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使他们的日产生产、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促进我国通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对传统的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本文主要从通信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出发,对其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着重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应的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创新措施,以便为相关单位作为参考借鉴。
关键词: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21世纪是互联网技术充斥的年代,在这一时期中,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基于此,对于通信工程的建设要求也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度。为了有效的提高通信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降低建设过程中的成本,需要对通信工程建设采取滚动式、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而从监理问题、分包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因此,必须对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化的创新,这样才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实现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通信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分析
一般来说,现代的科技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就是高效快捷、更新换代比较频繁,对于通信工程的技术来说也不例外。通信工程是当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对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通信工程建设,很有必要。为了满足适当发展的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对其整个施工过程加大管理力度,不仅要提高相关通信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制定出多种应急方案,以免在工程架构过程中发生突发事故,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能力。另外,施工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意识,能够牢牢掌握通信工程的施工管理要点,进而从管理通信核心网、接入网、传输网这三大关键环节上入手,制定出与工程顺利开展相关的管理措施,并将其落实到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这样才能解决工程施工问题,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促使整个通信工程项目可以在如期内早日完工。
2 通信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2.1分转包问题
所谓分转包问题,是指中标企业在中标后将一些关键项目承包给其他特体施工单位,并从中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该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所致:第一,通信工程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十分严格,若是相关施工单位无法满足这种高要求,就会将关键施工项目承包出去,进而产生分包问题;第二,随着通信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难度也在逐渐升高,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单一的施工队伍是很难完成整体建设任务的,这就使得一些施工单位会与其他特体施工单位加强合作,进以将部分施工任务量转移给分包单位,从而引发分转包问题。
2.2监理问题
据相关实践证明,大部分通信工程施工管理问题都集中在工程监理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施工单位缺少完善的专业监理体系所致,工程监理人员在执行本职工作时,由于体系的不规范,所以使得所采取的监理方式也是极为单一和落后,只能处理工程施工中的表层问题,对于潜在安全隐患的处理却是无能为力,而通信工程建设对于专业性要求极高,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工程施工监理水平和施工质量大大下降,从而给整个通信工程的顺利开展都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3 提高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策略
3.1采取滚动式管理模式
首先,设计阶段的管理。即通信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在工程建设开展前,对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全面的勘查,看其各项指标是否达到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以便为设计图纸的有效制定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设计单位要在图纸绘制完毕后,联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对图纸内容进行审核,确保所有不合理的地方都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从而在完全达标的基础上,对通信工程施工给予正确的指引,保证其整体建设质量。最后,施工验收阶段的管理。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应合同文件,对已完工的通信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检查,看其工程量、造价成本、隐蔽环节质量、施工技术措施等是否与合同文件内容相吻合,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改。
3.2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理体系
为了规避通信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监理问题,相关施工单位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理体系,尽可能使其达到自建+外协的管理效用[1]。即一方面要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监理队伍,使其可以重视通信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秉着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去开展本职工作。
3.3优化工程管理组织结构
随着滚动管理模式在当下通信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发展和应用,所产生的工程管理信息也是十分庞大,而要想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依靠传统工程管理组织结构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优化,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尽量对通信工程施工实施垂直化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利用率,从而为通信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驾护航[2]。
3.4工程滚动管理模式的创建与开展
为了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更新和完善,使其职能的范围包含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进而对其采取滚动式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内容:①在工程的设计方面,设计单位要掌握总体的设计情况,形成相应的数据资料转交相关的主管人员,在得到批准回复之后才可应进行建设工作;②在对建设材料进行管理时,要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做好准进与准出的相应规章制度,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对使用过程中的材料进行消息的记录,确保建设方资金使用的规范度[3]。
3.5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
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创建合理的施工点,降低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具体来说该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功能:①合理的设置控制点。在设置控制点时要根据项目中的不同建设内容来进行具体的划分,对于其中的重点内容要设置“关键控制点”,并以其作为最小的管理单位,在对工程进度、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考核时,“关键控制点”是非常重要的评价依据;②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监理方不负责任的现象,除了监理方自身要对工作方式进行改进之外,还需要实行多级的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具体来说就是施工方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每一个“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上报监理方,在监理方检查合格之后,工作人员对控制点的相应进度值进行记录,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与进度;③使用手机中的拍照、微信、QQ等功能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动态管理,充分地利用其视频、音频、图片等功能,能够及时、方便、全面的了解施工现场中的信息;④使用GIS定位模块技术实现对施工场地中的人员和车辆动态的实时管理,进而就能有效的调度施工场地中的资源,使资源能够合理地被利用,有效的控制建设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对于工程管理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保障通信工程的持久发展,相关施工单位在其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就要积极采取滚动式管理模式、构建健全的监理体系、简化工程管理组织结构,这样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通信网络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华荣.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电脑迷,2017(12):71.
[2]李荣新.论通信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措施[J].通讯世界,2017(10):37-38.
[3]陈文荣.试论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02):132-133.
论文作者:郭晓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通信工程论文; 通信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