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若干问题_全球化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若干问题_全球化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2)07-0032-04

全球化问题,近年来受到理论界的极大关注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各种观点见仁见智 ,迥然各异。对这一问题我也曾发表过一些意见,(注:参见拙文:《马克思的世界历 史思想与全球化》,《求实》2000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1期转载; 《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 报刊资料《邓小平理论》2001年第4期转载;《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江西 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现再对讨论中的有关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谈 点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是否具有同质性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不具同质性。持这种观点的论者, 有的从人的解放出发,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仅指民族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而且还有消灭异化,实现个体解放,使原先具有地域性的个人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的、 普遍的个人的维度。马克思所描述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所希望达到的真正目标和理 想状态,是实现真正普遍的个人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而当前的全球化现象,只是具 有了某些“世界历史”的征兆,它并不具备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客观条件,因而二者并不 等同。有的从交往的角度出发,认为马克思讲的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交往主要是直接的交 往,而在全球化状态下,交往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电脑等媒介进行的间接交往,因而全球 化与世界历史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不具同质性。

我以为,上述这种观点缺乏说服力。回答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是否具有同 质性这样的重大问题,首先不在于“举例说明”,而在于它的“理论论证”。科学的理 论论证是一种远远超过各种举例的巨大力量。只有把“世界历史”和“全球化”这两个 概念作本质上的比较,才能说明它们是否具有同质性的问题。

在我看来,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是有同质性的。这里首先涉及对全球化概 念的理解。目前理论界对这一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多数人认为,全球化的基本含义 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 导致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并越来越走 向全球一体化和多样化的辩证发展过程。如果这种理解站得住,那么它与马克思所讲的 世界历史就具有同质性。首先,这两个概念都是历史的范畴,即它们都不是从来就有的 ,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因而是人类社 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客观必然性。其次,这两个概念的本质都内 涵“世界性”,即都有指各民族的相互往来、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的意思。马克思最早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世界历史的概念时正是基于这样的内涵,所以,他认为这 种“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 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第88页、第89页、第89页、第89页。)马克思还举例说明: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 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 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件。对全球化概念也可作同样的理解, 它实际表达了各民族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交往这一事实或“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趋 势。第三,这两个概念都内涵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内容,都强调在经济联系的基础上政 治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也必然加强并随之改变。马克思在描述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时, 就使用了“新的工业”、“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文明的国家” 、“世界的文学”这样一些概念。而全球化也不是经济的“单一化”,虽然它首先是并 在一段时间和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但随着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必然影响 到政治和文化的联系,并导致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这一点后面还要论述,这里不展开 。

当然,说世界历史与全球化这两个概念具有同质性,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 的概念。有学者指出,它们属于不同层次的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属于历史观的范畴 ,全球化则属于具体的社会发展理论。笔者赞成这种看法。但必须肯定:马克思的世界 历史理论揭示了全球化运动的本质和特点,可以也应该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作指导 来分析全球化问题。例如上述所引观点讲到的人的解放问题,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 确包含了这一内容,但他认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 史的程度一致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第89页、第89页、第89页。)这就是说,世界历史或全球化进展到什么程度,人的解 放便达到什么程度。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或全球化,在使“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 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上,起到了非常革命的作用,但它仍然是低层次的 ,它只是为人的进一步解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的和观念的基础,而不可能自觉地把人的 解放推向更高层次。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 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 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88页、第89页、第89页、第89页。)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只有随着资本主义制度被共 产主义革命所推翻以及与这一革命具有同等意义的私有制的消灭,这种异化的状况才能 被消灭。因此,人的解放程度和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进程一样,是分阶段的;不能把较 低阶段的状况与较高阶段的状况相比,即不能因为人的解放在某个阶段上的状况与马克 思在较高阶段讲的不符,就断言全球化与世界历史没有同质性。

至于因马克思讲的世界历史的交往是直接交往,全球化的交往是间接交往而否定二者 具有同质性的观点也是站不住的。这里的关键是“交往”而非交往的“形式”。无论马 克思讲的世界历史还是现在的全球化,其基本特征都是世界性的“交往”,即不同民族 和国家打破地域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障碍,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互相往来和互相 依赖。至于交往的“形式”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面对面的还是通过电脑等媒介来进 行的,则由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决定,并不构成否定世界历史与全球化具有同质性 的理由。马克思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 而上学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 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这段话,(注:《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第89页、第89页、第89页。)强调 的不是交往的“直接性”,而是交往的“客观性”,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从“观念出发 来解释实践”的错误。

二、全球化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现今的全球化浪潮是资本主义发 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政治和文化观念的国际化,意味着全 球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随着苏东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社会主义的地盘越 来越小,其发展也将越来越难。因此,从总体看,全球化有利于资本主义,而不利于社 会主义。

我以为,这个问题应分为两个层面的子问题来分析:一是全球化本身是否具有社会制 度的属性;二是全球化的发展是否最终有利于资本主义而不利于社会主义。回答这两个 问题同样需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

如前所述,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具有同质性,都根源于社会生产力在世界 空间范围内的发展,都首先是指世界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历史发展进程 和趋势,那么,全球化和世界历史一样,其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并无与生俱来 的意识形态标签。就像市场经济,它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相结合,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相结 合。全球化也是如此,与资本主义相结合时,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时,就是社会主义全球化。究竟与谁相结合以及什么时候与谁相结合,则取决于历史条 件及其发展的客观进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全球化首先与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表现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而 且就现实讲,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优势和攻势地位,社会主义处于劣势和守势 地位。但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化就一定有利于资本主义而不利于社会主义呢?这需要作具 体的历史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资本主义虽然开创了世界历史或全球化 的进程——这是它的历史功绩,但它不可能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向更高级、更先进的层 次。因为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拥有的生产力将不再促进资本 主义私有制关系的发展,狭隘的私有制关系容纳不了它本身所创造的庞大财富。这就意 味着,资本主义与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进程最终是相矛盾、相冲突的,它必然地走到这 一步,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也驾御不了全球化这一世界大趋势、大潮流,到那时,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将与全球化结合在一起,取代资本主义全球化。

这当然是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历史作的大尺度分析,但它对分析现今的全球化状况不 无指导意义。事实上,资本主义与全球化相矛盾、相冲突的一面已经显露。正如江泽民 主席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发言中所指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 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同的。在发达国家享尽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 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穷落后之苦。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 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江主席的发 言还指出,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40∶1,而现在已上 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二十年前仅20有余。更令人 担忧的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这不仅 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给一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带来威胁 。(注:参阅江泽民:《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发言》,2000年9月8日《人民日报》。) 这表明,资本主义全球化并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最好选择,它不能保证各国人民走上富 裕的道路。

社会主义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目前以至今后较长时间的全球化过程中都将处于劣势、守 势的地位,搞得不好还可能有被资本主义化掉的危险,对这一点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 脑,但却不能由此得出全球化从总体上讲对社会主义不利的结论。因为这样的结论将重 新导致封闭。马克思曾告诫我们:共产主义不可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它必 须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并且它“只有作为‘世界历史 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7页、第276页。)这 就是说,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主动地扩大世界交往,积极参 与全球化过程,努力使自己成为影响世界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 前进。从历史和现实看,全球化也并非只是陷阱,它也有对社会主义有利的一面。社会 主义本身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没有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和诸多弊端,不会有社会 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没有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没有资本主义 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也不会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全球化给包括社会 主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可能,因为它使落后民族成为和资本主义“ 同时代的东西”,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 。当然,天上不会掉馅饼。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社会主义国家如何 趋利避害,如何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如何抓住并扩大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遇,取决 于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只要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对头,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进程 中就能够发展壮大自己。这一点,已经和正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所证明。

三、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是否可能,应如何理解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建立在资本、市场、技术、生产和通讯的一体化之上,而所 有这些要素都是经济的要素,因此,全球化就是经济的全球化。这种观点反对把全球化 扩展到政治、文化等其它领域,认为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不但不可能,而且倡导政 治全球化或文化全球化,将从根本上动摇我国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传统。

这的确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但我以为,这里的关键似乎不在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 化是否可能。因为从现实看,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现象已经或正在出现。例如政治方面 ,联合国是人类建立的全球化政府,民主制度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选择;文化方面, 信息、科学、语文(英语、拉丁字母等)、体育、旅游等都已经全球化。这种现象并不奇 怪。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根据是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过程。马克思在论述他的世界历史理论时曾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由于物质生产和消费 的世界性,“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日益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 不可能,于是许多种民族的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注:《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1卷,第87页、第276页。)这说明,在马克思眼里,世界历史不仅反映在物 质层面,而且也表现在精神生活领域。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是否可 能,而在于我们怎样来理解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

我以为,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指各国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完全同一或整齐划一 ,而是指随着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各民族和国家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日益表现出来的共 同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它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在政治上是指对以自由、平等、人权 为核心内容的民主价值的认同和民主制度在实践中的普遍化,在文化上是指对超越本土 文化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价值观的普遍认同。阿根廷国立布宜诺斯艾利斯大 学教授马里亚诺·格龙多纳(Mariano Grondona)给这种价值观下了一个清单,它包括: 按自己的愿望去生活和思考,努力使自己卓越超群的对个人信任的价值观;在履行和遵 守法律的范围内,合理地谋求自己利益的道德观;首要的财富在于有成功希望的创新过 程的财富观;各行各业人士成功的关键都在于事实上也是一种合作的竞争观;在考虑分 配上的公平时还考虑未来几代人的利益的公平观;教育必须有助于受教育的个人去探求 自己的真理,而不是强制灌输什么是真理的教育观;重点把握现在和力所能及的未来的 时间观;以及法律至上的权力观和相信起作用的是自己的行动的乐观主义,等等。(注 :参阅马里亚诺·格龙多纳:《经济发展的文化分类》,载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 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第84—92页。格龙多纳在这里选择了20种有利或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其中有 利于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反映了人类在全球化进程中共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念。)

上述这些共同性或共通性的存在和增多,反过来影响和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为经济 的全球化提供了体制和观念上的前提,为各民族的求同和进步提供了可能。但这并不意 味着各民族和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不能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和特殊性,不带有自己的制度 特征和文化特色。如同市场经济有英美的自由市场经济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区别一 样,政治和文化也无不带有民族的个性和特色。例如政治,当今世界有许多国家都属于 民主国家,都奉行主权在民的基本制度,但你很难找到两个政治制度完全相同的国家。 文化就更是如此,正如作家王蒙所说:西方人过圣诞节,中国人过春节;你崇尚英语的 牛津音,我善讲中国的普通话;你奏你的小夜曲,我唱我的信天游,这就是文化多元。 文化的多元和政治的多元使世界变得丰富多采。

这样看,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就与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一种共性与个性、一体化与多 样化的辩证统一,即:一体化以多样化为前提,排除了多样化的一体化,不包含多样化 的一体化,完全同一的一体化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发展,因为多样或“差别正是事物 现出特性和意义的前提”(海德格尔),是人类文明交往和进步的动力;同样地,多样化 是以一体化为参照的,脱离了一体化的多样化,不表现为一体化的多样化,无法通约的 多样化,也是不可能存在和发展的,因为它使事物成了类似莱布尼茨讲的“单子”,陷 入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所以,一体化与多样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 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而不同”,辩证发展,形成一个丰富多采的世界。因此, 我们不能割裂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体化与多样化、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割裂”是一 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它导致片面的理解。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谓“历史的终 结”和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所谓“文明的冲突”,就是这种割裂的典型代表。 前者主张一体化,即把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统一于以自由民主理念为核 心的西方文化。后者强调多样化,即认为文化的多元化及其冲突是全球一个持续存在的 特点。但两极相通,骨子里都是在捍卫西方文化,排斥和攻击其他文化。正如哈佛大学 教授杜维明所说:“文明的冲突”根源于“西方与世界其余各地相抗衡这样一个过时的 观念。它的前提是只有西方式的地方知识才是可普遍化的(即便说不是普世化的话),为 西方特殊论辩护。如果‘文明的冲突’是为提高作者钟爱的西方价值观的说服力献策, 那么它的目标归根结底仍是跟‘历史的终结’差不多”。(注:杜维明:《多种现代性 :东亚现代性涵义初步探讨》,载《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第375—376页。)

总之,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它有打破地域界限,超越 制度和文化的障碍,使人类文明走向一体化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有保持民族特性、制度 特征和文化特色的多样化的一面。它们将长期并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 异中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步伐有异, 保持民族特性的程度不一;它既不可能是原型推进,也不可能是外来东西的整体移植或 与之简单拼凑,而只能是二者的“化合”或综合创新。

收稿日期:2002-04-25

标签:;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若干问题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