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事业与科学_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

信息管理——事业与科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管理论文,事业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研究

[摘要] 认为信息管理是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群,论述了信息管理各行业各学科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使命。

[关键词] 信息管理 信息传播业 信息服务业

就产生时间来说,信息管理是个新词,一出现便被广阔领域的人们所注意,所以,还没有来得及界定它的含义就被人们接受和广泛使用了。什么原因呢?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各行各业各个工作环节都需要信息支持,都在使用信息。那么,信息在人类生活中究竟处在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人们围绕信息又做了些什么,下面作些讨论。

1 人类的基本需求与活动

需求常以个人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心理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照我的看法,人的需求是社会性的,虽表现为个人需求,但并不由个人意志决定。人的需求的产生和变化发展都是由自然环境、人和人的关系及其联结所形成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决定的。没有这种环境与活动,既不能满足已有的需要,也不会产生新的需要。社会产生着需要的对象,也产生着需要本身。显然,没有需求对象客观的历史的存在,也不会有对其需求。

按照这一观点,我们应首先考察人类的生存环境。

我们面对的世界,首先是自然物质的;其次在自然界生长了人类社会;人类要观察认识环境与从事劳动,于是要获取和研究信息。这样,在人们面前就存在着三个世界:自然物质世界、人类社会世界和信息世界,这三个世界的存在状态不同,与人类的关系也不同。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与物质环境条件,社会是人类生存的组织与协作环境条件,信息是人类生存的认识与联系环境条件。这些环境条件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基础,也构成了制约或限制。

人类的需求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

人类的需求尽管多种多样,无法尽数,但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工作、斗争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另一类是为了获取与使用这些物质产品和组织这些获取活动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及各种消息等信息。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信息。

表1 人类社会活动略分图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人们进行了多种活动,这些活动也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生产创造活动,另一类是传递交流活动。人类活动虽然复杂,但概括地看,都是围绕物质和信息开展的生产与交流活动。可分为四部分,如表1。

第一部分:物质产品的生产创造活动,包括第一、第二产业部门。

第二部分:物质产品的交流服务活动,属第三产业部门。

第三部分:信息产品的生产创造活动,科学研究和管理部门创造发明了知识,制定了各种政策、法规、条令等信息产品。

第四部分:信息产品的传递交流活动,包括邮政、电信、信息传播、信息服务业。

这四种生产交流活动都是社会活动,社会活动与自然物质的运动不同,需要有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①活动方向与行为的决策;②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和效率。所以从更概括的意义上看,人类活动由管理与实施两部分组成。管理活动主要有二:一是社会进步发展管理;二是各种活动事项的管理。实施活动即前述之四部分,信息管理所讨论的就是其中的第四部分。

2 信息

人们需要信息,又围绕信息做了很多工作,信息又是信息管理业的工作对象,所以要先讨论有关信息的问题。

2.1 信息 实际上,人们很早就与信息有联系,并使用了信息,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直到本世纪,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信息问题和认识到信息的作用,并开始研究信息的有关问题。

有人指出,“信息”一词,我国使用很早,《三国志》中就有了。但作为科学术语和研究对象使用这一术语的, 首先是哈特莱( R.V.Hartley)1928年发表的《信息传输》(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书中区分了消息和信息,认为“信息是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

确立信息的地位,使人人关心信息问题,始于40年代以后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香农(C.E.Shannon)的《通信的数学理论》, 提出了信息量的概念;维纳(N.Wiener)的《控制论》从更广阔的范围研究了信息,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不等同于物质,它表现的是物质世界的差异和运动变化。没有差异,没有变化,就没有信息。社会信息反映社会关系,不是客观物质世界信息过程的原型,而是认识的结果,它用语言文字表示,并以语言文字为外壳。

从内容性质方面看,信息可概括地分为三类:

·消息:一切活动都可以记录传报成为消息,消息记录的是:当前的事,动态的事,不能积累,有政治性,不同人有不同报道;生存期短,用于了解情况和做出决策。

·资料:事物的静态描述和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资料与知识不同,不是推测的,没有假说,没有定义,没有理论,不是人发明的,是判断论证事物的根据。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用于提高人的才干和能力。知识与消息、资料不同,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才能使用。

2.2 信息的功能 人们为什么关心信息呢? 因为信息对人类活动有益。

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学科都在讨论信息问题,说明信息有广泛的用途。所以也提出了许多见解。按我们的认识,信息的功能主要有:

2.1.1 认识事物的媒介。 人们为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实施既定的目标,每天都要通过视听器官获取各种信息,以了解情况,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增长才干,更好地实施已经确定的目标。

认识事物要通过事物发出的信息实现,观察事物的现象,综合分析获取的信息,认识事物的属性和本质。所以,认识过程是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信息是认识事物的媒介。认识的正确程度,依赖于获取信息的数量、完善度和对已获得的信息的理解程度。

2.1.2 人类交流的工具。人类交流思想,交流知识, 交流情况等都通过交流信息实现,交流信息使用语言、文字等各种符号,通过纸张、胶片、磁带等载体及电信线路、电波等把信息传给接收者。

载体承载着符号,符号承载着信息,信息承载着交流的内容。

2.1.3 人类社会的粘合剂。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是信息把分散的人联结为一体的。没有信息就没有联系,没有联系就没有人类社会。信息交流量小而缓慢,组织、团体、社会就松散;交流量大而且快,社会联系就密切,整体性就强。

人类交往使用的是文化信息,用人类创造的符号系统承载。故必须有个学习过程,学会了才能正确使用。共同理解的符号越多,交流内容就越广泛丰富,联系就越密切。

2.1.4 决策的依据。决策, 就是在掌握充分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客观形势和自己的条件,权衡利弊,确定目标和实施方略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对做什么和怎么做作出决定。

掌握信息不全面,决策就会错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浅说》,解放军出版社1983年版)。这段话说明了解情况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了解的情况全面深刻,准确及时,决策才会正确。需要了解的情况有:

·对手的信息。战争、经商、政治斗争都要了解对手。

·用户的信息。经营活动要了解顾客,产品要适应顾客的爱好和购买能力;信息部门要了解信息用户。

·正确认识自己。对本部门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产品、管理、市场地位等要有充分的了解。不了解自己也会造成决策错误。

决策者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有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工作班子,有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决策民主化”是一种集中多方信息的做法,可使决策者了解更多方面的情况和人们的愿望。

2.1.5 人类的第二资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观察, 人类是越来越富有了。许多原来贫穷的国家赶上并超过了原来富有的国家;不少自然资源并不富有的国家发展了,富有了。他们是怎样变富的呢?自然条件没有变化,他们是靠科学技术知识进步与及时掌握多种相关信息实现的。相反,自然资源富有、科技落后、国际交往少而自我封闭的国家和地区多是贫穷的,他们的自然资源没有变成可用的财富。

这种情况使我们得到这样一种认识:人类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科学技术知识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形成产品投入使用,从而构成物质财富,是紧随知识进步发展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正是科学技术知识使自然物质从无用发展为有用,从小用发展为大用,从一用发展为多用,不断扩大了人类的物质财富。所以,物质财富是自然物质与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的结果。这样,如果把被认识的自然物质看作第一资源,那么科学技术知识就是第二资源。第一、第二资源密切结合才能够构成社会财富,单独是不能起作用的。没有被人们认识、没有与知识结合的自然物质还没有成为资源;只有它的性能、用途被人们认识以后,才能成为资源和财富。尽管有的自然资源是不能再生的,但人类不是越来越贫穷。人类不断实践,总结,研究,认识与改造世界,知识随之不断增长提高,资源领域也就不断扩展。实际上,某种自然物质是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即由于作为第二资源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它被认识、采集、提炼和使用时,才成为人类的资源和财富的。所以第一资源是随着知识的进步而不断扩展品种、增多用途的。可见,在社会财富的增长过程中,知识是动力,起主导作用。

信息工作就是开发第二资源的工作。地质工作开发物质资源,信息工作开发信息资源。

2.1.6 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构成要素有:劳动者,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资料,首先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三者界线清楚。有人提出知识是第四个要素。我觉得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的,一是信息的。知识是生产力中不可缺少的,但它并不象其他三个要素那样具有独立性,而是渗透于其他要素之中起作用。如提高劳动者素质靠知识,各种劳动者靠提高科技知识提高技能;管理者靠了解情况、掌握知识提高决策正确率。所以,同样的工厂企业由不同的人管理,同样的工具由不同人使用,效果是不同的。

改进生产工具,创造新的劳动工具,与人类知识水平也有着密切联系。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尺度,标志着人类劳动能力的增强和社会的进步,融化于劳动工具中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艺不断地转化为社会产品和国家财富。

增强人的认识能力,扩展劳动领域,靠知识。科学知识的进步,掌握信息的增多,使人类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自然物质的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可日渐增多地加以采集、加工和利用,或者制造出预先给定某种性质而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从而不断扩展自然资源的领域,发展新的生产部门,制造新的产品,增加社会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科学技术知识的增长还使在生产同样产品的情况下,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大大减少,产品质量提高,使用寿命延长,也等于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社会增加了财富。

上述事实说明:在生产力中,知识渗透在其他要素中,推动各要素或各方面不断进步。离开了知识,生产力各要素就失去了活力,也就谈不上进步发展,所以我认为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

3 信息管理及其发展

人们认识到信息的意义,认识到信息对人类活动的效益,能够支持决策,增长人的才干,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态度之后,就着手管理信息。在社会中,人们是结成集团的。集团内要交流思想,交流情况,所以要交流信息。集团之间有经济、政治、军事等友谊或争斗性交往,这也要交流信息。这种不同情况、不同需要和不同的目的推动人们发展了多种搜集、管理与传播信息的活动与事业。人类创造发明了许多信息技术,生产了许多传播信息的媒体和信息产品,按这些基本技术设备条件的发展变化,信息管理经历了不同的时期:

·个别记载时期:服务于集团内的决策与管理。

·文献管理时期:印刷技术传播业发展,如出版、发行、图书馆、新闻业等。

·电子信息管理时期:发展了有线、无线、计算机技术,出现了电话、广播、电视、数据库等行业。

3.1 概念 “信息管理”这个词,现在使用的人很多, 但理解不尽相同。我们不想全面讨论这些差异,只是要做些澄清,把平时看作同义词的概念区分开。

首先,对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不少人把两者看作同一回事。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范围不同,功能与社会意义也不同。管理信息系统是为某一阶层管理者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服务的,搜集管理的是特定类型的信息,范围较窄,目标明确。信息管理着眼于作为资源的信息及信息交流活动的管理。

其次,对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许多人把两者作为同义词使用,只是“信息管理”使用得更普遍些。但从现实使用看,两者有明显区别。一些“信息管理”方面的著作中,都将信息资源管理列为专章讨论,其实资源管理只是信息管理的一部分。信息管理除了管信息之外,还包括信息传递交流等事业、组织、计划、预算、指导、控制、政策、法规等,范围广泛得多,即除了信息,还包括人员、设备、投资、技术、工作的管理。

第三,现在国内有人认为信息管理是图书馆学或情报学改名形成的。这也不是事实,因为它们涵盖的范围和层次不同。

事实上,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而进行的搜集、整序、存储、提供服务等工作及这些工作的组织、计划、指导等。它有自己特定的内容、范围和领域。图书馆业、科技情报业只是信息管理业的构成部分。

3.2 信息传播业 首先是发展多种信息传播业,如:

·政府与管理机关:为了维护国家、部门、团体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这些机关都要制定政策、法规、指令、条例等,还统计、记录社会活动、经济发展、对外关系等多方面信息。这些信息有的存储备查,有的在不同范围内传播执行。管理部门一般都有专门人员或机构负责发布、传播、保管存储信息。

·宣传业:宣传是一种目的在于影响信息接受者的信息传播活动。为特定集团服务,说服或鼓励信息接受者,使他们信服,跟着行动或改变态度。宣传是推广传播方式之一,一般选用传播面较广的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

·教育业:继承知识,传播知识,培育人,推动发展新知识。

·邮政电信业:邮政发展很早,19世纪发明电报后,电信业得以起步。邮政电信业为政府、团体、个人传送信息。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是特定的,要求快速准确传递。这种传递虽然只传给特定的人,但信息内容并非只与特定的人有关。一些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信息与许多人的活动有关,所以一些特定行业的人也从这里截取信息。

·广告业:一般说广告是工商企业利用各种媒体和方式向人们宣传推广产品和劳务的方法。实际上各行各业都用广告宣传自己,树立自己的形象。广告传播的是信息,目的是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使人们接受某种产品或观念。广告传播的信息也有广泛用途,购物只是其一,对产品设计开发和兴办企业等都有价值。

在事业发展的同时,技术条件也不断改进,使社会信息传播能力增大。这些技术有:

·造纸与印刷术:纸张是一种很好的信息载体,印刷术使同一信息内容可以快速大量地复制,使传递发展为传播,推动社会出现许多新的信息传播业。印刷品是记载型的,把传播中的信息固化了。这种固化形成了文献的一些特点,使信息稳定不变地在时间轴上传向后世,在空间轴上广泛传播,形成了许多行业,如:出版发行业、新闻业等。

·电子技术:使社会发展了许多新的信息传播业,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传统做法。电子技术实现了远距离的即时传递,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信息交流出现全新的形势,使用多种传媒,传播多种形式的信息,而且更快速更大量了。

这些不同目的的传播活动,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许多方便,适时地发出或获取信息,使社会联系更密切了,另一方面传播信息的增多也给人们获取信息增加了困难。

3.3 传播业的发展使社会信息复杂化

传播业的发展使传播中的信息出现如下情况:

·信息增长快、数量大:报纸、广播、电视都传播着大量信息,各种图书也传播大量信息,政府、机关、科研部门、企业都在传播信息。信息的主要载体——文献量也迅猛增长。据普赖斯研究,在过去的几百年中,文献量呈指数增长,如期刊,以10为底,其指数每50年增长1。 数量的增加无疑加大了阅读了解方面的困难。

·散布广:学科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使我们使用的信息量在总的信息量中的比重日渐减少。学科变小变窄,问题相关范围扩大。同时感到:一个学科的文章分散在不同学科文献中;不同学科的文章在同一刊物中并存;一个学科的文章在不同刊物中分布不均匀,有多有少。布拉德福用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地球物理学”等学科专业相关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得出布拉德福定律:把科学期刊按刊载某一学科的文章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分为几个区,几个区文章数量相同,则期刊数为1 :N:N[2],N为5。其他信息也符合这一分布。

·内容杂:信息借助载体获得,但载体承载的信息内容杂乱,不同学科、新与旧、正确与错误及水平高下、有用无用都混存在一起。内容杂的现象成因很多:人类知识虽区分为学科,但关系密切。从事一种研究,往往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所以,在文献中,知识是交叉并存的,反映了学科的关联情况。这是布氏定律反映的空间分布情况,是知识在文献中混杂的原因之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知识也不断发展更新。但知识、消息等信息记载下来就不会改变了。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记载的信息与现实的差异越来越大,对于了解现实情况的人,可用性不断减小。人们研究了文献老化问题,提出了半衰期等,用以衡量文献老化状态。

上述情况使信息在总体上形成混乱无序的状态。

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必须获得有关的信息,或充分地了解情况,正确地作出决策;或增长才干,获得更大的成果,使事业更兴旺。但每个人需要的只是信息海洋中的一小部分,是特定的,不是任意的,而且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人们需要的这一部分在总的信息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小,所以查找选用的困难不断增加。

这样就形成了矛盾:即社会信息数量大、内容杂、散布广、混乱无序与人们信息需求的小量、特定、处理信息能力有限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克服获取和利用信息的困难,社会出现了多种形式、不同功能的信息服务业。

3.4 信息服务业

人们意识到决策及实施前了解情况的意义之后,就开始搜集、积累信息及其载体,不过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活动范围不大,关心内容有限,也没有使用信息这个词。随着人类的进步,活动范围扩大,活动领域增多,相应的信息量和信息交流活动持续不断地增加,出现许多部门和多种工作,信息事业成为一种行业,成为各种事业不能不关心的一个方面。

由于信息源散布于各地,有的又需要经分析研究才能认识,所以用户本人不大可能都自己去搜集信息;在社会进步、联系增多、需要更多的信息来了解更广阔范围的相关因素的情况下,用户自己分析判断也不大可能了,或者说更困难了。这时,就需要专人和专门的机构从事信息搜集和分析研究工作。

发展较早的,如帝王、官吏身边的谋士、参谋等就是做信息工作或管信息工作的,这些谋士身后都有信息集的支持,但这类服务是专用的,不是面向大众或多部门的。

3.4.1 图书馆。信息都需要载体承载, 搜集到载体就可以获得信息。社会上发展较早的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机构是图书馆。图书馆搜集文献并进行整序加工,为决策、科研、生产等活动服务,也可以说是代替了原来决策者和科学家的文献搜集工作。但信息量的增加和文献量的增长,使得只为用户找到文献已经不能满足其要求,因为量太大了。一位化学化工领域的科学家说:即使夜以继日地读,不做工作,也只能读完本专业文献的5%。

3.4.2 科技情报所或信息中心。 上述情况提出的要求推动社会发展了科技情报工作,或者叫科技信息工作,这项工作是根据用户的任务和提出的需求,把文献中和社会流传中的信息经过搜集、分析、鉴别、整序、研究,形成综述报告、建议等成果,提供给用户。这种提供数量上尽可能要少,是经过精选压缩的。情报所与图书馆的区别在于:图书馆工作的对象是文献,整序成果是目录索引;情报工作的对象是信息,整序成果是综述报告、意见和建议。

1984年发展起来的经济信息中心的性质与上述两者是相同的,差别只是服务领域不同。实际上都是帮助用户获取信息。用户是政府决策管理人员、企业经营人员、科技人员、军事指挥人员等各种人士,需求非常繁杂。为了获取这些信息,可以在文献中查找,可以在社会走访中听和看,必要时也可以窃取。只要用户需要就应想尽一切办法获得。

3.4.3 咨询业。 与科技情报工作几乎同时或稍早得到发展的是现代咨询业。我国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1979年才开始出现独立的咨询机构的。最早是中国科协组织的以华罗庚为首的专家组,协同安徽省对开发两淮煤田的方案进行论证,随后咨询业发展很快。在此之前科技情报机构也做了大量咨询服务工作。

咨询业依靠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社会服务,实际是顾问参谋工作的社会化。任何一个部门在决策时,都需要听取意见、建议,以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失误。社会部门增多了,交往增多了,需要决策与做的事也在增多,而且范围更广泛。各部门都自己聘用人才建立咨询机构是不可能的,一个部门不是天天做决策,且决策类型也很复杂,不可能聘用各行各业各学科的专家。所以为社会服务的咨询机构应运而生。这种社会性咨询机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独立性,即可以客观地以科学为根据,不受长官意志影响。

3.4.4 数据库业。是按一定结构,以计算机存取, 满足用户不同信息需求的一个数据集合。

数据库服务就是根据需要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并存储在中心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处理,通过终端输出,提供服务。

数据库业起步于60年代,70年代迅速发展和普及。现在,数据库已经成为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或条件,是一个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标志。

通过检索服务,数据库为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方便。

我国也已建成数据库805个,但多是自用库,规模小, 且内容多半是文献型的科技文献库,商用库不足10%。

信息管理涉及所有与信息相关的领域与部门,社会发展了许多专门方向的信息管理业,如:政务信息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管理、军事信息管理、科技信息管理和文化信息管理等,它们比“信息管理”叫得更响,但两者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是同一的。

4 科学中的信息管理

人们认识到信息的意义,生活或工作中又时时需要信息,所以围绕信息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发展了许多学科,这些学科总体上是信息科学,可以分为三个二级学科群:

4.1 基础理论性学科群 是信息科学的理论部分。 这类学科研究建立了有关信息问题的理论方法基础,已广泛应用于研究科学和社会问题。典型的代表性学科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

4.2 技术方法性学科群 信息交流涉及多方面的技术方法问题,因而发展了多门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了多种设备和技术方法。学科有:

·表述方法性学科:首先要把信息内容表达描述清楚,如语言学、符号学、编码技术等。

·记载存储性学科:如印刷术、录音录像术、计算机技术等。包括记载材料如纸张、磁带、软盘、光盘等;记录方法如手写、刻画、印刷、磁录等;存储设备如印刷机、电子计算机等。

·通讯传递性学科:如电报、电话、传真、电视等有线与无线通讯。

技术方法部分,既是科研的内容,也是科研的工具,而且是对人类信息交流史划分阶段的标志。

4.3 信息管理类学科群

这类学科主要研究信息及其载体的传播、搜集、选择、整序、存储、服务、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及与人类信息事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问题。这些学科都有大量的理论问题和技术方法问题,所以广泛使用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性学科的知识。典型的代表性学科可以概括为四部分:

·信息传播系列:如传播学、新闻学、宣传学、编辑、出版、发行等。

·信息流通状态:如文献计量学等。

·信息服务系列:如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咨询学等。

·信息整序管理系列:如分类法、主题法、引文法、文字排检法等。

可见,信息管理是信息科学的分支学科群,它不单单是一门学科,而是包含探索多种问题的一系列学科。

5 信息管理的内容范围

5.1 信息管理的基本认识和基本理论

主要讨论信息的属性和功能;信息管理的社会位置、内容范围;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等。

5.2 信息业的环境管理 信息管理是信息业的一部分, 信息业的整体状况是信息管理活动的环境条件和制约因素,对信息管理业影响很大。讨论:

·信息技术与传递媒介。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表述、载录、传递三方面。

——表述技术方法:如语言、符号、编码技术。

——载录与传递媒介:把符号记载在载体上或通过媒体传播。载体有两类:一类是瞬时型的,可以即时传递,但不能存储,如有线无线通讯。一类是存储型的,如文献。记载就可以用于异时异地传播,借助存储和运输手段传向未来和异地。载体和记载方法经历多次发展变化,如载体有竹木→帛→纸→胶片→磁带→光盘,记录方法有手写→印刷→磁录等。

·社会信息业。为了传播,为了搜集,为了交流,开展了多种工作,发展了多种信息业。

·社会信息流。技术方法的进步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条件,所以人们为了不同的目的,或详或略,或快或慢地通过各种通道传递信息,造成信息量的不断增多。

这些环境状况都制约着人们的信息需求,因而也规定着信息管理的内容和水平。

5.3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需要一定的载体承载, 载体主要是文献,所以信息资源管理有文献和信息两个层次。实际上,完全脱离载体的信息是不存在的。资源管理包括信息的搜集、整序、存储等环节的管理。

5.4 信息流通管理 流通使用是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中心环节, 讨论下述问题:

·信息服务:是信息管理的目的所在,包括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应遵循的原则。

·信息市场:是信息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供求流通过程或场所,与物质商品市场不同,它往往没有固定场所,通过书信或电话就可以成交。其实,物质商品中也有信息的价值,或者说含有信息价值的成分,其中信息的份量在增大。还讨论信息市场的发展、结构、动力机制等。

·信息经济:信息产品对人们的活动有用,有使用价值;又是劳动产品,有价值。所以信息产品也具有商品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所以要研究信息生产服务过程中的劳动、价值、价格等。

5.5 信息事业管理 信息管理业的事业与工作管理,如政策、 法规、网络建设、部门管理、交流与保密、专业队伍的培养提高、资格认证与考核等。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政策。政策与管理的内容都是发展变化的。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Undertakings and Science

Wang Wanzong

(Peking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Library & InformationScience)

[Abstract]Since information is of value to human being,its communication is therefore of necessity. Communicationfacilitates people's access to information on one hand, butincreases their difficulties to get the right one on theother hand.The latter is in fact the motive force of thesociety to develop its industry of information services.Many disciplines have been founded around the concept ofinformation,which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branches: basictheor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标签:;  ;  ;  ;  ;  

信息管理--事业与科学_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