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及城市基础设施限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基础设施论文,城市人口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城市人口分布是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复杂结构现象。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要求城市人口分布结构上趋于合理。合理分布不等于平均分布。事实上,很难要求各级别城市、各地区城市的人口分布在结构上完全达到齐头并进和同步化。我国现阶段城市人口分布上的差别大是结构动态过程的一大特点。它反映客观因素的多方制约和过程的规律。本文特别提及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受城市基础设施的一定程度限制。
按《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城市人口的统计有两个口径。其一是城市市区人口;其二是城市地区人口,包括市区和所属农村的人口。本文所讨论的城市人口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包括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现阶段,我国城市市区的农业人口要比非农业人口多。1993年,全国城市市区年未总人口为43071.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17709.46万人,农业人口为2536.8万人,多7652.52万人。研究我国城市人口分布不应忽视这些农业人口。这些农业人口就总体而言,构成城市市区人口的主体。他们在市区从事职业活动和生活,占据城市的大量社会空间。这部分人口实际上已是城市化人口,但户籍仍在农村,形成现阶段我国人口城市化与户籍制度的明显对照。
表1是我国城市人口在不同级别中城市的分布。
表1 1993年末我国城市市区人口在各级城市的分布 单位:万人
城市级别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超大城市
4668.823806.56
862.26
特大城市
3841.092869.64
971.45
大城市 3257.993464.21
793.78
中等城市
12127.86
74733.04 7394.82
小城市 19175.68
3836.01
15339.67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3—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表中可见,1993年我国中、小城市市区人口分别都在一亿人以上,人口数量最多。这说明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人口的主要聚集点,我国现阶段人口城市化以中小城市网络分散为主。虽然我国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人口城市化集中趋势也明显,但1993年这三类城市的人口合计不到中等城市或小城市的三分之一。
从构成看,中小城市的非农业人口也是最多的,其中,中等城市非农业人口接近半亿人,居各级城市之首;中小城市的农业人口也最多,其中单是小城市就有1.5亿人以上,且与其他级别的城市相比,只有中小城市的农业人口多于市区内的非农业人口。其中最突出的是小城市,其市区农业人口与市区非农业人口的比例约为4∶1。也就是说,1993年,在我国的小城市市区,每5个人中有4个农业人口和1个非农业人口。显然,中小城市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
表2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分布的趋势。表中可见,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人口和市区农业人口增长率最高,而超大城市农业人口增长也较快,超过小城市。
表2 1993年我国各级城市市区人口变动
城市级别 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人口 人口自然
增长率增长率 增长率
出生率增长率
(%) (%) (%)(‰)(‰)
超大城市 5.54 2.67
20.37 7.81.7
特大城市 1.36 2.17-1 9.44.6
中城市18.56 17.82 20.92 10.1
5.8
中等城市 20.18 10.51 27.3 12.2
7.2
小城市12.94 8.09
14.22 12.3
6.7
资料来源:同表1
决定各级城市人口增长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入城农业人口的数量。从趋势看,现阶段小城市市区农业人口虽然最多,而且增长率也不低,但不如中等城市、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小城市吸收农业人口的趋势相对放慢,这意味着农业人口将以更大比例地进行空间跨度较大的远距离转移,即更大比例地分别向中等城市、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集中。也就是说,中等城市、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给予农业人口谋业的机会有较快增长的趋势,因而更能吸收农业人口。值得注意的是大城市市区的农业人口增长。1993年,大城市市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3.1,相差不太大,而同年前者的增长率比后者的增长率高3.1%。按这种发展趋势,在不远的将来,继中、小城市之后,我国大城市农业人口也有可能超出非农业人口。
各级城市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影响我国城市人口分布。我国各级城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差别较大。表2可见,1993年,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人口出生率比超大城市分别高出4.4和4.5个千分点,而自然增长率分别相当于超大城市的4.2倍和3.9倍。单是自然增长率的影响,1993年,中、小城市市区人口就分别增加87.32万人和128.48万人。中、小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又与其人口年龄构成有关。在中、小城市,以农业人口为主,他们多数是来自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随父母入城的年幼子女,因此,中小城市市区的人平均年龄较轻,死亡率较低,出生率较高,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特别高。这是影响中、小城市人口增长的因素之一。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在地区空间上形成差别层次。特区城市、沿海开放城市、乃至整个东部城市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尾随其后。这种发展的空间地理差别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地区分布。表3可见,我国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城市。东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1%,西部城市人口较少,仅占全部城市16%。
东部城市、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农业人口比重都超过非农业人口比重。在东部城市,市区农业人口比例为59%;中部为58%;西部为61%。虽然西部城市市区农业人口绝对数只有中部城市的一半多一点,与东部城市比则相差更远,但由于西部城市市区的非农业人口较少,所以西部城市农业人口比重高出中部城市和东部城市。
东、西部人口城市化客观上有一定差距,但从表4看来,这种发展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表4的数字表明,西部城市人口增长率高于中部城市,而只以微弱差距尾随东部城市。东西部人口城市化有均衡的趋势。这种均衡趋势反映两地城市之间产业发展的相互依赖和整体协调。西部被认为是以材料产业和能源产业为主的地区,而东部是典型的加工区。两类地区的发展都是靠人口城市化配套。西部的原材料产业与东部的加工发展是平衡的。这种平衡的架构使东西部城市人口都比较快速度增长。当然,相比之下,东部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高些。这反映以加工为主产业结构的东部城市更为深刻的工业化过程。
表3 1993年末各地区城市市区人口分布 单位:万人
城市类型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
全部城市43071.4417709.46 25361.98
东部城市21997.779043.49 12954.28
中部城市14225.386023.69 8201.69
西部城市6848.29 2642.28 4206.0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统计年鉴》1993—1994年整理计算。
表4 1993年各地区城市市区人口增长率 单位:%
城市类型 年末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
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率
东部城市
14.88
9.46
19
中部城市
11.01
5.88 15.11
西部城市
12.85
6.19 17.4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统计年鉴》1993—1994年整理计算。
城市人口的分布给城市空间带来新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可拓宽城市社会活动空间。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条件构成对城市人口分布的一定制约。现阶段我国各类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不一。能容纳的城市人口也不一样。当与人口分布变化不同步时,可能会加剧“城市病”。
从表5可看到,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按人口拥有城市基础设施较多,而中小城市在这方面明显落后,各样条件都是最差。由此看来,由于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引起的“城市病”不一定城市越大越严重。这方面的“城市病”实际在中小城市更突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反思。基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借鉴发达国家大城市过度发展并出现严重“城市病”的情况,人们设想出我国分散性城市化的构图,避免人口过多集中于超大城市人口、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使中小城市成为城市人口的主要“蓄水池”。这种设想是切合实际的。我国城市人口的实际分布也是如此。这样,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有关“城市病”相对减少了。但人口较多分布于中小城市,给中小城市却带来诸多问题。“城市病”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我国中小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人口集中的形势,由此引发的“城市病”限制人口进一步向这些中小城市继续集结,并进而导致中小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生活质量有下降的可能。因此,应加强对我国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使之能适应我国城市人口分布的趋势。
表5 1993年我国各级城市按人口拥有城市基础设施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统计年鉴》1993—1994年整理计算。
从表6可见,按城市人口拥有计算,总体而言,东部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而中、西部城市基础设施较差。这意味着东部城市由于城市基础设施不足而引起的“城市病”可能比中部和西部城市要少。城市不发达地区这方面的“城市病”可能更严重些。从现状看,东部城市基础设施为其人口城市化提供较有利条件,彼此较易协调。也就是说,东部城市基础设施容纳人口的能力较强。这对东部城市人口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都十分有利。
表6 1993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按人口拥有城市基础设施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统计年鉴》1993—1994年整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