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指导方法探讨
李怡萱,俞爱宗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 要] 家长的家庭作业指导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效果,因此,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作业指导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从家长指导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目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科学指导方法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发现大多数家长的家庭作业指导目的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指出部分家长在指导家庭作业中存在越俎代庖、过度参与等问题。
[关键词] 小学生家长;家庭作业;作业指导方法
教育部刚刚颁布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中明确指出“家长要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可见,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小学生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何参与家庭作业也是家长之间交流的主要话题。但是,由于家长自身知识水平、教育理念的不同,家长对家庭作业的指导水平也参差不齐。笔者以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组合方式进行检索,检得文献79篇,从中筛选出17篇相对权威的文献,并结合一本著作进行分析。以了解目前小学生家长的家庭作业指导方法运用倾向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一、小学生家长的家庭作业指导目的
家长指导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目的主要以提高作业质量、提高学习成绩为主,也有少部分家长认为指导家庭作业可以改善亲子关系、有效促进与学校教育的衔接,避免一些消极影响。
杜红芹等人认为,家长指导家庭作业是为了“改善亲子关系,加强家校交流,发展孩子个性”[1]。该研究认为家长指导家庭作业能够增进亲子关系,但忽视了对孩子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李云等人编制了调查问卷,认为家长参与指导家庭作业的目的主要是“期待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2]。该观点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所涉及的点过于宽泛,没有具体说明家长指导家庭作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别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车晓丹、王健指出,家长对家庭作业的指导目的是为“作业完成率更高,较少出现作业上的麻烦,有可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3]。王红丽对上述提到的“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会潜在影响孩子学业成绩”[4]的观点给予肯定。吴笛等指出“家长认为指导孩子家庭作业,有利于孩子完成作业,提升作业质量”[5]。该观点表明家长认为指导家庭作业是为了保证孩子的作业质量,但并没有从促进孩子各方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通过对文献的整理,笔者认为,家长应将与孩子亲密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增进亲子关系以及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作为指导家庭作业的目的。
通过承载力计算式可知,对高速公路桥梁承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混凝土材料、钢筋和截面尺寸等。在具体施工中,应综合考虑桥梁的结构、跨度和级别3个要素。
二、小学生家长的家庭作业指导方法运用
时下,家长参与孩子的家庭作业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家长的参与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却迥然不同,这与家长运用的家庭作业指导方法有着密切关系。小学生家长的家庭作业指导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亲自辅导,全程监督;自主支持,提供条件,鼓励孩子自我强化;利用“外界”力量。
(一)亲自辅导,全程监督
刘世隐认为,“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尤其是那些自己没上过多少学的父母,都想让其子女替他们实现当年的梦想”[13]。该观点反映了很多家长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从主观意识上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吴笛认为,“家长的知识和能力会影响他们的参与类型和程度”。该观点考虑到了家长自身的知识与能力,但家长的知识与能力只是影响家长家庭作业参与度的其中一个因素,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教育理念。
(二)自主支持,提供结构,鼓励孩子自我强化
近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全国28个省区市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909.78亿元,约占2018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60.95亿元的86%。
(三)利用“外界”力量
[50] Wilbur Ross and Chris Coons, “Wilbur Ross and Chris Coons: China is ‘Pouring Money into Africa.’ Here Is How the U.S. Can Level the Playing Field,” CNBC, August 2, 2018, https://www.cnbc.com/2018/08/02/china-is-pouring-money-into-in-africa-heres-why-the-us-must-compete.html.
《倚天屠龙记》的故事由谢逊为了向成昆复仇,大杀四方,抢得屠龙刀为始,由谢逊重伤成昆后决定皈依佛门为终。曾经的谢逊深陷仇恨的泥潭,满手鲜血,虽是自由之身,却也从未自由。而多年后的谢逊在少林寺中听经悟道,废去一身功力出家为僧,从此不再自由,也终于得到了自由。
周晓燕认为,“一些家长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对孩子采取代代相传的教育模式,科学化程度不高,忽视了孩子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内心真实需要”。该观点从家长自身教育素养出发,指出了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会影响其指导孩子家庭作业的水平,但是该观点忽视了社会环境对家长的影响。张鸣圣、夏斐指出,家长重视“硬件”环境,却忽略了教育孩子探索自然、体验劳动意义。该观点强调家长要带孩子走进自然寻找学习资源,但是部分基础知识薄弱的孩子可能无法适应这种方法,因此,这种指导方式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
三、小学生家长的家庭作业指导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小学生家长的家庭作业指导方法存在的问题
谭祝指出,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家庭作业数量密切相关,所以,在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后,家长会经常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如口算题卡、试卷等。[12]该观点从家长的认知角度出发,反映出一些家长狭隘的作业观,潜意识里认为孩子多做作业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殊不知这种做法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孩子缺乏娱乐、锻炼的时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国家、学校在给孩子“减负”,家长却在给孩子“增负”。家长的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了更多负担,无形中加大了孩子的压力,进而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亲子关系紧张。
随着图书馆服务不断拓展,文化活动逐渐丰富,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也需要不断与之相适应,从传统藏书、借阅空间发展到信息共享空间、学习空间,又发展到社交空间、新技术体验空间、创客空间等[6],现在还需要着力打造文化展览与活动空间。虽然当前很多图书馆在现有空间条件下通过灵活组配和利用,因地制宜地发挥空间特点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但终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存在各种问题。
张巧利认为“一些家长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和研究作业,要求孩子自己制定作业计划、自我监督、自我强化”[7]。车晓丹、王健指出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方式包括“自主支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难题;提供结构——家长提供清晰连贯的作业准则”[3]。家长自主支持、提供结构的指导方法可以加强孩子对家庭作业的理解,利于培养其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与能力。家长鼓励孩子自主思考、自我监督、自我强化有助于孩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家长在运用此种方法时也要考虑孩子的认知能力及自控力水平,对于刚上一年级以及基础薄弱、自控力较差的孩子,家长应多加以指导。面对这种情况,单纯地支持与鼓励可能无法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可以先慢慢培养孩子的各方面学习行为,再逐渐放手,循序渐进地形成积极影响。
家长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已经成为当下网络和实际生活中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家庭作业中过于心急,忽视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张鸣圣指出“有的家长过度干预子女的家庭作业过程,变相地越俎代庖、包办一切,也有的家长对子女缺乏耐心,直接给予答案”[8]。刘茜提到“家庭作业家长化”现象,“教师布置家长陪孩子做手工、读写等作业,有的家长为了节约时间就会替孩子完成;检查作业发现错误,不引导孩子思考,直接告诉答案”[9]。以上研究反映出一些家长倾向于全程包办甚至代替孩子做作业。这样的指导方法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家长过多参与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邵丹妮指出,有些家长由于自身知识、能力有限,会选择为孩子找家教,购买网课、学习光盘等。高素质的家教和正规的网课、学习光盘对孩子的学习确实大有裨益,学习时间相对来说也较为灵活。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五花八门的辅导班和辅导机构层出不穷,各种网课让人眼花缭乱。因此,家长在选择辅导班和购买网课时切忌盲目跟风,要考虑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薄弱学科,多和老师沟通,有针对性地选择。
2.家庭作业反馈功能弱化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家庭作业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然而,一些家长对孩子家庭作业的过度参与和指导,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也不清楚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知识。正如周晓燕等所说,“家长的过度指导增加了作业反馈的不确定性,干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诊断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10]。单园园也指出,“家长过多参与家庭作业的批改、指导,不能让老师真正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老师很难从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不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11]。虽然以上观点从家长的作业批改、指导程度出发,指出了家长过度参与家庭作业对教师和学生的消极影响,但是没有具体说明家长应该如何把握作业批改与指导的程度。
3.过重加大孩子的负担
“算术是物体集合”隐喻不仅适用于加法和减法,也适用于乘法和除法。根据莱考夫的观点,乘法和除法的隐喻映射是“算术是物体集合”隐喻的扩展。所不同的是,在以隐喻描述加法和减法时,只使用了数字,而在以隐喻描述乘法和除法时,则使用了物体集合和数字的隐喻混合(metaphoric blend)。[2]61 莱考夫指出,隐喻混合(metaphoric blending)不是一种新的机制,而仅仅是进行隐喻映射的结果。[2]60对于乘法和除法的隐喻映射,限于篇幅,我们此处只列出莱考夫的一个隐喻映射说明,如下:
1.忽视了孩子主体性地位
已有研究关注到了家长全程辅导、过度参与家庭作业的弊端,但是尚不全面、具体,缺少相应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二)小学生家长的家庭作业指导方法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家长缺乏相关教育素养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引导孩子做好作业完成情况的归纳总结,记录每天完成作业的优缺点。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进行作业情况的每周总结,并对孩子完成作业中的优点给予表扬和肯定,对出现问题较多的部分做好指导。
2.家长自身的指导素质偏低
邵丹妮指出,“家长亲自辅导、监督家庭作业,这种方式在小学生家长中采用的居多,家长只要有时间,就会亲自上阵,辅导、监督孩子的家庭作业”[6]。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作业完成质量和效率,家长也可以针对孩子的薄弱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但长此以往,这种方法极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一旦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可能会出现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等问题。
3.缺乏正确的家校合作观
Cookie方式是利用客户端页面中存储的加密登录信息,由第三方业务系统提供验证页面,自主解析该业务系统用户名与密码信息,通过身份认证模块利用解析后的账号和属性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查询数据库中该用户的资源信息并返回资源列表[8]。通过认证后,自动跳转至获取的目标URL地址。当用户通过单点登录系统的认证后,单点登录系统把该用户关联的账号信息和URL地址通过注入机制添加在Cookie中,并给相关业务系统发送请求,业务系统获取账号信息,验证用户身份信息后决定是否允许该用户跳转至所请求的系统资源。
马天宇认为,“有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类型单一,基本以家长会、家长签字为主,参与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14]。阎艳认为,“家长对孩子家庭作业的反馈不及时,只是简单地签字,很少和教师打电话或面谈”[15]。这些观点强调了家长缺乏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意识,致使家长在参与家庭作业中出现问题,并认为家长应该从多方面关注孩子的家庭作业,但没有具体说明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孩子的家庭作业。
家长家庭作业指导方法的运用还取决于学校和教师对家长的指导。因此,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家长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四、小学生家长的家庭作业科学指导方法
家长使用科学的指导方法可以提高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效率,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已有研究指出,小学生家长要科学指导家庭作业,需要启发孩子学习,提出清晰明确要求,适时改变指导方法并适度帮助孩子。
向翔认为,“孩子不会的题,家长应该采用启发的方式,而不应该马上提示孩子该怎样解答习题”[16]。该研究关注到了启发的方法,指出家长的启发与引导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但是该研究并没有说明家长应如何一步步地启发孩子思考。於长云认为,“家长应对家庭作业提出具体要求,即独立解决作业中的问题,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17]。该研究侧重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但这种方法对孩子自身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的。任宝贵指出,“家长指导作业应该注意帮助的分寸,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作业习惯为主。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与孩子就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当孩子有进步时,家长及时给予表扬”[18]。该研究立足于培养孩子的作业习惯,值得家长们借鉴学习。单园园指出,“家长家庭作业的指导方法应随着孩子的身心发展而有所变化,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该研究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家长指导家庭作业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对家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家长在引导孩子做作业之前,应该先引导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减少作业中的错误。另外,针对孩子在家庭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讽刺,也不要急于告诉孩子正确答案,要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引导鼓励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当孩子经过努力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时,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家长要对孩子给予肯定,也可以适当奖励,以鼓励孩子养成这种习惯。
参考文献:
[1] 杜红芹,程琳,胡俊丽.国外家庭作业目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46.
[2] 李云,桑青松,凌晨.家长参与小学生家庭作业动机问卷的编制[J].池州学院学报,2011(25):158.
[3] 车晓丹.王健.家庭作业及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研究[J].辽宁教育,2013(11):76.
[4] 王红丽.家庭作业有学问——小学生家长必读[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4:44.
[5] 吴笛,郑东辉.美国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研究评述[J].当代教育科学,2017(11):39.
[6] 邵丹妮.家长对家庭作业管理的伦理关怀智慧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4.
[7] 张巧利.交互式家庭作业:流行美国的家庭作业新概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2):31.
[8] 张鸣圣,夏斐.小学生家庭作业环节家长参与问题浅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5):93.
[9] 刘茜.小学生“家庭作业家长化”现象的研究——以常德市武陵区的两所小学为例[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
[10] 周晓燕,陆露.谈家长对小学生作业的指导[J].教学与管理,2011(4):24-25.
[11] 单园园.浅议家庭作业中的家长参与[J].内蒙古教育,2018(4):121.
[12] 谭祝.小学中高年级家庭作业的调查研究——以长沙市五所小学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13] 刘世隐.关于中小学家庭作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2):2.
[14] 马天宇.左手&右手——上海市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5] 阎艳.小学生家长对家庭作业的参与情况调查分析[J].创新教育,2013(9):22.
[16] 向翔.切莫忽视家长在家庭作业中的组织作用[J].家长,2008(Z1):10.
[17] 於长云.浅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作业习惯[J].家教世界,2010(11):55.
[18] 任宝贵.家庭作业的家长介入[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155.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18-0136-03
[作者简介] 李怡萱,延边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俞爱宗,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本文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1-16
标签:小学生家长论文; 家庭作业论文; 作业指导方法论文;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