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五小
内容摘要:在现代教学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因素,地方课程关注的是人的教育,而人的灵魂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以情优教”更为必要。基于当前地方课教学的现状,本文从注重情感目标的设计,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情感交流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体验、开发教学资源的生命力,引导活动体悟、课堂教学评价语的多主体化和多形式化、课中交流点评的情感化五方面阐述了通过注重情感教学,不仅塑造了和谐师生关系,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使地方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生情感 互动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其中师生之间不仅发生着显性的交流,而且还深刻地发生着精神上的隐性交融,即情感互动。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必然是充满情感并充分表现情感的。
小学高段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快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对自己和老师寄予美好的期盼,表现出更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人际交往互动的愿望。斯卡特金曾说过:“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他给积极性情感的粮食很少,因而引起许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师生和谐互动的情感回荡在我们的课堂,愉悦教学,情感教学。
地方课程中实施情感互动的策略
一、注重情感目标的设计,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情感交流氛围
教师在设计每节课时,不仅要制定认知目标,更要精心设计情感目标。如在进行《家乡的河流》的教学设计时,我把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在从状如喇叭的钱塘江到山溪型河流瓯江,体验水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感悟到“水是生命之源”,再补充关于本地的浦阳江等河流污染的材料,引导学生去领悟让“生命之水”常流、让“水之故乡”常青的道理,然后让学生从写关于节水的格言,到课外护水方案的设计,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从而进一步强化这个情感目标的落实。
又如我在上《回首古越》内容设计时,就考虑设计了“以越王勾践尝胆的故事,培养学生发奋学习的精神;学习齐恒公不计前嫌任用贤能之士管仲为相的广阔胸怀”作为情感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勾践身处逆境的内心想法、你最欣赏齐桓公的什么品质及理由,通过学生自身感悟的融入,让情感的传递有了“润物无声”的效果,达到了“情感夺人”,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也是“水到渠成”。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发生的,具有情境性、独特性的特点。在以情感引领的课堂师生交往中,环境的创设是情感激发的催化剂和情感烘托的助燃剂。让学生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如适当的布置道具、角色扮演、音乐烘托等,在真实的交往话题中,通过唤起师生双方的真情实感,通过自身不断的生成与建构促进教学相长。
“任何先进的传播媒介之所以不能取代教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因为教师能创造富有情感的氛围。”如在讲告别野蛮、文字产生的原因内容时,以创设故事情境“哈雷彗星”引入。据说,美军1910年的一次部队的命令传递是这样的:营长对值班军官:明晚大约8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这个地区看到,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将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经过值班军官对连长、连长对排长、排长对班长的传递,最后班长对士兵传递: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开着他那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在学生的哄堂大笑中,我又让一个同学准备了一句稍长的话,然后一个个传下去,让最后一个同学说说传到她耳边的内容。通过创设这样一个富有情趣、轻松愉悦的氛围及学生的亲身体验,明白了口头传达会出现偏差,甚至是南辕北辙,也自然接受文字产生的必要性。
三、开发教学资源的生命力,引导活动体悟
经过新一轮的基础教育实验改革,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程内容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和思想性,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资源并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教材中的显性或隐性的情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教材中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显性情感因素,教师应采用展示情感策略,突出情感的信号和感染作用;对于不带情感色彩但不知不觉能感受其中的隐性情感教材内容,教师应采用发掘情感策略,突出情感的迁移功能;对于蕴含悟性情感因素的教材,教师应采用诱发情感策略,突出它的科学美、对称美和和谐美;对于不含情感因素的教材,教师应采用赋予情感策略,采取人格化、趣味式、轶事插入式的讲解,赋予教材以情感色彩”(卢家楣)。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寓教学内容于情感化色彩。
如《交通标志知多少》一课时,若单纯就要求学生学习交通标志,教育效果也就仅仅停留在表面。本课时又蕴含悟性情感因素,所以教学时请几个同学表演随便横穿马路、跨越交通护栏、飙车、酒后驾车、闯红灯、逆向而行等险象环生、触目惊心的场景,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学生会有所感悟:“一个人违反了交通法规,如果连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还能享有什么权利?”由此引出课题,使得教学的内容、要求不再干巴巴,而是牵系着学生的情感的描述,让学生对遵守规则能自觉行动起来。
实践表明;当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能够以一种“对话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并以平等生命体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那么,师生双方都会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愉悦感,课堂生命力也由此焕发。
参考文献:
1.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杨燕.课堂生命力的构建—情感互动[J].教学与管理,2006.2.
3.卢家楣.对中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现状调查[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
4.刘峰.情感:课堂教学成功的协奏曲[J].人民教育,2004(19).
5.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观, http://www.zxssw.com/Article/ShowClass.asp?ClassID=2
6.黄国英.论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价值[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3.
论文作者:黄晨霞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情感论文; 互动论文; 学生论文; 师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目标论文; 情境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