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60)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从企业本身发展战略规划出发,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招聘;配置
一、招聘的主要方式
1.1内部招聘
内部招聘是指企业从组织内部选拔出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内部招聘的主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竞聘上岗。竞聘的步骤是:发布选聘公告―对提出申请人员进行初步筛选―组织考试或测试―综合性面试―决策―任前公示和任命。笔者所在企业不久前进行过一次针对各分公司财务主管职位的内部选聘,公开选聘4~6名财务主管。全公司内部财务系统共有9名人员提出竞聘申请,经过人力资源本部初步筛选,有2人不符合选聘公告中的选拔标准,有7人进入综合面试。通过财务本部、党群工作本部和人力资源本部共同组织的综合性面试,最终选拔出5名人员。这次选聘工作充分考虑到单位财务系统人员整体素质情况,对于选拔标准的确定、综合性面试中专业性测试和素质测试题目的确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内部招聘的第二种方式是内部储备人才库。企业人才库系统记录了每一位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受教育情况和接受过何种培训、相关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绩效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信息。人才管理信息库必须专人管理并且做到人员信息时时更新。当有用人需求时,提出用人需求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可随时在单位内部人才储备信息库里面甄选到适合的人员补充职位空缺。企业在内部选拔人才共有五大优点。第一,有利于员工快速适应新角色和熟悉新工作。第二,有利于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出来。第三,有利于减少选人和用人时判断上的失误。第四,有利于保持企业内部整体人员结构和生产运行的稳定。第五,在所有招聘方式方法中,内部招聘成本最少。从公司内部进行选拔可降低招聘成本并可提高招聘效率。而且,经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工作实践,企业与员工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所有员工已慢慢融合到企业文化中来,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及准则,形成较高的企业忠诚度。但是,内部招聘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比较易形成组织人员结构版块化,进而导致企业中高层领导分裂并出现涟漪效应,企业人员缺乏流动性会影响企业活力。
1.2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是立足于企业的外部来获取合适的人才。外部招聘的渠道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校园招聘。校园招聘是笔者所在企业外部招聘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由于地域上的优势,企业与两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校仅有十分钟车程,每年会有几批高校在校生来企业参观实习,经过几年的努力,随着对企业了解的逐步加深,企业在这两所高校中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毕业生来企业就业的积极性很高。第二种,校企联合办学。这种方式是笔者所在企业根据实际需要与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工人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方式的突出优点是针对性强,员工忠诚度高。缺点是招聘成本较高。第三种企业内部员工、亲友和熟人推荐。采用这种推荐方式的应聘成功率往往高一些,因为推荐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担保的过程,认同的过程。应聘人员也可从推荐人处详细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包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第四种,投放招聘广告。第五种,通过中介机构招聘。外部招聘的优点有四个。第一,外部招聘有利于促进实现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目标。第二,外部招聘将人的新观念、新经验和新资源带入组织,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企业补充新鲜血液使企业充满活力。第三,外部招聘可避免由涟漪效应所引起的种种不良反应。第四,外部招聘极大地节省了培训费用。在企业外部选拔人才受限制少,可选范围广,选拔到优秀人才机会多,特别当需要选拔稀缺的复合型人才和从事特殊领域的人才时,外部招聘的优势更明显。同时,企业在进行外部招聘时也是一种有效地、与企业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企业可借此机会树立起良好的外部形象。外部招聘有三个缺点。第一,熟悉岗位以及人员方面的配合需要较长时间,新员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外部招聘消耗成本较高。第三,具有较大的选错人和招聘不到合适人员的风险。
1.3招聘方式的选择当企业需要招聘高级别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时,应遵循内部优先原则。
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是依靠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以及工作经验,才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服务。而且因其已经认同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所以愿为企业做出贡献。这一点,是通过外部招聘所选拔的人员无法在短期内所能做到的。当企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候,应当扩展外部招聘渠道,着重于外部招聘。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发展速度较快,仅依靠企业内部选拔与培养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节奏。受限于企业规模,内部可选余地相对较小,没有办法通过内部选择获取到所需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开发外部招聘渠道,才能为企业寻找到适合的人才。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则必须采取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方式。当企业外部大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导致企业员工知识老化加速,原来的经验和特长所起的优势作用不再明显,企业将因此受到直接的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企业必须寻求新的人才资源予以开发利用。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选择采取内部选拔方式还是外部招聘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和阶段来进行判断选择。
二、企业员工招聘与配置问题的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内部因素。所以,我们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企业员工招聘与配置问题的解决。
2.1从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出发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规律、行业间竞争等,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取缔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命运,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员工招聘和配置,如税收政策先影响企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在企业的正常运行中,要时刻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优惠政策要抓住机遇,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限制性的政策,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招聘新型高科技人才,进行企业产品的创新研究,拓展企业的经营范围。同样,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这同样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这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可见,企业在正常经营中,要及时关注国家政策动态和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外界因素,做好员工招聘与配置上,从而促进企业更加健康长久发展。
2.2从企业自身内部因素出发
员工在应聘企业时,往往会考虑该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前景、生产效益、薪酬福利等,可见,企业要做好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工作,就需要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据有关调查显示,员工心目中好企业的标准是发展前景光明、生产收益颇大、薪酬福利待遇高,像这样的企业招聘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招聘结束,在具体的招聘中,员工会在面试或者试用期间重点考虑企业的薪酬福利待遇高低。对于企业存在的招聘难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因此,企业要做好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工作,就必须树立一个良好的内部形象。
结束语:
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扎实的员工招聘与配置工作。企业要从自身因素做起,有效率利用外部环境因素,从各个方面做好企业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吴强,万可.论知识员工的四分图管理模型.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4)
[2]王继存著.谁能胜任一胜任模型及使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出版.
论文作者:张之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人才论文; 人员论文; 方式论文; 因素论文; 工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