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论文_张华伟

浅谈建筑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论文_张华伟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在工程建设领域如何实现对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推动工程建设发展,促进提升工程施工整体的水平是当前该行业所研究的焦点。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阶段,我们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进行积极的应用,优化施工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本文主要从防水施工技术、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筋连接等进行入手,探讨建筑施工新技术,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提供出一定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新技术;防水施工

1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作用分析

1.1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全面的提升社会生产力

建筑工程生产力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科技发展的水平有着直接影响。经过提升生产力,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反映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潜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生产力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其两点共同的提升,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为有效的顺应时代发展胶布,我们必须加强创新施工技术。

1.2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推进社会发展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对人们生活、生产有着积极影响,并且还带动诸多行业改革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奠定一定的基础,还降低施工技术的创新成本。但是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工程行业是传统型的行业,经过创新技术,可以实现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化的发展。

1.3技术创新,可以全面的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化,施工企业为了可以在行业中得到生存发展的机会,必须对发展的环境进行重新的审视,让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在众多企业中才能脱颖而出。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可持续化的发展。

2 建筑工程的施工新技术应用

2.1 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建设阶段,防水施工主要是对建筑物构架与水有接触的部分进行防渗漏的处理,避免因为裂缝问题造成的渗漏水事故。所以我们需要依据施工设计的要求,坚持综合治理和刚柔结合的原则,对防水施工原材料和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就屋面的防水,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个施工技术需要做好相关的板缝、节点、基层的处理。而塔楼屋面、裙楼的屋面施工阶段,在涂膜的时候需要分别进行涂膜,而先涂抹的涂料在干燥成膜之后,便可涂抹一遍涂料。而铺设的方向应该是垂直的,在最上面涂层的厚度应该在1mm以内,涂抹的防水层收头则是采用了防水涂料进行多次涂刷,不能出现堆积、流淌的问题。就外墙防水施工阶段,主要是采用了加气混凝土砖墙进行施工,为避免抹灰层出现空鼓、开裂的问题,加气砼的砌块墙体抹灰之前,应该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界面挂钢丝网。

2.2 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因为混凝土中水化热反应比较复杂。通常产生的温度应力超出了混凝土所承受的拉力限值的时候,混凝土会出现裂缝的问题。对于混凝土浇筑块体是因为水泥水化热所造成的温升、温差等控制,避免混凝土的温度裂缝问题出现是该行业关注的焦点。按照工程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对其温度应力进行计算,确定是分段浇筑还是整段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之后依据工程施工方案,对混凝土的运输工具、浇筑的设备、捣实机械、劳动数量等进行计算,经常使用的浇筑方法主要是采用混凝土泵浇筑或者是采用了塔式的起重机进行浇筑施工。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按照分层、分段处理,促使可以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高度,并且混凝土浇筑需要在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不能过高。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分段浇筑之后,需要在初凝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是表面抹压,对表面泌水问题进行排除,采用木拍反复的抹压模式,对表面裂缝进行消除。在冬季施工的时候,混凝土在抹压密实之后,需要覆盖塑料薄膜,并且再在上面覆盖一层保温材料,起到保温的作用,避免温差裂缝问题出现。在非冬季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覆盖塑料薄膜,也可以在混凝土终凝后表面四周进行筑堤,灌水则是在20-30厘米的深度,实施养护处理,并且对混凝土的表面、内部温度进行定期的监测。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下养护时间通常不得少于7天,并且应用硅酸盐水泥等所拌制。

2.3 钢筋绑扎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通常需要有下面几点: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需要按照受拉区不宜控制。如果说在遇到了钢筋数量为单数的时候,那么百分率就会超出相关要。受压区则是不限制,绑扎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控制是受拉的钢筋梁、板、墙类不能过大,在工程施工阶段,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的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能大于50%,其他的构件则是按照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放宽。所以,梁中的受拉钢筋接头的面积百分率就是一个底线,不能越过,其他的构件可以适当的放宽,但是必须满足搭接长度要求。

在现阶段,直螺纹的接头连接方法逐渐的出现,直螺纹的接头连接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对于钢筋直螺纹的连接,在实际连接标准接头的时候,需要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将其拧到被连接的钢筋一端,促使套筒的外露丝扣不会超出一个完整的扣,这就表明连接完成。加长丝头型的接头方法则是把锁紧的螺母、标准套筒依据顺兴,将其全部拧到加长丝头的钢筋一端,在接头钢筋标准丝头靠紧的时候,再把套筒拧回至标准的丝头,之后采用扳手进行拧紧,把锁紧螺母、标准的套筒进行锁定拧紧,这就表明了连接的完成。

在检验接头的时候,对于接头的连接完成,通常需要有质量检验人员进行分批次的检验,比如按照下面方法进行检验:目测接头的两端外露螺纹的长度是相等的,并且不会超出一个完整的丝,每300个的接头则为一组,每批则是抽烟一组,要求钢筋连接的100%合格。

2.4 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技术

因为高层建筑对混凝土施工强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并且体积大,通常需要应用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技术。为有效的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泵送混凝土应该有着适当配合比,并且使用一定数量的混凝土泵机、布料机,以保证混凝土泵送质量。

2.5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一项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新技术,主要是把原始的浇筑面作为装饰表面的混凝土,有效的体现出人类回归自然的追求理念。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比较简单,成本较低,施工快,并且还可以有效的缩短使用维修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在建筑施工阶段,我们需要结合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新的施工技术,不断的完善建筑行业施工技术,进而不断适应新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促进企业可持续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华建 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02期

[2]李浩明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2年31 期

[3]史海林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7).

论文作者:张华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论文_张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