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朱锦峰

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朱锦峰

朱锦峰 上海市长海医院 200433

【摘 要】目的 探讨在外科护理中推广人性化护理的应用,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外科住院的33 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心外科一般护理服务,收治的另外一组33 例病例为实验组,于对照组护理服务内容基础之上施以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心外科病例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对心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结论 对心外科病患采取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家属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十分的满意,在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取得良好口碑。

【关键词】护理模式;护理培训;相互沟通;人性化护理【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227-01

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传统的护理模式也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渐的向整体护理模式“为患者为中心”转变,在整个的护理全程中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已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心外科患者的病情相对的要更加的复杂、多变,需要护理人员投入更多的情感和心理辅导,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和专业护理知识才能应对急速变化的病情。现选取我院收治的66 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实践。采取人性化护理的试验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选择我院心外科住院的66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例和试验组,各33 例患者。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1 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40.27±10.01)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3 例,平均年龄(41.21±9.89)岁。两组入选者在男女性别比例、治疗方案、病程、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1)对照组:对照组施以心外科一般护理服务,主要内容为给药护理、围术期常规护理。

(2)试验组:实验组则于对照组护理服务内容基础之上施以优质护理服务。①对全院护理人员开展人性化护理培训,让其理解并认识开展“以人为本”的医学护理模式中人性化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人性化护理的相关内容请专家教授和礼仪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使护理人员领悟人性化护理的内涵,增强工作责任心,对患者的合理需要进行了解并最大限度的满足,懂得换位思考,促进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1]。②医院环境、医生和护理人员相对陌生,加之疾病的痛苦和对手术的恐惧,易产生紧张、悲观、恐惧的心理,易造成如患者自行将气管导管拔出、人机不协调的可能性发生,导致病情恶化,严重者甚至发生死亡。护理人员可制定疾病宣传手册,对Icu 的状况进行介绍,让患者明确气管导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包括如何在拔管后有效咳嗽,气管导管拔除的时间,如何在医护人员开展肺部理疗时进行配合,以及应对切口疼痛和引流管的不适感措施等。在术前ld 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对患者探视,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问,满足其生理需求,对完整的社会角色进行维持,以消除患者心理压力,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因ICI 或手术室为紧张而陌生的环境,治疗调备和多系统功能监护仪多处于工作状态,产生的报警声、机器运转声,同工作人员的说话走路声,患者气管吸痰声,使环境过去嘈杂。另外患者需独自面对手术,无家属陪同和探视,易产生无助感,家庭也会产生不安心理。故应就Icu 和手术室的环境向患者及家属做简单介绍,让其了解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和作用,以使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消除,轻松愉快应对治疗[1]。④开展病友间相互沟通。在术前向患者介绍相同疾病的病友认识,让其就疾病和手术方法、预后进行交流,吸取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的经验,使患者的恐惧心理得以消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⑤术后人性化护理。加强对体温的管理,注意好病房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减少对患者搬动的次数,术后对体温进行严密监测。派专人守护患者,安置动作需轻柔,对患肢进行适当约束,为防止其躁动,可拔除管道。患者在麻醉清醒后,护理人员需用和蔼亲切的语言与之交流,护理人员需尽可能在的患者视线范围内活动,使患者心理压力减轻,对治疗增强信心。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保持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及引流管通畅,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设置合理的探视制度,以使患者获得家属支持。

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x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4-120h,术后发生低心排1 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辅助呼吸时间为5-135h,术后发生低心排4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护理后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呼吸机应用时间 术后低心排发生率

实验组 33 4-120h 1

对照组 33 5-135h 3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心外科患者施以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实验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提示对心外科住院患者群体施以人性化服务,能够显著改善心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心外科住院病例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对于心外科病例具备的病情紧急、复杂和变化不定的疾病特点,提供了更加优质、全效和安全的护理和干预,护理人员将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在护理全程中融入[3]。心脏外科是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术后气管导管的插人加重了患者的痛苦,而环境的陌生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不合作心理,易发生脱管而对生命造成威胁,故需树立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积极术前准备,术后沟通,术中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在术后进行密切观察,使其成功度过危险期,保障手术成功完成[4]。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过程中医疗事故的发生和护理工作的纠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的提升,获得了广大群众和患者家属的好评,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实现了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的升华,对护理专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1]张会民.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2,15:1383-1385.[2]王华,宋霞. 外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09:1136-1137.[3]王琼瑛,何玲萍,池溶冰.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6:70-71.[4]丁爱玲.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5,01:152.

论文作者:朱锦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5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朱锦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