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生活中,建筑工程广泛使用混凝土进行施工,这样的方法也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近些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影响建筑的使用,也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那么就可能引起建筑坍塌等现象,影响建筑使用寿命。所以,要从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研究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
1 混凝土裂缝种类分析
根据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可将其分为三种,即荷载裂缝、温度裂缝和施工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裂缝。当混凝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遭受外部较大作用力或者内部本身压力过大,使其所承受的压力超过混凝土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承载力,混凝土就会出现荷载裂缝。混凝土由于其常用性,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日照时间较长,再加上其自身热胀冷缩的自然属性,受外部环境影响过大,会造成混凝土严重变形,最终产生温度裂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若缺乏相应的施工资质和实力,在混凝土质量把控方面缺少经验或者混凝土质量识别知识技能,就会导致选购混凝土质量不合格,产生裂缝的几率变大。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2.1 材料原因
材料原因是最直接一类因素,混凝土作为一类十分关键原材料,需要进行混制和搅拌,如果其自身材料质量出现一定问题,那么后期建设成果一定会受到影响,建设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为裂隙出现提供了机会。除了原材料质量方面出现问题之外,进行配比设置等方面如出现一定程度问题,也会影响实际操作质量,影响混凝土裂缝形成,从而产生质量问题、生产安全问题和外观问题等。在材料和配比方面问题中,水灰比例是最常见一类问题,如比例处理不当,在后期应用过程中则很容易影响到混凝土自身强度等情况,从而导致其自身建设出现一定程度质量问题。
2.2 建筑图纸设计原因
图纸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如果图纸设计不够合理,混凝土就容易出现裂缝。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会选择外包公司进行设计,对于其设计的图纸并没有过多的检查就直接进行使用,如果图纸中存在不合理内容,建筑企业也不会发现,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所以,在图纸设计时,必须要全面考虑建筑施工结构,每部分承重能力,都需要进行详细考虑,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对应的混凝土设计。哪怕设计图纸内容存在一点问题,也会对建筑工程造成致命影响,特别是设计各分部混凝土构件时,每一部分混凝土材料比例都有所不同,如果没有根据建筑工程详细考虑,就无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3 操作或结构原因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存在诸多影响因素的,操作工艺、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和设计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同时会为裂隙产生带来一定影响,除此之外建设环境,周围温湿度情况也会影响到其自身硬度和完整性[2]。操作工艺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一部分内容,其自身价值和意义非同小可,然而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存在诸多影响因素的,自身结构设计合理性和整体工艺操作科学性,都会为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另外,养护操作也是十分关键一部分,后期出现裂缝,原因与养护工作、保湿、温度调节有着密切联系,正因如此,在进行治理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关注到每一部分影响内容,充分从源头抓起,有效治理相关原因。
3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方法分析
3.1 正确选择原材料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要求选择原材料,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为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影响建筑物质量,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投入,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在这过程中还需要将原材料进行妥善储存,放置在通风地方,保证原材料的干燥,这样能够防止原材料变质现象发生。还需要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受到污染,比如在使用水泥时,要确认其成分比例,然后在合理使用对应的水泥,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进一步保证混凝土不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建筑图纸设计的完善
因为混凝土出现裂缝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设计图纸不合理,图纸中混凝土结构存在问题,导致混凝土承载力没有达到相应标准,从而出现混凝土裂缝。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检查设计图纸内容,要聘用具有专业水平的设计师进行设计,保证混凝土结构设计符合要求,还需要在设计完成后对图纸进行重复检查,保证图纸合理后进行使用,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质量,也能够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很大程度上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
3.3 确保混凝土设计的合理性
为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需要在拌制混凝土之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然后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选择,试验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准确性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减少裂缝的出现,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企业能力水平。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试验时,要充分结合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耐久性和最大承载力、混凝土结构不同应用途径的用量配比、混凝土抗冻性能等。
3.4 控制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材料进行预混、搅拌和混制而成,其自身材料配比有着较为严格和实际要求,要根据相关要求,合理化整体配比,控制各类材料使用数量等方面情况,从而有效控制其自身材料配比,控制使用材料质量、强度等方面情况,保证最终的使用耐久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所参与工程的特点,经过配比和准确地计算,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实验。水灰比是相对重要一部分内容,水灰比一般要控制在0.24-0.34之间,从而保证其材料具备着较强硬度、强度,尽可能避免一系列可能产生裂缝因素,将建设质量进行显著提高,同时为企业有效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3.4 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
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可以在材料配制阶段,通过减少水泥用量,选择其他水分较少的水泥如矿渣水泥,减少水热化的产生;在混凝土入模时,通过采用冰水拌合等手段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在大体积混凝土构件中埋没冷却管,冷水的循环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积极及时养护,在内部埋设测温装置,随时监控、随时降温;②合理优化混凝土配料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用干硬性的混凝土,在拌和时加入适量水降低浇筑温度;在温度较高环境下,合理降低混凝土摊铺高度减少热量等都可以很好的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3.5 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在进行浇筑过程中,也有诸多因素影响和诸多原因干预,如没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执行,对于其自身裂隙产生等情况没有充分关注和高度重视,后期浇筑成品就会存在一定程度不足之处,可能会出现裂隙。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要对浇筑质量和浇筑工序、工艺流程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重视,从而有效提升实际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性,尽可能减少其自身潜在质量问题和质量风险。全过程质量管理控制,除了对于工艺等方面关注之外,还要充分关注到自身周围环境影响,例如气候、温湿度等情况,进行合理有效控制,才可以提高质量管理有效性,降低裂缝出现概率。
如上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是可防可控的,要正确认识其自身成因,从而根据成因进行治理,合理有效管控,提升治理措施有效性,加强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全过程质量管控,弥补原有建设工作过程中不足之处,以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剑.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9(14):23-24.
[2]张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四川水泥,2019(05):270.
[3]刘贺龙.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3):222.
[4]蒋晓明.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北方建筑,2019,4(01):58-60.
[5]张华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6):21-22.
论文作者:王家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成因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