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型养路机械的综合管理论文_宁延明

浅谈大型养路机械的综合管理论文_宁延明

济南铁路局济南工务机械段

摘要:我国自1984年从国外引进第一台大型养路机械开始,大型养路机械在我国目前已初具规模,随着铁路工务作业的机械化,大型养路机械在路内已显得举足轻重。同时铁路部门“十一五”大型养路机械装备计划的实施,各铁路局大型养路机械装备数量快速增长,进而铁路改革实施的路局直管站段的体制变化和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对大型养路机械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大型;养路机械;管理结合目前我们工务系统的大机管理现状,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改进措施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提高我们大型养路机械的综合管理水平。

1 大型养路机械的管理现状

1.1大机操作人员的素质

首先,由于大型养路机械的迅速发展,原有的设备技术人员已达不到大机扩充的需要。同时,激烈的人才竞争,导致有的单位招不到大机所需的大中专毕业生,有的即使招聘到位,但到达施工现场,看到我们艰苦的施工和生活条件,也不能安心基层工作,或抽调机关,或改做其他工种,有的在某方面确有才能的技术人员则因为铁路系统的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而跳槽或考研走人,从而造成了大机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并进而引发大机操作队伍的不稳定。

其次,现有大机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待提高,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及时,信息不畅通等,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设备更新的需要。操作人员对大机一系列的构造原理、运用保养等方面的掌握有待提高,在施工作业、调试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急需培养,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紧急故障处理不力或不会处理,造成施工晚点和不利影响,人为因素降低了大机的作业效率。

1.2 大机检修能力的配置

随着各段大机设备的不断增加,最初配置的检修场地、设备、人员等逐渐不能适应大机的检修要求,检修设备的不全和检修功能的不完善,使得大机的检修计划顾此失彼,往往是哪台坏了修哪台,尤其是设备冬检期间,检测设备的缺乏,检修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造成了一些大机故障无法检测或检测漏项,给大机的使用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同时还存在检修时应换的零部件未换,应探伤的部位没探等诸多问题,致使大机的检修工作不彻底。

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任务繁重,但大机的保养和检修却不到位,设备过早出现老化现象;有的单位配件储备量不到5%,材料的管理大部分业务仍采用手工管理方法,较多的车型使车间管理的配件种类超过8000余种,规格复杂,收发频繁,造成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过大,工作效率不高,延长了材料的供应时间。而对于不常用的配件,难以做到及时准确的汇总,不能随时了解用料的动态情况。从而导致了检修储备的不合理,达不到机械设备的检修条件。

2 提高大型养路机械综合管理水平探讨

2.1 人员管理

管理系统的关键是人的管理,人是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生动的因素。知识经济的浪潮更是把人才放到各类竞争力的顶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员工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而人员管理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能否落实,职工的积极性能否得到调动,企业能否为职工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工作环境,员工是否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等都是每个企业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基于上节的分析,在我们工务机械段目前仅仅拥有了先进的大型养路机械后,如果缺失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职工就不会踏踏实实的利用其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去管理并应用好我们的大机,就无法充分挖掘大型养路机械在大修施工作业中的潜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大机的管理系统中,人员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1.1严格选拔人员。

大型养路机械的高技术含量,要求大机的具体操作人员和管理者也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需要配备一只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从最初的人员选拔开始,就应该坚持严把关口,首先就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从而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后,能够很快的掌握所用机械,熟悉所操作机械的各项要领并进而在以后的应用中能随时解决在施工时所出现的各类机械故障。因此,只有把好人员的选拔关,才会最大限度的把高素质人员充实到大机应用和管理的团队中来,从而真正建立一支能与大机相适应的责任心强、技术能力硬、业务素质高的队伍。

2.1.2强化现场管理。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随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的为职工排忧解难,理顺职工情绪,化解各种矛盾,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大机人员,常年在外作业,工作环境艰苦,往往是顾了大家舍小家,并且工作和生活时间毫无规律,啥时有点啥时干,天长日久,职工难免会有情绪的波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施工作业效率,存在了安全隐患。

所以,我们首先就是要解决好职工的生活问题,解决好他们在外的吃、住和娱乐问题;工会部门应该及时了解一线职工的家庭困难,及时帮助解决,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随时走访并慰问困难职工家庭,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工作中,领导干部要真正以身作则,吃苦在前,替人分忧,处事公正,毫无私心,从而职工才能放下包袱,忘我工作,积极投身大修事业。

2.2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从属于单位工作的主体,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几年来,随着大机的装备越来越多,施工任务的增加,大机使用频率加大,大机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加,在大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职责不明、安全意识淡化、专业管理薄弱、侥幸心理普遍等主要问题。

2.2.1安全工作就要认真落实单位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带动全体员工安全责任的全面落实。要坚决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制度,确保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安全以及对整体安全负责的安全工作责任原则。

2.2.2安全管理是系统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常抓不懈,制定并完善大机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与大机设备的应用和管理人员签定安全责任书,从安全行驶,安全操作,安全使用等方面明确义务和责任。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督力度,重点要加大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和保养,杜绝机械设备带病作业,严防“三违”。同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所有操作人员都要进行安全和业务的全面培训,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配备完善大机的安全防护用品,制定各类机械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急预案,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3、结语

大型养路机械是集运行、施工、检修于一身,所以如何管理好这些设备,不仅关系到设备本身的寿命,而且直接关系到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单位的生产计划、施工质量、市场信誉、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要用好、管好这些大型养路机械,人的因素是关键,这在部、局和基层站段都有着同样共识。当代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了加速装备大型养路机械的迫切性。

所以,我们的管理体制,要求我们要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来管理大型养路机械,对于人员的管理同样我们也要不断的对职工进行系统、全面的基础培训和技能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尽最大可能发挥大型养路机械的最佳效能,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大机设备的综合管理,使大机设备的管理和运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使得大型养路机械的管理与运用进入市场竞争,采取经济和行政手段,提高大型养路机械的装备水平,进一步促使大型养路机械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宁延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浅谈大型养路机械的综合管理论文_宁延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