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安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5
摘要: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控影响重大,前期造价控制不当是导致项目投资效益较低下以及“三超”现象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将前期阶段的造价管理细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招标阶段造价管理并总结了各个阶段的注意事项,以便为下一步的工程造价管控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前期阶段
引言
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的命脉,它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对施工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由此可见,对于工程造价的阶段性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控制过程中,要保证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尤其在前期造价控制中,更加有必要,确保经济效益的合理体现。当前,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却没有明显的提升,这与施工行为与工程造价不符有着重要联系,这也证明了“落实”与控制同样重要。我们有必要做好工程造价的阶段性控制,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1、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前期控制的内容及现状意义
1.1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的相关工作指的是从工程项目的酝酿到项目的建议书直至列入相应的年度计划阶段等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工作,这其中涵盖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可行性研究、组织工程设计以及建设地点的选择等,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建设工程作用的发挥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2造价管理的现状意义
传统的建筑业存在许多弊端,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不够严格,有许多漏洞,在此基础上我国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仍旧相对落后,没有形成合理、科学的市场管理机制。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没有对工程造价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控制,在工程造价超过投资的额度后才意识到要进行控制,但为时已晚。同时,建筑企业不够重视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使施工的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偏高,为此企业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在立项决策阶段选择更加经济可行的方案,并在不断地优化建设方案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质量,从而使得决策方案能够更加符合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造价管理在设计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设计阶段是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对所拟建的工程进行全面安排的阶段,有利于对工程建设进行总体性的统一规划。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保证设计的经济合理与技术先进,在更大的程度上缩短工程建设的时间、节省建设所需的投资、提高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一个建设项目,同一个单位的工程,所合适的方案并不是相同的,所以相应的造价也会不同,因此必须在结合实际发展情况的前提下,设计多个方案以供选择,从经济、技术和效益等角度进行分析,不断地优化设计方案。在此进程中,合理的造价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设计方案的优化进程,从最根本上降低所需要的成本。
2、做好工程项目施工前期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良好对策
2.1 重视可行性研究,做出正确的决策
为了进一步降低投资的风险,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的造价,建设单位必须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重视可行性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尝试通过委托专业化、社会化水平高的咨询公司,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通力合作的前提下理智科学的进行决策。从造价管理的方面来看,可行性的研究工作还必须认真地对工程投资估算进行编制、科学地分析工程项目的效益,若是估算出来的造价比开发商打算投入的资金额度高,就要适当地调整相关标准或者规模。再有,在进行投资估算之时,要参考其他类似的工程,并且还要根据拟建项目的交通状况、建设地点等具体情况,确保编制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在此阶段所进行的投资估算应当作为以后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的目标限额,理论上不应当突破,同时还要仔细的找出与分析有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最大限度地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以便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的造价,在进一步降低工程成本的基础上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2.2 做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控工作
工程设计是建设工程项目的灵魂,是处理好经济和技术关系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地控制与确定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因此,做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十分必要。详细一点来讲,首先,建设单位要结合实际,尝试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借助于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合适的设计单位,严格对参与竞争的各单位进行筛选与考核,以确保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合理性与先进性,避免由于设计不足而导致的投资损失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其次,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地优化,要运用多种指标评估分析工程项目设计,并且在对工艺技术的方案进行选择之时,要认真地进行一定的经济分析,确定切实可行、经济合理以及先进适用的设计方案。在选择工程建设所需设备之时,要尽可能地运用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的机械设备,对于需要进口的设备应当谨慎选择,切忌重复引进;再者,作为设计单位,要加强经济意识,但凡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内容,都要用数据说话,通过计算确定投资估算符合工程的建设发展要求。
2.3 做好合同签订过程的造价管理
合同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基础,有效科学的合同可以避免或者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在争取更多利益的基础上促使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合同包括标准化的格式条款与补充式的协议条款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工程类型的不同以及工程发展需要的差异,合同的特征也不尽相同。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合同管理的重点在于协议条款的补充上,比如,宿舍楼、办公楼以及实验楼等所涉及到的施工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对于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设计中不够明确、不详细的内容,合同签订双方就需要通过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条款,对于合同中涉及到的价款结算的方式、工程费用的额度以及违约争议的处理等,都要用具体的条款给予明确的约定。
2.4 做好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
为了在更大的程度上减少直至避免实际值和目标值之间的距离,建设单位就必须要在立足于实践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采取合理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实施主动性的管控。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管理不但要反映出投资的决策、施工和设计情况,更要符合建设工程项目的相关要求。充分有效的运用价值评判标准,可以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基础上,提高其使用价值。建设单位领导者要结合现实发展情况,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对前期阶段的造价进行合理的管控。技术人员和经济人员要进行通力合作,保证前期造价控制能够在规范的轨道中运转。
结束语
前期阶段造价控制至关重要。周密分析并严格控制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招标阶段),大都能达到投资的预期目标,并能使投资的经济收益最优化。反之,忽视前期的工程造价管理往往导致工程出现“三超”现象。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管控工作的开展不但可以避免过高的投资额度,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推动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最终实现投资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涛.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造价管理与控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0):114
[2]张玉.论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的造价管理.现代装饰(理论).2013(10):625.
[3]陈慧.探究施工前期与全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520.
论文作者:彭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