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丽 河北省宁晋县长路中心小学 055550
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只有在生成性的语文教学与课堂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全面提高。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精神,用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做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必将焕发课堂活力,精彩的时刻一定常常闪现。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也精彩起来呢?在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感触不少,浅作总结,以与同行共勉。
一、选准话题,说出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人学”,“课首先是具体的儿童”。每个学生成长的场所,生活的背景、经历,情感体验、理解角度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尊重认同这种差异并且充分利用,指引一条通道,让每个学生在课堂这一平台上说自己、谈自己、论自己。课堂上生生交流,让不同思维碰撞,让独特的情感火花升腾。
教学《我长大了》一课后,全班讨论:你希望自己长大吗?为什么?学生立即讨论起来。不久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想长大的愿望。我都给予了肯定贴切的评价,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
“可是,老师,我不希望自己快快长大。”
学生愕然。我示意他说下去。
“因为我长大了,父母就老了,有一天,他们会离我而去,我不想失去他们。他们为了我,辛苦劳作,我希望能尽我能力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是啊,”另一学生也说,“我长大了,妈妈不再年轻,头发不再乌黑,爸爸的脸上都是皱纹。我不希望这一天早到来。”
更多的学生心有同感,也畅谈起来。学生眼中溢着光彩,课堂流淌着温情。
每个学生的生活都可以写成一本故事书,每个学生在故事中滋生的情感都像是一首诗。像“想不想长大”这样的问题情境里,学生人人都有感受,他们想法的依据也不尽相同,当然人人有话可讲,有情可抒。教学中可以经常涉及这样的话题,创设一个思考点,构筑一个平台,利用话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撬开学生的嘴,挖通学生表现自我的渠道,给学生讲自己故事的机会,提供学生分享情感的情境。这样,课堂是学生的地盘,他们能感受到有自我价值的存在,有自我表达需要的存在,有自我思考欲望的存在。有了学生的全心参与,课堂一定能精彩。
二、巧用生成,引出精彩
课堂的亮点有时来自教师灵感突发,临场增加的设计;有时来自课堂教学思路发生转向教师临时更改预设中;而有时精彩就在教师及时抓住学生应答的“尾巴”,“借花献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话曰:“生不必不如师。”经常,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意想不到,而又超乎我们的想像,高于我们对于他们的学情设想。那就是课堂资源,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是美妙的生成点,也是衔接最自然的引导。
如以下片断:
在教学《火红的枫叶》一课中,请学生找出哪些句子是描写“我”找枫叶的事,并读一读,想想,从这些句子又有什么感受。
生:我从“每当”、“总以为”这两个词感受到枫叶每一片都很红。
生:我从“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片更红的”中感受到了枫叶不但每片都很红,而且是一片更比一片红。他要比出一片最红的枫叶才回去,我觉得——觉得他很细心。
师:细心?!概括得真好。(板书:细心)啊,小女孩在琢磨枫叶,你在琢磨句子,多么会读书呀。再读读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那么多的枫叶,他不停地找,可见他很有耐心。(板书:耐心)
生(补充)因为枫叶那么多。每片都很红,可他要找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也看出他很诚心。(板书:诚心)
师:诚心?
生:是的。因为教师节要到了,他不是随便做一张贺卡,而是出去寻找枫叶,要找一片最红的枫叶做贺卡送给老师,他一定是认为枫叶红得很,可以表达他的心意。
生:还表达他对老师的爱。(板书:爱)
师:(画枫叶,围住细心、耐心、诚心、爱)一片枫叶代表他的一颗火红的爱心。啊,你们不但读懂了句子,还走进了小女孩的心里去了,读懂了她的心。
“细心”的出现,备课中我并没有估料到学生能悟出这一点,自己也没有做这方面的预设打算。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它却意外地出现了。想想,如果只是把它当作是学生在与文本交谈时的点滴感受,如果只是一般评价后就走过场,那么将没有以下的精彩过程。“一个好的老师,好就好在他能感觉出课的发展,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真正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老师就能随时改变”(苏霍姆林斯基语)。
上述案例中,我巧借“东风”(细心)来吹得“百花”开:当有学生体悟出从找枫叶的进程中可见小作者的细心后,再次引导学生潜入文本,研读语句,一步步靠近作者的心坎里,催发了新的“耐心、诚心、爱心”之花朵,让文本的语言内蕴更加丰富,让文本的情感教育因素立体鲜活可感。所以,别忘了关注课堂,别忘了倾听学生,揣摩学生的回答,也许你就能踩到精彩的拍点,并围绕着它再造精彩的一面。
华师大钟启泉教授说:“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不具有生成的课堂怎么能精彩?“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面对学生大胆挑战,老师不是指责,也不是不理不睬,更不是简单地再补充说明,再次强化答案。而是从这个“程咬金”身上,看到了教学的前过程并不是成功的,学生对所得的结论不满意,才能果敢地对答案提出富有价值的质疑,也对教师权威发出了挑战。像以上案例,我只通过设问,便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自主、自觉地回归文本,沉入文本,穿梭字里行间,他们步步为营,层层逼进,渐渐透析,最终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此中,他们智力活动积极参与,情绪激昂,表现出极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探究能力。教师尽量使得问题的提出者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对象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参与者也是学生。把课堂全程交与学生,让他们来主持,让他们来主宰。即使是在那“风云突变”的情况中,也保持这种教师主导角色不动。课堂教学中,保持以一颗敏感的心,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把学生的潜能与智慧发挥到极致,让他们的智力接受考验,让他们的能力得以锻炼,让他们在积极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成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课堂怎么会不精彩?
论文作者:李存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2月总第1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7
标签:学生论文; 枫叶论文; 课堂论文; 精彩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细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4年2月总第1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