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伟大方针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伟大方针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伟大方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一国论文,方针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两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1〕他多次强调指出, 我们之所以要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其现实的重要依据就是中国实行以“三步走”为中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多年来,香港以及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及其平稳过渡,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不仅是实现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更是保持港澳持续稳定和繁荣的根本方针,保持内地继续改革开放的重要条件。实践已经并将继续有力地证明,“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伟大方针。

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中国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现代化与社会化本质上是一致的,越是实现现代化,就越要求人们生活和工作、学习的社会化,就越要求社会的整体协调、系统协作。社会化的程度反映着现代化的程度,而现代化的程度正是通过人们社会化的程度来表现的。社会化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通过可持续发展,社会化才能真正地实现,从而现代化才能成为现实。没有或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化就会受阻,甚至中断,现代化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当代世界各国都把实现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都在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且都把争取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是,其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较低,综合国力也不强,还属于第三世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近代以来落伍了,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过了一个世纪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终于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出现了不少失误,50年代末期搞“大跃进”、“反右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60至70年代又进行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社会生产力遭到重大破坏,使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业已存在的距离进一步拉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未能得到很好地体现,相反,由于“左”的思想盛行,使应有的社会主义观念被扭曲了。显然,这些不正确的做法,都是有悖于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实现工作重心的根本性转移,将经济建设确定为一切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从而掀开了当代中国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的一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逐渐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又真正振兴起来。

中国要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就一定要尽快全面彻底地摆脱贫穷,达到小康,走上富裕之路,真正实现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上思考问题,从战略上制定目标,根据现实的目标,使其一步步地实现。这个战略不是别的,就是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因为我们是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人口多,底子薄,负担重,再加上国际社会发展很快。一方面,我们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革命,走工业化道路,同时,我们又要积极迎头赶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完成的双重任务。只有完成了双重任务,我们才不被世界历史潮流所淘汰,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必然的,要想不挨打,就一定要摆脱落后,赶上先进,就一定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中国的“三步走”可持续发展战略。

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国际大背景出发,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设计了“三步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步, 从1981 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战略,邓小平提出必须抓好三个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他还提出“台阶式”发展思想,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为了更好地达到共同富裕,他提出必须允许并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差距中找动力,求发展。而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则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的根本保证。

1995年10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1996年3月, 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李鹏总理说:未来十五年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九五”时期,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置,2000年在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两番;基本消灭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 年,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要取得显著进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这样,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就更具体了,特别是将第三步发展战略具体化为几个阶段,并规定了下个世纪前十年的任务,第一步我们早已实现,第二步提前实现也是无疑的了,沿海一些发达地区,早已提前向第三步迈进。

实践证明,“三步走”战略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完全符合中国实际、指导中国走向繁荣的战略。按照“三步走”战略,经过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全体人民的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我们就能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实现现代化,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继续前进,赶超先进发达国家。

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将是中国各族人民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极其伟大的胜利。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我们将永远告别贫穷和落后,我们将彻底翻身,我们中华民族将得到伟大的复兴。其次,它将是世界历史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极其伟大的胜利。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中国的富强,自然是对全人类的极其重大的贡献。同时,由于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所以,中国的富强,对建立和巩固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无疑起着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的富强,社会主义的力量大大增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进入崭新的阶段,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必将增加许多崭新的内容。所以说,实现“三步走”战略,不仅是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国内战略,也是中国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国际战略,因而具有远远超出中国范围的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稳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前提。

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实现“三步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就是稳定,不能乱。邓小平说:“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2〕“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 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3〕因为, “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什么改革和开放”〔4〕,也“就根本谈不上搞经济建设了”。〔5〕“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6〕只有“稳定才能搞建设。 道理很简单: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7〕

中国有过“文化大革命”内乱的惨痛教训,决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了。中国不允许乱。特别是现时期,如果中国真的乱起来,后果将不堪设想。邓小平指出:现在要是中国乱起来,就决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问题,会出现真正内战的局面。“一打内战就是各霸一方,生产衰落,交通中断,难民不是百万、千万而是成亿地往外面跑,首先受影响的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希望的亚太地区。这就会是世界性的灾难。所以,中国不能把自己搞乱,这当然是对中国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全世界全人类负责。”〔8〕不仅如此,“只要中国不垮, 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9〕所以,坚持稳定, 也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负责。稳定,首先是国内的稳定,不要出现动乱。国内的稳定,一是有稳定的思想信念。全国人民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统一的意志。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上的统一,是行动统一的前提,没有统一的思想,不可能有统一的行动。二是有稳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并完善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作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决策,并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措施,使改革开放在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地深入,不断地扩大。三是有稳定的领导力量。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是我们事业的领导阶级。这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四是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各行各业生产正常进行,人民安居乐业,心情舒畅,幸福祥和。这四条是国内稳定的主要标志。我们要求国内稳定,要求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主要也就是指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稳定了,国内的社会生产就会有序,人民生活就有了保障,大家就会集中精力干事业,干四化,推进改革开放。

我们追求稳定,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有稳定的国际环境。世界那么大,天天太平总是困难的,不是出现这个问题,就是出现那个问题。但是,我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目的是为了全世界的稳定,为了全人类的发展。同时,在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同各国、各地区、各政党建立联系,求大同存小异,寻求合作,共同发展,努力为国内建设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邓小平说:“我多次讲过,中国人不比世界上任何人更少关心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中国需要至少二十年的和平,以便聚精会神地搞国内建设。”〔10〕他还说过,中国“希望至少有七十年的和平时间。”〔11〕“中国是一支和平力量,这一点很重要。中国最不希望发生战争。中国太穷,要发展自己,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要争取和平的环境,就必须同世界上一切和平力量合作。”〔12〕“只有争取到和平的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13〕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要目的就是争取和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实践证明,争取和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保证。

所以,要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持国内的稳定,就要争取和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二者缺一不可。国内不稳定,没办法建设;国际不稳定,没办法发展。国内和国际的稳定,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所以说,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解决历史遗留的港澳问题,就是保持稳定的伟大战略。

二、“一国两制”是实现港澳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针

(一)实现真正恢复行使主权,是保持港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香港、澳门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时留下的历史问题。殖民主义者乘清政府腐败无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进行贪得无厌的抢劫、掠夺。他们无视中国的主权,强占中国的领土,为了使强占能永久,便强逼清政府在完全不平等的条约上签字。香港、澳门就是分别被英国、葡萄牙通过这种方式占领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和澳门不久即将回归中国。我们正努力使港澳的回归顺利地实现,使中国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顺利地实现。所谓“顺利”,是指时间上不拖延,英国在1997年7月1日准时将香港交归中国;葡萄牙在1999年12月20日准时将澳门交归中国;届时,中国恢复行使对香港、澳门的主权。所谓“顺利”,又指交接上不受阻,即英国愿意交出香港,香港人民乐意回归;葡萄牙愿意交出澳门,澳门人民乐意回归。所谓“顺利”,又指在过渡期不出现大的波动,各方力量团结合作,实现平稳过渡。所谓“顺利”,还指港澳继续保持稳定和繁荣,港澳在地区和国际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受影响,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港澳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保持和提高。这一点更重要。因为港澳回归不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插上港澳,重要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回归实现,并保持回归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回归是顺利的、成功的。

要实现港澳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真正实现对其恢复行使主权。没有这一点,就不可能有港澳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港澳的回归,结束港澳被殖民统治的历史,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全体港澳同胞的共同愿望,也是一切热爱祖国、热爱和平人们的共同愿望。实现这个愿望,恢复中国对港澳行使主权,是顺应历史潮流,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相反,任何否定或变相否定这个愿望的言论与行动,任何阻碍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的言论与行动,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都是不得人心,也是不能得逞的。正因为如此,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过程中,邓小平一再声明:“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14〕

英国企图在主权问题上作文章。先是声称关于香港问题的三个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在中国严正的立场面前,他们继而提出“续约”,要继续“租借”香港;遭拒绝后,他们又提出了“以主权换治权”的论调,提出所谓香港只有英国人继续统治才能保持继续稳定和繁荣;再遭挫折后,他们又搬出“三脚凳”设想,企图使港英政府成为谈判桌上单独的一方,从而使谈判复杂化。与此同时,港英政府还造谣惑众,涣散人心,搞乱经济,故意制造不稳定,企图让中国政府屈服,让香港人民屈服。但是,任何企图都不能改变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信心,我们有着共同的心声: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如果回归只是象征性的,香港就不可能完全结束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香港就并没有真正回归祖国,香港人民仍然是被殖民统治的,不可能真正以主人的姿态生活着,工作着,不可能当家作主。象征性的回归,只会使殖民统治在新形势下更加严重,只会使香港人民在新形势下更加没有民主和自由。

如果回归只是象征性的,香港在实质上并没有回归祖国,香港就会成为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于是,香港与中国大陆形式上的统一,就会掩盖程度更深的分裂。于是,英国不能再名正言顺地统治,不能再像往日那样派总督来管理香港,但却可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实现其继续统治的图谋。这样,中国对香港的主权究竟体现在哪里呢?中国大陆与香港的统一究竟表现在何方呢?香港究竟是谁的领土呢?

于是,香港社会很可能会出现混乱,甚至动乱。各种反华反共势力都会乘虚而入,把香港作为他们政治活动的基地。“存在于香港内部”的,“来自某种国际力量”的“动乱的因素,捣乱的因素,不安定的因素,”〔15〕,就会凑合在一起,在香港兴风作浪,制造事端,制造混乱,惟恐香港平安,惟恐香港发展。这样,香港人就没有正常的秩序,就没有正常的安全,就没有正常的生活。香港人就要应付这里的混乱,那里的干扰,怎么可能集中精力发展香港呢?于是,香港就会失去很多发展的机遇,就会停滞,就会倒退,就不会再是“东方明珠”。如此,香港便不可能持续发展了。

可见,要保持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反对和阻止各种妨碍香港真正回归的言论、行动、因素,就一定要保证从1997年7月1日开始中国真正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能让香港变成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不能让香港成为制造动乱的基地。解决澳门问题,道理也一样。所以我们说,实现港澳真正的回归,是保持港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二)保持其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是实现港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毫无疑问,届时实现真正的回归是保持港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英国政府总是在主权问题上做文章,实际上就是在破坏这个前提。在过渡期内,英国政府和港英政府一次又一次地设置障碍,实质也是在阻止这个前提的真正实现。越是如此,也就越说明了这个前提的重要性。经过中英两国政府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个前提今天已经实现。当然,即使是港澳回归后,我们仍然要做许多工作,从而全部彻底地实现真正的回归。

只有解决了如何实现回归的问题,港澳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港澳的稳定和繁荣才能有真正的保证。邓小平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的回归,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行使对港澳的主权。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问题是,港澳回归后,究竟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呢?还是保持原有的制度不变,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根据历史和现实的情况,邓小平指出:“解决香港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就做不到三方面都能接受。勉强接受了,也会造成混乱局面。即使不发生武力冲突,香港也将成为一个萧条的香港,后遗症很多的香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香港。”〔17〕

港澳问题是历史地形成的。在复杂的国际背景里,港澳在殖民主义者统治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以中国人为主体的港澳人的共同努力下,港澳资本主义发展较快。香港已成为世界性的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现实来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港澳继续稳定和繁荣的基本保证。

如果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的社会结构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较大的社会震荡。比如,英国、葡萄牙的资金,美国、日本等国的资金,就会撤走;已取得香港籍的英国、葡萄牙等国的人士就会提出回国;一大批项目的发展就会转移,甚至中断;一大批先进技术就可能流失;一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就会去异地发挥作用;等等。这样,港澳就必然出现混乱,甚至动乱,就不可能稳定。

如果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同胞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会不习惯,也就不赞成,不拥护。目前,大陆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复杂的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一部分人还没有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综合国力也不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走出贫穷与落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的体现。相反,资本主义制度在港澳还没有走到尽头,还有相当的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港澳人民还没有彻底抛弃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因素和现实愿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勉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强人所难,不能令人信服,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所以,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办法”。不仅如此,“一九九七年后还要保持香港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18〕“五十年以后更没有变的必要。”〔19〕解决澳门问题,也是这个原则。

(三)“一国两制”是实现港澳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针。

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护中国的主权,这是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力量的共同愿望。因此,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就从根本上坚持了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坚持“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这就使英国、葡萄牙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港澳的利益不会受损,港澳同胞的利益也得到了保护,同时,港澳平稳发展,对大陆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很好的促进。因此,坚持“两种制度”的原则,也就从现实上坚持了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实现港澳的回归,为各方所接受,是现实可行的。这样,各方都为自己在港澳利益的发展而继续努力,港澳的继续稳定和繁荣,港澳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保证,就完全可以实现了。港澳就会在国际生活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就会为大陆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就不会是萧条的、后遗症很多的地区。港澳就会继续是我们希望的港澳,即继续稳定和繁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港澳。

从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经过两年22轮艰巨的谈判,中英双方终于签署联合声明,明确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从1986年6 月至1987年3月,经过4轮谈判,中葡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明确了澳门将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中国。此后,港澳进入过渡期。尽管在过渡期先后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波折,但总的趋势是好的,港澳届时回归是确定无疑的。港澳问题之所以能成功地解决,“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20〕所以说,“一国两制”是解决港澳问题、实现港澳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针。

三、“一国两制”是实现内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回答为什么1997年后要保持香港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时,邓小平指出:“中国要真正发达起来,接近而不是说超过发达国家,那还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如果说在本世纪内我们需要实行开放政策,那末在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能离开这个政策,离开了这个政策不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符合中国的切身利益的。所以我们讲‘五十年’,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21〕这就是说,用“一国两制”实现港澳的回归,并保持港澳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符合中国的切身利益。

(一)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港澳的回归,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港澳回归的问题,港澳就会稳定,就会继续繁荣,就不会因为回归而成为中国的负担和包袱,就不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利因素和不安地区。于是,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已经取得巨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按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二)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港澳的回归,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长时期里,我们一直在极端对立的思维方式里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简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我们吃了亏,丧失了许多好的机会。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社会主义还有向资本主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实践表明,这种认识和态度,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其实,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观念等许多方面,资本主义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都有值得与之合作的因素。这些方面和因素,恰恰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所需要的。所以,对资本主义世界,我们不能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能是开放,开放,再开放,在开放中学习,在开放中合作,在开放中发展。闭关自守使我们吃了很多苦头,我们再不能走过去的老路了。

港澳资本主义制度在自身的发展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们紧系中国内地,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并肩存在,对中国来说,要想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港澳就是最直接、最有现实意义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同胞在广东等地大量投资,上项目,搞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广东的经济之能取得巨大成就,港澳同胞的积极投入是功不可没的。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港澳的回归,港澳在祖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会更大。

(三)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港澳的回归,有利于形成更加广泛更加巩固的爱国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我们搞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它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可削弱,而应加强,不可缩小,而应扩大。爱国主义具有团结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只要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只要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只要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论哪个阶级、阶层,哪一个党派、集团,哪一个人,我们都要团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这种团结愈广泛,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愈有利。

我们坚持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港澳问题,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但都必须是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澳人士来治理港澳。邓小平在谈到香港问题时说:“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不管他们相信资本主义,还是相信封建主义,甚至相信奴隶主义,都是爱国者。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22〕对澳门人来说,就是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澳门。

这样,我们就会大大地扩展爱国统一战线,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更好地团结港澳同胞,并通过他们更好地团结海外侨胞,团结其他人,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使爱国统一战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港澳的回归,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港澳同世界广泛联系的作用,有利于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港澳资本主义的发展,同它们与世界的广泛联系是分不开的。正是通过广泛的联系,互通信息,互相理解,互惠合作,才扩大了自己的影响,拓展了自己的业务,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增强了自己的实力。香港虽然是只有1092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但却成了世界的自由港、世界金融中心、世界信息中心、世界旅游胜地,仅其集装箱业务就长期排名世界前列。虽然其人口只有630多万, 但在世界最富的十大华人榜上,香港人就有好几位,可见香港十分富有,外汇储备十分可观。香港经济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发展,并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重要的经验在于和世界广泛的联系,并充分利用这些联系为自己的发展服务。这同样也是澳门成功的经验。我们要保持港澳的继续稳定和繁荣,就一定要保持港澳同世界的广泛联系,这样既可以保持港澳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重要的途径。

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引下,港澳继续同世界建立联系,但这是以中国港澳的名义进行的。这样,港澳就会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中,充分发挥窗口、桥梁、纽带的作用,就会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机会,就会为中国充分利用各方面积极的因素,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积极的帮助。

(五)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港澳的回归,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在国际事务中,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坚持这个原则,也是一个好办法。邓小平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23〕“这对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24〕

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一贯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事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公认。中国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问题,充分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因而也就避免了很多矛盾和冲突,大大减少了有的势力企图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的可能及其影响。这就为地区和平做出了贡献。因为采取和平的、合情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就可以消除爆发点,稳定国际局势”。〔25〕所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取得成功之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应,为世界各国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

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问题,使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存在于同一国度,能够使两种制度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展现自身的优越性,显示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从而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大大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所以,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问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理解和支持,大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威信,在世界面前树立了和平与发展的高大形象,为包括港澳在内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国际形象保证,赢得了金钱所买不来的良好的国际声誉。中国讲话是算数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8页。

〔2〕同上书,第313页。

〔3〕同上书,第284页。

〔4〕同上。

〔5〕同上书,第285页。

〔6〕同上书,第286页。

〔7〕同上书,第331页。

〔8〕同上书,第361页。

〔9〕同上书,第321页。

〔10〕同上书,第50页。

〔11〕同上书,第250页。

〔12〕同上书,第82页。

〔13〕同上书,第328页。

〔14〕同上书,第12页。

〔15〕同上书,第75页。

〔16〕同上书,第13页。

〔17〕同上书,第101—102。

〔18〕同上书,第102页。

〔19〕同上书,第215页。

〔20〕同上书,第85—86页。

〔21〕同上书,第102—103页。

〔22〕同上书,第61页。

〔23〕同上书,第96—97页。

〔24〕同上书,第97页。

〔25〕同上书,第68页。

标签:;  ;  ;  ;  ;  ;  ;  ;  ;  ;  

“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伟大方针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