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充县第一实验小学 西充 637200)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从小到老贯穿整个生命过程中接受体育教育和进行身体锻炼。但是,并不是说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某种特定的运动项目,而是强调体育在人的生命中的重要性和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性。要求人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应该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来对待与安排。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并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小学体育的教学宗旨应该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的身体锻炼好。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坚持终身锻炼的习惯呢?
一、让学生明确体育与终身锻炼的关系
根据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政策规定,不论是中学、小学还是大学等,在安排课时计划时,必需要加入体育课程。为了强调对体育课的重视,在初中升高中需要进行体育考试,并且考试成绩会算入总分内。一些文章中也提出了高考也应加入体育考试的说法。这种政策性、强制性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从学生时代走向社会的一个教育阶段,体育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因此,小学体育教育在发展终身体育教育中发挥奠定基础的作用,是终身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基石。所以,我们教师对小学体育教育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既不能把它当成小学游戏的简单延续,也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活动开展上,而要着重培育在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终身体育的理念,确保他们不仅在校期间能够重视体育、参与体育,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走进中学、甚至社会后,体育意识不会降低。
二、发挥教师表率作用
要想教育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热爱体育的习惯,首先应从教师做起。因为学生喜欢去模仿教师,凡事都要看教师的做法。这样就要求教师做好榜样,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给学生的内容,自己首先要师范做好,更要把自己的动作做得标准到位,也要去讲清知识要点和关键,要研究方法。体育教师应认真贯彻课堂常规,升华教学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1、用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应当组织一些形式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对于学生实践的方法也要尽可能的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对于课堂产生兴趣,产生新鲜感,从而来提高学生对于相关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进行队列练习一直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在学生大致掌握基本训练动作之后,进行一些小队列的练习赛,可以在班级上评比出最优秀的小组来加以表扬。然后,经常在班上进行一些第一名的挑战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互相交流,而且可以让学生坚持下去,主动去锻炼身体。
2、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锻炼自信
每一个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内容都不能掌握得都很出色,很可能存在弱项,但在其他方面很好。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以增强学生锻炼信心。例如,一些学生可能在跑步方面比较弱,但是在其他方面是比较优秀的,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于是我在课堂上面让学生对于自己的优势进行展示,并以及表扬,让同学们鼓励他,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不仅使他们不断发展自己的特长,又可以让他们锻炼自己的身体,而且也是他们心情愉悦的进行。
3、促进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课程当中一些体育项目,比如说翻筋斗、跳山羊等,从安全角度来考虑,学生之间是需要相互保护以及帮助的,从而让自己的搭档可以安全顺利的完成相关动作,这种合作的关系是基于相互信任基础之上进行的。只有非常和谐、团结的班级,他们之间才会互相鼓励,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尤其是学校进行的“日行一善”的这种活动,让我们的学生每天做一件善事,不管是大善还是小善,并让他们把这件是记录下来,写下自己的新的体会,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推广相关的思想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会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
四、改革评价方式,坚定学生终身锻炼信心
成绩考核所采用的技术评定与达标的评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作为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所采用的技术评定与达标的方法,其本质问题不在于学生通过技术评定或达标测试获得表面上的分数,而关键在于通过技术评定与达标的测试“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例如: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成绩最后的评定,采用成绩达标(有的区域加上出勤)的方法评分,就可能会出现学习认真、锻炼刻苦的学生,体育考试成绩不理想;相反,出现出勤不出力,学习不认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其考试成绩很优秀。这种学习态度与考试成绩存在的反差现象,其关键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技术评定或达标考试所存在的“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实践证明,若绝对地以技术评定或达标考试来评定学生最后体育成绩,这样衡量教学效果没什么实际意义;从体育教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幅度,注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注重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充分结合起来,是否培养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兴趣和能力,才具有更现实和更深远的意义。学校体育考核应当具有灵活多样性。对某种体育技能只按一种考核方式进行,有时不能反应其真实技能水平。
例如:投掷和立定跳远。往往身高较高的学生占优势,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方式或考核时多几种方式,让大家都平等的进行考核,这样既突出灵活性又能在考核中促兴趣。大家在观看考核的同时会带动其他的人从事体育锻炼。当然,考核时并不是只能考核竞技性的项目,其它的内容也可以,如学生感兴趣,又比较容易走向生活、社会的项目,也可进行考核。这样才能使体育真正的终身受益。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小学体育教学要以体育教学为核心,用目前最新的体育理论和知识,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真正获得生理、心理协调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黄朝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让我们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0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