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生论文,创新能力论文,教育质量论文,现状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68(2009)02-0012-09
一、关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2006年9月以来,受国务院学位办以及清华大学的委托,我们先后就我国及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状况进行了三次调查,分别是:
1.“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发展状况调查”(国务院学位办委托,2006.09~2007.08)。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个别访谈、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问卷与访谈对象涉及全国9所高校(“985工程”大学5所、“211工程”大学3所、地方重点大学1所)的在校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41家研究生用人单位负责人,以及3个省(区)学位办负责人。高校问卷共发放3500余份,回收2899份,总回收率为82.8%;用人单位问卷共发放41份,全部收回;个别访谈对象主要包括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9名,部分省(区)学位办公室负责人3人;集体座谈对象包括北京地区8家单位的14名专家,其中有研究生院副院长8人,教育学者6人,均为研究生导师。
2.“全国博士质量调查·清华大学案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以及清华大学委托,20007.09~2008.02):本次博士教育质量调查采用问卷、访谈、国际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访谈与问卷对象涵盖清华大学除医学院以外12个学院、27个系所、九个学科门类。访谈对象共计20人,包括博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1人。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以及毕业博士共四类。全部调查问卷共发放3927份,回收问卷2470份,总回收率达到62.92%。
3.“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定位研究”(清华大学委托,2008.03~现在)。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访谈与座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主要是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友以及清华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其中,清华大学校友调查问卷共发放5000份,回收问卷3200份,有效问卷2393份,问卷有效率为74.78%;用人单位问卷发放150份,回收23份。访谈对象包括65名清华大学校友和15家用人单位负责人。
二、三次调查中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反映
这三次调查的对象虽然不尽相同,但涉及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研究生或毕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问题。从三次调查反映的结果来看,我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第一次针对全国研究生质量与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研究生本人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均对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出不太满意的评价。其中,分别有53%的导师、51%的硕士生以及47%的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分别有30%的导师、34%的博士生以及31%的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是“差”;而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1]
第二次针对博士质量的调查显示,即使清华大学的博士生,问卷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虽然我校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获得了大多数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博士生自身的肯定,分别有63%的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67%的博士生认为博士创新能力较高或很高,同时仍分别有37%和31%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博士生选择了“一般”。值得注意的是,博士生导师在评价博士生创新能力时,只有35.1%的博士生导师认为博士创新能力较高,而56%以上的导师选择了“一般”,这说明导师们对我校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总体评价不高。也就是说,从创新能力这一指标来说,我们的博士生离导师的期待还有较大的距离。
另外,我们还随机抽取了4个工程专业历年合计60本博士学位论文与欧美一流大学同类专业的博士论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1.从论文选题来看,我们有自己的特色。如几个专业的评审专家均指出:我们的样本大多围绕着具体的工程实际应用问题展开研究,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工学博士学位论文特点。外国样本同样有结合实际问题的选题,但倾向于将问题一般化,体现出较为浓厚的哲学博士论文特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博士论文选题和国外相比,正如我校化工专业论文评审意见指出的那样,“我系的论文属于重要发展前沿或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探索性的基础研究较少,更多是属于应用基础或工业应用基础或工业实用性研究”。这就导致我们的博士论文选题的创新空间不如国外,对新方向的敏感性也不如国外。一般的情况是,我们的研究选题能够紧跟国外,但是对交叉和前沿方向的投入不够。
2.从论文研究方法和工作量来看,现在博士生能够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带入自己的科研工作中。但在工作量尤其是试验方面的工作量以及试验手段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3.从论文的创新性及国际影响来看,评审专家普遍认为,我校的博士生在独立研究能力、学位论文水准和论文写作水平方面与国外的非常接近,没有太大差距;但是在论文的原创性和国际影响方面,我们和国际一流大学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文章的他引率远低于国外优秀水平。同样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内外两篇博士论文“Compact diode-pumped solid-state laser”和《双镜腔多点端面泵浦非平面环形激光器的研究》为例进行比较。后文的作者在清华大学的表现应当说是非常突出的,但与前文的作者相比,就显出了距离。后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学科领域的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影响因子大于2)发表论文7篇,至今已被引用共17次。而前者仅在PTL上发表的一篇论文(2005)有引用记录,显然影响远不如后者。又如,拿美国圣巴布拉加州大学的博士论文“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using traveling-wave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ors”(2005)与我校的一篇博士论文作比较,美国这篇论文的作者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5篇,包括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1篇(Optics Express 1篇;PTL 6篇,JLT 2篇,EL 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1篇(OFC 3篇,ECOC 3篇,CLEO 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已被引用67次,单篇引用最高11次;以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单篇引用最高27次。我校的那位学生是当年校优秀博士生,其博士学位论文也被评为当年我校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计8篇(均为SCI或EI收录),其中两篇发表在PTL上的文章至今引用12次,单篇引用最高10次。这些成绩应该说是相当优秀的,但与美国学生相比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2]
总体上来看,我们认为,无论选题的前沿性、内容的水准、写作水平还是论文整体质量,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与国外一流大学同类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水准基本相同或者差距不大。但在论文的国际影响力、基础理论的原创性以及实验工作量、论文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清华大学博士论文与国外一流大学博士论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第三次针对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调查显示,清华大学校友及用人单位对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评价相对较高。其中,清华大学校友认为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创新能力“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分别为36.6%和48.0%,两项合计达到84.6%,另外还有15.5%的校友选择“一般”或者“较差”。用人单位对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创新能力“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7.8%和30.4%,两项合计达到78.2%,有21.8%的用人单位选择“一般”和“较差”。显然,用人单位的评价要比学生自己的评价低不少。因此,清华大学研究生对自身的创新能力自我感觉良好,也得到了用人单位较高程度的肯定。但值得指出的是,这种肯定也只是一种相对的,其实在我们的访谈中,也有受访者对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创新能力颇有微词,如有一位大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就指出:
由于工科氛围比较重的原因,清华学生强调的是“听话”和“出活”,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会感受到有很多的条条框框,所以创造力不是很强,我觉得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可能需要这种清华的特点,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的是自主创新和自主创业,如果仍然坚持“听话”的传统,对其创新精神是不利的。[3]
从以上三次调查可以看出,无论是针对全国研究生质量的调查,还是针对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质量调查,尽管部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但是我国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评价普遍较低,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缺乏。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缺乏的一个基本表现是学习动机外化。课题组第一次针对全国的调查结果显示,相当高比例的研究生缺乏针对学科或者科研的内在学习动机。博士生选择“希望今后从事学术研究”的比例略高,也仅为56%,另外还有11.5%选择“离开原单位、原居住地”,29%选择“求职或工作晋升”,有10%选择“其他”(表1)。
一项针对全国31个省(市、区)2253名研究生科学素质进行的抽样调查同样表明,当代中国研究生的科学意识模糊、科学精神不强,几乎有2/3的研究生没有捍卫真理的精神,不敢大胆批评错误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不足。[4]这进一步证明我国研究生创新意识的不足。
二是创新活动参与程度较低。尽管全国高校的科研课题绝大部分都有研究生参与,但实际上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研究生导师的课题与经费非常有限,这些培养单位或者导师的研究生参与课题机会和参加学术交流会机会相对较少。虽然博士生参加导师课题和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较硕士生略多,但是仍然有35%的博士生“一般”、“比较少”和“没有”参与导师课题的机会,28%的博士生“一般”、“比较少”和“没有”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表2)。
三是高水平创新性成果缺乏。缺乏高水平创新型成果,是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最主要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讲,清华大学的工学专业研究生总体上代表了我国工程领域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平,即使这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论文中具有高水平创新成果的论文也非常少见,从上文清华大学博士论文与国外同类大学的博士论文的比较中可见一斑。
此外,2007-2008年全国博士质量调查结果同样也表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在原创性方面差距最大,其中以农学和医学的学位论文表现最为明显。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多数仍然处于模仿先前国内外的热点研究的水平上,一些研究只是对现有研究结果和数据的归纳分析,其创新性也只体现在对现有理论的新认识和技术上的改进。国外博士学位论文注重研究的原创性,对所提出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论述翔实、具体,实验验证过程完整,因此研究的可信度更高。[5]
三、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诸多矛盾的集中体现。综合各次调查访谈以及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其中主要的原因涉及三个层面。
首先是体制与机制层面的原因。在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宏观体制层面,主要体现为单一形式的国办研究生教育体制,政府管理权限过度集中,中央教育主管部门直接管理领域过宽、范围过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本地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决策权和统筹权,培养单位自主权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在学科设置、招生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制约了地方和培养单位推动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的主动性;研究生教育法规体系建设滞后,研究生分层分类培养目标界限模糊,学位制度与学历制度关系尚未理顺,导致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僵化,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质量评价主体缺乏广泛的参与,质量评价标准缺乏多样性,难以有效调动培养单位创新改革的积极性。
从研究生培养机制来看,一是研究生选拔机制过于偏重知识考核,忽视对创新能力与创新潜质的考察。在我校博士生质量调查的访谈中,有受访者反映,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环节中缺少挖掘专才的有效途径。严格的招生考试制度在公开、公平选拔博士研究生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限制了导师的选择余地,使得博士研究生趋向平均化,筛选掉了一些偏才、专才;也有受访者指出,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强调外语成绩,使得许多专业能力出众但外语稍逊的考生难以被选拔进来。二是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有受访者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培养单位规定的论文发表制度只能起到基本的限制作用,无法发挥推动创新尝试的激励作用。而且,目前的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受到较多人为因素干扰,往往流于形式,难以真正有效调动研究生创新的积极性。三是缺乏真正严格的淘汰机制。有多位受访者指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普遍没有形成有效的筛选淘汰机制,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缺乏必要的竞争淘汰压力,一些并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根本无法有效地淘汰出局,不但影响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而且影响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效益。[6]
其次是物质支撑条件层面的原因。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物质支撑条件层面的因素主要涉及导师队伍、经费投入与硬件建设三方面。从导师队伍来看,学历层次较低、学缘结构不合理、生师比不断加大,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样也是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课题组第一次针对全国的调查显示,样本学校导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为62%,硕士学位获得者占26%,其他学历获得者为12%,虽然对我国来讲,与前些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导师队伍整体学历仍然偏低。从导师队伍学缘结构分析,调查显示,样本学校的研究生导师中,有54%的人是在现任职学校获得最高学位的,学术近亲繁衍现象十分突出。此外,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大大超过研究生导师队伍扩张速度,研究生生师比逐级攀高,研究生导师负担不断加重,从而严重制约导师指导质量,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表3)。
从经费投入来看,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经费投入(因为我国并没有把研究生教育经费单独统计,所以只能从相关的经费来推断研究生培养经费),包括高等教育经费和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的生均额度在不断降低。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没有随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同步增加,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费反而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表4);全国科研经费虽然呈现总量逐步增长的趋势,但是高等学校使用的科研经费占全国科研经费的比重却呈现徘徊减低的倾向,而且支撑研究生培养的人均科研经费也在不断降低(表5)。与发达国家比较,2005年,OECD国家高等学校研发经费占各国研发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平均达到17.7%;2004年,OECD国家第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水平达到11100美元,其中,核心服务支出(corer service)7664美元,辅助设施支出395美元,研发支出3181美元。①我国的研究生生均教育资源占有水平明显偏低。
研究生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大部分培养单位很难在科研辅助条件(图书资料、计算机与上网条件、教学实验条件)等硬件建设方面有较大改善。课题组第一次调查显示,有37~41%的导师、32~38%的博士生以及40~48%的硕士生,对于培养单位科研辅助条件表示“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23.4%的硕士生和18%的博士生认为论文工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研究经费不足”,14.8%的硕士生和17%的博士生认为论文工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实验条件差”。研究经费不足与研究设备条件差成为限制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创新活动的关键障碍之一。
研究生教育投入不足还体现在生活费资助偏低方面。相关调查显示,国家统一发放的研究生助学金补助仅相当于当地低保标准水平,只能维持研究生日常基本生活消费,致使大部分研究生不能将精力集中到学业之中(表6)。
而从美国的数据可以看出,其研究生尤其是博士获得的资助是很高的。美国研究生的平均收入是教师平均收入的1/4左右,这样的收入足以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至少不需要为生计奔波(表7)。
三是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从研究生自身来分析,学习精力投入不足也是制约研究生创新的重要因素。课题组第一次调查显示,66.7%的体育艺术类研究生、33.8%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生以及18.9%的理工类研究生,由于社会兼职而导致学位论文精力投入不足。国内有关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也显示,只有28.01%的研究生能够将“很多”或者“较多”的精力投放到学习与科研活动中,而51.6%的研究生表示投入到学习与科研中的精力“一般”,18.74%的研究生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中的精力“较少”,甚至还有1.64%的研究生“很少”将精力投放到学习与研究之中。[7]
在研究生教育大规模扩招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影响下,大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出外化的倾向。许多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在于加强自身的教育信号,以使自己在就业市场中占据更高的起始地位,为获取文凭而读书。虽然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有其对研究生培养标准的规定,但是筛选动机驱动下的研究生只是在底线水平上履行这些规定,所以,他们表现出的创造力也必然只是在底线水平上的,创新乏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必然的结果。[8]
四、关于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建议
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创新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讲,需要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营造鼓励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我们认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培养单位自主权,使培养单位在招生方式、招生规模、学科设置、培养模式、经费使用等方面体现主体作用;强化培养单位和导师的主体责任,强化办学主体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建立严格的问责制。
2.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建设。建立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自律、社会参与监督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制;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真正建立起严格的淘汰机制,把对研究生的奖助与其实际表现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的培养机制。建立毕业研究生的后续支持与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保证研究生教育产品的延续服务和质量跟踪服务。
3.加大研究生教育和高校科研的投入力度。扩大研究生教育经费来源,积极制定优惠税收政策,引导激发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民间机构以及个人投资教育的积极性;继续加大政府对高校的科研投入,保证高校有足够的研究课题来培养研究生,并改革研究经费的使用办法,使研究经费正常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健全奖助学金制度,专项设立国家研究生奖学金,较大幅度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待遇。
注释:
①数据来源: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2007:187。
标签:研究生论文; 博士生论文; 清华大学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教育博士论文; 大学论文; 考研论文; 国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