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与现代信息技术共舞论文_王 艳

小学音乐课与现代信息技术共舞论文_王 艳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与儿街镇中心学校 王 艳

1.形象导入,激情引趣

上课伊始,就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唱歌课《小企鹅》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南极,很少看到过企鹅,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又如过去在欣赏《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时,乐曲的背景知识、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等的讲解与乐曲欣赏不能同步进行,破坏了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即使教师介绍一段、播放一段,介绍与欣赏同步,但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并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削弱其艺术魅力,这种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就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首先,简介乐曲内容,然后播放制作好的电脑课件,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依次出现一幅幅淡淡的图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以及在草地上、溪水边快乐嬉戏的情景。这样,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大地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身心自然会沉浸到音乐描写的情景中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巧设疑问,引人入胜

设疑置问,就是要促使学生形成急于探究其详的心情。在教唱舒勃特的《摇篮曲》时,首先播放《摇篮曲》,让学生听一听,初步感受乐曲的优美迷人。然后教师适时提问:“你知道这首乐曲最多用在什么场合?是用怎样的心情表现的?关于它,还有个怎样的故事呢!”此时此刻,无需多说,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融入了情境之中,产生了“愿闻其详”的迫切愿望和急于探究的学习心理。

二、注意直观 ,注重体验

现实课堂教学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教学中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不但可以摆脱限制,还可以扩大教学范围,使许多在教室里或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景象,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他们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以及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观察效率,扩大观察的范围,降低学习难度。例如,在《草原小姐妹》 这首作品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姐妹为什么在暴风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保护小羊羔,我精心制作一幅幅画面,如草原牧歌、与暴风雨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心、鲜艳的花朵遍地开,让学生欣赏。乐曲的旋律连同画面的场景,定格在学生心灵深处,向小姐妹学习的情感油然而生,情感体验被推向高潮。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涉,想象不再空洞,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化美的语言和对大自然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幅真实的画面。教师只有把音乐形象中崇高的思想揭示出来,音乐对学生才有意义。

低年级学生对教师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很有限度的,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生在下边基本上都是不知所措。如果先让学生对动作先有了感知,效果就不一样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如:我在教学《闪烁的小星》一课的舞蹈动作时,先播放舞蹈动作录象,使学生对与音乐同步的舞蹈动作先有了具体的形象感知,然后通过模仿来学习。这样学生学的即快又好,同时也给教师省了不少做示范的力气,也增强了动作的准确性,对于不善舞蹈的教师来说,更是帮了大忙。

三、挖掘“观察”的潜能,加深记忆

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是儿童吸收知识营养的首要渠道,是学生全部智力赖以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小学时期,可以说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时期。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缺少日常神经活动刺激因而感觉、知觉作用机会很少的环境中生活的儿童,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压抑。因此,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看”的因素,在边看媒体边听录音的教学欣赏中,以使学生加深记忆、增强观察和分析能力。

如:一年级的欣赏曲目--《玩具兵进行曲》。全曲分为了三个片段,分别描述玩具兵在“游行”、“玩耍”、“回家”。虽然三个段落的音乐,无论是节奏感的表达还是音乐形象的描绘都很形象、生动。可是,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光听是听不懂的。于是,在听片段音乐的过程中,分别为这段音乐配上相应内容的动画,他们对曲子的内容的认识就会在听与看中完成。就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音乐形象,感受了音乐内涵。在理解了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进一步表现音乐的内容,就会轻而易举了。

四、突破创新,扩充容量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补充知识容量。例如在欣赏教学中,以前总是对录音磁带进行剪辑,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理想,但电脑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效果更佳。

例如:在欣赏《小青蛙》时,我采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如在教唱歌曲《小白船》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幽静的画面,然后在屏幕上出示小朋友们自己的照片,好象他们自己在月亮上嬉戏、玩耍。由于欣赏教学时,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 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

现代信息手段,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师生,以更迫切的心情走进音乐课堂。爱音乐,喜爱音乐课,并由此带来学习的积极心态,高涨的热情,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投入的体验和表现音乐,课堂效率是极高的。不觉学之枯燥,不觉学之乏味。在课堂上我深感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对音乐的“乐不思蜀”。

论文作者:王 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小学音乐课与现代信息技术共舞论文_王 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