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主义观述评_公有制论文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主义观述评_公有制论文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主义观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俄罗斯论文,年代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巨大的挫折,陷入空前的历史低潮。许多资产阶级政客、思想家据此宣称社会主义已经死亡,资本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注:罗伯特、海尔希隆纳:《资本主义的凯旋》,载《纽约客》,1989(1); 福山:《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纽约自由出版社,1992。)。但出乎资产阶级政客意料的是,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急剧滑坡、政局不稳、民众失望情绪日益突出,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重新活跃起来。1993年,俄国共产党重新登记并开展活动,不久即成为俄国第一大政党。东欧、苏联共产党政权的纷纷跨台,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迫使社会主义者与左翼学者更深入地反思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本文试图对俄罗斯1991年以来的重要社会主义流派的观点作初步的评述,以抛砖引玉。

一、结构社会主义

结构社会主义,即主张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继资本主义之后并取代资本主义的具体社会形态。它具有公有制,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等本质特征,其主要代表有莫斯科师范大学教授鲍·斯拉温,哲学博士В·ж·克列等学者。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斯拉温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一条通向“自由王国”的道路。在自由王国里,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没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劳动与政权和文化相分离的现象,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将获得保障。在私有制条件下,私人所有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财产的多寡是衡量经济自由的尺度。相反,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社会财富的全民所有制成为劳动人民获得解放和自由的经济前提。斯拉温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上述观点没有过时,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与生产的社会化、有效的民主、反对官僚主义畸形政权等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不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失败,而是背离了这一理论所导致的失败,斯拉温认为,经济和政治权力与人民相分离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它背弃了民主、人权等社会主义的因素。从这一立场出发,斯拉温主张从本体论的角度理解个人原则和公共原则和谐一致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应把它看成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而不是某种社会形态中存在的某种因素,更不是伦理学范畴。而用公平、正义、集体主义等概念界定社会主义的方法,是抽象的、与现实生活脱离的方法(注:参见俄国《政治研究》杂志,1994(5 )。)。

二、价值社会主义

价值社会主义,即主张用公平、正义、团结、人类集体主义等原则改造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化的观点,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哲学博士ю·А·克拉辛,历史学博士В·Т·洛基诺夫,哲学博士В·М·梅朱耶夫,哲学副博士Е·萨马尔斯卡妮等学者。价值社会主义者一致认为,人类社会在从传统的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与工业社会适应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或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丧失了存在的社会土壤,社会主义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给予新的界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化必然否定工业社会主义。Е·萨马尔斯卡妮认为,工业社会主义有以下特点:第一,信仰工业进步,把工业进步作为生产不断扩大和克服社会不平等、贫困和失业的必要条件。第二,把无产阶级看作负有特殊历史使命的阶级、社会进步的体现者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基础。第三,强调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计划、调节和分配的决定性作用。第四,相信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替代者,并且是与资本主义对立的具体社会形态。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不仅对工业资本主义提出了挑战,更向工业社会主义提出了挑战:第一,工业进步对社会的有益作用不是绝对的,它的无止境的发展将对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构成威胁。第二,后工业社会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挑战。传统工人阶级的数量在缩减,新的生产只需要人数不多的高度熟练的工人,这是新的高收入的工人精英,他们的社会利益具有后物质主义的性质(更多倾向于生态要求、维护生产自由而不是增加工资)。在后工业社会,工人阶级正在分裂:传统工人要求制造新的工作岗位,而工人精英则要求通过高科技手段取代导致生态恶化的生产部门,由于工人精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代表,所以在生产、政治、社会精神生活中起主导作用,而劳动者的基本群众从事非创造性的、不稳定的劳动,所以不能获得领导社会的使命。第三,后工业时代的技术革命要求对生产进行巨大投资,从而使许多国家压缩社会福利项目。由此,西欧和俄罗斯的自由主义者指责国家浪费,要求广泛推行政治和社会管理制度的非集中化和非官僚化。总之,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使社会主义关于工业进步的社会作用、关于社会保障政策、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等原则丧失了现实存在的土壤。

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得毫无价值,由于存在有工作和无工作的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由于工业进步导致的生态失衡、富国和穷国之间的不平等等问题,社会主义是必须的。但是,社会主义的内容和具体原则应该相应地变化。社会主义的内容如何变化才能适应现实呢?ю·А·克拉辛认为结构社会主义理论从结构出发,总想制造某种刚性模式:社会形态、生产资料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领导等,而且总是企图把这些特征运用于条件各不相同的地方。克拉辛认为,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就是教条主义和公式主义。要克服这种教条主义,就要克服社会主义理论的排他性,形成各种观点、各种设想之间相互商讨和相互推动的氛围,使社会主义理论自身具有更广泛的人类精神,其中也包含人类共同认同的价值和范畴(注:参见俄国《自由思想》,1995(4)。)。克拉辛指出, 用公有制、国家计划等固定特征来设计一个与资本主义模式相对立的、普遍适用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尝试都具有历史的暂时性,当今多种多样的现实揭示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途径,也就是通过实现自由、平等、公正、 团结等理想来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注:参见俄国《自由思想 》,1994(11),第12~18期合刊。)。В·Т·洛基诺夫赞同克拉辛的观点,他认为国家之间的团结和人类的集体主义应该成为社会主义体系的核心内容。因为当代全球正经受着利己主义的生产与分配的危机。一批“文明国家”把自己置于人类之上,置于居住的环境之上,置于自然界之上,大肆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类乃至于地球的存在,并在富国和穷国之间划出鸿沟。因此,必须强调人类的团结和集体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拯救人类自身并向更高的文明发展(注:参见俄国《政治研究》杂志,1994(5 )。)。В·М·梅朱耶夫认为自由是社会主义的应有内容。他说社会主义思想首先是以“自由的个体”为取向的。这种个体不同于自由主义所维护的“私有者”。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的问题上是一致的,但它们两者之间又存在着较大差别;自由主义捍卫个人享有生活、自由和幸福的权利;社会主义捍卫人人享有文化、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自己个性的权利。在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社会主义者应该利用自由主义者的主张,因为在后工业社会的形成之中,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关系到后工业社会的实现和发展程度(注:参见俄国《政治研究》杂志,1994(5 )。)。总之,价值社会主义者认为,由于后工业时代出现了知识和信息工业、所有制关系与阶级划分模糊不清、国家职能的改变、社会无党派性质的运动等特征,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从结构论向价值论转变。

三、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观点

(一)俄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

俄共认为,苏东剧变、社会主义政权崩溃,并未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消灭。相反,它正在将人类引向更深刻的矛盾。当代的全球性问题如生态问题、人口问题、民族社会问题等等都是由资本主义引发的。因此,俄罗斯未来的出路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按劳动数量、质量与成果分配生活资料的无阶级社会,是真正具有民主和发达的精神文明、鼓励个人创造性和劳动者自治的社会。在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将占优势。俄共已成为一个议会民主党,它反对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和平地发展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应采取“非暴力过渡的道路”。在组织方面,俄共提出“在思想上和道义上团结一致,同志情谊,平等和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保证党的纪律”,主张党内生活民主化。

(二)“新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

俄罗斯的新社会主义与第三条道路是在欧美的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代表为1996年底成立的“俄罗斯争取新社会主义运动”联盟,和1998年成立的全俄政治社会组织“祖国”运动。他们既反对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激烈批评私有化政策与“休克疗法”,认为极端自由化的改革给俄罗斯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俄罗斯学者库拉什维里概括了新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他说:“这是非多种成份的、非国家主义的、非官僚主义的、国家自治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彻底民主的社会主义”(注:参见《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12)。)。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经济上不需要资本主义成份,通过按劳分配以及自由劳动在发展劳动者个性和促进科技进步上的刺激作用,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立彻底民主的政治制度,实行分权制和多党制。各民族平等合作,全民投票解决重大问题。对资本主义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反对人为地加速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全面胜利。

四、评论与分析

苏联解体以来,俄国学者对社会主义的讨论,虽然观点各异,流派较多,但最集中地表现为结构社会主义和价值社会主义两大流派,而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观点都或多或少可以归入这两个流派之中。结构论者主张用公有制、国家计划、人民的经济和政治权力来界定社会主义;而价值论者主张用平等、公正、集体主义等价值标准来界定社会主义。结构论者强调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有质的区别的新的独立社会形态,价值论者则主张通过多角度的人道主义改革来改造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化。虽然结构论和价值论对社会主义的解释有很大区别,但它们既不是对前苏联社会主义的怀旧或简单肯定,也不是武断地否定社会主义的历史价值。斯拉温在肯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时提出,前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不是马克思公有制理论的失败,而是由于人民没有管理社会政治经济的权力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背叛了社会主义原则造成的。克拉辛等人虽然否定《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社会主义具体模式的设想,但也肯定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人类历史中不可取代的作用。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并将其作为建构未来理想社会的核心要素。结构论与价值论都是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理性再思考,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因为结构社会主义是奠基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上的,结构只是实现价值的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要条件;而价值社会主义如果要成为实际的社会运动,也必须通过某一结构才能实现,如果离开了一定的结构形式,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不可能实现,只能成为一种空想。总之,在前苏联东欧共产党政权跨台、社会主义处于历史低谷的今天,这些学者的探索显得难能可贵。事实上,正是由于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与其它进步政治力量的努力,前苏联东欧社会制度的剧变,才未导致社会主义的终结。在中国,邓小平倡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西欧,包括社会民主主义在内的中左政治势力在德、法、意、英等国取得了政权。西欧各国政府纷纷把降低失业率、降低低收入阶层的税收等谋求更多的社会平等的政策作为首要的施政纲领,而不是把追求经济效率放在首位。这表明在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中,社会主义的平等、公正的价值观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导向作用。当然,由于当代世界的剧烈变化,马克思当时设想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因此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俄罗斯学者对社会主义的反思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社会主义是在批判社会不公、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基础上产生的。自从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以来,人类社会就分裂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有产者与无产者,这种人剥削人、人奴役人的不平等状况日益强化。因此,作为反对、抨击这种对立状况的平均主义思想随之产生了。平均主义主张均分社会财富、实现人人平等。它在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后期逐步发展成空想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并与启蒙思想一道成为人民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政治民主、自由的思想工具。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和私有制,它描绘了一幅人人平等、自由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理想社会蓝图。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扬弃。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与资本主义的现实有巨大的鸿沟,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占有物质财富的巨大差距,使资本主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因缺乏经济基础而不可能真正实现。马克思认为要使启蒙思想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者)自由、平等的理想真正变成现实,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即消灭不平等、奴役和阶级对抗的经济基础,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使民主、自由立于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因此,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本质在于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保政治民主自由的真正实现,换言之,即在资本主义政治民主的基础上,实现政治民主与经济平等的有机统一。这样,马克思只是把公有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之一。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许多国家的社会主义者及其政党将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甚至把它与社会主义本身简单等同起来。而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真正的民主与自由的本质则被放到极其次要的位置上,甚至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被忽视和否定了。这种手段与目的的颠倒,在国际共运史上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这种颠倒导致把社会主义与民主、自由对立起来,并由于忽视民主自由,从而使公有制蜕变为官僚所有制。公有制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也不能决定全部社会制度,相反,它只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而且其性质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为奴隶主国家控制的公有制是奴隶社会的国有制,由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公有制是资本主义国有制。在阶级社会中,公有制受制于国家的性质,而国家的性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民与国家的真实关系。公有制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按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应该是社会所有制即全部生产资料都由一个非强制的社会中心来调节,它完全受人民直接监督与控制。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都不是社会所有制,而是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即国家(政府及其官员)或集体以人民委托者的名义直接占有、控制生产资料。在这一转换中,极易发生蜕变,如果缺乏对被委托者有效的监督、约束,委托者本身又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直接介入管理与控制社会经济、政治的运行,权力委托就可能变成权力转让与权力丧失。生产资料公有制就会蜕变为官僚所有制,属于全体人民所有的财富实际上成为官僚可以任意支配的财富。本应成为人民自由基础的公有制就转变为控制人民、压制人民自由的工具。因此要使社会主义真正成为现实,要确保公有制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必须真正实行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和法制,应确保广大民众的自由与人权。只有这样,人民才能真正有权参与管理经济与各项社会事务,从而成为社会发展与日常生活的真正的决定力量与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标签:;  ;  ;  ;  ;  ;  ;  ;  ;  ;  ;  ;  ;  ;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主义观述评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