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一氧化碳”探究式教学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氧化碳论文,情境论文,创新能力论文,式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以初中化学教材第五节“一氧化碳”教学为例,谈谈探究式教学的初步尝试。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投影]教师问:图1是什么?煤在火炉中燃烧时, 能发生哪些化学变化?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学生讨论:大家议论纷纷,情绪高涨,但见解不一,教师作适当地启发。然后,把“重点”部分用投影放出。
[投影]煤在火炉中燃烧,当火炉通风良好时,反应原理
其实,我们平时看到煤层上方出现的浅蓝色火焰,便是一氧化碳燃烧的特征。一氧化碳是碳的另一种氧化物。从而引出新课——第六节“一氧化碳”。
学生的自然兴趣是提高学习情绪的内部动力。通过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引出新课,对学生来说倍感亲切。
二、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分析实际问题。
[投影](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
(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对前面“重点”提要,先组织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自己去学习,然后,教师设计一些符合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问题的设计用“学生摘苹果”做比喻,要让学生“摘着苹果”,而且是跳起来“摘着的”,以此激起学生思维。
[投影]请解释:
(1)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是怎样的?
(2)在什么条件下,易发生煤气中毒?怎样预防? 对煤气中毒者应采取哪些措施?
(3)冬天洗澡,能否在浴室用炭盆烤火?为什么?
(4)实验室制一氧化碳可用什么方法收集? 为什么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教师要鼓励学生能提出问题,所以,学生对以上问题,认真看书、动脑思索,寻求解决,表现活跃。教师应充分肯定思索中的长处,必要时给以点拨。
三、重视实验 体验探索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发现者和探索者。
(四)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师问:二氧化碳有可燃性吗?(学生答:没有)那么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吗?(学生答:有,因煤炉中的煤气燃烧就是一氧化碳燃烧。)见图2。请看实验:
1.一氧化碳可燃烧
[演示]把预先制备的一氧化碳气体先给学生看后,点燃(注意纯度,防止爆炸!)。
教师边讲、边演示、边问: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应注意什么?为什么?燃烧时,火焰呈什么颜色?学生答后,又问:大家已知一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如何用实验证明呢?
学生讨论:众说不一。其中之一是,在一个干燥的烧杯内壁上涂一些石灰水,再罩到一氧化碳燃烧的火焰上方,看烧杯壁上是否变浑浊。
[演示]通过实验比较,学生都认为上述方法合理(见图3)。
教师再问:一氧化碳气体能支持燃烧吗?如何证明?
学生讨论: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梗放到充满一氧化碳气体的瓶中,看火柴是否熄灭。有的学生持反对意见。
[演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实验;为增加学生观察机会,用燃着的蜡烛代替火柴梗(见图4)。
教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将燃着的蜡烛伸入充满一氧化碳气体瓶中,蜡烛火焰熄灭,蜡烛拿出又燃烧。反复几次,证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不能支持燃烧。
教师问:二氧化碳有还原性吗?(学生答:没有。)一氧化碳通过实验已证明具有还原性。
[投影]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请回顾:
(1)前面学过哪些物质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的含义是什么?
(2)能否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 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什么?
动动脑:
(3)看课文后回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中, 最后导出的尾气主要是什么气体?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4)该尾气不经处理会污染空气,经处理会浪费一部分能源。 从环保与节约能源两方面考虑,教师提议:请学生设计一个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装置图。(不必画图,叙述即可)。
学生经回顾、讨论、分析后,均得到了解决。关键是(4)问题, 因为是改进演示实验,确实为难了部分学生,这也是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一次机会。在讨论中,经学生反问、分析及教师启发、点拨后,部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用语言表达的方式把设计方案完成。
这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针对性器材放到讲台上,选二位学生上讲台来亲自设计连接,教师作装置连接指导, 改进后的装置如图5:
教师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具有什么优点?根据学生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投影](1)既能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又充分利用了残余的一氧化碳作能源。
(2)能说明集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 毒性三种性质于一体。
[演示]见图6。
接着由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图6)。
教师做操作提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完成下列作业:
[投影](1)根据各步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三个反应式,说明其异同点。
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结合以上作业,进行总结性的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强化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等概念。
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学完后,教师问: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什么不同?请看模型(教师把两个模型展示给学生)。学生看后,教师说:这两个模型分别代表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请同学们结合它们的结构,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后,教师小结:
每个一氧化碳分子与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比较相差一个氧原子,致使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在一氧化碳中,碳的化合价为+2价, 仍可与氧元素化合变成+4价。故为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提供可能, 说明结构决定性质。
这种以学生自主实验为主,以教师演示为引导,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交替进行的实验教学方法,它表现的是一个“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它能使学生在“学做合一”的尝试中,获得探索自然奥秘带来的成功喜悦,以达到激发学生活跃的创造因素,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目的。
四、自我评价 尝试创新
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梳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过程。新课结束后,再让学生总结一遍,看自己对一氧化碳知识是否已真正理解、掌握?对所做的实验还存在怎样的缺陷?能否设计更完善的实验来进行研究?让学生去总结、思考、研究。
[投影]1.对新课的小结
(1)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三条: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③毒性。
(2)根据性质可知一氧化碳的主要用途:①作气体燃料; ②在冶金工业上作还原剂。
2.练一练
(1)根据所学知识, 你能用几种不同方法鉴别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2)如何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3.课后思考题:(1)对改进后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装置中, 你能否设计更加完善?(提示:反应开始时,先通一氧化碳气体,这一氧化碳气体该怎么办?)
(2)通过适当调查和研究, 说明大气中一氧化碳气体的来源和实施减少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的措施。
4.比较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要求学生快速回答)
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贵在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变“满堂灌”为“启发式”;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学生“模仿”为学生“探索”,变注重教师的“教”为注重学生的“学”。这是时代赋于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标签:一氧化碳论文;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论文;