RFA减轻了瘤荷,肿瘤周围血管网在高温下栓塞,再实施PVP会降低肿瘤经血管网扩散和骨水泥漏出的可能性。鉴于RFA和PVP在治疗脊柱肿瘤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医学工作者想到了把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因为PKP较PVP具有明显的优点,使我们联想到应用RFA联合PKP探讨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可能性。由于脊柱椎体前方是重要的脏器及血管、后方是脊髓和神经,其解剖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RFA联合PK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具有显着有效性的同时,也要保证足够的安全性。如何控制电极周围温度场分布,使之既覆盖住欲加热的肿瘤组织靶区又不损伤正常组织,是该研究课题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三维热力学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骨肿瘤组织的热场分布和热传导,对形态复杂的组织热场进行分析和模拟重建,为射频热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目前国内这个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深入程度都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基础数据相当缺乏。我们利用新鲜猪脊柱骨标本对正常骨组织射频热疗的温度分布进行了测定,并以热传导基础理论、Laplace方程和Pennes生物热传导方程为基础,在ANSYS 11.0环境下对骨射频消融热场进行热力学有限元模型的传热计算和模拟重建,以期为进一步研究RFA联合PK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提供实验依据并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二、目的1、用有限元方法对脊柱骨射频消融及骨水泥热场进行理论分析和模拟重建;2、研究骨组织单电极射频消融的热场分布情况及消融范围,计算不同位置的骨组织的比吸收率SAR;3、比较实测热场与模拟热场的差异,探讨有限元法用于热场分析的可行性及前景4、评价影像学引导下RFA联合PKP微创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分析。三、方法1、参考生物力学有限元建模方法建立人体腰椎段的三维热力学有限元模型,将实验2中得到的比吸收率SAR及各种材料属性赋予有限元模型上,以热传导基础理论、Laplace方程和Pennes生物热传导方程为基础,在给定的边界和起始条件下,用ANSYS11.0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有限元模型在RFA中的热场以及PKP过程中骨水泥放热的热场进行的模拟计算,并比较模拟热场与实测热场的差异。2、使用美国迈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SI S-1500型射频仪及单电极射频针对15例新鲜猪脊柱标本进行射频消融,设置中心温度95±5℃,持续5min,消融中测量电极两旁2cm范围内骨皮质和骨髓的温度变化,随后观测骨组织内部凝固区形态和范围,分析电极周围不同部位温度分布的情况,并根据初始瞬间温度的变化计算出不同位置组织的比吸收率SAR。3、临床选取8例共11处脊柱转移瘤患者,年龄32~75岁,平均56.6岁;病灶在T11上的1例,T12上的1例,L1上的2例,L2上的2例,L4上的3例,L5上的2例。对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行影像学定位引导RFA联合PKP进行治疗。术中射频消融参数设定为4~6分钟,治疗温度95±5℃,射频电极有效治疗直径1.5cm~2.0cm。所有电极都准确插入瘤巢中心,对于肿瘤形状不规则病灶调整电极角度和方向多次消融。平均随访8.4个月,视觉模拟标度尺(VAS)作为术前、术后临床疗效评定参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四、结果1、成功建立人体腰段的热力学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包括椎体内肿瘤、L2-L4椎体(含松质骨、皮质骨)、纤维环、髓核、脊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周围的结缔组织。模拟结果:(1)在单极射频消融场中,达到稳定状态后,越靠近消融电极的节点,温度越高;在矢状面上,等温线呈以电极为中心的纵椭圆形分布,由内向外温度逐渐降低,42℃等温线的长径约44.8mm,50℃等温线的长径约28.1mm;在冠状面上,等温线呈类圆形分布,42℃等温线最大直径约38.1mm,50℃等温线的长径约20.6mm;(2)在多极射频消融场中,热场分布形态与单极类似,但分布范围更大,在矢状面上,热场分布呈以电极为中心的纵椭圆形分布,由内向外温度逐渐降低,42℃等温线沿电极方向长径约52.3mm,50℃等温线的长径约34.3mm;在冠状面上,等温线呈类圆形分布,42℃等温线最大直径约43.4mm,50℃等温线的长径约26.7mm;(3)在椎体后凸成型骨水泥放热过程中,热场分布与骨水泥的分布形态基本一致,分布范围要明显小于射频消融的热场。2、各测量点SAR值与射频功率和测量点距电极的距离有关,射频功率越高,SAR值越小;距电极越近,SAR值越大,且先期达到较高的饱和温度。在椎体中,SAR分布场的直径平均3.6cm。骨髓凝固区域沿电极呈纵椭圆形,垂直电极方向的横径22.2±1.23mm,沿电极方向的长径28.6±1.34 mm,黑黄色,质地硬,边界清晰,中央轻度碳化。3、所有患者得到成功治疗,术后24小时观察生命体征并行抗感染治疗,术后3天VAS值明显下降,术后1周、1月、3月、6月症状无复发,VAS评分明显降低,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五、结论1、有限元法模拟单电极骨射频热场与实测热场在热场分布范围上有较好的吻合性,有限元热场分析和模拟基本反映了骨射频消融热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2、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为热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人体三维温度场的实时模拟和重构,有望使临床肿瘤热疗的方案更合理、有效和安全。3、椎体后凸成型骨水泥放热产生的热场分布情况与骨水泥分布的形态有关。4、射频消融产生的热场分布情况与射频电极的功率、作用时间及骨组织的阻抗有关。5、影像学定位引导下RFA联合PK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技术。术中需要精确定位和多科室协作。

何才勇,叶友萍,钟美香[6](2009)在《交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的常见问题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时产生的常见问题,探讨导致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我科2000年9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骨干(包括股骨干、胫骨干及肱骨干)骨折并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失败的1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术前评估不当、器械准备不足及手术操作不当等。结论要保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取得成功,要求手术者术前应认真准备,充分评估病人的情况,术中严格遵循操作规则,避免动作粗暴,术后注意病情观察。

天勋,邓思然,罗雨桥[7](2009)在《AF椎弓根钉内固定不同型胸腰椎新鲜骨折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腰椎骨折病例在骨科比较常见,大多数骨折后引起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甚至骨折脱位,脊椎失稳,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截瘫,影响生活与工作,治疗困难。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脊柱骨折内固定材料不断改进和完善,AF系统设计合理,手术中创伤小,操作简便,对骨折复位固定效果满意,术后病人便于床上护理和活动,减少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5月—2008年6腰椎骨折病例在骨科比较常见,大多数骨折后引起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甚至骨折脱位,脊椎失稳,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截瘫,影响生活与工作,治疗困难。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脊柱骨折内固定材料不断改进和完善,AF系统设计合理,手术中创伤小,操作简便,对骨折复位固定效果满意,术后病人便于床上护理和活动,减少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5月—2008年6

黄绍贤,梁显球,余斌[8](2009)在《固定骨折椎的AF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固定骨折椎的AF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要点。方法2004年2月-2008年10月共采用AF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析28例,其中胸椎6例,腰椎22例,有不同程度神经损伤21例,16例行椎管探查减压术,全部病人均行植骨融合。观察其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神经恢复情况及影像学改变。结果26例病人获随诊,随访时间8个月至2年,平均1.3年,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术后均有1~2级的提高,术后X光片、CT显示,病椎前后缘角度纠正,序列恢复,生理曲度恢复。结论固定骨折椎的AF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效果好、疗效显着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其手术要点,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避免一些失误。

吕国华[9](2009)在《内镜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内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基础研究一.内镜辅助经颈动脉三角前路寰枢椎手术解剖学研究目的研究探讨内窥镜下经颈动脉三角前方入路进行寰枢椎手术的解剖层次、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解剖20具本土成人经福尔马林固定尸标本,(1)测量颌下腺、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舌下神经等分别与切口的位置关系,测量颈动脉三角区固有的神经血管肌肉间隙形成的潜在解剖学通道内外口大小,研究该入路解剖层次、建立内镜工作通道的路径及可行性。(2)观测寰枢椎及侧块关节的形态及与椎动脉、C2神经根、脊髓等结构的毗邻关系,研究寰枢椎内窥镜下经颈动脉三角入路手术的安全范围及有效性。结果内窥镜下经颈动脉三角前路寰枢椎手术可以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为手术切口定位标志,经颌下腺下方,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气管食管间分离至二腹肌下方、舌骨大角外侧、颈外动脉内侧间隙,切开内脏筋膜到达咽喉间隙寰枢椎前方,沿该路径建立通道,通道外口内切圆半径左侧3.24±0.35mm,右侧3.52±0.29mm,外接圆半径左侧8.01±1.15mm,右侧7.94±0.60mm;通道内口内切圆半径左侧2.50±0.18mm,右侧2.68±0.17mm,外接圆半径左侧5.29±0.47mm,右侧5.53±0.40mm,认为满足放置内镜工作套管的需要。通过平移或偏转工作通道可以到达不同操作部位,有的放矢地彻底清除前纵韧带、椎前肌群、关节囊的挛缩瘢痕组织和异常骨性连接。侧块外缘重要结构有椎动脉及C2神经根,与侧块外缘关系紧密,距离中线分别为24.58±1.90(22.05—26.44)mm及26.50±1.01(22.82—28.40)mm。侧块松解操作宽度宜在11mm以内,深度不宜超过12mm,内窥镜下经颈动脉三角入路寰枢椎手术的安全区域为不超过中线两侧20mm。结论经颈动脉三角区建立内镜通道解剖层次清晰,对重要神经血管牵拉、影响较小,可以到达寰枢椎手术操作部位,损伤小,对局部解剖结构显露清晰,操作精细、安全,可以作为临床上处理寰枢椎病变的一种方法。二、脊柱颈胸段胸腔镜入路的解剖学及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前路胸腔镜辅助下行颈胸段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并为此手术提供相关的解剖学依据和数据。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颈胸段标本20例。胸腔镜入路:自胸骨炳上3cm到胸骨柄的中部切开一个6-8cm的皮肤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切断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于左颈总动脉于气管食管之间隙暴露上纵隔,左、右第二肋间隙可以通过套管置入胸腔镜和抽吸器。观察每个切口的内部结构,探求入路的可行性,安全性,操作难易度;胸骨柄上切迹中点至各重要解剖结构的距离,手术操作区域的长、宽、深;测量并记录胸骨柄后方血管的走行,长度,管径;测量主动脉弓分支、上腔静脉分支的走行、长度、夹角、管径、测量并记录胸椎骨的长、宽、深;测量并记录胸导管的走行、注入静脉的部位、管径;颈胸段主要神经的管径及走行;左甲状腺下动脉的管径及走行。胸膜顶超出锁骨中内1/3处的高度;以上结果均做SPSS12.0统计分析(Mean±2std Error(MinMax))。主要结果:手术操作区域的长62±5.10(53.10~84.48)mm宽:38.56±3.59(26.62-48.59)mm,深:34.63±3.45(21.74~47.87)mm,胸廓内动静脉距胸骨外缘的距离:LA2:10.12±1.41(4.2016.29)mm,RA2:10.49±1.35(6.1817.00) mm,LV2:8.58±1.45(3.2914.23)mm,RV2:9.06±1.62(5.2616.66)mm.胸骨柄上切迹到各重要结构距离:E(喉返):41.59±4.00(32.9952.29)mm:F(心上):41.55±4.38(35.5555.60)mm:I(胸导管):44.43±3.94(33.4250.27)mm.。胸膜顶高出锁骨中内1/3处:左:21.71±1.87(12.9128.66)mm,右:22.78±2.06(12.8929.76)mm。结论:1.前路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颈胸段脊柱手术是可行的。2.前路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颈胸段脊柱手术是安全的。3.此手术入路具有切口小,不需切断胸骨、锁骨,不易损伤胸廓内动静脉,不易损伤胸膜,不易感染,和对于T2—T3操作视野清晰的优点,确具推广价值。三、下腰椎前路腹腔镜椎体间融合术的血管应用解剖目的对下腰椎(L3~S1)前路血管进行解剖学研究,分析其变异情况并探讨下腰椎前路腹腔镜下椎体间融合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解剖30例成人尸体标本(男15例、女15例),记录腹主动脉的分叉点及髂总静脉的汇合点位置,以及动静脉血管的椎前走向;测量上述分叉点与汇合点到L5椎体下缘的距离;测量L5/S1椎间隙手术窗大小(即平椎间隙右髂总动脉与左髂总静脉之间的距离);记录骶正中动脉的起始点,骶正中静脉汇入点及二者的走向。结果腹主动脉分叉点、髂总静脉汇合点分布在L4~L5之间,腹主动脉行走于椎体左前方,下腔静脉行走于椎体右前方;腹主动脉分叉点到L5椎体下缘距离,男性平均3.5cm,女性平均3.6cm;髂总静脉汇合点到L5椎体下缘距离,男性平均2.2cm,女性平均2.4cm;L5/S1椎间隙手术窗大小,男性3.7cm,女性平均3.4cm;骶中动脉均起源于腹主动脉分叉部后壁,在骶前沿中线左或右侧下行,骶中静脉多与之伴行。结论腹主动脉分叉点与髂总静脉汇合点均高于L5椎体下缘,L5/S1椎间隙手术窗大小男性平均3.7cm、女性平均3.4cm,腹腔镜下前路L5/S1椎间隙融合术是可靠及安全的;由于血管的遮盖,L3/4、L4/5椎间隙经腹膜前路融合术没有足够的血管分离及牵开是无法进行的。四、腹腔镜下腰椎前路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实验研究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腰椎手术的可行性及腰椎不同节段安全有效的腹腔镜手术人路。方法:解剖30例成人尸体标本(男15例、女15例),记录腰椎前主要毗邻血管的解剖学参数;取家猪40只,均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后人路和经腹膜腔人路显露L2~S1椎体和椎间盘,比较两种人路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尸体解剖发现腹主动脉分叉点变异较多,髂总静脉汇合点相对恒定;腹主动脉分叉角度男性平均54.9°,女性平均59.0°,髂总静脉汇合角度男性平均61.4°,女性平均64.9°;腹主动脉分叉点到L5椎体下缘距离男性平均3.5cm,女性平均3.6cm;髂总静脉汇合点到L5椎体下缘距离男性平均2.2cm,女性平均2.4cm;L5/S1椎间隙手术窗大小男性平均3.7cm,女性平均3.4cm。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经腹腔显露L6/S1满意,而经腹膜后显露L2-L5满意。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腰椎手术是可行的,该技术具有重复性好,对组织损伤小,术野内解剖结构清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显露下位腰骶椎以经腹腔人路为宜,而显露上位腰椎以经腹膜后间隙人路为宜。第二部分内镜微创在脊柱外科临床手术中的应用研究一.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区前路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前路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并观察手术疗效。方法:12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16~48岁,平均31.6岁;病程24~4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陈旧性齿状突骨折5例,齿状突不连3例,横韧带松弛症3例,齿状突短小合并寰枕融合畸形1例。术前颈脊髓功能JOA评分平均9.3分。在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区前路寰椎、枢椎松解,清除寰枢椎前方挛缩瘢痕组织(或骨)连接,颅骨牵引复位,一周颈后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结果:前路平均手术时间70分钟,出血量150ml。松解术后有11例获得解剖复位,行寰枢椎固定。1例部分复位,行枕颈融合。术后随访3~12个月,无手术切口感染和内固定失败。术后JOA评分平均15.2分,术后功能改善率76.6%。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区前路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创伤小、术野清晰、安全有效。二、内镜辅助经颈前咽后入路上颈椎重建技术探讨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颈前咽后入路重建技术治疗上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7年5月间应用内镜辅助经颈前咽后入路治疗的15例上颈椎疾病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5~63岁,平均37.5岁。病理类型:颅底凹陷症7例,枢椎椎体肿瘤6例,枕颈融合假关节形成2例。均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前路手术应用内镜辅助,经颈前咽后入路行齿状突切除、肿瘤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和/或植骨重建内固定;同期行后路枕颈或C1-C3短节段内固定与融合。分析操作技术、并发症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内镜辅助经颈前咽后入路单纯齿状突与寰椎前弓切除7例,齿状突切除+自体髂骨重建结合内固定8例;后路手术中枕颈融合9例,C1-C3短节段内固定与融合6例。术中并发症2例:口咽粘膜损伤1例,硬脊膜损伤1例;术后并发症1例,为前路手术后伤口感染,对症治疗后愈合。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获融合,术前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末次随访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内镜辅助经颈前咽后入路上颈椎重建具有创伤小、显露充分、术野清晰、操作精确的优点,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上颈椎前方的病灶清除、松解、减压和植骨内固定。三.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路重建手术抉择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路重建手术选择策略。方法2000年6月~2007年4月间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路手术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7岁。均为单一椎体骨折,骨折部位:T118例,T1216例,L118例,平均后凸角23.8°,均为不完全性瘫痪。手术方式: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根据骨折不同位置,采取经胸腔膈肌上和胸腹联合经膈肌两种镜下入路完成前路伤椎切除、椎管减压、植骨重建及内固定。结果42例手术顺利完成,均采用钉板或钉棒系统固定。其中经胸腔膈肌上入路28例,胸腹联合经膈肌入路14例,自体髂骨植骨32例,钛网10例。平均手术时间240(160~340)min,平均出血量580(360~1250)ml,平均胸腔引流时间3.5(3~6)d,术后融合节段平均后凸角4.8°,矫正率80%。术后并发症6例,发生率14.3%。经术后平均20.2月随访,无内固定失败,矫正度无明显丢失,均获得良好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术后神经功能均获1级以上改善。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路手术安全、有效的微创选择,但临床应用有其适用范围,且需要根据膈肌解剖特点和骨折病理来选择合理的入路与手术方式。四.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手术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进行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进行脊柱前路重建的60例胸椎结核病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9~68岁,平均47.4岁。病变累及T4-T12椎体。50例有明显椎旁脓肿,17例合并胸膜炎,硬膜囊受压42例。术前拟融合节段后凸角度平均29.2°(18°~42°)。术前神经系统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4例;C级6;D级19例;E级30例。结果60例手术顺利完成。均采用钉棒内固定。其中自体髂骨植骨32例,钛网28例。平均手术时间230 min(180~320),平均出血量570(350~1200)ml,平均胸腔置管引流时间3.6d(3~5d)。临床疗效优良率91.7%。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度平均18.5°(16°~33°),矫正率36.6%。术后并发症18例,发生率30%。经术后2~6年,平均3.4年随访,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矫正度无明显丢失,均获得良好植骨融合。30例末次随访术后神经功能获1~3级改善。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为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易、安全、有效、实用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开放前路重建手术治疗胸椎结核比较研究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传统开放前路重建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5年3月病变累及T4-T12的122例胸椎结核病例。A(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59例,男37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4±4.1岁,29例伴脊髓神经损害,术前融合节段后凸角平均29.2±4.5°。B组(传统开胸术)63例,男33例,女30例,平均年龄48.3±1.5岁,31例有脊髓神经损害,术前拟融合节段后凸角平均30.3±1.5°。结果122例均采用钉棒内固定。胸腔镜小切口组平均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少于开放组,经统计学检验有差异,P<0.05;平均手术时间和临床优良率两组间无差别;两组之间术前、术后1周内和末次随访融合节段后凸角矫正度的比较,统计学检验无差别;两组的组内后凸角矫正度术前与术后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1。A组(29例)和B组(31例)神经系统受累者术后均获不同程度改善。A组术后并发症18例,发生率30%;B组术后并发症27例,发生率51.9%。两组经术后平均3.4和3.8年随访,无复发、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明显丢失。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手术不仅可获得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疗效,而且可减少创伤、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六.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临床研究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结合传统内固定行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3月收治特发性脊柱侧凸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12~30岁,平均15.8岁。主胸弯17例,胸腰弯5例,腰弯4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主胸弯平均46.3°(41°~55°),胸腰弯平均40.6°(38°~51°),腰弯平均39.7°(36°~47°)。手术方式: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传统内固定行脊柱侧凸前路矫形融合术。对围手术期参数、并发症和矫正随访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23.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04.2ml,平均术后胸腔引流量349.2ml,平均切口长度3.5cm,平均切除5.1(4~6)个椎间盘。术后冠状面Cobb角:主胸弯平均15.7°,平均矫正率66.1%;胸腰弯平均12.8°,平均矫正率68.5%;腰弯术后冠状面Cobb角平均8.3°,平均矫正率79%。术后并发症6例,对症治疗后愈合。术后平均随访27.6(12~40)个月,平均矫正度丢失:主胸弯8.2%,胸腰弯3.4%,腰弯6.5%。1例补充后路矫形,1例术后6个月出现胸腰段背部疼痛,支具固定半年后好转,其余无内固定失败。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传统内固定进行侧凸前路矫形,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矫形效果满意和经济等优势,配套操作器械和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七.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和后路手术疗效比较——前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目的:回顾性分析前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我科收治的38例Lenke1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前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固定矫形21例(平均年龄14.38±1.36岁),术前主胸弯Cobb角54.52±6.31°;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17例(平均年龄13.82±1.85岁),术前主胸弯Cobb角53.71±6.54°。比较前、后路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后影像学改变差异。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2年,前路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组末次随访时主胸弯Cobb角平均18.52±4.78°,平均矫正率65.14±10.49%;后路椎弓根螺钉矫形组末次随访时主胸弯Cobb角平均16.71±4.54°,平均矫正率68.76±8.24%。前后路手术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上胸弯、主胸弯和胸腰/腰弯的Cobb角,颈7铅垂线偏移骶正中线距离,以及颈7铅垂线偏移骶骨后上角距离等测量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前路手术恢复了胸椎的生理曲度,去旋转效果要优于后路组(P=0.032),较后路手术组平均减少了1.7个融合节段。结论:前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能够取得和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相近的手术效果,且明显恢复了胸椎后凸,对顶椎的去旋转效果要优于后路组,同时在减少融合节段、缩短手术切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八、一期后路开放联合前路腹腔镜辅助下椎间融合技术在治疗腰椎疾患中的应用目的:评价一期后路开放联合前路腹腔镜辅助下推间融合技术在治疗腰椎疾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12月-2001年1月应用此项技术治疗的27例腰椎疾患病人其中男1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5岁,腰椎滑脱症17例,椎间盘炎4例,结核3例,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2例,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合并顽固性腰痛、不稳1例。前路椎间融合材料:自体髂骨10例,BAK17例,所有病人均在全麻下行一期后路开放手术,前路腹腔镜辅助下椎间融合。结果:所有病人获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菩,无感染,脑脊液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随访影像学资料提示病变部位的腰椎均获得了良好稳定和椎间融合,无内固定失效和椎间融合器下沉与脱出,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后路开放联合前路腹腔镜辅助下椎间融合技术,可以在最大限度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创伤基础上,获得病变腰椎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和临床治疗效果。

冉慕光,刘林,邓树芳,罗慰娣[10](2009)在《乳腺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技术在乳腺可疑病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乳腺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技术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患者的26个病灶进行检查,取标本送病理检查,并与术后对比,分析三维立体穿刺活检技术的方法。结果26个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88%,无假阳性,穿刺失误及假阴性各占6%。结论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技术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熟练掌握该技术,可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

二、X光机安装失误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光机安装失误2例(论文提纲范文)

(1)直接前侧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经第2骶椎髂骨螺钉置钉技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经第2骶椎髂骨螺钉钉道的周围血管神经结构关系——应用解剖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经第2骶椎髂骨螺钉理想钉道的设计——数字化解剖研究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经第2骶椎髂骨螺钉术中透视方法——影像学解剖研究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第2骶椎髂骨螺钉置钉的应用——解剖研究的临床应用
    引言
    5.1 研究对象和材料
    5.2 结果
    5.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计算机导航经皮微创空心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的尸体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计算机导航经皮设计空心椎弓根螺钉置钉轨道的基础研究
    材料与方法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导航微创置钉与常规经皮微创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材料与方法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计算机导航微创与传统开放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射频消融联合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简称及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RFA联合PK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三维热力学分析
    1.RFA联合PKP三维热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1 三维热力学有限元分析
        1.2 热分析基础知识
    2.RFA联合PKP治疗椎体肿瘤的三维热力学有限元热分析
        2.1 建模——L2~L4腰椎节段热力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 求解---三维热力学有限元模型的传热计算
        2.3 模拟结果
        2.4 结果分析
    3.讨论
    4.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新鲜猪脊柱骨组织单电极射频消融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1.实验目的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准备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4 多路测温系统
        2.5 实验记录
        2.6 实验总流程图
    3.实验结果
        3.1 瞬时射频温度分布
        3.2 消融凝固区温度与范围
    4.讨论
    5.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RFA联合PK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1.研究背景
    2.工作原理
        2.1 基本工作原理
        2.2 成像系统
    3.材料与方法
        3.1 设备及仪器
        3.2 病例资料
    4.治疗方法
        4.1 术前准备
        4.2 术中操作
        4.3 典型病例
        4.4 VAS评分系统
    5.治疗结果
    6.统计学分析
    7.讨论
    8.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文献综述 射频消融联合骨水泥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申请基金情况
    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四次
    在读期间获得奖励情况
    致谢

(6)交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的常见问题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结 果
    2.1 失败原因
    2.2 相应处理措施及处理结果
3 讨 论
    3.1 术前评估不当
        3.1.1 全身情况和局部软组织情况评估不足
        3.1.2 插钉方式选择不当
        3.1.3 手术时机的选择不当
        3.1.4 术前X线检查准备不足
        3.1.5 年龄选择不当
    3.2 器械准备不足
        3.2.1 选择髓内钉类型不当
        3.2.2 髓内钉过长
        3.2.3 髓内钉过短
        3.2.4 髓内钉过细
        3.2.5 髓内钉过粗
    3.3 手术操作不当
        3.3.1 操作粗暴、不注意保护周围软组织
        3.3.2 扩髓技术不当
        3.3.3 髓内钉打入技术不当
        3.3.4 远端锁钉锁入失误
        3.3.5 远端锁钉无瞄准器定位
        3.3.6 锁定螺钉过长

(9)内镜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部分 内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一、内镜辅助经颈动脉三角前路寰枢椎手术解剖学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二、脊柱颈胸段胸腔镜入路的解剖学及可行性研究
        摘要
        英文摘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三、下腰椎前路腹腔镜椎体间融合术的血管应用解剖
        摘要
        Abstract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四、腹腔镜下腰椎前路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实验研究
        摘要
        Abstract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内镜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临床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一、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区前路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二、内镜辅助经颈前咽后入路上颈椎重建技术探讨
        摘要
        Abstract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三、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路重建手术抉择
        摘要
        Abstract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四、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手术的临床研究
        摘要
        Abstract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五、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开放前路重建手术治疗胸椎结核比较研究
        摘要
        Abstract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六、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临床研究
        摘要
        Abstract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七、Lenke 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和后路手术疗效比较——前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
        摘要
        Abstract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八、一期后路开放联合前路腹腔镜辅助下椎间融合技术在治疗腰椎疾患中的应用
        摘要
        Abstract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结论
综述 胸腔镜和腹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致谢

(10)乳腺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技术在乳腺可疑病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设备
    1.3 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四、X光机安装失误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直接前侧入路与改良Hardinge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对比研究[D]. 陈余庆. 苏州大学, 2019(04)
  • [2]经第2骶椎髂骨螺钉置钉技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 马宇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计算机导航经皮微创空心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袁翠华. 苏州大学, 2016(12)
  • [4]椎弓根钉系统联合椎间植骨或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42例[J]. 李国强,林勇祥.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08)
  • [5]射频消融联合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D]. 郑龙坡. 第二军医大学, 2010(10)
  • [6]交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的常见问题与分析[J]. 何才勇,叶友萍,钟美香. 海南医学, 2009(10)
  • [7]AF椎弓根钉内固定不同型胸腰椎新鲜骨折临床疗效分析[A]. 天勋,邓思然,罗雨桥. 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暨第六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9
  • [8]固定骨折椎的AF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J]. 黄绍贤,梁显球,余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10)
  • [9]内镜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吕国华. 中南大学, 2009(02)
  • [10]乳腺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技术在乳腺可疑病灶中的应用[J]. 冉慕光,刘林,邓树芳,罗慰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2)

标签:;  ;  ;  ;  ;  

X光机安装错误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