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与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平洋论文,伙伴关系论文,协议论文,区域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TPP的发展历程和规范特点 (一)TPP的形成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是一个自由贸易协议(free trade agreement,FTA),谈判方有12个国家(按英文字母顺序):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美国和越南。TPP最初称为the 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是新加坡、新西兰和智利于2003年发起的,旨在实现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2005年文莱加入谈判,于2006年达成协议。2008年3月,美国加入谈判,就投资与金融服务部分达成一致。2009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谈判的目标是塑造一个堪称21世纪贸易协议的区域协议,具备广泛的成员基础以及很高的标准。2011年11月8-13日,APEC会议在夏威夷举行期间,谈判方公布了一个协议框架。随后,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和韩国等国也加入了谈判。①2015年10月4日,TPP谈判结束。②随后,美国公布了该协议概要,比较全面地介绍了TPP的情况。③11月5日,TPP文本正式公布。④ (二)TPP的基本结构 TPP共有30章,包含了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议题。协议从货物贸易开始,并扩展至海关和贸易便利化、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贸易的技术性壁垒、贸易救济、投资、服务、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工、环境,旨在确保TPP实现其发展、竞争力和包容性潜能的“水平”章节、争端解决、例外及机构条款。从TPP所涉及的内容看,除了提升此前FTA中的传统议题,还纳入了新的正在出现的贸易议题和综合性议题,包括与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相关的议题、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小企业从贸易协定中受益的能力等。TPP联合了一些在地理、语言、历史、规模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的国家。TPP国家一致认为,多样性是独特的财富,需要各国密切合作,帮助欠发达国家进行能力建设,并规定某些情况下的特殊过渡期和机制,给予某些成员更多时间提高能力以履行新的义务。针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TPP属于WTO和现有FTA的“升级版”,即将现有贸易规则整理综合,并在此基础上扩大提高,其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广、规则标准高,不仅是现有贸易规则的“集大成者”,而且代表了其发展方向。此外,在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如此悬殊的国家之间能够形成什么样的“共识”,制定什么样的贸易规则,TPP都提供了一个范例,为未来全球贸易规则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借鉴。 (三)TPP作为“高水平”里程碑的存在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TPP评论称,该谈判成果是一项高水平、有雄心、具有全面性和平衡性的协议,必将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并保持就业,促进创新、生产力和竞争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贫困,推动透明度、良好治理和劳动及环境保护。协议为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制定了新的高标准,是实现贸易开放和区域一体化之最终目标的重要步骤。此前,2011年11月12日,有关国家的领导人发表共同声明指出: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21世纪的TPP,将促进成员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推动创新、经济增长和发展,支持创造和维持就业;一系列的特点使其为全球贸易确定新标准,并且纳入能够增强TPP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竞争力的下一代议题。⑤2013年10月8日,领导人发表共同声明强调:TPP旨在建立一个全面、下一代的范式,以解决新的和传统的贸易和投资问题,支持就业的创造和维持,促进经济发展;最深入、最广泛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将有利于大小企业、服务提供者、农民、农场主以及工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最大利益;TPP有很大的雄心和领先的新贸易规则的标准,将成为未来贸易协议的范式和APEC在亚太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之目标的很有前景的路径。⑥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概要总结,作为21世纪里程碑式的贸易协议,TPP所具有的主要特点是:(1)全面的市场准入。在实质上全部货物和服务贸易方面,TPP取消或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覆盖了贸易的所有方面,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以及投资,从而为企业、工人和消费者创造了新的机会和利益。(2)区域的承诺。TPP促进生产和供应链的发展,实现无缝贸易,以及实现创造和支持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增加资源保护、促进跨境融合和开放国内市场等目标。(3)应对新的贸易挑战。TPP解决新的问题,包括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以促进创新、生产力和竞争力。(4)包容性的贸易。TPP包括新的内容,以确保所有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和所有规模的企业都能够从贸易中受益。协议的承诺包括帮助中小企业理解协议,利用协议提供的机会,将其遇到的特殊挑战提请TPP政府关注。协议还包括发展和贸易能力建设方面的特殊承诺,使得所有成员都能履行承诺并从协议中充分获益。(5)区域一体化的平台。TPP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平台,可以吸纳亚太地区的其他经济体。 二、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 (一)战略的含义 战略一词所对应的英文是strategy。有学者认为,战略是“一种高水平的计划,旨在于不确定的情形下实现一个或多个目标”。战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实现这些目标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战略常涉及设定目标、确定行动和组织资源,描绘目标通过何种途径得以实现。也有学者认为,战略包括三个重要方面,即预先谋划、对他人行为的预测以及有目的地设计协调行动,因此战略是解决设计问题,涉及在需要安排、调整和协调不同因素之间的权衡,而不是一种计划或选择。此外,也有学者指出,战略一般涉及两个主要步骤:制定和实施。制定,就是要分析环境和情况,作出判断,开发出指导性政策,这包括战略计划和战略思维。而实施则是指采取行动以实现根据指导性政策所确立的目标。⑦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战略应该具备两个形式要件:目标和措施。目标是指战略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而措施是指战略的计划、目标等如何得以实现。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应该是指重大事项。因此,以下即从目标、措施和重要性的角度,分析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 (二)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 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是笔者针对中国当前对外开放经济宏观方向和措施的总结,而非官方的名称,还没有专门的中央文件或法律法规对此加以明确。根据笔者的理解,“多边”应主要指以WTO为代表的有众多成员参与的组织,而“区域”应主要指以FTA为代表的由少数成员组成的集团。笔者认为,通过分析两位国家领导人关于WTO和FTA的论述,能够比较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的轮廓。 1.多边战略 2011年12月11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上发表讲话,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宏观场景入手,分析了中国入世所具有的历史意义,讲话中特别指出了中国发展与世界繁荣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此种判断基础上,表明了致力于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的具体发展方向,并在自身内部提出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的论述。这个讲话分别从目标、措施和重要性的角度说明了我国的多边战略。具体而言,中国多边战略的目标是“致力于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此,采取的措施是“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作为一个战略,其重要性在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⑧ 从这次讲话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还可以看出,“多边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讲话中对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所论断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破解发展进程中的难题。”针对国际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国需要在观念上、行动上都积极变革。具体而言,即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根据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由此可见,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基本决策的框架之内,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执行我国的“多边战略”。 2.区域战略 从前述国家领导的讲话中,已经看到了“区域战略”的阐释:“我们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这一分析提示我们,“区域战略”与“多边战略”和“改革开放战略”是不可分的。而中国政府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的。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对于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予以高度评价:“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进而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近一段改革开放的具体任务就是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在宏观上,对我们的对外开放工作提出要求,即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为了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建议对于国际经济体制做这样的认识:“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一直是驱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两个轮子。现在,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最大的一轮重构。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也是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受益者。”为了达到改革开放的目标,要求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加强我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能力。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发展的目标是更好帮助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所有这一切的目标是引领国际经济制度的发展:“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⑨ 以上摘录的段落,从目标、措施和重要性的角度,比较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的区域战略。具体而言,从目标上看,是通过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投资,更好帮助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进而促动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从措施上看,是要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从重要性上看,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养我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基本能力。以上讲话还明确阐释了“区域战略”与“多边战略”和“改革开放战略”之间的关系,即从世界全局看,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共同驱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中国自身看,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占据重要地位。 3.“一带一路”战略 在“区域战略”方面,特别需要提及的是“一带一路”。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笔者认为,这是一份战略性文件,清晰地阐述了“区域战略”中一个特定领域的“目标、措施和重要性”。⑩关于“一带一路”的起源和重要性,这份文件指出,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关于“一带一路”的目标和措施,这份文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4.战略的实施 在“多边战略”的实施方面,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不断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税率,取消所有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达到并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中国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中央政府共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可预见性不断提高。中国积极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坚定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致力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改革和完善,致力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国际贸易体系。(11) “多边战略”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有力推动。中国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权利,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外部条件,同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货物贸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一位,进口额累计达到7.5万亿美元;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12) 在“区域战略”的实施方面,中国已经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贸协定,(13)涵盖了我国近30%的进出口贸易额。“中国同南亚、中亚以及非洲的部分地区和拉美的部分地区,欧洲的部分地区和国家,分三种类型,有的正在进行可研,有的正在进行磋商,有的已经开始谈判。就2015年来说,最重要的首先是中国和东盟的自贸区的升级谈判。同时使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也就是我们叫做RCEP、俗称的‘10+6’,即东盟、中日韩、印度、澳新有5个自贸协定、6个国家参与的谈判。”(14)“我们一个总体的考虑,是从现在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使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能够将近一半以上通过我们自贸区实现。”(15) 在“一带一路”方面,“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效应正在显现。”(16)通过高层引领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广泛共识。通过签署合作框架,与部分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与一些毗邻国家签署了地区合作和边境合作的备忘录以及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研究编制与一些毗邻国家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通过推动项目建设,中国加强了与沿线有关国家的沟通磋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推进了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合作项目。通过完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各种资源,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发起设立丝路基金,强化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投资功能;推动银行卡清算机构开展跨境清算业务和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积极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各地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峰会、论坛、研讨会、博览会,对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7) (三)小结 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创新引领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巩固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做国际经贸规则的参与者、引领者,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18)综上所述,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可以总结为:致力于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此外,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这一背景下去认识和理解。 三、TPP对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影响 (一)观点综述 1.学者观点 学者的观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关于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对策。综合各种文献,总体而言,关于TPP对中国的影响,多数学者持谨慎和警惕的态度,倾向于批判地看待TPP机制及其可能的影响。关于中国的对策,有观点认为,中国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和迎接机遇的眼光看待TPP的发展,不排斥甚至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加入。这样中国可以通过有效参与控制议程覆盖面、成员范围与进程速度,最大限度减少对中国的不利影响。(19)从积极的方面看,TPP在贸易标准方面确实有进步之处;将TPP的发展变压力为动力,积极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区域有关国家的全方位关系,使已有区域合作机制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等。(20)更进一步说,中国加入TPP的长远目标是在APEC的FTAAP框架下实现RCEP与TPP的整合,促进东亚FTA的均衡和协调发展,改变东亚FTA滞后于欧美地区的状况。中国尽快加入TPP谈判有利于中国在规则制定中掌握主动权。(21)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中国不应急于参加TPP,观察几年后再定。(22)更有观点认为,如果我国加入TPP,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通过TPP控制和支配我国高端产业和国内市场,压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反之,如果我国不加入TPP,TPP国家的贸易转向将“倒逼”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3) 2.官方表态 2015年10月8日,高虎城部长就TPP的最新发展接受中央主流媒体采访,全面地阐述了官方立场。在对于TPP的总体评价上,中国官方认为,亚太地区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谈判的自贸协定,包括TPP,均是为促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进区域一体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为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中国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中国希望TPP与本地区其他自由贸易安排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24) 针对“TPP是美国限制中国在亚洲影响力日益上升的手段之一,谈判的完成是美国与中国争夺全球贸易新规则主导权的一次胜利”的观点,中国官方的立场是一种冷静旁观的态度。习近平主席不久前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中美两国元首表示,要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强力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发展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协作与沟通。中美建交30多年来,双边经贸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和TPP主要成员一直就各自进行的自贸谈判保持着顺畅的信息沟通。美官方和TPP成员曾多次表示,TPP不针对中国,不是为了遏制中国,也无意排斥中国。实际上,中美等21个APEC成员去年在北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通过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这也是中美之间的重要合作。 针对“TPP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带来负面影响和冲击”的观点,中国认为,所有区域自由贸易安排达成后都可能对非成员产生一定的贸易投资转移效应。对于TPP的影响,中国会根据正式公布的协定案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决定的。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支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制,鼓励全球价值链的完善和发展,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在“美国主导TPP谈判打造了涉及12个国家的自贸协定,未来还将继续推动与欧盟的自贸协定谈判,中国在自贸协定谈判方面有哪些动作和举措”的问题上,中国正在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是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举措。目前,中国已与包括东盟、智利、瑞士、新西兰、韩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4个自贸协定,还在与有关国家共同推进RCEP、中日韩自贸区、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升级等谈判,逐步打造覆盖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以RCEP为例,其谈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最大、发展最具活力的自贸区。RCEP谈判包括TPP的7个成员,高度透明、开放和包容是其鲜明的特色。目前,各项谈判已取得积极进展。东盟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和RCEP谈判的重要一方,在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将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为促进亚太区域贸易投资合作和全球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对于“TPP谈完意味着美国抛弃了多边体制,同时TPP规则也将替代WTO规则”的论断,中国表示,半个多世纪以来,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自由化相生相伴、交替演进,共同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维护者和贡献者,主张以WTO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全球贸易规则的主渠道,区域贸易自由化是其有益补充,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对相关国家在贸易投资相关领域规则制定方面的积极探索持开放态度,同时认为,自1995年现行多边贸易体制确立以来,其对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相信,WTO成员不会轻易放弃使全球经济受益的多边贸易体制,各方会共同努力,支持WTO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完成,真正实现所有成员共同制定的发展目标。 (二)未来建议 通过考察TPP的目标和内容,整理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参考我国的学者观点和官方立场,经过综合对比分析,本文的结论如下:TPP与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并不矛盾,我国应该积极加入TPP,承担起全球治理的大国责任。 1.TPP与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的目标并不矛盾 (1)内容和目标的一致性。经过比较TPP内容和我国战略,我们发现,在TPP的一些主要方面,例如竞争、合作及能力建设、跨境服务、海关、电子商务、环境、金融服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投资、劳工、法律问题、货物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卫生与植物卫生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电信、临时进入、纺织品与服装和贸易救济等内容中,在我国的战略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内容。不仅如此,与TPP的目标,即“将成为里程碑式的、21世纪的贸易协议,为全球贸易确定新标准,并且纳入能够增强TPP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竞争力的下一代议题”相比,我国也提出了“建立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25)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明确提出:“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6) (2)关于特定领域。TPP中的有些内容,例如环境保护、国有企业和劳工权利等内容,我国的战略中虽然没有专门提及,但是在我国的其他重要政策文件中,特别是落实上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系列中央文件中,都有明确计划。也就是说,这些内容都是我国未来要实现的目标。例如:关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自觉行为,同时要深化国际交流和务实合作,充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体制机制建设有益经验,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承担并履行好同发展中大国相适应的国际责任。”(27)关于国有企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8)关于劳工保护,《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指出:应坚持依法构建,健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增强企业依法用工意识,提高职工依法维权能力,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督和劳动纠纷调处,依法处理劳动关系矛盾,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应加强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制、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劳动用工更加规范,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劳动条件不断改善,职工安全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人文关怀日益加强,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29) 2.我国应积极加入TPP 基于TPP与我国战略并不矛盾的判断,笔者认为,我国应该积极加入TPP。 (1)TPP的内容对我国战略的制定和完善具有借鉴作用。TPP是一个具体的协议,有具体条款,内容具有操作性,而我国战略是宏观的,具有方向性、针对性。换句话说,战略的实施,很多方面需要采取协议的形式。因此,TPP这样一个世界上最新颖、最全面的协议,能够对我国战略的实施具有借鉴作用,包括贸易和投资的范围,以及如何协调成员国之间从经济规模到发展水平之间的巨大差异等。这种作用,只有加入TPP,具体参加TPP的运作,才能够充分显现出来。仅仅研究TPP的条款,或者作为旁观者,是无法达到同样效果的。 (2)TPP能够推动我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战略的很多内容,涉及改革开放的推进,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阻力。加入TPP,能够起到“倒逼改革”、“以开放促改革”的作用。“以开放促改革”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改革开放策略,前文提及的《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创新引领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我国改革开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要统筹开放型经济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 (3)我国能够做到TPP的“高标准”。TPP中的一些“高标准”内容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TPP中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做到的事情,我国也应该能够做到。目前TPP成员国中,既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也有文莱、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秘鲁和越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规模很小的国家。TPP中一些看似“高标准”的内容,如果后者国家能够做到,我国也应该能够做到。 (4)我国应周密策划加入TPP的步骤。笔者认为,应开展对TPP的全面研究,逐项对照我国的经济现状与战略目标,制订可行的加入谈判方案。在这个方面,我国加入WTO谈判,从设计承诺到组织谈判,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此外,正在进行的“高水平”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和“上海自贸区”也可能成为加入TPP谈判的很好试验。 3.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的大国责任 关于加入TPP对推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的作用,笔者认为,加入TPP,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步骤。关于中美经贸关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曾经指出:(30)中方希望与美方一道,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美全方位经贸合作,为充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做出务实之举。双方要共同推动全球经贸治理体系的完善。维护开放的全球经贸体系,对中美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双方正在加快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现已进入负面清单谈判阶段。双方将争取尽早达成一个互利共赢的高水平协定,早日造福两国业界和人民,并为全球投资规则的完善进行探索。在多边、诸边、区域合作层面,中方也将与美方积极开展对话,共同围绕诸多全球性经贸议题加强协调,发挥更多的建设性作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共建的“一带一路”,与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也可以找到利益交汇点。只要双方致力于在共同发展中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就可以向世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公共产品。 毋庸置疑,美国是TPP谈判的领导者,将来也会是TPP运作的主导力量。然而中国不是跟随者、旁观者,而是要作参与者、引领者,因此中国应该通过加入TPP,与美国一道承担起全球治理的大国责任。这同样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 TPP是一个区域贸易协议,而我国的自贸区战略也同样是区域战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能只看到自身的利益和区域的利益,而应该与美国等大国一起,承担起全球治理的责任。我国应该认识到,TPP和区域贸易协议仅仅是实现全球治理的一种方式、一个步骤,因此应该以战略的眼光,推动全球贸易体制的发展,包括致力于将区域贸易协议的经验和制度扩展到全世界。中国应该将自贸区、“一带一路”和TPP规则进行研究和总结,在WTO提出“多边化”的建议,为WTO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笔者认为,《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中,“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中的主渠道地位”,这一表述正是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四、结论 中国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中已积累了10多年的经验,目前中国面临的情形已非多年前中国加入WTO之际,现在也正在进行中美、中欧BIT谈判以及上海自贸区的实践,法学界专家需要将TPP的规则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中国影响的客观结论。经过比较TPP内容和我国战略,我们发现,在TPP的20个主要方面,即竞争、合作及能力建设、跨境服务、海关、电子商务、环境、金融服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投资、劳工、法律问题、货物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卫生与植物卫生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电信、临时进入、纺织品与服装和贸易救济中,我国的战略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内容。不仅如此,与TPP的目标,即“将成为里程碑式的、21世纪的贸易协议,为全球贸易确定新标准,并且纳入能够增强TPP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竞争力的下一代议题”相比,我国的战略也提出了“建立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明确提出:“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TPP这样一个世界上最新颖、最全面的协议,对我国战略的实施具有借鉴作用,包括贸易和投资的范围,以及如何协调成员国之间从经济规模到发展水平之间的巨大差异等。它能够推动我国战略的实施。TPP中的一些“高标准”内容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TPP中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做到的事情,我国也能够做到。 我国的官方表态已经体现了对TPP的积极态度,目前应该周密策划加入TPP的步骤。除建立与美国的信息交流机制外,还应开展对TPP的全面研究,逐项对照我国的经济现状与战略目标,制订可行的加入谈判方案。在这个方面,我国加入WTO谈判,从设计承诺到组织谈判,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此外,正在进行的“高水平”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也可能成为加入TPP谈判的很好试验。 注释: ①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The Trams-Pacific Partnership(TPP) Negotiations and Issues for Congress,20 March 2015,pp.1-4. ②See 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press-releases/2015/october/trans-pacific-partnership-ministers,last visited on 27 November 2015. ③See 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press-releases/2015/october/summary-trans-pacific-partnership,last visited on 27 November 2015. ④见新西兰外交外贸部网站,http://www.tpp.mfat.govt.nz/text,2015年11月16日访问。 ⑤See https://ustr.gov/tpp/outlines-of-TPP,last visited on 9 September 2015. ⑥See https://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10/08/trans-pacific-partnership-leaders-statement,last visited on 9 September 2015. ⑦Lawrence Freedman,Strateg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pp.x-xi,72-75,88,607-608; Henry Mintzberg and James Brian Quinn,The Strategy Process:Concepts,Contexts,Cases,Prentice Hall,1996,pp.5-7. ⑧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2011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2011年12月12日,第2版。 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7日,第1版。 ⑩参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http://www.gov.cn/xinwen/2015-03/28/content_2839723.htm,2015年9月20日访问。 (11)前引⑧。 (12)前引⑧。 (13)已签协议的自贸区(12个):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国—东盟、中国—巴基斯坦、中国—智利、中国—新西兰、中国—新加坡、中国—秘鲁、中国—哥斯达黎加、中国—冰岛、中国—瑞士、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正在谈判的自贸区(8个):中国—海合会、中国—挪威、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以下简称RCEP)、中国—东盟自贸协定(“10+1”)升级谈判、中国—斯里兰卡、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中国—马尔代夫。正在研究的自贸区(4个):中国—印度、中国—哥伦比亚、中国—格鲁吉亚、中国—摩尔多瓦。优惠贸易安排(1个):亚太贸易协定。参见商务部网站:http://fta.mofcom.gov.cn/index.shtml,2015年11月18日访问。 (14)《(两会)高虎城谈自贸区战略:2015年最重要的是中国和东盟的升级谈判》,http://money.163.com/15/0307/10/AK3MDTID00253B0H.html,2015年11月14日访问。 (15)高虎城:《外资依然看好中国》,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50322/160321777838.shtml,2015年11月14日访问。 (16)高虎城:《促进全球发展合作的中国方案》,《人民日报》2015年9月18日,第7版。 (17)前引⑩。 (18)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xinwen/2015-09/17/content_2934172.htm,2015年11月20日访问。 (19)有关论述,参见邓海清:《美国TPP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厦门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赵晋平:《泛太平洋伙伴协定与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国际贸易》2011年第4期,第44-51页;宋静:《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亚太、东亚合作机制之争》,《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1期,第48-57页;何力:《TPP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法动向和对策》,《政法论丛》2011年第3期,第26-33页。 (20)有关论述,参见陈楠:《TPP:一场没有中国的关于中国的谈判》,《南方周末》2011年12月8日,第C20版;姜跃春:《日本参加“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协定”谈判的主要考虑及影响》,《国际展望》2012年第1期,第26-33页;李景、智春燕:《TPP变数》,《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10月29日,第3版;李巍:《东亚地区主义的终结》,《当代亚太》2011年第4期,第27-30页;刘晨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发展及影响的政治经济分析》,《亚太经济》2010年第3期,第10-14页。 (21)有关论述,参见巩胜利:《中国与TPP无缘?——评APEC2011年年会以及全球第一个零关税TPP组织》,《中国外资》2011年第23期,第1-5页;田海:《TPP背景下中国的选择策略思考——基于与APEC比较的分析》,《亚太经济》2012年第4期,第16-21页;陈淑梅、全毅:《TPP、RCEP谈判与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亚太经济》2013年第2期,第3-9页;王虎:《美国战略东移背景下的TPP及对中国的影响》,吉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肖冰、陈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挑战WTO现象透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29-37页;刘重力、杨宏:《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东亚地区FTA的影响——基于TPP合作视角的分析》,《东北亚论坛》2012年第5期,第48-58页;盛斌:《亚太区域合作的新动向:来自竞争性构想的洞察》,《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3期,第136页。 (22)有关论述,参见徐长文:《TPP的发展及中国应对之策》,《国际贸易》2011年第3期,第39-40页;刘中伟、沈家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前沿与架构》,《当代亚太》2012年第1期,第36-59页;邝梅:《东亚FTA格局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1期,第21-29页;贾根良:《加入TPP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方针背道而驰》,载程恩富、李翀、朱泽山主编:《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79-382页。 (23)有关论述,参见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70-80页;魏磊、张汉林:《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的意图及中国对策》,《国际贸易》2010年第9期,第57-58页;陈松川:《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新格局及中国的对策》,《亚太经济》2010年第1期,第7-8页。 (24)参见《高虎城部长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热点问题接受中央主流媒体采访》,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1510/20151001128335.shtml,2015年10月9日访问。 (25)前引⑩。 (2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www.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2015年11月23日访问。 (27)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9/21/content_2936327.htm,2015年11月23日访问。 (2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5-09/13/content_2930440.htm,2015年11月23日访问。 (29)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4/08/content_2843938.htm,2015年11月23日访问。 (30)参见高虎城:《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不断充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经贸内涵》,《人民日报》2015年9月21日,第10版。标签:tpp论文; 自由贸易区论文; 一带一路战略论文; 一体化战略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经济论文; 太平洋论文; 全球化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