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学校与江苏省_桐城派论文

桐城学校与江苏省_桐城派论文

桐城派与江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桐城论文,江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引程晋芳、周永年语云:“维盛清治迈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古文者未广。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他巧妙地借程、周这一戏语,赞颂刘大櫆,同时有意识地树起桐城派的大旗。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文名卓著,其间又确有传法关系,故姚鼐如此将大旗一树,许多士人便汇集旗下,有意识地学习方、刘、姚的古文,递相授受,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民国初。

桐城派之所以称为桐城派,仅是因为该派的三位大师,亦即号称“桐城三祖”的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籍而已。其实,在桐城派作家中,属桐城籍的,只是少数。若从地域的角度来研究桐城派,江苏则是至关重要的。

一、桐城派源于江苏归有光

归有光,字熙甫,一字开甫,江苏昆山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所著诗文为《震川先生集》。其文得力于《史记》最多,其次是欧阳修、曾巩。文笔朴素自然,简洁雅正。行文纡徐平和,绝不故为波澜顿挫,宽博有余之气冲盈其中,于平淡中见深厚,韵味独绝,感人至深。有光长于叙事,尤长于写家庭琐事以显家人亲属的真挚感情。如《先妣事略》、《项脊轩志》、《思子亭记》、《寒花葬志》等,卓为名篇,集中代表了归有光散文艺术的特色。

桐城派这一庞大的文派,直接继承了归有光散文艺术的血缘。桐城三祖都有意识地取法归有光。方苞对归有光散文用力甚深。在清代评论归有光的文字中,以他《书归震川文集后》一文,最为全面、中肯。他自己为文,好化实为虚,语言雅洁自然,这正是受归有光的影响。归有光“事关天属”的文章,已臻化境。方苞此类文章亦多,有《先母行略》、《兄伯川墓志铭》、《弟椒涂墓志铭》、《大父马溪府君墓志铭》、《台拱冈墓志》、《沈氏姑生圹铭》、《鲍氏姊哀辞》、《鲍氏妹哀辞》、《嫂张氏墓志铭》、《亡妻蔡氏哀辞》等十余篇。这些文章受归有光同类题材文章的影响,就更明显了。后人论文,往往归、方并称。由此可见,方受归的影响,已是定论。

刘大櫆为文,好逞其雄才豪气,波澜壮阔,又叙事尚翔实厚重,与归、方很是不同。但是,即使如此,正如吴孟复先生在《刘大櫆集前言》中指出的,刘的《章大家事略》,很像归有光的《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刘的《髯樵传》很像归的《筠溪翁传》,刘的《下殇子张十二郎圹铭》,用白描传神,其细节刻画,亦近归的《寒花葬志》。可见刘大櫆还是有意识取法归有光的。

姚鼐散文,在桐城三祖中,与归有光最为接近。尽管姚鼐师事刘大櫆,刘大櫆又师事方苞,从师承关系上来看,他得的是方、刘古文之法,但是,实际上,他的古文距归有光近而距方、刘反远。也就是说,他的古文之法,得之于归有光的,比得之于方、刘古文和刘亲为指授的还要多。就艺术渊源而论,对姚鼐来说,昆山归有光,实际上比他赖以高扬桐城大旗的方、刘还要重要。姚鼐文集中,尽管没有多少像归、方那样的“事关天属”的文章,也没有很明显地有意识摹仿归有光的文章,但是,实际上,姚鼐已突破题材的限制,将归有光散文艺术的精髓运用到他各种题材(特别是叙事文)的文章中,且化而无迹。

五经而外,在散文艺术上,桐城派取法《史记》、唐宋八大家,于明则仅归有光一人。从方苞开始的桐城三祖都是如此。于时间上说,桐城派与归有光最为接近,且提倡《史记》和唐宋八家的,正是归有光他们“唐宋派”,桐城派承其绪论。因此,就艺术师承而言,归有光是桐城派的直接源头。

桐城派广泛繁衍,变异纷繁,支流歧出,但归有光散文的艺术血缘,却并未断绝。桐城派一些著名的分支中,这种血缘仍被保持。例如,江苏阳湖派,其古文之学出于桐城派。该派代表作家张惠言,为经学家、骈文家、词人、著名词论家,然其古文韵味隽永,无说经之支离,无骈文之华藻,实有归有光古文的风韵。至于另一代表作家恽敬,虽然为文雄厉鼓荡,有刘大櫆气象,但语清气澄,有条不紊,论文更是仍主归、方绪论。湘乡派起自曾国藩,也可以说是桐城派的一支。曾国藩自称,“国藩之初解文章,乃姚(鼐)先生启之”。曾氏本人,很推崇归有光。他认为,归有光文与方苞文,是“六经之裔”。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四也说曾氏之“论文宗旨,近祖姚鼐,远祧归有光”。桐城派其他作家,如江苏吴县沈彤、无锡秦瀛、上元梅曾亮、宜兴吴德旋、安徽歙县程晋芳、广西南平彭昱尧、湖南善化孙鼎臣、浙江仁和沈廷芳、昌乐阎循观,以及衍福建桐城派的朱仕琇、衍山东桐城派的鲁九皋,他们的持论、为文,无不宗法归有光,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二、桐城三祖与江苏

方苞是桐城三祖中的初祖。说他是桐城人,实在是极为勉强的。其实,最多只能说,方苞的祖籍是桐城,而他本人则是江苏南京人。方苞的曾祖父方象乾,于明末避乱,始侨居上元县。方苞父仲舒,出赘住在六合县留家村的吴家,在那里住了十年。方苞就生在那里。当方苞六岁时,其祖父方帜以岁贡生官安徽芜湖县学训导,仲舒才携家归上元居住。如果以祖父的出生地为籍贯之例,方苞是上元人。如果按本人的出生地为籍贯之例,方苞应是六合人。方苞的哥哥方舟(字百川),比方苞大三岁。方苞《兄百川墓志铭》云百川“年十四,侍王父于芜湖。逾岁归,曰:吾向所学,无所施用,家贫,二大人冬无絮衣。当求为邑诸生,课童蒙,以赡朝夕耳。逾岁,入邑庠,遂以制举之文名天下。”这里所说的“归”,是指归南京上元,而不是桐城。“入邑庠”,指百川为上元县的廪贡生,而不是桐城县的廪贡生。方舟为上元人,比他小三岁的方苞,当然也应该是上元人了。

方苞在十九岁那年,始由祖父携归安徽参加考试,而家仍在南京。二十三岁,补桐城县学弟子员。此后,为了应试和生活,方苞来往于北京和南京,还曾在宝应教过一年私塾,但家一直安在上元。他三十七岁那年,还将家由上元土街移居由正街故宅,并修整一新,名曰“将园”,且写了一篇《将园记》纪其事。方苞在北京任职后,一直住在北京。七十五岁那年,方苞辞官归,也不是归桐城,而是归上元家中居住,一直到八十二岁去世。他一生中,其实只是因为参加童子试和省祖墓,去过几次桐城而已,时间也都不长。桐城给他的影响到底能有多大,实在是很难说的。

方苞三十二岁中举,中举后又忙于考进士。因此,在中进士之前,方苞虽然已经成名,且一直住在江苏,但对江苏文坛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他在京师,特别是在京师任职后,与天下士大夫交,他的为古文之法,才发生影响,被人接受。一些江苏籍的士大夫,也就这样接受了他的为古文之法。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无锡的刘齐和徐流芳,以及吴江的沈彤。刘齐,字言洁,康熙拔贡,官直隶州判,与方苞友善。为文义法甚正,浑涵汪洋,多澹荡之趣。有《存轩文集》十卷。徐流芳,字玉川,客漕运总督顾琮所,因得师事方苞,得其义法为古文。有《沙村书屋诗文稿》四卷。沈彤字冠云,一字果堂。“师事方苞,湛深经术,所为文深厚古质,格律端谨,不事文饰,务蹈理道,无哗嚣浮侈之习。”(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二)有《果堂集》十二卷。

桐城三祖中,刘大櫆在江苏的时间最短。他在江苏的活动,只是他五十岁以后的两三年时间。当时,尹会一为江苏学政,经方苞介绍,刘大櫆入尹的学政之幕,为校试阅文。尹会一卒于松江试院后,大櫆还为之作祭文和行状。

刘大櫆对江苏文坛的影响,要比方苞大。著名的阳湖派,就是在他的间接影响下产生的。阳湖派以张惠言、恽敬为首,重要成员有陆继辂、董士锡等等。陆继辂《七家文钞序》云:乾隆间,钱伯坰鲁斯亲受业于海峰,时时诵其师说于其友恽子居、张皋文。二子始尽弃其考据骈俪之学,专志以治古文。”张惠言、恽敬等遂开阳湖一派。于此可见阳湖派与桐城派的渊源关系。钱伯坰,字鲁斯,一字协光,号中锡,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刘大櫆弟子。

姚鼐在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此后就在京师任职,乾隆三十九年辞官,次年出京南归,当时他仅四十五岁。此后,一直到他八十五岁逝世,在这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他主要在几个书院讲学。计在江苏扬州梅花书院三年,在安徽安庆敬敷书院十年,在歙县紫阳书院不到一年,在江苏南京钟山书院二十二年(先后两个十一年)。最后在钟山书院逝世。可知他辞官后大部分时间,是在江苏讲学,传播学问和诗文之道。再就他一生的活动情况看。他三十三岁中进士之前,声名未著,学问未富,文艺未精,虽然一直住在桐城,但很难说对安徽文坛有什么大的影响。他中进士后到逝世,长期居住的有三个地方:京师、安徽、江苏。其中以在江苏的时间最长。他主讲钟山书院,是在他六十岁以后,其时他学问已富、文艺已精,声名卓著,又是专务教授,因而他对江苏文坛的直接影响,比他对安徽文坛的直接影响要大。在桐城三祖中,也以他对江苏文坛的影响最大。

姚鼐有四个文学成就较高的得意门生,号称“姚门四弟子”。其中江苏上元人就占了两个:梅曾亮和管同。梅曾亮,字伯言,道光三年进士,官户部郎中。早年喜为骈俪文,后游姚鼐之门,与管同友善,在姚鼐的指导和管同的规劝下,乃为古文。其义法一本桐城,稍参以归有光。其古文成就,在桐城派中,可以说是仅次于姚鼐,有些方面,甚至还为姚鼐所不及。有《柏枧山房集》行世。管同,字异之。从姚鼐学古文,姚鼐极为赏识他。道光五年,管同参加乡试获中。考官陈用光,也曾跟姚鼐学过古文。他说:吾不多持节校两江士,独以得一异之自喜。且待管同,不敢以世俗门生之礼,而是称之为“丈”,可见他对管同的尊重。见《清史列传·文苑传·管同传》。管同的古文成就和名气不及梅曾亮,但理论方面的研究,则在梅曾亮之上。有《因寄轩文集》。

桐城派古文名家吴德旋,字仲伦,宜兴人。他未正式列于姚鼐之门,与姚鼐在师友之间,但其古文无疑得姚鼐指授,因此他能以古文名天下几二十年,同时的恽敬、陆继辂等都很推重他。有《初月楼文钞》。得姚鼐指授而以古文名的江苏作家,尚有无锡秦瀛、吴江郭麐、娄县姚椿等。

三、江苏作家在桐城派传播中的作用

桐城派传播得如此之广,这跟江苏作家的努力是绝对分不开的。

先从省内传播看。张惠言、恽敬开阳湖派这一桐城支派,是桐城派发展史上的大事,这在上文已言之。此外,例如吴德旋在其家乡宜兴和武进等地传播桐城派古文之学,有一大批宜兴、武进子弟承其学。无锡秦缃业、武进杨彝珍等为梅曾亮弟子。后来,秦缃业又以桐城派古文之学教无锡学子。私淑姚鼐的阳湖派作家李兆洛,在其家乡常州等地传播桐城古文之法,又长期主讲江阴暨阳书院,在江阴培养了一大批古文作家。江苏桐城派之盛,远过包括安徽在内的其他各省,除姚鼐的影响外,主要得力于本省作家的传播之功。

江苏作家又把桐城古文之学传播到外省。桐城派古文之学传播到广西,首推吴德旋、梅曾亮二人的功劳。吕璜、彭昱尧、龙启瑞、朱琦、王拯,都是广西人,合称“岭西五家”。从他们开始,广西才有桐城派古文之学。

吕璜,字月沧,广西永福人,嘉庆十六年进士,官浙江知县。龙启瑞,广西临桂人,道光二十一年状元,官至江西布政使。少与吕璜、朱琦、王拯等为古文,后在梅曾亮指授下,文大进。有《经德堂诗文集》。朱琦,字伯韩,广西临桂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官御史。有《怡志堂集》。王拯,初名锡振,字少鹤,广西马平人。道光十二年进士,官至通政使。有《龙璧山房集》。彭昱尧,字子穆,一字兰畹,广西南平人。他曾向梅曾亮、吕璜问为古文之学。有《怡云堂稿》。《清史列传·文苑传·吕璜传》云:“璜师事德旋,闻其绪论。故德旋所著《初月楼稿》中,与璜书论文极详。至同时朱琦、龙启瑞、王拯皆步趋德旋。及璜而益求广其术于梅曾亮,故桐城宗派衍于广西。”吕璜晚年归里,以古文名,当道聘他主秀峰书院讲席,在广西传播桐城派古文之学,于是广西桐城派古文之学益广。今《岭西五家诗文集》中,不少文章刻有梅曾亮、吴德旋的评语,可见梅、吴对吕璜等指授之多、之细。

张惠言、恽敬的阳湖派,也不限于阳湖,甚至不限于江苏,也发展到外省。跟张、恽学古文的外省学生,有数十人之多,如福建富阳周凯、浙江山阴杨绍文、仁和陈善、安徽歙县江承之、金式玉皆是也。姚椿的外省学生,有浙江平湖顾广誉、安徽歙县王国栋等。梅曾亮的外省学生,除吕璜等“岭西五家”外,又有江西南丰吴嘉宾、湖南长沙周寿昌、善化孙鼎臣、山西代州冯志沂、浙江诸暨余坤一、江西瑞安项传霖等数十人。从李兆洛学古文的外省作家,有江西李联坰等。

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一书,收录桐城派作家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桐城籍的作家,也不会比阳湖籍的作家多多少,而江苏籍作家则肯定多于安徽籍作家。全书以师承关系分为十三卷,将被师承人放在卷首,俨然为桐城派的宗师。这些宗师共有十五人,其中江苏籍的有七人,若再加上方苞,就过半数了。而其中桐城籍的,若除去方苞,也不过刘大櫆、姚鼐、方东树和吴汝伦四人而已。

为什么江苏跟桐城派的关系如此密切呢?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者有二。一是江苏人文极盛。就有清一代而论,若是以文艺观点打出的大旗,总少不了江苏作家撑场面。例如,清中叶诗坛上“格调派”主将沈德潜就是苏州人。“性灵派”主将袁枚,虽是杭州人,但他早年一直在溧水、江宁等地做知县,三十五岁“退休”后,直到八十多岁去世,一直住在南京,实际上就是江苏人了。“性灵派”副将赵翼,则是常州人。二是南京一直是江南乃至整个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成祖建都北京后,南京为明留都。清初,两江总督驻南京,辖江南、江西两省。康熙后江南分为江苏、安徽二省,仍都归两江总督管辖。两江乡试,总是在南京举行。南京又素称繁华,文化气氛浓厚,故两江三省及其他地区的士人,喜游览甚至定居南京。南京及江苏的文化,就更加繁荣了。江苏对桐城派产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正是江苏文化繁荣的体现。

标签:;  ;  ;  ;  ;  ;  ;  ;  ;  

桐城学校与江苏省_桐城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