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育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初步研究_成仿吾论文

做好教育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初步研究_成仿吾论文

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办好教育——成仿吾教育思想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强国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成仿吾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为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探讨成仿吾的教育思想,对深化当今的教育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

成仿吾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教育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在《战火中的大学》的序言中强调:教育“要为当时的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服务。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发现人才,培养干部,使千百万的优秀人才从火热的实际斗争中成长、壮大。”

成仿吾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是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革命实践、文化教育实践密切相关,也与他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执着的追求密切相关。

他出身于书香门弟,早年留学日本,精通德、英、日、法、俄五种语言。“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等人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撰写与翻译了许多论文、小说、诗歌,并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对推动我国革命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25年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向)教授和黄埔军官学校教官。大革命失败后赴欧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1928年在巴黎参加中国共产党,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1931年回国后,任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省苏维埃文化委员兼红安县委书记。1934年到瑞金中央苏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委员,并在中宣部和中央党校工作。此后,他一直从事党的教育事业。他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任干部团政治教员,是长征中唯一有教授头衔的人。1935年到达陕北后,他先后任中央党校高级班教员、教务主任、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名誉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党校顾问、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

成仿吾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育岗位上。他热爱教育事业,终生为之献身。1945年日本投降后,毛泽东问他,全国解放后是作政权工作还是作教育工作,因为当时他还兼任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长。他毫不思索地回答,还是作教育工作好。毛泽东点头说“这好这好”。

(二)

在革命战争年代,成仿吾强调教育是“中国革命总任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种有力武器,通过它来培养革命所需要的干部,并宣传、教育,从思想上武装广大群众。”(《成仿吾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书)他根据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提出了不同的任务与要求。1931年在鄂豫皖苏区时,他提出文教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我们的思想和文化,增加我们斗争的力量,来完成建立新社会的伟大使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陕北公学、晋察冀的华北联合大学,是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培养抗日干部而建立的,正如毛泽东1937年10月23日给陕北公学题词所明确指出的:“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中国要有一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的革命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成仿吾校长纪念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因此,成仿吾在论及陕北公学的任务时说:“我们这个学校设立的目的是要吸收这批青年—这个抗战力量—到抗战的各个方面,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伟大力量,加强整个民族的抗战力量。”在《华北联大的任务与工作》一文中,他又提出联大的任务:“(一)培养大批的华北的地方干部,用革命的理论把他们的头脑武装起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工作能力;(二)广泛地展开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推进普及教育,以提高华北人民的抗战觉悟与文化科学知识水平。”

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年代里,打击侵略者,救亡图存是全民族的神圣任务,不可能在学校里经年累月系统地学习。因此,成仿吾在陕北公学写的《毕业上前线》的歌词中说:“学习总不能求得完全,要在工作中去锻炼,困难已经逼到眉睫,谁有心意长期钻研,我们要去打击侵略者,怕什么千难万险!我们的血已沸腾,不除日寇不回来相见!”(《成仿吾诗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仿吾及时指出“培养人才,是国家最重要的建设事业。”(《纪念文集》)他认为培养人才是实现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秋大业,直接关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在和将来。在《新旧教育对比》中,他说:“要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坚决奋斗的接班人。”在《为教育现代化而奋斗》中,他又说:“我们不仅需要大量的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经济管理人才,而一切参加现代化建设的干部都必须懂得科学社会主义,懂得新时期的政治学、法律学、人才学等等。”

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在开学典礼上,刘少奇在讲话中指出:“这个大学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个办起来的新型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里,成仿吾先后主持了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他没有辜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这三所大学都办成了新中国第一流的大学,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八十年代,他在回忆战争年代办教育的往事时,仍谆谆要求我们发扬解放区教育的光荣传统,继往开来,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办好教育。(《战火中的大学》)

成仿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充分证明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亡,人才为基”的正确性。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再次强调“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同年5月,他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精辟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与质量。”事实正是如此。只有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并且有足够的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的全面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才会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才会有深厚的经济实力,才会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两个转变。我国的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逐步实现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三)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这是成仿吾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问题。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符合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需要,必须是德才兼备,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抗日战争时期,为培养反对日本帝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的先锋战士,党先后建立了陕北公学和华北联合大学。这些先锋战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素质呢?正如毛泽东1937年10月23日给陕北公学的题词所指出的:“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纪念文集》)

尔后的华北大学,是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革命建设人才而设立的。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息息相关。因此,同样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仿吾在《论教育方针》中指出:必须“把德育这个‘方面’放在第一位”。他又说:“如果社会主义的教育不认真培养社会主义觉悟,这将是一个严重错误。”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成仿吾总是把德育放在首位,并且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把思想政治教育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教育,二是形势任务即时事政策教育,三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四是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这四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缺少的,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毛泽东曾深刻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邓小平一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仿吾积几十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深刻地认识到,“最根本的一条,还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是首要的,要放在第一位”。(《纪念文集》)如果不重视这一条,政治不敢提了,思想政治工作放松了,久而久之,必然要自食恶果。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总是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学校教育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有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在高等学校,存在着不重视德育的倾向,这是令人忧虑的隐患。如只教书,不重视教书中的教育人;只“授业”,缺乏在“授业”中的“传道”;只务“实”不务“虚”;只计较个人实利,缺乏“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情怀。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与某些不恰当的政策导向下,在部分学生中,谈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滋长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潮,个别学生甚至认为”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能赚钱的就干,能利已的就学;假攻学位之机,行利已之实;至于什么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什么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历史,什么百年来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与宰割,什么中国人民流血奋斗、力求解放,什么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等等,在一些人的脑中似乎都不存在,历史虚无,民族虚无,有奶是娘,有钱是乡。如此下去,怎不令人忧虑重重。当然,我们的年轻一代,思想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综观古今中外,不注重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就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就难有为国家民族的崇高献身精神。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应当重视德育,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四)

学风、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等问题,也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是成仿吾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早在延安时期,他就指出:“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打破旧学校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老传统,贯彻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革命教育方法”。《战火中的人学》)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强调:“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不要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要辩证唯物主义,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工作,学校才会更快的办好。”(同上)他认为培养一种优良的学风,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他所倡导的学风,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刻苦钻研,讲求实效。

成仿吾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培养了无数干部和人才,促进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正是他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的体现。他在苏区主办的教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办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和华北大学,全国解放后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尽管办学的方法规模不一,但目的一致,精神一致,都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当时社会需要而办,所以成绩突出,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他对人才的培养,总是按照当时的需要,实事求是的规定方针、任务、计划和教学内容。他反对教条主义,反对生搬硬套,强调在建设时期不同于战争年代,不能把战争年代的一些做法照搬到建设时期。师范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办好师范大学是关键,但是师范大学又不同于综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培养财经干部时,就要加强与企业部门的联系。要办好山东大学的文科,则要建立作为反面教材的资料,使学生开阔眼界,提高识别能力。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八十年代,学校又要增设电化教育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观和科学观,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各项管理工作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作风,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将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因此,成仿吾在学校工作中,总是要求教师努力提高科学知识和思想水平,要求党政干部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改造世界观、改造社会,首先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教育者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学生。

建国以后,在教学改革中,有过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如:是重政治还是重业务,是重教学还是重劳动,是重基础还是重专业,是重规格还是重实效等。成仿吾总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定各种形而上学唯心的片面性和绝对化的观点,辩证的唯物的统一对待。他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但又以学习为主,不空喊口号;他坚持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但又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不搞智育第一;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但又重视知识的继承,不是一切都从自己的实践开始;他坚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但不搞劳动至上,否定学校的特殊作用;他坚持办好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但又注重多种形式办学,不赞成教育工作简单化单一化。成仿吾这种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发扬。

成仿吾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教育思想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方面,诸如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提高,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办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教材与教研室的建设等,不是我这篇短文所论及的。以上所探讨的问题,只是个人之浅见,错误在所难免,尚求专家学者指正。

收稿日期:1996-05-28

标签:;  ;  

做好教育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初步研究_成仿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