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论文_裴志华

关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论文_裴志华

江苏阳湖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13159

摘要: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因素贯穿于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及承发包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经济、法规等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工作。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保证每一阶段的造价都被控制在合理范围,才能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取得较好投资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变更,工程索赔

下面就建设项目审批立项后,探讨下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及承发包阶段、施工阶段及审计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1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1.1设计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设计图纸是工程实体施工及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直接决定工程的投资规模。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单位应全面推行设计招投标工作,优选设计方案,以确认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建设项目总造价与使用寿命的性价比如何等。

1.2设计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提高

项目投资管理单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全面考虑,比如本系统内各分部之间有无冲突,各专业间是否配套,与外系统衔接是否顺利衔接等。

2工程招投标及承发包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开标后,甚至工程已经开工后,参建单位才发现图纸某些子目的工程量与招标文件中提供的清单量不符,而且出入较大,导致相关子目的定价存在较大争议,而迟迟不能确认。所以在编标单位及投标单位对本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应严格把关。

2.1编标单位应按照图纸设计、规范、图集、计量规则等进行编标,并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复核无误,不得有漏项及定额套用错误等情况。

2.2投标单位在投标前,应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并对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对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等进行核验,如存在偏差,应在投标截止时间10日前向招标人提出异议。

3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3.1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工程开工前,各参建单位应对设计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并邀请设计单位对图纸进行设计交底,以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对于因单位技术交底不到位,或施工班组操作过程中引起的返工损失,不予计量;对确实需要变更的内容,必须按照相应的变更程序,由设计院出具相应的变更图纸;对于变更建设规模或建设标准的情况,必须征得原审批部门的批准。

3.2严格现场隐蔽签证

工程中由于隐蔽签证的不确定性,导致隐蔽工程量无法预估,这部分工程量计量风险较大,必须严格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制定隐蔽工程计量管理程序:明确参与隐蔽工程签证的部门及人员,一般有建设、施工、审计、监理等参与;明确预约隐蔽工程联测的时间,一般提前一天通知,以及明确隐蔽工程计量所需的相关资料要求及申报时间要求等。对未按相应程序或资料不齐全的隐蔽工程不予计量。

3.3施工索赔处理

施工索赔,即由于建设单位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施工中费用增加,施工单位通过相应程序向建设单位提出相应补偿。施工单位提出索赔必须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并根据合同规定,及时提出索赔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1 索赔的原则

(1)以合同为依据,施工单位应提供相应合同条件、协议书等相应条款索赔意向书按相关规定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索赔意向书,其内容:索赔事项、索赔事由及依据、事件发生起算日期和预估损失。

资料及时整理汇总,由于索赔事项施工过程有一定的时间持续性,施工单位应逐步汇总可能涉及索赔论证的资料:包括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记录、计算资料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现场的图片及影像资料以及相应的专题会议纪要,等等。

(2)形成最终索赔报告,施工单位在索赔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结束后及时提交,内容包括:施工单位的正规性文件,索赔申请表,批复的索赔意向书,编制说明及附件等。

3.3.2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批准索赔的其他条件:

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提出费用索赔

索赔事件是因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且符合施工合同约定。

索赔事件造成施工单位直接经济损失。

4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验收后,即进入结算审计阶段,审计的方法主要有:全面审核法,综合审核法等,其中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工程图纸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全面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应优先选用。

审计结算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

4.1复核工程计量,熟悉结算规则

查阅招投标文件和合同协定,特别是计量条款,风险约定,答疑文件等,在结算时应重点做好工程量和定额套用的审查。结算的工程量应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为依据,如存在补充条款,是否与主合同有实质性的违背条约,如果要更改结算原则,理由是否真实合理,手续是否完善规范。

4.2剖析固定单价及材料价格认定

对于一些直接发包、议标或邀请招标的项目,重点抽查分析某些较高单价,组价是否合理,核减虚高部分;材料价格的认定,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材料进场记录、施工日记等确认使用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对照当地定额管理部门发布的施工时间段造价信息和市场调查询价相结合来确定市场价格。

4.3审查工程变更及隐蔽工程量

工程变更及隐蔽工程量的审查依据,主要有:

4.3.1设计变更图纸、隐蔽工程原始测量资料等;由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申请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出审查意见,涉及工程设计文件修改的,须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文件,相关资料不齐全不得予以计量。

4.3.2工程变更的计价原则,计价方法或价款,在工程变更实施前由各参建单位协商确认。

5 综述

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因此,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可发现投资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促使工程投资管理不断完善。在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的功能,并不断进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制度。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企业定额系统,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为了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需要各单位的综合协调,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实现较为理想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招投标法实施细则》2015

(3)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裴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  ;  ;  ;  ;  ;  ;  ;  

关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论文_裴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