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零角度扩皮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7~2019.7,1年期间收治的120例接受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应用横向扩皮方案,观察组应用零角度扩皮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扩皮即刻、置管后24h和置管后7d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过程中应用零角度扩皮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局部组织出血量,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零角度扩皮;超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应用效果
PICC是指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是将外置导管从患者外周静脉血管穿刺进入距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处的一种操作技术,近年来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临床效果显著[1]。相关研究发现,不同扩皮方式与患者穿刺部位出血量有着直接关系,本研究中,即分析了零角度扩皮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对象
选取我院2018.7~2019.7,1年期间收治的120例接受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41.45±4.56岁)和观察组(60例,男31例,女29例,41.84±4.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1.2纳入标准
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正常;意识清晰、可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交流者;符合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条件。
1.1.3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肝、肾功能不全疾病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穿刺失败者;无法医护人员正常交流者;第一次扩皮失败需进行第二次扩皮者。
1.2方法
使用4Fr三向瓣膜式单腔PICC管为患者进行外周血管穿刺,穿刺部位为肘上方,置管过程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对照组患者应用横向扩皮方案,操作前准备置管专用穿刺包、扩皮刀、执行导丝等置管物品,患者取合适穿刺部位,消毒满意后,将细针穿刺进入导丝后使用扩皮刀进行纵切,刀背紧贴导丝,然后穿刺进入皮肤[2]。观察组患者采用零角度扩皮方法,操作前准备与对照组相同,采用超声波评估患者静脉,选择肘上2~4cm,皮肤消毒处理后,将细针成功穿刺置入导丝后手持扩平刀刀柄,穿刺进入皮肤,深度约为3mm左右。两组患者扩皮后均使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部位,减少出血量,置管成功后,使用外敷贴进行止血,并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扩皮后即刻、置管后24h和置管后7d局部组织出血量、穿刺一次成功率和导管异位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扩皮后局部出血量对比
扩皮后即刻出血量:对照组患者(4.7±1.8)ml,观察组(1.2±0.5)ml,比较结果为(t=14.512,P=0.000);置管后24h出血量:(15.3±3.1)ml,(8.2±1.6)ml,比较结果为(t=15.765,P=0.000);置管后7d出血量:对照组(0.6±0.2)ml,观察组(0.4±0.1)ml(t=6.928,P=0.000)。观察组患者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出血量和置管后7d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60例,穿刺一次成功49例(81.7%)观察组患者60例,穿刺一次成功56例(93.3%),对比结果为(X2=5.531,P=0.019),观察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PICC置管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PICC置管由初始的盲穿发展到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置管,尽管此方法有诸多优点,但其较易引起局部渗血,且多由于扩皮过程引起毛细血管损伤和组织损伤所致。目前临床上在PICC置管时使用的扩皮方法主要是横向扩皮法,横向扩皮法是指刀尖走向与血管走向保持垂直状态,此方法存在血管横截面切口较大、损伤血管较多等不足,易出现渗血、渗液现象[3]。
人的皮肤包括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三部分,分布于真皮层的血管与表皮是垂直相对的,利用这一特点,零角度扩皮体现出了相对优势,零角度扩皮是应用纵向扩皮原理,使刀刃与皮肤淋巴管处于平行状态,在扩皮时有效避免与淋巴管接触,从而更好的保护血管组织,零角度扩皮法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伤及皮肤真皮层血管和淋巴管,切口宽度和深度较小,具有操作准确、出血量低、成功率高等优点[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扩皮即刻、置管后24h和置管后7d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零角度扩皮
可显著降低出血量,同时增加一次性成功率,提高安全性,减轻患者疼痛感。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患者使用零角度扩皮后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出血量,增加一次性成功率,减轻PICC置管为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戚立菊, 王雷雷, 周梅. 穿刺针扩皮法在B超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 25(8):158-159.
[2]陈雪梅, 张慧. 创新扩皮方法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13(25) :214-217.
[3]王芳, 陈功华, 王莉莉.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再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临床疗效比较[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9(7) :125-128.
[4]叶冠军, 杨爱玲, 孔振芳. 赛丁格PICC置管两种扩皮角度对渗液影响的研究[J]. 护理与康复, 2016, 15(2):152-153.
论文作者:马双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患者论文; 超声论文; 对照组论文; 角度论文; 血量论文; 成功率论文; 血管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