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探讨论文_马鑫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探讨论文_马鑫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7100

摘要:各施工单位要在对现有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的同时,对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并通过对各管理细节的完善,不断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水平,进而保障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使用环境,使企业在行业中树立良好地口碑。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1施工技术管理

1.1土石方施工

在土石方工程中,施工技术问题主要出现在土方开挖量以及基坑有没有使用支护与防排水措施、土方开挖面有没有长时间曝晒、土方基坑上顶面的实际标高是否按照设计方案准确铺设垫层等方面。土石方工程中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解决:在土石方工程开挖前实施基坑现场勘查鉴定; 依次排查开挖基坑中的实地防排水系统; 严格鉴定开挖土石方与设计方案标准是否一致;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检查基坑土石方施工支护措施,进一步核实其合理性; 在完成开挖施工后,对基坑开挖面实施严格控制,避免出现长时间曝晒情况; 明确设计方案要求,根据要求铺设垫层; 在放桩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测定桩基实际标高与轴线,避免桩基错位。

1.2钢筋施工

钢筋施工问题大致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选材材料进场,第二个方面是钢筋加工工艺,第三个方面是现场钢筋作业。在建筑行业中,钢筋选材市场复杂,一旦工作人员疏忽,就容易购买到抗压强度差、无法达到设计标准的再生钢材。钢筋加工过程同样复杂,其加工制品不达标直接导致施工进度减慢、施工材料浪费。钢筋施工技术问题主要表现为混凝土构件搭接布设错位,降低设计构件强度。钢筋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筋骨,必须严密谨慎的选择钢筋材料,严格把关钢筋质量,仔细检查材料合格证书,实施进场质量控制制度。钢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再次接受力学试验鉴定,对不合格的钢筋加工制品予以剔除,严格检查钢筋焊接、搭接、绑扎以及布设,按照设计图纸校核钢筋搭接固定长度,做好质检记录备案。

1.3梁、板、柱施工

这方面施工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其模板加工的实际质量。调查表明,现阶段我国普遍采用木模板实施模板工程,部分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增加利润,多次周转使用同一木模板,致使模板严重变形。梁、板、柱构件模板出现变形及封闭不严实等状况,降低混凝土构件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拼装构件模板前实施严格检查,禁止已经变形和受损严重的模板继续使用; 检查完成拼装的构件模板,确定其处于封闭严实状态; 仔细审查模板,确定其支架搭设牢固; 清理拼装模板后进行浇灌混凝土作业; 完成混凝土构件工作后复查其梁、板、柱的实际轴线与标高; 确定构件混凝土达到规定拆模时间及成型强度标准后方可拆模,按照“先侧后底”的原则拆卸模板,注意混凝土棱角,避免损伤成型构件,确保构件完整度。

1.4屋面防水施工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选用防水卷材上,施工过程中,一旦选用质量差的防水卷材,就会对工程屋面的建筑防水性造成负面影响。必须严格处理跟脚部位,其与拐角部位在实际施工时很容易因为结构不严密造成后期漏水。针对这一问题,必须根据设计情况分层铺贴搭设防水卷材,可以在完工后的防水卷材上加设防水层。类似于钢筋或混凝土选材,防水卷材在材料选取上也要严格把关,以证取样。

1.5混凝土施工

目前来说,高层建筑工程中多采取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结构,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方面,其质量优劣可以对建筑物使用产生直接影响。现如今,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需要经过运输进场,这意味着一旦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长时间搅拌,就有可能使其水灰比产生变化,无法达到实际施工要求。与此同时,实施混凝土振捣时,施工人员方法不当,容易出现漏振问题,导致混凝土成型时出现孔洞、麻面以及蜂窝等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实施管理,使混凝土水灰比达到施工标准,必须多次试验配合比,合格后进行施工应用;合理调整混凝土搅拌频率与时间,严格控制外加剂使用; 在振捣过程中,可以调整振动器,使其处于垂直状态,直上直下进行施工,使振动器工作频率适中,快插慢拔,保持插点分布均匀,切忌勿漏点插,保持上下抽动,确保振动器层层搭扣。在振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混凝土下沉问题,尽量避免混凝土泛浆、冒泡,以混凝土表面密实平坦为佳。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构件时,针对大体积构件必须考虑预留施工缝,防止构件成型变形后破坏混凝土构件。

2现场建筑施工管理的优化方案

2.1 科学制定现场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想要确保现场施工的质量,就要在注重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并要根据建筑物施工的具体要求,对本次的施工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在进行规划之前,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施工图纸相结合,确保施工管理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从而将施工管理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对现场施工实施高质量的管理。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计划时,要将工程基本情况、施工所有环节计划以及施工周计划等内容包含在其中,且要对施工重点进行明确的标注。

2.2 建立健全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能够确保管理工作的落实质量,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因此施工管理制度的设定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管理制度进行制定时,管理人员要注重制度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要将施工现场的可能发生的情况最大限度的纳入到其中,像施工安全性保障、施工现场环境控制以及施工技术质量等,从而切实提升施工管理的工作质量。

2.3对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优化

施工质量是整体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施工单位一直都极为重视对各环节施工质量的管理。施工单位想要对现场的施工质量进行高效的把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①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把控。建筑施工行业发展至今,施工技术无论从种类以及技艺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需求使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制定出相应的技术开展管理计划,并要根据施工技术需求对管理手段进行细化;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现场的施工管理之中。施工单位可以与专业信息技术机构进行合作,在施工现场安全大量的电子设备,从而实现对施工现场全天全方位的监控管理,管理人员通过监控就能对现场的状况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2.4 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审查

针对施工材料质量的问题,施工单位要从三方面着手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①要对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施工单位要选择综合素质较强的人员担任采购这份工作,并要对采购合作的厂家进行详细的调查,在货比三家的原则下,尽量使用信誉较高的厂家作为原料供应商;②要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不仅要抽样对材料质量进行确认,同时还要对材料的合格证书进行核查,杜绝质量不达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③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保存与管理,要按照材料的材质、保养方式以及使用年限等方面条件,分别对每种材料进行适当的维护与保养,进而确保施工使用的材料能够与相关要求相符合。

结束语

总之,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给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而且还要提高施工人的专业素质,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由此来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促进建筑事业健康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姚洪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OL].科技资讯,2015(11).

[2]廖文举.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5,20:290.

[3]陈务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管理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18:152+154.

[4]冷卫东,宋义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经贸实践,2015,11:278.

论文作者:马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探讨论文_马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